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会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测量有误差.
【重点难点】长度的单位;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正确读数,误差.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你知道姚明的身高是多少?
2.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学生讨论:已知甲物体长度为1,乙物体长度为2,试比较它们的长短.
学生自学:单位换算关系.
2.刻度尺的使用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刻度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1)会放:使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
2)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
3)会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会记:记录测量结果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学生学习后知道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
1)学生讨论:
A.小明的测量方案如下:直接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
B.小刚的测量方案如下:①先测量50张纸的厚度L;②根据厚度d=L/50计算。
请说明哪个方案合理,为什么?
2)学生实验:用正确的方案测量物理课本纸张的厚度.
3)评估得出:A.务必考虑封面的厚度较厚;B.务必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时间测量的工具,学会时间的测量,会读机械秒表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时间的单位,知道表盘的分度值.
5.典型例题
例1 2.5m=_______cm,3.6μm=_______m
例2 给下列测量结果填上适当的单位:
1)某同学一拃的长度约为20_____ ;2)某同学手掌的宽度约为80______;
3)某同学的身高约为17______; 4)一张纸的厚度约是80_______.
小练习:
1.长度的主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长度的单位还有 .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 ;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 所测物体放置,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 ;
(4)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测量结果由 和 组成.
3.特殊测量方法:
4.时间的测量及单位
5.典型例题
例1 一位同学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长度为12.60cm,换用不同单位表示时,下列改写中不正确的是( )
A.126.0mm B.1.260dm C.0.126m D.126000μm
例2 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__cm,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内作业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1.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__________进行比较.这个____________就称为单位.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符号是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8cm= µm (2)4.2nm= cm (3)6.7dm= km
(4)20min= h (5)0.5h= min= s
4.一枝新铅笔的长度大约为( )
A.0.18毫米 B.0.18厘米 C.0.18米 D.0.18千米
5.下列各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
A.7.2米=7.2×100=720厘米 B.7.2米=7.2米×100=720厘米
C.7.2米=7.2×100厘米=720厘米 D.7.2米=7.2米×100厘米=720厘米
6.某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作出如下的记录,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
(1)18.74厘米 (2)1.87X10毫米 (3)0.187米 (4)1.874X10毫米
A.(1)和(3) B.(1)和(4) C.(2)和(4) D.都符合要求
7.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物体A长度为______厘米.(2)图(b)中,物体A长度为______厘米.
8.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9.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时间段,长度测量中:
优点
1、关于单位,我画了一个进率阶梯图,一目了然地让学生明确各单位的关系,节约自学时间。
2、关于刻度尺的用法,我利用学生自学的时间,直接在黑板上写出了“五个要”,后来讲评中强调了在小学使用刻度尺时没有注意的两个“要”。
缺点1、关于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课本没有出现任何有关的介绍,我在黑板上画了两幅图,一幅是末端卡在两个刻度之间的,一幅是末端正处于刻度上的。学生掌握不理想
2实验设计上可以选用两把分度值不一样的刻度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