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
1、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由可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B.的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
C.由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的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答案】C
【详解】
A.由可知,因为速度是一定值,所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D.s与t的比值就是速度,速度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而引入的物理量,比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比值越大,表面物体运动得越快,故BD正确,不符合题意;
C.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增加几倍,时间也增大几倍,比值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小球从 A 点以 3m/s 的速度向 C 点运动,AB 段做匀速运动,BC 段做减速运动,到达 C 点时的速度为 2m/s。然后再使小球从 C 点以 3m/s 向 A 点运动,CB 段做减速运动(运动情况与 BC 段相同),BA 段做匀速运动,到达 A 点时的速度为 2m/s。若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C 点所用的时间比从 C 点运动到 A 点的时间少 0.6s,则 AB 间的距离为( )
A.3.0m B.3.6m C.4.2m D.4.8m
【答案】B
【详解】
由题意可知,小球从B运动到C和从C运动到B情况相同,故这两个过程所用时间相同,因此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比从C点运动到A点所用时间少0.6s,其实就是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比从B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少0.6s,设AB段路成为s,则有
解得
s=3.6m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完整播放一遍我国国歌的时间约为2s
B.正在考试使用的一张试卷厚度约为1mm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km/h
D.一般中学教学楼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
【答案】D
【详解】
A.完整播放一遍我国国歌的时间约为50s,故A不符合题意;
B.考试使用的一张试卷厚度约为0.08mm,故B不符合题意;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即4km/h,故C不符合题意;
D.一般中学教学楼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哪种动物运动得最快( )
A.猎豹每秒跑40m B.旗鱼每小时游108km
C.褐海燕每分钟飞行5km D.三种动物一样快
【答案】C
【详解】
猎豹每秒40m,即速度为vA=40m/s;旗鱼每小时游108km,则速度为
vB=108km/h=30m/s
褐海燕每分钟飞行5km,则褐海燕的速度为
vC=5km/min=
由以上数据进行比较可得
vC>vA>vB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答案】C
【详解】
A.甲图表示位移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丙图表示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是同一运动规律,故A不符合题意;
B.甲图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丁图表示速度随时间而变化,说明物体做匀加速运动,与甲图的运动规律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C.乙图表示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也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表示同一运动规律,故C符合题意;
D.乙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丁图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图表示的运动规律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如图为小汽车行驶到银川某隧道看到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可知小汽车( )
A.通过这条隧道的车速不应低于40km/h
B.通过这条隧道的时间不应超过2min
C.通过这条隧道的车速不应超过40km/h
D.通过这条隧道的时间不应短于2min
【答案】C
【详解】
AC.由警示牌可知,车辆限速为40km/h,即通过这条隧道的车速不应超过40km/h,故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D.小汽车最大速度vm=40km/h,通过的路程
s=1830m=1.83km
通过这条隧道的最短时间为
故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同学们学习了“速度”概念,下面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D.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小
【答案】C
【详解】
A.运动时间越短,但不知道路程大小,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C.速度是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它取决于物体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时间的比值,与物体的路程、时间无关,故B错误;C正确;
D.由速度的变形公式s=vt可知,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大,故D错误。
故选C。
8、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答案】C
【详解】
A.甲图表示位移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丙图表示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是同一运动规律,故A不符合题意;
B.甲图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丁图表示速度随时间而变化,说明物体做匀加速运动,与甲图的运动规律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C.乙图表示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也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表示同一运动规律,故C符合题意;
D.乙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丁图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图表示的运动规律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距离。如果小雷对着高山呼喊,经过10s后听到回声,则高山与小雷的距离为(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
A.1700m B.3400m C.170m D.340m
【答案】A
【详解】
声音传到高山的时间为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340m/s,则高山与小雷的距离
s=vt=340m/s×5s=1700m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0、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课桌的高度为80 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 m/s
C.这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2mm
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 min
【答案】A
【详解】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般纸张的厚度在75μm左右,试卷的厚度在100μm=0.1m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10次的时间接近10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都自西向东行驶时的运动过程。在这段时间内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先向东运动,后向西运动
C.乙车行驶500m所用时间小于甲车行驶500m所用时间
D.甲乙两车0~40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C
【详解】
AB.据图可知,甲车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逐渐增加,则乙车做加速运动;且20~30s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同,根据可知此段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甲车的速度一开始大于乙车的速度,后来乙车速度大于甲车,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先向东运动后向西运动,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前2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为600m,乙车运动的路程为450m,故乙车行驶500m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行驶500m所用时间,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甲乙两车0~40s内的路程都为1200m,根据可知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答案】C
【详解】
