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医院办公室副主任。
【基本资料】
***********
性别:男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专业:骨科、脊柱外科
出生年月:1973年7月
籍贯:江西赣州
毕业院校:南方医科大学
学历:博士
【学历和工作经历】
1993年9月至1998年7月,江西省赣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学习,本科学历,取得学士学位。
1998年8月至2000年7月,江西省赣南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任教,助教。因当时工作需要,提前承担本科、专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大课与实验操作教学工作。
2000年8月至2003年7月,广州医学院研究生学习,导师俆中和教授,专业骨外科,研究方向活骨移植。研究课题为广东省科技厅立项课题:长段同种异体骨与带血管自体腓骨复合骨移植的实验研究。研究生毕业,取得医学硕士学位。
2004年2月至2004年8月,中文大学骨科系、威尔士亲王医院骨科,访问学者。
2003年7月至2006年8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工作,骨科住院医师。
2006年9月至2010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工作,骨科主治医师。
2005年-2012年,连续7年受聘于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首席赛事医师。
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学习(full time),专业: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Effectiveness。主要学习内容为临床试验研究。毕业论文为:Effectiveness of three surgical decompression strategies for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ervical myelopathy: a retrospective study。研究生毕业,取得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
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习,导师尹庆水教授,专业骨外科,研究方向: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研究课题为广东省科技厅立项课题:3.0T MRI 高信号DTI定量变化对脊髓型颈椎病转归的预测及其相应的病理变化。
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工作,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
2012年12月 韩国首尔广惠医院,访问学者。
2014年12月至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工作,脊柱外科主任医师。
【临床和科研经验】
擅长于脊柱外科,在颈椎病、脊柱畸形、滑脱及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保守与手术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尤其对于严重脊髓型颈椎病(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高危颈椎)的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造诣。与欧美脊柱外科医生的科学理念一致,常规应用放大镜进行脊柱外科手术,以保证手术的微创,明显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提高了手术疗效。
重点从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和相关基础研究。已在美国临床试验网注册: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三种手术方法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目前正在进行中。(2012-2015)广东省科技项目:“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3.0T MRI脊髓高信号相应病理类型的DTI量化及其分子机制”(2012B031800334)。
【学术兼职】
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畸形学组成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北美脊柱外科学会会员
广东省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常委
广州市医师协会理事
中国医院协会个人会员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编委
广东省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库专家
【奖励荣誉】
2005年荣获广州市、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2006年评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管优秀科技人才
2006年荣获广州市、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2007年评为广州市卫生局局管优秀科技人才
2006年论文《自体与同种异体复合骨移植中腓骨肌袖自然转归的实验研究》获得广州市医学会医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2013年论文《Effectiveness of 3 Surgical Decompression Strategies for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ervical Myelopathy in 3 Spinal Centers in China: A Retrospective Study》荣获广州市医学会医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2014年论文《放大镜辅助与常规开放颈椎前路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的比较》、《微型钛板与锚定法颈椎单开门治疗颈椎病效果的对比研究》两篇均荣获广州市医学会医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科研项目】
1.主持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可注射组织工程骨的的构建研究(2007-YB-018), 2008.1-2009.12。顺利结题。
2.主持广东省科技项目:“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3.0T MRI脊髓高信号相应病理类型的DTI量化及其分子机制”(2012B031800334),(2012-2015)目前正在进行中。
3.参与广东省科技项目:“bFCG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保护脊髓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2014),(2014-2017)目前正在进行中。
【发表文章】
1.Wen SF*, Wong IO, Long MJ, Li JG, Li XF, Guo DM, Xu ZH, Yin QS. Effectiveness of 3 Surgical Decompression Strategies for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ervical Myelopathy in 3 Spinal Centers in China: A Retrospective Study. Spine (Phila Pa 1976). 37(17):1463-1469, 2012.
2.Guo QF1, Xu ZH, Wen SF, Liu QH, Liu SH, Wang JW, Li XY, Xu HH. Value of a skin island flap as a postoperative predictor of vascularized fibula graft viability in extensive diaphyseal bone defect reconstruction. Orthop Traumatol Surg Res. 2012;98(5):576-82.
3.Jiang N, Qin CH, Tan CX, Wen SF, Ma YF, Dong F, Diao XC, Zhang P, Yu B.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40 patients with giant cell tumor in the extremity: A multicenter study based on four hospitals in South China. Cancer Epidemiol. 2013;37(3):294-9.
4.温世锋.3.0T MRI高信号DTI定量变化对脊髓型颈椎病转归的预测及其相应的病理机制[D].2013,:1-150.
5.温世锋,尹庆水,李菊根,郭东明,徐中和,肖文德,陈珊茗,张光明. 放大镜辅助与常规开放颈椎前路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的比较.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3,36(3):232-236.
