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查科室: 时间: 检查人:
| 项目内容 | 要 求 | 检查内容及方式 | 检查结果及整改意见 |
| 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 | 1、有医院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工作制度,各科常见疾病要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2、科室设专人定期对本科室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自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 1、查有无制度; 2、熟悉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指南,查阅病历,检查科室对应疾病的药物选择情况; 3、检查本科室基本药物自查分析报告,检查整改动态结果。 | |
| 按GCP要求开展临床试验工作 | 1、获取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资质; 2、成立本院管理机构、办公室、伦理委员会,确定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科室; 3、相关人员知晓GCP的相关知识 4、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工作; | 1、查看资质证明; 2、查看培训记录; 3、检查相关人员对GCP的知晓情况; 4、查看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工作的资料; | 1、目前于人员培训阶段,明年3月份完成最后一批培训后,开始准备资质申报工作。 2、伦理委员会及负责人尚未确定;拟开展工作的科室是神经内科和肿瘤内科; |
| 执行用药查对制度 | 1、病区给药应有核对制度; 2、给药核对执行过程规范,可有效避免给药差错。 | 1、检查病区护士有无给药核对制度; 2、检查护士给药过程,查有无导致差错的环节。 | |
| 有药物过敏史患者要有识别标识 | 1、有药物过敏史患者要有腕带和床头卡进行识别 | 1、查病历,找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检查其有无腕带和床头卡。 | |
| 体液药物浓度检查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 | 1、检验科有药物相关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并予以执行; 2、现开展体液浓度测定药物须设置危急值; | 1、查相关报告制度; 2、查地高辛、华法林等药物的危急值设置情况; 3、查危急值报告流程与报告时间; | |
| 麻、精、毒、放及易制毒药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 | 1、有相关的使用管理制度; 2、药库、药房及各病区有单独的存放区域,有标识,使用管理符合要求; 3、对相关工作持续整改; | 1、查药库、药房、病区有无相关的使用管理制度;查药师、护士的熟悉情况; 2、查现场,查使用记录、帐物符合情况等 3、每月有检查记录,每季度有总结及持续整改记录。 | |
| 高浓度电解质、听似、看似等易混淆药品的贮存与识别 | 1、对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等高危药品有标识或贮存区域; 2、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一品多规等药品存放有警示标识; 3、药师和护士要熟悉管理要求。 | 1、检查有无高危药品目录及管理规定; 2、现场查看标识、贮存区域 3、问药师、护士相关药品的管理规定。 4、查有无改进措施与整改结果。 | |
| 处方与用药医嘱在转抄与执行时应有核对制度 | 1、护士有转抄和执行时的核对制度和程序,有药师审核处方或医嘱相关制度,有药师调剂核对制度; 2、医生开具静脉用药应关注配伍禁忌;护士有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操作规程;有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3、有医院药品安全性监测制度; | 1、检查相关的工作制度; 2、检查药师审核、核对处方和医嘱(包括输液配伍)工作流程; 3、检查输液反应应急处理过程,护士熟悉程度; 4、检查各科室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情况; 5、检查相关工作的检查、整改记录; | |
| 按疾病诊疗规范、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开展药物治疗工作 | 1、各科室具备与本科室疾病相关的临床诊疗指南、疾病诊疗规范、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用以指导诊疗活动; 2、开展疾病诊疗的相关培训工作; 3、各科室对重点病种的药物治疗对照上述指南进行自查,分析并整改; | 1、检查相关资料; 2、查看培训记录; 3、查科室分析整改报告; | |
| 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管理 | 1、有规范使用与管理抗菌药物的相关制度; 2、按相关的指南、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实行三级管理,对临床医师的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培训、考核,授予相关权限; 4、定期对科室抗菌药物使用进行监测与评估。 | 1、检查有无相关制度、使用规范等资料; 2、定期抽查处方和病历,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评价、整改; 3、抽查各级医师的培训、授权,查病历看抗菌药物使用权限; | |