A.甲图表示位移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丙图表示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是同一运动规律,故A不符合题意;
B.甲图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丁图表示速度随时间而变化,说明物体做匀加速运动,与甲图的运动规律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C.乙图表示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也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表示同一运动规律,故C符合题意;
D.乙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丁图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图表示的运动规律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则( )
A.v甲<v乙,t一定等于10秒
B.v甲<v乙,t可能等于30秒
C.v甲=v乙,t可能等于10秒
D.v甲=v乙,t可能等于30秒
【答案】B
【详解】
由图得,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
所以
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则
或者
所以
或者
即
或者
解得
或者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4、上学途中,小青看到小兰走在他前面,然后开始追小兰,最后两人在校门口相遇,若以小青的位置为起点开始计时,则图中s-t图像可以体现这一过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
AD.以小青的位置为起点开始计时,小青看到小兰走在他前面,因此,0时刻小青的路程为0,而小兰的路程大于0,即t=0时,两条斜线的纵坐标一个等于0,一个大于0,故A和D不符合题意;
BC.最终两人在门口相遇,因此只有在最后的时刻两人的路程才相等,即在最后时刻两条斜线才交于一点,故C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下列运动中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刚刚开动的汽车 B.从树上自由落下的苹果
C.被抛出去的石块从空中落向地面 D.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答案】D
【详解】
A.刚刚开动的汽车速度由慢到快,所以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从树上自由落下的苹果,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被抛出去的石块从空中落向地面,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不变,所以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开始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车和丙车的速度相等
B.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向东行驶
C.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西行驶
D.乙车保持图中速度运动下去,t=10s时,通过的路程为40m
【答案】D
【详解】
A.甲图像是v﹣t图像,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为=4m/s;丙的图像是s﹣t图像,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
故A错误;
BC.乙图像是s﹣t图像,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
由于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此速度相同的是甲和乙,甲和乙保持相对静止,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向西行驶,故BC错误;
D.乙车保持图中速度运动下去,t=10s时,通过的路程
故D正确。
故选D。
17、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乙与丙 D.丙与丁
【答案】C
【详解】
甲是s﹣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s不随t的变化而变化,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乙是s﹣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表示s与t成正比,速度不变,即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
丙是v﹣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v不随t的变化而变化,即速度不变,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
丁是v﹣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表示v与t成正比,即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由上分析可知: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乙与丙,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8、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乙与丙 D.丙与丁
【答案】C
【详解】
甲是s﹣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s不随t的变化而变化,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乙是s﹣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表示s与t成正比,速度不变,即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
丙是v﹣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v不随t的变化而变化,即速度不变,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
丁是v﹣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表示v与t成正比,即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由上分析可知: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乙与丙,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9、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内,小车静止不动 D.5s~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3m/s
【答案】C
【详解】
A.由可知,在0~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2m,小车的平均速度
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在0~7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6m,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像可知,2s~5s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不变,故小车静止不动,故C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5s~7s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
小车的平均速度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0~2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
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答案】D
【详解】
由图像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做匀速直线运动。0~2s,乙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2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A.2~4s 内,乙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乙是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为
0~2s内乙的速度为
0~2s内,甲乙都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故B错误;
C.4s 时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C错误;
D.0~4s 乙运动的路程是8m,时间是 4s,平均速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漯河市郾城区白云山路沙河大桥已经全线通车。
(1)桥长约343______(填单位)。
(2)以河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______的。
(3)通车后,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桥的时间为______。
【答案】m 运动 17.15s
【详解】
(1)[1]根据生活经验和题目中所给的数字可知,桥长约343m。
(2)[2]以河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与河面航行的船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以河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3)[3]车速
则根据可得,汽车通过桥的时间
2、小明同学骑车从家里去学校的过程中,通过前半段路程的速度为4m/s,由于要迟到了,在后半段路程他把速度提到了6m/s,那么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答案】4.8
【详解】
设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2s,则前半段与后半段的路程都是s,由可得,前后半段跑步的时间
,
则总时间
