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建设地点
桂林市某住宅小区内,三块用地任选一块
二、设计内容及使用面积分配:
(所有面积均以轴线计,每个房间面积误差应小于±10%,总建筑面积误差小于±5%)。
总建筑面积:约1800M2,全日制日托幼儿园.
1、六个班级单元,每个班级单元包括:
活动室60M2
卧室50M2
盥厕16M2
衣帽6M2
贮藏4M2
每班均应有的室外活动场地,其面积应不小于活动室面积;
2、音体教室120M2
3、晨检室14M2,医务室14M2,隔离室8M2
4、办公室14M2,教师休息室14×2=28M2,配备教职工卫生间
5、厨房80M2,洗衣房8M2,贮藏8M2
6、应设有一个全园大活动场,其中应布置有30M长跑道一个,30M2沙坑一个,戏水池一个,滑梯、跷跷板、秋千架、平衡木、转椅等小品自定。
三、设计要求
1、学习重复单元式布局的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手法;
2、掌握托幼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了解托幼建筑的功能特点和技术要求,妥善解决交通疏散和通风、采光、日照等问题;
3、初步了解建筑设计与人的行为心理的关系,设计应结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创造优美丰富的空间环境。
4、进一步理解结构和构造概念。
四、图纸要求
(一)图纸规格:
1、图纸尺寸:A2
2、图纸数量:不限,但布局尽量饱满
3、表现方式自定
4、每套图纸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
(二)图纸内容:
1、总平面图1:500
要求:画出准确的屋顶平面并注明层数,注明各建筑出入口的性质和位置;画出详细的室外环境位置(包括道路、广场、绿化、小品等),正确表现建筑环境与周围道路的交接关系;注指北针。
2、各层平面图:1:200
要求:应注明各房间名称(禁用编号表示),选一个班进行平面家具、盥厕和洗手池布置;首层平面图表现局部室外环境,画剖切标志;各层平面均应注明标高,同层中有高差变化时亦须注明;
3、立面图1:200
要求:不少于两个,至少一个应看到主入口,制图要求以区分明显的粗细线表达建筑立面各部分的关系;
4、部面图1:200
要求:不少于两个,应选在具有代表性之处;应注明室内外、各层楼地面及檐口标高;
5、班级单元布置图1:50
要求:家具、卫生洁具布置、卫生间地面铺装划分
6、透视图
7.分析图、设计说明:
要求:用仿宋字或方块字整齐书写,禁用“手写体”。
A.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覆盖率、绿化率、建筑高度等
B.设计构思说明
C.设计人和指导教师姓名(统一注于每页图纸背后右下角)
五、参考书目
黎志涛,幼儿园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张宗尧,托幼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幼儿园建筑设计图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世界幼儿园设计典例,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建筑设计资料集》NO.3有关部分
《全国幼儿园竞赛获奖方案图集》
学报、杂志中有关幼儿园建筑设计介绍、其他中小型民用建筑图集等
六、设计进度安排
设计时间:5周
(一)第一次草图阶段,共1.5周
1)在教师指导下阅读部分资料,完成第一次草图。要求如下:了解一般原理及幼儿园设计的特点,做出初步方案(平面为主)。设计者应广开思路“立意”探求方案大的布局关系,切勿陷入某一局部的推敲之中。
2)有侧重点地做以下四方面的资料搜集:
a.幼儿园总体平面功能组合分析(生活单元、服务单元、供应单元、门厅及走道)及群体空间组合特点。了解幼儿园建筑的功能关系、流线组织的原则和常用手法;群体空间组合的设计手法。
b.生活用房:活动单元(包括活动室、寝室、卫生间、室外班组活动场地)的组合方式、房间朝向、音体室及其室内设计要点等。了解家具与人体活动尺度的关系,同时了解幼儿的生理、行为、心理特点、生活规律及其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更好地在设计中创造符合幼儿特点的环境空间。
c.幼儿园外部环境空间设计特点
了解总平面设计、分班活动场地与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设计要点,要求全面周到地对建筑及其外部环境进行总体设计。
d.幼儿园建筑设计相关法规及国内外优秀案例
3)这次草图要考虑解决
a.分析周围环境,比较建筑在总图中的位置,方向出入口等。
b.分析人流活动路线,选择房间组合形式,考虑各部分用房的相互关系。
c.在一定的主题立意下,初步考虑建筑的体型组合及立面风格。
(二)第二次草图阶段 共2周
1)本阶段为深入推敲方案并最后确定方案阶段,也是设计过程的主要阶段,设计者应根据指导教师对一草的修改意见,确定设计意图。
2)本阶段应深入以下几方面的设计
a.推敲与确定平面组合,深入分析各房间的功能要求,分清主次矛盾,研究交通道路流线,妥善安排厕所、厨房等服务房间。
b.结合工作模型推敲造型。
c.推敲确定幼儿园总图布置,设计入口庭院、绿化及游戏场地。
d.推敲确定基本活动单元,考虑合理的长、宽、高之比、室内家具的布置以及室内空间艺术效果。
该阶段工作是综合交叉的,设计者切忌进行某部分工作时不考虑其它部分,以免由于某一局部问题处理不妥善而使全局方案造成严重缺陷,当然也不必在某一局部设计过程中举棋不定,消磨时间,反覆有时是必要的,但要抓主要问题。
3)第二次草图交图前要进行技术要求和面积指标的检查,图面应包括平、立、剖、总图等内容。
(三)整理修改阶段,共0.5周
本阶段在方案构思确定的基础上,作局部性,细节性修改,为上版作好准备,图纸内容同正式的要求一致,选择最佳角度画好透视图或鸟瞰图。
(四)上板阶段,共1周
1)要有完整恰当的构图。
2)线条流畅、均匀、接头处交待明确,以线条体现建筑的层次,剖断线、建筑线、家具设备线要求粗细有别。
3)图纸要求注明房间名称、面积、标高、注明面积指标以及简要说明,图纸上字迹应排整齐、工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