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目标:
1、了解天文地理和纪年纪时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
2、搜集有关诗文,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预习案
1、阅读《古代文化常识》中关于“天文地理”、“纪年纪时”的内容。
2、全班分七个组,根据导学案分组完成知识梳理与探究。
预习遇到的疑问,请写下来:
探究案
探究之一:天文地理
1、什么是“二十八宿”和“分野”?(第一组)
2、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涉及“二十八宿”“牛郎星”和“织女星”等的语句。(第2组)
3、古代地名中有些习惯性称呼,很多与现代所指不大相同。(例如:河北,指黄河以北)请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类似的古代地名。(第3组)
4、古人为何如此重视天文?(第4组)
知识归纳:1.“二十八宿”是最著名的恒星集群。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
2.古人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
3.一般情况下,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4.古时称江河,以东面为左,以西面为右。
5.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探究之二:纪年纪时
5、归纳整理古人纪年纪时的方法(第五组)
纪年
纪月:
纪日:
纪时: 天色计时 地支计时 序数计时
6、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介绍一个你比较熟悉的节日的习俗?(第六组)
7、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涉及纪年纪时的语句,思考古人是如何纪年纪时的。(第七组)
知识归纳:1.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
2.古人纪月纪日,除了用序数,还有特殊的称谓(孟、仲、季,朔、望、既望、晦)。
3.古人纪时比较复杂,南北朝以后,运用天干地支纪时及五更报夜成为主要方法。
训练案
1、五岳是指:
五湖指:
四海指:
九州指:
2、P94第2题。
3、P95第3题。
《古代文化常识》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姓名字号与礼仪制度方面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2、积累古代文化常识,探求古代文化的现实意义。
预习案
1、阅读《古代文化常识》中关于“姓名字号”、“礼仪制度”的内容。
2、全班分六个组,根据导学案分组完成知识梳理与探究。
预习遇到的疑问,请写下来:
探究案
探究之一:姓名字号
1.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涉及古人姓名字号的语句,说说古人在称呼上有什么习惯。(第一组)
2.举例说明古人名与字有何关联?(参考P96第2题、第3题)(第二组)
知识归纳: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的礼貌,但也有特殊的时候。古人名与字是有关联的,有些名与字之间是协同关系,有些名与字是相反相成的关系,有些名与字多出自我们学过的古诗文。
探究之二:礼仪制度
1.《周礼》把古代礼仪制度分为哪几类?(第三组)
2.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涉及古代礼仪制度的语句。(第四组)
3、分析关于“礼”的名言警句的现实意义。P97第4题。(第五组)
探究之三:避讳尚礼
P97课外延伸第2题。(第六组)
训练案
1、“卑已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父、 等;称自己的母亲时,谦词有家母、 等。
2、“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是一幅写给 岁老人的寿联。
3、古人说的“点卯”的“卯”相当于现在上午 时至 时。
4、科举中连中三元分别指乡试中的 、会试中的 和殿试中的 。
5、河南的洛阳位于洛河的 ,湖北的汉阳位于汉水的 ,陕西的华阴位于华山的 。
6、我国古代造字有“六书”之说,“六书”是指 、 、 、 、 和 。
7、旧时文人的四大雅趣是 、 、 、 。
8、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古代文化常识》导学案第一课时
探究案
1、二十八星宿(xiù)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商)、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牛、斗、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kuí) 、娄(lóu) 、胃、昴(mǎo)、毕、觜(zī)、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
古人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
2、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王勃《滕王阁序》)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拊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王勃《滕王阁序》)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
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项羽之死》)
江表英雄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姜夔《扬州慢》)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4、古代天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宗教迷信与占星术相联系的,古人把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
我国是世界上很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勤,这就促进了古代天文知识的发展。
5、纪年干支纪年法、帝王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
纪月:孟、仲、季
纪日:朔(初一);望(十五);晦(三十)
天色计时 地支计时 序数计时
夜半—— 子—— 23-1点
鸡鸣—— 丑—— 1-3点
平旦—— 寅—— 3-5点
日出—— 卯—— 5-7点
食时—— 辰—— 7-9点
隅中—— 巳—— -11点
日中—— 午—— 11-13点
日昳dié—— 未—— 13-15点
晡bū时 —— 申—— 15-17点
日入—— 酉—— 17-19点
黄昏—— 戌—— 19-21点
人定—— 亥—— 21-23点
6、元旦(元日):正月初一; 花朝:二月十二日;上元(元宵、元夕、元夜):正月十五; 社日:春社(春分前后); 秋社(秋分前后) 寒食:清明前二日;端午(端阳、重五):五月初五; 七夕(乞巧):七月七日; 中秋:八月十五; 重阳(重九):九月九日;