全程的平均速度
3、为积极践行“绿色•共享”的经济理念,市民们越来越多的选择“共享单车”出行。骑行结束,归还单车之后,系统会自动向骑行者的手机发送一条如图所示的短信,据此可以算出骑行者骑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答案】3
【详解】
由上图知,骑行者骑行的路程
s=5.04km
所用时间
骑行者骑行的平均速度为
4、如图所示的图像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信息,从10s到20s物体处在 ___________(填“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
【答案】静止状态 5
【详解】
[1]由图像可知,10s到20s这段时间内物体的路程不变,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1]由图像可知,40s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s=200m,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
v==5m/s
5、如图所示,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并收集火星表面的各种信息。以火星表面为参照物,火星车在巡视的过程中是 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若火星车在5min内行驶了3m,则这段时间内火星车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m/s。
【答案】运动 0.01
【详解】
[1]火星车在巡视的过程中,火星车的位置相当于火星表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火星表面为参照物,火星车在巡视过程中是运动的。
[2]火星车行驶的路程
s=3m
行驶的时间
t=5min=300s
火星车的平均速度
6、如图所示,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并收集火星表面的各种信息。以火星表面为参照物,火星车在巡视的过程中是 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若火星车在5min内行驶了3m,则这段时间内火星车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m/s。
【答案】运动 0.01
【详解】
[1]火星车在巡视的过程中,火星车的位置相当于火星表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火星表面为参照物,火星车在巡视过程中是运动的。
[2]火星车行驶的路程
s=3m
行驶的时间
t=5min=300s
火星车的平均速度
7、某帆船比賽中,如图所示,若以帆船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_____的,以岸边的观众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_____的。若甲、乙两帆船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速度之比为 ______。
【答案】静止 运动 4:5
【详解】
解:
[1][2]运动员在帆船上,相对于船的位置保持不变,以帆船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相对于岸边的观众,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3]由题知,
,
则甲、乙两帆船的速度之比
8、小慧从家中出发到天府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小慧家到天府广场路程为 ______。步行的是图中的 ______段(选填“OA”或“AB”),小慧从家到天府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答案】3600m OA 2m/s
【详解】
[1]由图像可知,小慧家到天府广场的路程为3600m。
[2]图中OA段和AB段的s﹣t图像均是倾斜直线,说明均是匀速直线运动,则OA段的速度为
vOA===12m/s
AB段的速度为
vAB===6m/s
由上述可知vAB>vOA,步行速度应小于骑自行车速度,因此步行是图中的OA段。
[3]小慧从家到天府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2m/s
9、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 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等于
【详解】
由图像可知,甲图是甲车的s-t图象,且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当t甲=5s时,s甲=10m,则甲车的速度
乙图是乙车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v乙=2m/s
所以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
10、为积极践行“绿色•共享”的经济理念,市民们越来越多的选择“共享单车”出行。骑行结束,归还单车之后,系统会自动向骑行者的手机发送一条如图所示的短信,据此可以算出骑行者骑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答案】3
【详解】
由上图知,骑行者骑行的路程
s=5.04km
所用时间
骑行者骑行的平均速度为
三、解答题(难度:中等)
1、小雨家的小车的车长4.0m,车宽2.0m,最高车速为200km/h。星期天爸爸驾车通过十字路口,当车与斑马线的中点B相距60m时,马路边上有行人正好从A点出发沿AB以1m/s的速度横穿马路,A、B间的距离为8m,若该车以18km/h的速度行驶,求:
(1)汽车运动到斑马线时间为多少?
(2)汽车会不会撞上行人?
【答案】(1)12s;(2)汽车不会撞上行人。
【详解】
解:(1)汽车的速度
v=18km/h=5m/s
汽车运动到斑马线时间
(2)汽车运动到斑马线时人运动的距离
s人=v人t=1m/s×12s=12m>(8m+2m)=10m
则人在车到达之前已经通过,是安全的,汽车不会撞上行人。
答:(1)汽车运动到斑马线时间为12s;
(2)汽车不会撞上行人。
2、轿车从某地往威海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某地时,标志牌如图1所示。
(1)轿车此时的速度如图2所示,他是否违反了交通规则?请通过计算说明。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轿车最快多长时间能到达威海?(计算步骤要写出根据的公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答案】(1)见解析;(2)0.75h
【详解】
解:(1) 由图2可知,公路限速为60km/h,此时轿车的速度为
由于车速大于公路限速,此时轿车属超速行驶,他违反了交通规则。
(2)由可得,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威海最快需要
答:(1)他违反了交通规则;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轿车最快用0.75h到达威海。
3、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10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8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度前行了20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求: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若汽车仍以原速度前进,请计算司机从发现险情到保刹车制动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
(3)在(2)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判断若司机酒后驾车,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答案】(1)25m/s;(2)80m;(3)会撞上障碍物
【详解】
解:(1)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
t=0.8s
且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s=20m
所以制动前的行驶速度:
v===25m/s
(2)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
t′=4t=4×0.8s=3.2s
由v=得,酒后的反应距离(即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
s′=vt′=25m/s×3.2s=80m
(3)汽车从采取制动措施到完全停止行驶的总路程
s总=s′+s滑=80m+30m=110m>100m
所以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答:(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25m/s;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这种情况下汽车以同样的速度行驶,其反应距离为80m;
(3)通过计算可知,汽车是会撞上障碍物。
4、持追捕逃犯,已知子弹的速度是800m/s,逃犯乘坐的汽车车速是20m/s。如果汽车行驶方向和射击方向垂直,在距中弹点40m处,他应在逃犯距离中弹点还有多远时开,才能正好击中逃犯?
【答案】1m
【详解】
解: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如图所示:
A表示开时逃犯所在位置,B代表子弹的初始位置,C代表逃犯中弹处。击中目标必有子弹飞行的时间和汽车运动到C点的时间相等,即
tA=tB
子弹飞行的时间
逃犯和中弹点之间的距离
sA=vAtA=20m/s×0.05s=1m
答:他应在逃犯距离中弹点还有1m时开,才能正好击中逃犯。
5、共享电动车为人们出行带来方便,图为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参数:
(1)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充电一次可正常行驶多长时间?
(2)小南骑电动自行车以正常速度到学校至少需要15min,则小南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 最大速度 | 30km/h |
| 正常速度 | 15km/h |
| 持续里程 | 60km |
| 额定载量 | 90kg |
【详解】
解:(1)正常行驶时间
(2)小南骑电动车以正常速度到学校的时间
t2=15min=0.25h
小南到学校的距离
答:(1)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充电一次可正常行驶4h的时间;
(2)小南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3.75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