6.温世锋,李菊根,郭东明,徐中和,陈珊茗,尹庆水. 微型钛板与锚定法颈椎单开门治疗颈椎病效果的对比研究.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3,31(3):350-352,354.
7.温世锋,郭东明 ,刘恩志,钟波夫,梁英杰,王立 ,钟润泉,朴庆佑. 硬膜外腔导管松解联合神经根孔外韧带剥离治疗粘连性腰椎管狭窄症. 颈腰痛杂志., 2013,34(3):234-237.
8.Wen Shifeng(温世锋). Effectiveness of three surgical decompression strategies for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ervical myelopathy: a retrospective study. Hong Kong University, dissertation, 2010.
9.温世锋,刘清华,郭奇峰,郭东明, 刘恩志, 钟波夫, 陈珊茗, 徐中和. 新型磷酸钙骨水泥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研究. 临床医学工程.2009, 16(11).1-4.
10.温世锋,刘恩志,郭东明,蔡维山,钟波夫,严翰,陈珊茗,徐中和.导航辅助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临床应用. 颈腰痛杂志, 2008:29(6):511-515.
11.温世锋,刘恩志,郭东明,蔡维山,钟波夫,严翰,陈珊茗,徐中和. CT三维重建立体导航引导技术在胸椎弓钉植入手术中的应用. 脊柱外科杂志, 2008,6(6):339-342.
12.温世锋,刘恩志,郭东明,蔡维山,钟波夫,严翰,陈珊茗,徐中和.显微镜与椎间盘镜辅助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对比分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8,31(2),104-106.
13.温世锋, 朱旭生, 邹德环,陈珊茗,侯之启,张光明,徐中和.复合移植修复长段骨缺损的99mTc-MDP骨显像监测.中国医师杂志,2007,Supplement:8-10.
14.温世锋, 张光明, 侯之启, 杨运发, 王建炜, 陈珊茗, 徐中和. 带监测皮岛的组合腓骨移植修复下肢长段骨缺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6):21-26.
15.温世锋, 张光明, 苏为平, 黄雪萍, 杨运发, 钟波夫, 徐中和. 自体与同种异体复合骨移植中腓骨肌袖自然转归的实验研究.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5,28(4):334-336.
16.温世锋, 徐中和. 保肢治疗在四肢恶性骨肿瘤中的应用进展.中国临床康复,2003,7(14):2088-20.
17.梁英杰,张光明,温世锋,郭东明,徐中和,刘恩志,钟润泉,肖文德,尹庆水.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5,(03):336-340.
18.董婉华,刘洁珍,温世锋,伍敏琦.保护动机干预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5,(04):150-152.
19.肖文德,郭东明,钟波夫,刘恩志,梁英杰,温世锋.可扩张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随访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15):2779-2784.
20.梁英杰,钟润泉,郭东明,温世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J].临床骨科杂志,2014,(02):121-123.
21.肖文德,郭东明,温世锋,钟波夫,王立,刘恩志,钟润泉,鞠洪斌,梁英杰.Bioflex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1):1160-1163
22.郭东明,温世锋,刘恩志,钟波夫,梁英杰,王立,钟润泉,朴庆佑.硬膜外腔导管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1):1086-1088,1156
23.蒋耀颖,伍敏琦,董婉华,魏斌,温世锋,郭东明.硬膜外腔导管松解联合神经根孔外韧带剥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05):536-538
24.钟润泉,梁英杰,王立,温世锋,肖文德,郭东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07):532-533.
25.肖文德,郭东明,温世锋,钟波夫,刘恩志,王立,钟润泉,鞠洪斌,梁英杰.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外科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03):256-258.
26.肖文德,郭东明,温世锋,梁英杰,芦虎,王岳桂,陈建庭.缓释PDGF-BB的纳米珍珠层/聚乳酸/纤维蛋白胶复合支架生物安全性评价[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11):1038-1040.
27.肖文德,郭东明,姬广林,温世锋,朱文清,徐房添.混合式外固定架与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创伤性股骨大段骨缺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06):563-5.
28.梁英杰,郭东明,刘恩志,温世锋.颈椎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近期随访报告[J].中国医药指南,2012,(36):562-563.
29.黄彪,董海辉,温世锋,钟波夫.单侧弹性钉棒加Cag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05):412-414.
30.郭奇峰,华,徐绘华,向帅,梁俊波,温世锋.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0,33(01):49-51,95.
31.刘洁珍,伍敏琦,陈翠萍,谢青梅,侯之启,温世锋,郭奇峰,张光明.携带监测皮岛组合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段骨缺损手术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04):613-615.
