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程名称 | 路基工程 | 施工单位 | 路基三队 |
| 施工部位 | 试验段 | 交底日期 | 2012.3.8 |
| 交底内容: 根据项目部研究决定,在K34+920-K35+061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现具体交底如下: 1.施工工艺流程: 2.清表 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应在清表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 2)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100~300mm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应予以清除,并且达到规范要求。清理的表土应有序集中地堆放在弃土场内,以供土地复耕和绿化使用。场地清理完成后,应全面进行填前碾压,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0%。 3)路基用地范围及取土场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除,并将路基范围内的坑穴在清除沉积物后填平夯实。 对试验段首先用全站仪进行放样,以确立坡脚线,根据中桩及相应高程测出试验段横断面面积,对工程量进行复核;然后对试验段碾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以试验检测为准)。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3.材料准备 填土路基的取料由试验室取样试验确认,本试验段原则采用本桩半填半挖段挖方及K35+100处路基挖方作为路基填筑材料。在K34+920-K35+096段路堤右侧设计有F型路堤边沟,施工时注意根据实际地形开挖到沟顶标高。 4.测量放样 根据施工图结合导线复测成果,用全站仪放出路基中心线,每隔20M,在中心线上钉一个木桩,并在木桩端部标一个小钉,以准确控制好道路的中心线。然后根据每个中心线点,分别放出边桩线。测量人员在现场用水准仪在边桩上测出控制标高,并用红线作出标记,并以此作为控制桩以控制上料的厚度和路基的宽度。 5.路基填料 填筑路基前用石灰线打出7m×7m方格网,按照每层不超过30cm厚度的要求计算出每个小方格的体积,结合运输车运土的立方数,从而确定每个方格所卸填料车数。现场施工员既以车数来控制每个小方格内的填料厚度,施工员确认方格内车数准确后指挥推土机将填料推平(必要时用平地机,装载机配合)推平时先中间,后两头。沿线路纵向方向保持中间高,两边低,路基横向做成2%的横坡。路堤填土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50cm,超宽部分压实度必须满足填层压实度要求。当路基填高超过1.5m时,路基顶面边缘应设置不低于30cm、开口间隔不大于30m的挡水埂,开口处设置临时泄水槽至坡脚排水沟;临时泄水槽采用混凝土抹砌;施工中应随时检查挡水埂和临时泄水槽的完好情况,及时修补。 6.机械碾压 填土碾压初步采用压路机先静压一遍再振压四遍,然后再静压一遍,达到表面无轮迹后,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填土路堤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碾压时,按照“先压边缘、后压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进行,第一遍静压,然后先慢、后快,先外、后内,由弱振至强振,由外向内、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重叠0.4~0.5m,前后相邻两区段间纵向重叠0.8~1.0m。 现场施工人员应记录汽车运输情况,推土机和平地机前后衔接情况,压路机碾压遍数,土料现场松铺的实际厚度及目测土料的含水量等情况。 碾压完成后,应及时组织测量人员和质检人员检查高程、压实度,通过压实前高程和压实后高程、基底高程对比,可以确定该层的松铺系数,压实度检查合格可确定压路机合理的碾压遍数和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否则需要继续碾压和调整。 后续每层填筑均按照此法施工,记录每次的施工数据,作为以后编写施工总结的依据。 该段路基填筑至设计标高后,我们将试验段所取得的各种数据和施工组织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编写路基试验段总结,确定出合理有效的路基填筑施工工艺,上报至总监办审核确定后,以此作为路基施工的依据,指导全标段的施工。 7. 该试验段K34+920~K34+940,K34+955~K34+990段落设计为陡坡路堤处理,K34+940~K34+955段落设计为横向半填半挖路基。 (1)半填半挖地段填方,应按设计要求分层填筑,避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纵横向裂缝。自原地面向上设置向内侧倾斜不小于4%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高度最多填筑两层厚度一个台阶。 半填半挖自路床往下0.8m及1m处各设一层土工格栅。 (2)陡坡地段开挖台阶宽度4.0米,台阶高度2.0米,自路床顶面及以下2米各设一层土工格栅。 8.铺设土工格栅 铺设的表面必须整平,土工格栅应均匀张拉,张拉力控制在20KN/m,格栅张紧后用Φ10的U型钢筋锚固,间距1.5m,钢筋将其固定在下压实层,在横断面方向不得搭接绑扎接长,相邻两幅土工格栅之间的搭接宽度为15cm,自由段回折2m锚固。 