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会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B.会计的主要工作是核算和监督;
C.会计的对象针对的是某一主体平时所发生的经济活动;
D.货币是会计唯一的计量单位。
2.购入材料1000千克,买价10000元,进项税额1700元,运杂费2000元,其实际采购成本为﹙ D ﹚。
A.10000元; B.11700元; C.13700元; D.12000元。
3.下述各项目中,应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是﹙ A ﹚。
A.生产设备的折旧费; B.企业行政部门的办公费;
C.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D.维护生产设备所耗用的材料。
4.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的排列顺序是﹙ B ﹚。
A.相关性大小; B.流动性强弱; C.可比性高低; D.重要性大小。
5.某企业8月份共增加银行存款80000元。其中,出售商品收入30000元,5100元;出售固定资产收入20000元;接受捐赠收入10000元;出租固定资产收入14900元。则该月收入﹙ D ﹚元。
A.35100; B.900; C.50000; D.44900。
6.某公司有两辆小汽车,原值分别为15万元和10万元,年个别折旧率分别为10%和8%,则该公司小汽车的年分类折旧率为﹙ D ﹚。
A.10%; B.8%; C.9%; D.9.2%。
7.某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专用注明,设备买价40000元,6800元。支付运输费1200元,设备安装时领用材料价值1000元,该种材料购进时所支付的为170元,支付设备安装费200元,该固定资产的原价为﹙ C ﹚元。
A.41400; B.42400; C.49370; D.49200。
8.企业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生产用材料毁损,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应将扣除保险公司等的赔款和残料价值后的净损失计入﹙ C ﹚。
A.管理费用; B.其他业务支出; C.营业外支出; D.生产成本。
9.下列经济业务中,﹙ B ﹚不会发生。
A.资产增加、权益增加; B.资产减少、权益增加;
C.权益不变、资产有增有减; D.资产不变、权益有增有减。
10.预付生产车间全年的财产保险费应计入﹙ D ﹚账户。
A.制造费用; B.其他应收款; C.预提费用; D.待摊费用。
11.某企业对发出的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本月期初钢材的数量为100吨,单价为1200元/吨,本月3日购入一批,数量为300吨,单价1000元/吨,本月10日发出钢材100吨,则本月发出的存货价值为﹙ A ﹚元。
A.12万; B.10万; C.11万; D.8万。
12.以下事项中,不属于企业收入的是﹙ C ﹚。
A.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 B.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
C.出售无形资产的经济利益流入; D.出租机器设备取得的收入。
13.月份终了,企业将本月应交未交进行结转时,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C ﹚。
A.应交税金-未交; B.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C.应交税金-应交﹙转出未交﹚; D.应交税金-应交﹙已交税金﹚。
14.将记账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的依据是﹙ D ﹚。
A.按凭证填制的程序; B.按凭证在经济管理中的用途;
C.按凭证取得的来源; D.按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内容。
15.从银行提取现金的业务,应填制﹙ C ﹚。
A.一张转账凭证; B.一张收款凭证;
C.一张付款凭证; D.一张收款凭证和一张付款凭证。
16.﹙ B ﹚账簿在使用结束,不再继续登记时,必须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A.分类账; B.活页账; C.明细账; D.订本账。
17.材料验收入库,应按材料的﹙ C ﹚借记“原材料”账户。
A.买价; B.采购费用; C.采购成本; D.买价+采购成本。
18.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的是﹙ D ﹚。
A.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B.固定资产盘盈;
C.教育费附加返还; D.随产品销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19.永续盘存制下,平时对库存财产物资﹙ A ﹚。
A.登记增加数,也登记减少数; B.只登记增加数;
C.只登记减少数; D.倒挤结存数。
20.对具有实物形态的财产物资,常用的清查方法有﹙ D ﹚。
A.账实核对; B.账卡核对; C.抽查法; D.实地盘点。
21.下列不属于借贷记账法基本内容的是﹙ D ﹚。
A.会计科目; B.记账符号; C.试算平衡; D.会计账簿。
22.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A ﹚。
A.能够清楚地反映各个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B.不能清楚地反映各个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C.能够综合反映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
D.能够序时反映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
23.会计目标即通过会计核算后所达到的结果,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 A ﹚。
A.加强经济核算; B.提高经济效益;
C.加强经营管理; D.维护财经纪律。
24.下列,不应计入有关成本的有﹙ C ﹚。
A.以原材料对外投资应交的;
