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子课题实施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35:34
文档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子课题实施方案

《地方资源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要求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的今天,教育对人的个性化培养的忽视和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现代社会还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培养这些能力仅靠传统的学科课程和封闭式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的经济、文化地区性差异较大,课程要与之相适应,就必须做到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以增强课程的适应性。社会是个大课堂,政治、经济、自然、历史、文化,等等无所
推荐度:
导读《地方资源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要求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的今天,教育对人的个性化培养的忽视和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现代社会还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培养这些能力仅靠传统的学科课程和封闭式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的经济、文化地区性差异较大,课程要与之相适应,就必须做到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以增强课程的适应性。社会是个大课堂,政治、经济、自然、历史、文化,等等无所
《地方资源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要求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的今天,教育对人的个性化培养的忽视和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现代社会还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培养这些能力仅靠传统的学科课程和封闭式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的经济、文化地区性差异较大,课程要与之相适应,就必须做到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以增强课程的适应性。社会是个大课堂,政治、经济、自然、历史、文化,等等无所不是可开发的资源,特别是地方人文资源,如文化古迹、历史遗址、风景名胜、民俗民风等更是取之不竭的源泉。把这些内容经过开发、整合,成为地方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素材。因此,我们尝试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结合语文学科本身(文本)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自然社会之间的联系,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从语文学科本身、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自然社会、民俗风情等方面入手,开发和利用有效的、能适宜学生认知水平的语文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二、概念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标准》这些要求,为学校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克服了语文实践活动的简单化;也明确地告诉我们,要想真正学好语文,就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当然也包括语文阅读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小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小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语言的理解与感悟、运用和创造的实践过程。它是一种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形成语言能力为内容,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的实践活动。它具有实践性、语言性、主体性、建构性、创造性、开放性的特征。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传统的分科教学忽视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割裂了知识间的联系,也割裂了儿童生活与认识世界的过程,因此提出了“学校即社会 ”、“教育即生活”的口号,主张“从做中学”。其理论对各国课程编制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人们发现,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并非冰炭难容。学科课程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积累的大量知识,活动课程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实现两类课程的优势互补,是我国新的课程计划设计的基本思路。再纵观我国一些成功的教育改革,如创造教育、主体教育、情感教育等,都致力于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实践体验的组织形式。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课题组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地方资源应用在语文实践中的有效性研究,将会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和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对本地自然、社会、人文等特色资源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际、信息收集与处理、实践、创新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②教师有机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育内容的来源,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创设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③从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研究,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乡土资源,将综合实践课落到实处,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淀丰厚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研究内容

①个性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组织形式的研究

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状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初步认为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形式有口头表达类活动、阅读类活动、书面表达类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等。

②个性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的研究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课的延续和必要的补充。它不同于语文基础知识课,是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和学生的积极主动配合参与下,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能力和智力、组织协调性的训练,从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判断力,以增进同学间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的一种活动。如何让语文活动课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发挥活动课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③个性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资源开发的研究

传统课程教学资源单一,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资源,个性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资源单一的缺点。学校、社会、网络、教师、学生都可成为课程的资源,这些资源如何得以开发,如何为教学所用,是我们研究的内容。

我们初步设想,个性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内容上力求要有学校特点、地方特色,在充分发挥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研究和分析社区、家乡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根据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在地方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

个性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操作模式的研究

作为一门课程,要便于操作。而个性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我校开发的全新课程,没有现成的操作模式。虽教无定法,但空洞、无章可循的教学是不能发挥课程优势的。因此,必须构建一套与研究相适应的操作模式,使之有章可循,防止盲目性。

四、研究方法及过程

     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形成阶段(2011.5-2011.8 )

确立课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9-2012.6)

(一)前期(2011.9-2012.8)

1、通过文献研究,提出假设,进行初始建模;2、课题实验案例分析;3、实验随笔、反思。

(二)后期(2012.9-2012.11 )

1、推广成果;2、收集活动案例分析;3、收集优秀作品;4、撰写论文;5、撰写结题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12)

1、案例分析集锦;2、论文汇编;3、准备结题。

研究的方法:

1、综合调查法。在实验开始前实施前期调查,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实施过程调查,在结题前进行效果调查,可以采用谈话、问卷、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状况及家长的反馈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和进行动态调整。

2、文献研究法。通过著作、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实践的研究现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我们知道,这对于我们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缩短研究周期非常重要。

3、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组织主研和协研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经验交流与总结,积极撰写有一定价值的经验论文,既提高了研究人员的自身素质,也丰富了此次课题研究的内涵。

4、个案分析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实验与研究,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成功,以更有效地实验进程。

五、课题组主要成员

    

文档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子课题实施方案

《地方资源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要求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的今天,教育对人的个性化培养的忽视和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现代社会还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培养这些能力仅靠传统的学科课程和封闭式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的经济、文化地区性差异较大,课程要与之相适应,就必须做到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以增强课程的适应性。社会是个大课堂,政治、经济、自然、历史、文化,等等无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