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 科 |
开 题 报 告 书
课题名称:提升学生阅读学习力的策略与研究
课题主持人: 冼 柏 辉
所在单位: 中山市小榄镇竹源小学
填报日期: 2014年5月10日
小榄镇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1.课题开题时间:2015年1月6日上午第三节课围绕语文科组课题:提高学生阅读学习力的策略与研究。主持:冼柏辉
2.开题地点:小榄镇竹源小学三楼会议室
3.课题评议专家:周小燕 肖树永(竹源小学督导组长)
4.课题参与人员:
欧伟星 徐君莲 蓝华贝 罗健玲 钱小梅 何凤兴 蓝振浩
陈佩兴 程永杏 杨琼欢 刘伟超 曹化平 冯灵珍 卢 云
| 霍宝萍 范嫦娥 陈木亮(摄影) |
|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一)开题报告题目: 提升学生阅读学习力的策略与研究 (二)研究课题报告内容 1.什么是学习力? 2.语文阅读策略的探索 3.语文阅读的方法探索。 4.创造性阅读教学策略。 前言:学习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力,不仅包含它的知识总量,也包含它的知识质量,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实现自身精神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各种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今天终身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学习能力,已成为新世纪人们生存的高能武器。 所以,我校语文科研小组着手开始研讨:如何提高阅读学习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要积极开拓渠道,为学生的阅读保驾护航,正确、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广泛地阅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三) 研究课题报告方法 学生在掌握了读书方法,才能使课外阅读得法、受益。因此,在教学相长中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文化底蕴,在研究实践过程中掌握课内外阅读衔接方法,形成有效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能力的指导。 1.读与思相结合。“开卷有益”,但并非多多益善。“食而无化”是无益的,只有边读边想,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断地在重点词、句、段上圈点批注,抓住重点词、句、段去理解;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整篇文章或整本书的意思。只有读思结合才能收到好的读书效果。 2.读与写相结合。“读而不写,印象不深”,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语言和写作范例,从“读到写,由仿到创”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大量进行课外内阅读的同时不但积累了许多写作素材,而且提高了写作水平。 3.读与使与工具书相结合。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必定是有限的,在进行阅读时孩子们肯定会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不知道的典故等等。怎样扫除这些读书中遇到的"绊脚石"呢?这时老师就应该指导学生请工具书来帮忙了,在阅读中注意使用工具书不但可以扫除阅读障碍,培养自读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读书与卫生习惯的培养相结合。近几年来 小学生中戴眼镜的人数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小学生用眼卫生习惯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里卫生和用眼卫生。”作为语文老师要在学生读书时经常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注意保持书本的洁净,注意翻书和用眼卫生。 (四)研究课题报告组织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 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 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根据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科组开展做到如下要求: (1)课题组例会制度: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结合“三个一”体化:创设体验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阅读的良好学习氛围。 (3)科组献策交流: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 (4)进行学情调查:通过学情调查,深入了解学生阅读能力与效果,更好促进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在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的过程中探究适合学情的阅读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在趣味中主动构建知识,提高阅读的能力。 (五)研究课题报告分工 组 长:冼柏辉 副组长:范嫦娥 具体分工: 1.研究低年级阅读学习能力策略 (罗健玲 钱小梅 何凤兴 杨琼欢 曹化平) 2.研究中年级阅读学习能力策略 (蓝振浩 范嫦娥 陈佩兴 刘伟超) 3.研究高年级阅读学习能力策略 (程永杏 冯灵珍 卢 云 霍宝萍) 4.其中个别老师重点专研子课题 Ⅰ.低年级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研究”,主要负责任人:罗健玲 Ⅱ.中年级开展“课内阅读的衔接方法研究”负责人:范嫦娥 Ⅲ.高年级开展“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创新运用的课外延伸探究”负责人:霍宝萍 Ⅳ.教师开展“提升学生阅读学习力的策略与研究”负责人:冼柏辉 (六)研究课题报告进度 实施阶段:2014年9月至1014年12月:建立课题小组,开展相关活动。认真学习“提升学生阅读学习力”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采取抽样调查的形式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力目前的状况,收集资料。提交成果:开题报告、相关课题理论学习感想、小学生学习力现状调查报告等。 准备阶段:⑴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的教育教学课例。各年级教师进行子课题的分类与研究,总结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 ⑵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继续进行学生阅读研究工作,征集《提升学生阅读学习力的策略与研究》优秀课例。 总结阶段:⑴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子课题组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经验,准备研究成果展示会,提出结题申请,撰写结题报告。 ⑵2017年8月至2017年12月:总课题组总结、概括课题研究成果,完善结题报告现场会。提交成果:案例与论文集,子课题研究报告,录像、课件光盘,总课题结题报告等。 (七)开题报告经费分配 Ⅰ.研究经费:5500元 Ⅱ.专家指导、评审费:4000元 Ⅲ.印刷费:9000元 Ⅳ. 年度预算约2000元 (八) 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Ⅰ.构建提升学生阅读学习力的目标体系。 Ⅱ.探索并形成适合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力的提升。 Ⅲ.探索培养学生阅读教学创新模式的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机制。 Ⅳ.典型的课例录像、教学课件、论文(所撰写课题内容的论文能获市镇级以上)。 |
| 三、专家评议要点记录,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注:电子版请扫描专家签字的原件,以图片形式贴在此处)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日 |
|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
| 五、所在镇区(直属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意见(注:电子版请扫描原件,以图片形式贴在此处)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