腊日:十二月初八; 除夕: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晚上。
7、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是月丁未······戊申晦,五鼓······(姚鼐《登泰山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孔雀东南飞》)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孟郊《游子吟》)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训练案
1、(1)河内:黄河以北。
河东:黄河以东。
(2)山东:崤山以东。
(3)西河:黄河以西。
(4)关西:函谷关以西。
(5)江表:长江下游以南地区。
(6)淮左:淮水东面。
3、(1)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北辰:以德治国的统治者。
天柱高而北辰远。(王勃《滕王阁序》)
(2)逝者:流逝的时光。
(3)知者乐(yào)水:智者是聪明人,善于思考,反应敏捷,像水一样灵动。
仁者乐(yào)山:仁者是仁慈宽厚的,安于义理,不易冲动,像山一样稳重。
(4)日月之食:日食,月食。犯了错误,人们都能看到,知错能改,人们都会敬重他
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中岳嵩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五湖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也有指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鉴 湖。)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九州指:冀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
《古代文化常识》导学案第二课时
预习案
1、(李陵)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苏武传》)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王勃《滕王阁序》)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韩愈《师说》)
《水浒传》中李逵外号“黑旋风”,鲁智深外号“花和尚”,时迁外号“鼓上蚤”等。
2、班固,字孟坚:“孟”表示排行第一,“坚”与“固”同义。
曹操,字孟德:“孟”表示排行第一,“德”(行)与“操”(守)同义。
韩愈,字退之:“愈”为胜过、超出之意,“退”为约束退守之意,名与字相反相成,含警示之意。
刘禹锡,字梦得:“锡”为“赐”之意,“禹锡”即“大禹所赐”之意,故字为“梦得”。
李商隐,字义山:商隐,即殷商隐者之意。商朝末年,武王伐纣,天下宗周,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饿死,故李商隐以字“义山”与名呼应。
秦观,字少游:“观”与“游”同义。
陆游,字务观:据说陆游的母亲梦见秦观而生陆游,所以用秦观的名为字,用秦观的字为名。又取《列子·仲尼》“务外游不如务内观”之意。
姜夔,字尧章:传说“夔”是上古帝王尧的乐官,“章”即“乐章”之意。
明代的胡东皋,字汝登: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一语。清代的宋端己,字耻夫:出自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端居耻圣明”一句。
清代的张孟词,字腾蛟: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一语。
清代的奚疑,字子复: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乐夫天命复奚疑”一语。
清代的戴殿江,字襟三: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一语。
知识归纳: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的礼貌,但也有特殊的时候。古人名与字是有关联的,有些名与字之间是协同关系,有些名与字是相反相成的关系,有些名与字多出自我们学过的古诗文。
3、《《周礼》把礼仪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4、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涉及古代礼仪制度的语句。(第四组)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王勃《滕王阁序》)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府吏长跪告(《孔雀东南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氓》)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苏武传》)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相如)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相如)乃谓秦王曰:“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5、(1)苟得: 随便求取 。 苟免: 苟且偷生。 面对财物不随便求取,面对危难不苟且偷生。这仍是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公民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
(2)傲气不可增长,欲望不可以放纵,意气不可过满,娱乐不可以过度。在当今社会里,适可而止,娱乐有度,是很有必要的。
(3)淫:放纵;慑:屈服。“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这仍是当今社会做人的一条准则。
(4)礼尚往来: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5)禁:禁令;俗:风俗;讳:名讳。入乡随俗,了解一个地方的风俗民情,就能懂礼、知礼,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6、避讳就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用改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
古代为尊者讳,为长者讳,反映了我们民族崇尚礼仪的精神。但是,避讳不能走向极端,走向极端就适得其反,变得可笑或者可恶了,如同钱良臣之子闹出的笑话一样。在现代社会对父母名字的避讳也还是我们遵循的一条道德习惯,但也不能走极端,比如在一些正式的场合,该称名的时候就要称名。
历史学家建议我们,应该从当时人,当时社会的角度出发,多考虑那些当时社会的现象中合理性的一面,而不应以一种“现代人的傲慢”,率意批评否定。
训练案
1、令尊;家慈 2、141岁 3、5; 4、解元;会元;状元
5、北面;北面;北面 6、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
7、琴、棋、书、画 8、《左传》、《战国策》、《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