B.在建工程使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应交的;
C.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商品已交的;
D.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工程物资已交的。
25.现金清查中无法查明原因的短款,经批准后计入﹙ A ﹚。
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其他应收款; D.营业外支出。
26.固定资产清理的净损失,若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 A ﹚。
A.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B.贷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C.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D.贷记“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27.下列经济业务,应填制现金收款凭证的是﹙ B ﹚。
A.从银行提取现金; B.出售报废材料收到现金;
C.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 D.销售产品收到一张转账支票。
28.在会计基本假设中,确定了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是﹙ A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29.﹙ C ﹚是指在确认、记录和计算的基础上,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A.报账; B.记账; C.报告; D.算账。
30.预付账款业务量不大的企业,可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在预付时,直接计入﹙ D ﹚。
A.“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 B.“应收票据”科目的借方;
C.“材料采购”科目的借方; D.“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
31.企业月末编制的试算平衡表中,全部账户的本月借方发生额合计为35000元,除“预收账款”以外的其他账户的本月贷方发生额合计为30000元,则预收账款账户﹙ B ﹚。
A.本月借方发生额为5000元; B.本月贷方发生额为5000元;
C.月末借方余额为5000元; D.月末借方余额为红字5000元。
32.职工出差借款单,按其填制手续和内容属于﹙ C ﹚。
A.自制原始凭证; B.外来原始凭证; C.一次凭证; D.汇总凭证。
33.企业购进材料10000元,款未付。该笔业务应编制的记账凭证是﹙ C ﹚。
A.收款凭证; B.付款凭证; C.转账凭证; D.以上均可。
34.﹙ C ﹚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A.收入; B.损失; C.利得; D.投资收益。
35.现金清查中,发现现金短缺700元,经批准决定由责任人赔偿200元,余款无法查明原因。则批准处理后的会计分录为﹙ D ﹚。
A.借:库存现金 7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700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700
贷:库存现金 700
C.借:其他应收款 200
营业外支出 5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700
D.借:其他应收款 200
管理费用 5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700
36.企业以银行存款偿还债务,表现为﹙ B ﹚。
A.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增加; B.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C.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D.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37.企业应当采用﹙ B ﹚确认收入和费用。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永续盘存制; D.实地盘存制。
38.﹙ A ﹚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A.损失; B.支出; C.费用; D.成本。
39.货币资金之间的划转业务只编制﹙ A ﹚。
A.付款凭证; B.收款凭证; C.转账凭证; D.记账凭证。
40.某企业8月份共增加银行存款80000元。其中出售商品取得30000元;5100元;出售固定资产取得20000元;接受捐赠取得10000元;出租固定资产取得14900元。则该月收入为﹙ D ﹚元。
A.35100; B.900; C.50000; D.44900。
41.假如某账户本期期初余额为2800元,本期期末余额为2850元,本期减少发生额为400元,则该账户本期增加发生额为﹙ A ﹚元。
A.450; B.500; C.350; D.400。
42.某企业月初短期借款余额20万元,本月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万元,以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15万元,则月末“短期借款”账户的余额为﹙ B ﹚。
A.借方25万元; B.贷方15万元; C.贷方25万元; D.借方15万元。
43.某账户的记录如下:
××账户
借 贷
| ①.40000 | ②.35000 ③.﹙ ﹚ |
| 期末:25000 |
A.5000; B.15000; C.10000; D.65000。
44.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是﹙ B ﹚。
A.编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B.复式记账;
C.登记会计账簿; D.编制会计报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