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有限公司
员
工
手
册
内部资料 妥当保管
欢 迎 辞 3
第一章 总 则 4
其次章 公司简介 5
第三章 公司组织机构图 6
第四章 公司文化 7
第五章 员工理念 8
第六章 员工行为规范 9
第七章 人事管理制度 11
第一节 人才引进管理规定 11
其次节 离职管理规定 13
第三节 考勤管理规定 15
第四节 奖惩管理规定 19
第八章 薪酬管理制度 22
第九章 绩效管理制度 24
第十章 保密制度 26
欢 迎 辞
各位友爱的伙伴:
你 好!
欢迎你加入**大家庭,愿**的工作成为你事业新的起点。
这是你的手册,也是我们**公司对人员管理的基本准则,它的目地是忧虑你在新的工作中不感到拘束,并且告知你一些必需要了解的信息,请你认真阅读。经常重温本手册会有助你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对公司的经营来讲是必不行少的,尤其象**这样的公司,有助于大家卓有成效、井井有条地工作。当我们在一起工作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需建立爱护大家共同受益的规章。我们都明白大多数人都渴望能有互助、礼让、有效、狡猾的工作环境。为此我们信任本手册将会忧虑你做到这一点。
你的直属上司是你工作的主要指导人,他(她)将负责你的训练、工作支配及你的个人进展。当你在工作上有疑问或遇到困难时,请首先与你的直属上司沟通,当他(她)无法帮你解决问题时,请询问公司行政部负责人。
**团队的成员信奉“激情敬业、锐意进取、诚信协作、坚毅执着”的精神,愿你和全部的伙伴一起与**共同进展。
欢迎你加入**并将其作为你的事业。
祝:工作开心、事业成功!
*******有限公司
总经理:
二一三年十月
第一章 总 则
1.本手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劳动、法规及**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编制而成的,员工手册阐述了公司的基本和员工基本行为准则,它与公司的其它一样,用于指导员工的行为。
2.本手册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和规范公司全体员工的行为和职业道德,充分调动发挥公司员工的主动性和制造性,切实维护公司利益和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促使公司从阅历管理模式向科学管理的模式转变。
3.本手册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全体员工均应按本手册各项规定执行。
4.本手册属内部资料,请员工留意妥当保存,如若不慎遗失,请准时向公司行政部申报,补领并补交相应的工本费(10元),员工在离职时,请将此手册主动交还公司行政部。
5.本员工手册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与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效力,对本手册内容,如有不甚详尽或有使员工感到怀疑之处,请随时向行政部询问,以确保理解无误。
6.本手册如需修正,公司将向员工供应最新修正本,并回收旧手册以防混淆。
7.本手册由行政部组织编制,由行政部负责说明,未尽事宜,均按公司的有关规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
8.随公司业务的进展,公司基本和有关管理制度可能得以更新,在上述状况下,以更新后的内容要求为准。
9.本手册经总经理批准,于 2013 年 11 月 1 日起执行。
其次章 公司简介(略)
第三章 公司组织机构图
组织管理原则:
1、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指令指挥统一原则:下级组织只接受一个上级组织的指令和指挥,个人只对一个上级汇报工作的原则;
3、责权利相对应原则:责任明确、权利适当、利益合理;
4、执行和监督分设原则:监督要公正客观,必需不挺直参与执行;
5、合理分工、团结协作;
6、组织的总目标至高无上,任何个人和团体利益不能置于组织利益之上。
第四章 公司文化
我们是一支对客户布满责任感和激情的团队,我们崇尚学习、擅长创新、精诚合作、真诚服务、提倡共赢,确保以最快的时间、最优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中国信息化建设不断贡献自己的力气。
我们的使命
●推动智能科学技术进展,引领智能科学应用潮流
●让科学技术与应用的深度融合,促进社会进步
我们的愿景
●创中国一流的民族品牌
●做永续经营的高成长型企业
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以人为本 坚持诚信 力行变革 留意业绩
我们的经营理念
●专注专业 目标集聚 品质第一 持续创新
我们的服务理念
●敏锐把握应用趋势,快捷满足客户需求
●以客户为中心,超越客户满足
我们的管理理念
●将选拔人才、培育人才放在首位
●敬重和信任每一个员工
●打造学习型团队,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提高企业和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原则,强调纪律
●群策群力,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的用人观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用人所长
我们的十个标准
●勤奋敬业 狡猾正直 英勇忠诚 乐观自信 崇尚学习
●主动进取 创新奉献 布满激情 重视合作 仆人精神
第五章 员工理念
我们应为成为**的一员而骄傲,我们应共同塑造**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要以企业人为骄傲: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企业人的价值观不同于社会人;企业有明确的方向,行动的组织性和统一性经常需要员工放弃某些共性。作为企业人,我们的骄傲是:为社会制造了财宝,为社会贡献了才智。
二、要胸怀抱负,更应脚踏实地:每个人都渴望成就,但成功来源于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工作,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当**人具有使命感,胸怀抱负的时候,更需要每一位员工在岗位上尽心尽责,把身边的每一件事做好。