| 规范使用与管理肠道外营养疗法 | 1、建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肠外营养配制要符合GMP要求; 2、配制人员须经过培训; | 1、查医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验收合格证书; 2、查人员培训合格证明; | |
| 规范使用激素类药物与血液制剂 | 1、有激素类药物与血液制剂的使用指南或规范; 2、按相关的指南、规范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与血液制剂; 3、医院检查或科室自查激素类药物与血液制剂的使用情况,定期对用药情况进行评价; | 1、查有无相关指导性资料。 2、查处方、病历医嘱,看合理使用情况; 3、检查有无检查报告,有无整改措施及落实,有无整改结果; | |
| 肿瘤化疗药物的规范使用 | 1、有肿瘤化疗相关的指南与规范; 2、规范地使用肿瘤化疗药物;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应急预案; 3、有关肿瘤化疗的超说明书用药需报药事会讨论通过; | 1、查有无肿瘤化疗相关的指南与规范,有无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 2、对照指南与规范检查或自查肿瘤化疗的合理性,有检查与整改记录; 3、抽查有无超说明书用药但未在院内备案的情况; | |
| 及时更新诊疗指南和规范 | 1、制定治疗指南和规范更新的相关制度、批准和试行的程序; 2、不定期对本科室药物治疗指南与规范进行为其更新; 3、组织科内员工学习更新后的指南与规范 | 1、查有无相关的制度与程序; 2、查有无诊治指南与规范更新的工作记录; 3、查有无学习与落实的记录; | |
| 急诊科急救用药的管理 | 1、急救用药能满足本科室急救工作的需要; 2、急救药品有专人管理; 3、急救药品按基数配备齐全,及时补充; | 1、对照急救药品目录查急诊科急救药品的品种、数量是否齐全,有无过期; 2、查是否设专人管理; | |
| ICU药品管理 | 1、对抗菌药物与储备药品的使用与管理有相关的规定或流程; 2、对上述规定与流程组织学习和落实; 3、严格按上述规定和流程使用与管理抗菌药物和储备药品; | 1、检查有无相关的规定与流程; 2、检查员工对规定与流程的知晓情况; 3、定期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统计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情况; | |
| 疼痛药物治疗管理 | 1、根据止痛原则制定规范的止痛诊疗方案及疼痛疗效评估规范与程序;有常见药物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预防处置预案; 2、组织学习与培训相关知识与工作流程; 3、自查本院药物镇痛的规范性,对工作质量进行分析整改; | 1、查有无相关的规范与程序、预案; 2、检查培训记录及医务人员知晓情况; 3、定期对医院镇痛治疗进行检查或自查,执行PDCA,有相关工作记录; | |
| 肠外营养液、危害药物等静脉用药的调配 | 1、病区配制静脉用药应参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进行完善; 2、护士有药物配制培训制度和计划; 3、对输液质量问题及输液反应要上报,有相关规定和程序; | 1、查有无管理制度和措施; 2、查培训制度和计划; 3、查输液质量问题记录及不良反应上报记录;有分析报告和改进措施; | |
| 临床药物治疗管理和开具处方管理 | 1、有临床药物治疗基本原则、药物说明书、诊疗指南、临床路径等相关规定与程序; 2、有超说明书用药管理的规定与程序; 3、有医师处方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相关要求的制度与程序,并予以落实; 4、对临床药物治疗有监控措施和相关制度,有工作记录和分析、整改措施及成效; 5、有临床用药监控和超常预警体系; 6、已开具处方,并遵医嘱使用的药品应记入病历; 7、按《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开具处方,签名与签章式样一致; | 1、查各科有无相关的制度、规定和程序; 2、查处方点评和病历用药分析记录,查有无整改措施和结果; 3、查科室有无合理用药自查记录和整改措施及结果; 4、查有无用药监控和超常预警体系,可否发挥作用; 5、查处方书写是否规范; 6、查处方用药是否在病历中有记录; 7、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整改,有整改结果; |
| 实行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报告制度,建立有效的药害事件调查、处理程序(*) | 1、有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报告制度;有药害事件调查与处理程序; 2、医护人员对患者用药的安全性进行为其监测,发现药品不良反应要及时在病历中记录并上报;对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害事件要及时处理,并作调查、分析、上报; 3、有鼓励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的措施; | 1、查有无相关制度和程序; 2、查看各科室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情况,查看病历记录情况; 3、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或药害事件的处理记录,分析与改进; 4、检查上报鼓励措施及落实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