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序号 | 课题序号 | 授课班级 | 13会计对口 |
| 授课时数 | 2课时 | 授课形式 | 讲授 |
| 授课章节名称 |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 使用教具 | |
| 教学目的 |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 ||
| 教学重点 |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 ||
| 教学难点 |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 ||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二、会计主体——空间界限
三、持续经营——时间界限
四、会计分期——时间界限
| 五、货币计量——计量方式与手段 |
| 教学方法 |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又称会计假设,是指对会计核算中的一些重要因素,根据正常情况或客观需要,在空间范围内、在时间界限上、在计量方式上所作的一些合乎情理的与规定。 1、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畴) 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经济组织与责任实体。凡事实行核算的单位,在会计上都设定为一个会计主体。 包括 公司 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 一个企业的某个特定部分:分公司、内部部门、零售点等 联营公司 具有经济业务的特点的非营利组织:学校、机关、科研和医疗构等 会计核算是反映一个特定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包括企业所有者本人的经营活动,更不包括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 一般,法律主体都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法人):在部门注册登记,有财产,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2、持续经营假设(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畴)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持续正常进行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3、会计分期假设(持续经营假设的必要补充) 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人为的划分为若干等距的时间段落,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可以是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一年 会计年度:以一年作为一个会计期间称为会计年度 我国以日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 日历年度: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会计中期: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如半年度、季度、月度 4、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而且假设货币本身的价值稳定不变。它是对会计计量手段和方法的限定。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 (1)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记账本位币:指用于日常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用以计量的货币。 (2)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财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 | |
| 教学后记 | 学生能较好理解所讲知识点,所记笔记可以突出重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