9.土石混填路堤 施工要点 (1)土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整平应采用大功率推土机辅以人工按填石路堤的方法进行,松铺厚度控制在40cm以内;碾压前应使大粒径石料均匀分散在填料中,石料间孔隙应填充小粒径石料、土和石渣。 (3)碾压采用垂直振动式振动压路机碾压,激振力40T以上。碾压顺序按填石路堤进行。 (4)土石混合材料来自不同料场,其岩性或土石比例相差较大时,必须分层或分段填筑。 (5)填料由土石混合材料变化为其它填料时,土石混合材料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必须小于30cm,该层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5cm,压实后,表面必须无孔洞。 (6)中硬、硬质石料的土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码砌边坡的石料强度、尺寸及码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边坡码砌与路堤填筑同步进行;软质石料土石路堤的边坡按土质路堤边坡处理。 (7)压实后透水性差异大的土石混合材料,必须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允许纵向分幅填筑。 10.石方路堤 施工要点 (1)采用中硬和硬质石料填筑的路堤要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要采用强度大于30MPa不易风化的石料,石块形状要规则,最小尺寸不小于30cm;路堤填高≤5m时,码砌厚度不小于1m,路堤填高5-12m时,码砌厚度不小于1.5m,路堤填高>12米时,码砌厚度不小于2m;边坡码砌要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 (2)填筑的石料如岩性相差较大,特别是岩石强度相差较大时,应进行分层或分段填筑。 (3)当填筑石料级配较差、粒径较大、石块间空隙较大时,必须于每层表面空隙间填入石渣、石屑或中粗砂,使空隙填满为止。 (4)填筑、摊铺、碾压 ①填石路基施工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填筑前要划灰格、插杆挂线; ②根据石料粒径大小及组成采用相应摊铺方法: a大粒径石料采用渐进式摊铺法铺料,运料汽车在新填的松料上先两侧后逐渐向前卸料,大型推土机(D85型)随时摊铺整平。 图2 填石路堤填筑施工工序图 b对细料含量较多的石料宜采取后退法铺料。运料汽车在已压实的层面上后退卸料,形成梅花型密集料堆,采用推土机推铺整平。 ③人工铺填粒径25cm以上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 ④填石路基在压实前,应摊铺平整,填料最大粒经要严格控制,超出规定的应予以剔除或解小,局部不平整处人工配合机械以细石屑找平。摊铺完成后的石料表面平整,无明显大石料露头,表面无明显孔洞、孔隙。 ⑤碾压设备采用机械传动拖式振动压路机或低频高幅垂直式振动压路机,同时激震力要在50T以上。根据试验段获取的碾压遍数碾压,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前后相邻区段纵向应重叠不小于5m碾压。 (5)填石路堤填筑宽度,每侧要宽于填层设计宽度不小于50cm,超宽部分压实质量必须满足填层压实质量要求。分层松铺厚度不能大于50cm。 (6)压实沉降差检测 ①首先在压实后的路堤上沿着纵向布点,在布好的点位上,用油漆做醒目的标记。用水准仪测量高程,为减少误差,准备一个Φ10cm钢球,放置在测点上。 ②用振动压路机作碾压检测(碾压参数:2.0~4.0km/h,频率30Hz,碾压2遍),碾压后应无明显轮迹。然后再用水准仪测定各点高程,各测点在碾压前后的高差,就是测点的压实沉降差。 11.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管理机构和设立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特殊工种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2)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护栏、灭火器等。保证施工机械的状况良好,严禁故障机械作业。施工便道要经常维护,宽度及纵坡满足行车要求,并设置错车道,在醒目地点设置安全警示牌,交通繁忙地段应设专人指挥交通。 3)易燃易爆品仓库、油库应远离生活区,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石方爆破作业及爆破器材的管理、加工、运输应符合《爆破安全规程》。 4)边坡防护作业,必须搭设牢固的脚手架,设置必要的防护措施,施工用电要由专人管理。 12.文明施工及环保要求 1)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作业程序,施工现场做到文明有序。机械行驶各行其道,机械停放整齐。施工便道要经常维护,防止烟尘污染,施工机械不得随意碾压进入未征用土地。 2)各分部工程要有标识牌。施工现场做到文明整洁,施工完成后,要及时场地清理。 3)废弃土料不得随意堆放、倾倒,避免堵塞河道及占用地方土地。要集中堆放到弃土场。 4)协调好地方关系,施工中尽量不影响地方村民正常生活。保证地方饮水、灌溉、行车不受施工干扰。 | |||
| 签收者意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