32.何建中,李镜洲,邹俊雄,邓伟营,温世锋.胫骨平台骨折的经皮微创治疗——附43例报告[J].新医学,2009,40(06):398-400.
33.刘洁珍,张积慧,黄雪萍,姜小民,侯之启,鞠洪彬,温世锋,谢青梅.改良3R护理法对老年痴呆并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机体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03):333-335.
34.资青兰,何志青,何景光,陈庆亮,柳建华,杨运发,温世锋,徐中和,钟波夫.靶部位及全身应用血管舒张药对皮瓣成活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2008,3(12):748-750.
35.杨勇杰,温世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49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8,10(06):804-805.
36.陈庆亮,王钢,资青兰,何景光,陈秀虎,温世锋,杨运发,柳建华.定量罂粟碱不同给药途径对移植皮瓣血管阻力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05):868-871.
37.彭昌贵,杨冬发,李日旺,陈璟昆,温世锋.小切口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8,14(04):205-207.
38.杨朝华,赵汝平,郭海欧,温世锋.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227-3228.
39.杨运发,侯之启,徐中和,张光明,温世锋.早期应用腓骨皮瓣治疗Gustilo Ⅲ B和Ⅲ C型胫骨严重粉碎性骨折及其皮肤缺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02):110-112.
40.资青兰,何志青,陈庆亮,何景光,柳建华,杨运发,温世锋,徐中和,钟波夫.血管舒张药应用途径对皮瓣成活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10):1551-1552.
41.杨运发,张光明,徐中和,侯之启,王建炜,温世锋,钟波夫.大段复合骨修复四肢骨缺损携带监测皮岛的临床意义[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03):180-182,图版2.
42.张光明,王建炜,徐中和,杨运发,温世锋,周立平.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01):20-22.
43.杨运发,侯之启,徐中和,温世锋,王新亮.同指中节指动脉背侧皮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6,22(05):301-302.
44.郭奇峰,徐中和,温世锋,陈珊茗.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下肢严重创伤病情变化的预测价值[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4):114-116.
45.陈铭,戈涛,邝炯祥,王新亮,杨运发,温世锋,侯之启.锁定螺钉拆除困难的初步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1):920-921.
46.杨运发,徐中和,侯之启,陈铭,戈涛,梁俊波,温世锋,邝炯祥.伤害控制策略在合并骨盆骨折严重多发伤病人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05):374-376.
47.苏为平,温世锋,刘洁珍.脊髓型颈椎病后前路一期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0):811-812.
48.赵汝平,杨朝华,李启中,伍家福,温世锋,张光明.手术治疗Da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23(05):542-543.
49.郭奇峰,温世锋,徐中和.带监测皮岛的组合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大段缺损对骨强度及负重行走能力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8):170-171.
50.郭东明,蔡维山,钟波夫,刘恩志,温世锋.椎体成形术辅助短节段椎弓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02):84-85.
51.郭庆翔,温世锋.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肺部疾病的防治[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03):361-362.
52.徐中和,张光明,温世锋,苏为平,黄雪萍,杨运发,王建炜.长段同种异体骨与自体活骨复合移植的实验研究[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4,27(03):1-192.
53.郭奇峰,温世锋,徐中和.应用Moss Miami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04):455-457.
54.朱旭生,邹德环,温世锋,徐中和,张光明.99Tcm-MDP骨显像在监测大段同种异体骨与带血管蒂自体腓骨复合移植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04):618-620.
55.彭昌贵,叶淦湖,赵金平,温世锋.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4,6(04):14-15.
56.彭昌贵,叶淦湖,赵金平,温世锋.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骨折[J].海南医学,2004,15(08):27-28.
57.苏为平,温世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前路一期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广州医药,2004,35(04):75-76.
58.郭庆翔,温世锋.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4,24(03):281-283.
59.郭东明,徐中和,蔡维山,刘恩志,钟波夫,严翰,温世锋.胸腰椎转移肿瘤手术切除和稳定性重建[J].广东医学,2004,25(06):683-684.
60.郭奇峰,徐中和,温世锋.带监测皮岛的组合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大段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3,26(04):299-300.
61.张光明,杨运发,徐中和,侯之启,温世锋.复合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3,26(03):181-183.
62.郭奇峰,温世锋.侧卧位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3,26(03):179-180.
63.郭奇峰,徐中和,温世锋.带监测皮岛的腓骨头移植修复肱骨头缺损重建肩关节[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21(05):512-513.
.郭奇峰,徐中和,温世锋.脊柱肿瘤手术后稳定性重建与康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4):2045-2046.
65.郭奇峰,徐中和,温世锋.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增强脊柱稳定性的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7):2450-2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