三、要有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市场需要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客户满足是企业进展的动力。市场意识体现在各项工作都要适应市场的需要,服务意识体现在企业各环节要亲密协作,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供应精确 、细致、高效和满足的产品和服务。
四、要有利润意识和成本意识:利润来自开源节流,要不断开拓市场、拓展业务、制造客户;要细算投入产出比的大帐,敢于投入而不盲目投入;要削减铺张,节省开支,降低成本,每一分钱的节省,都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润。
五、要有竞争意识和奉献意识:企业因竞争而生存,也因竞争而强大。公司鼓舞员工在竞争中产生活力,鼓舞员工比力量,比贡献,优胜劣汰。公司提倡通过奉献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敬重,实现个人价值。
六、要树立先贡献后获得的价值观:在社会的观念中,往往将资格和力量跟贡献划等号。**人要打破这种观念,确立贡献是获得的前提的安排原则,反对以酬劳作为贡献的前提,反对仅凭资格与力量就能获得个人的利益。
七、要有创新意识:企业要制造利润就要有差异,为了差异就需要创新。创新是企业的活力。因为年青,**人宠爱创新,因为宠爱创新,**人不怕挫折,不怕消灭失误。
八、要有团队意识:没有一个人是万能的,**事业的进展,需要分散**人集体的才智,**人深刻理解“团结就是力气”的真理。要获得事业的成功,要取得个人的成长,我们必需增进沟通,共享学问阅历,取长补短,更需要亲密协作,互敬互爱,融成整体,产生最大的合力。
九、要有进取心,主动地改善自己的环境:要深谙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保持进取心,与时俱进,才能获得长远的成功。好环境不是生来就有的,更多的需要制造,遇到问题就回避,遇到不公正只会埋怨,只能丢失前进的士气,应拿出自己的进取心,制造和改善自己的环境,使同事们更信任你是有力量、会做事的人。
第六章 员工行为规范
一、行为准则 员工在工作中应当遵守以下行为准则:
1.严格遵守公司一切规章制度及工作守则;
2.工作中尽忠职守,听从领导,团结同事,保守业务隐秘;
3.平常疼惜公司财物,不铺张,公私分明;
4.不做任何有损公司声誉的行为。
二、行为细则 员工务必认真阅读以下行为细则并严格遵守:
1.员工应按规定时间上下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上班时间必需配戴胸卡;
2.员工在工作时间内不得任凭离开工作岗位,如需离开应向主管请示;
3.员工在工作时间内,未经核准不行接见亲友或与来宾谈话,如的确因重要缘由必需会客时,应经主管人员核准,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进行。
4.员工每天应留意爱护自身和同事的平安与健康,维持作业、办公等区域的清洁和秩序;
5.员工不得携带违禁品、危急品或者与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工作场所;
6.员工不得私自携带公物离开公司,如因工作缘由确须携带,须征得主管人员的同意;
7.员工在工作时应尽忠职守,听从上级支配,听从上级的工作批示和指导;
8.员工对工作的汇报应遵循逐级向上报告的原则,不宜越级呈报,但紧要或特殊状况不在此限;
9.员工在工作时间应全神贯注,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严与工作无关的书籍、报刊、杂志;
10.员工在上班时间内禁止吸烟、打电话谈天、上网谈天、玩玩耍、看电影、听音乐、吃零食或做其他一切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11.员工不得在办公场所大声喧哗,打电话时声音应尽量不影响其他人工作;
12.同事之间应通力合作,同舟共济,不得吵闹、斗殴,不得谈天闲谈甚至串岗谈天,搬弄是非,以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
13.员工无论在上班或休息时间都应敬重其他同事,未经许可不得翻阅或挪用他人的物品和文件(特殊工作、紧急状况除外);
14.未经主管或部门负责人的允许,员工不得进入资料室、仓库及其他重地;
15.不得经营与本公司类似及职务上有关联的业务,或兼任其他同行企业的职务;
16.员工应严格遵守公司的制度规定、办事程序,绝不泄露公司的机密;
17.员工不得借职务之便,贪污舞弊,接受款待,或以公司名义在外招摇撞骗;
18.员工不得打听同事的考绩结果和薪酬收入;
19.员工应疼惜并节省用法公司的一切财产物品。
三、着装 着装应相对正式,不得太花哨或太透太露。
1.男士不得穿背心、沙滩裤、凉鞋或拖鞋上班;
2.女士不得穿背心、吊带装、超短裙、休闲短裤或拖鞋上班。
四、员工礼仪 员工礼仪应符合通常公共场合之礼仪规范。
1.接听电话时,应在电话铃声响3遍之内接听,外线应首先说:“您好!**公司”。 内线应首先说:“您好!XXX(指自己姓名/部门)”;同事不在但电话铃声响,四周同事应代为接听,问清对方姓名,来电事项以便转告。
2.在处理对外事务中,应用一般话,用法“您好、欢迎、请、感谢、对不起、再见、请走好”等礼貌用语。
3.对同事:员工之间应以诚相见,取长补短。要擅长倾听别人的看法,虚心学习他人的特长;同事之间应团结协作,求同存异;当同事遇到困难时,大家应主动忧虑;不得捕风捉影,造谣生事,不得在背后指责和挑剔他人;
4.对领导:要敬重领导,对领导的打算 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在工作中如有看法,应实行合理方式向自己的挺直领导反映;如对挺直领导有看法,可通过适当的申诉渠道反映;
5.对下属:领导应体恤下属,以身作则,公正无私,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工作热忱,制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应为下属指导职业进展方向,培育下属,忧虑他们提高综合素养和业务水平;
6.对客人:每个员工都有接待之职,都必需用主动热忱的看法做好接待或说明工作,无论何种缘由,都不得与外来客声争吵,影响工作秩序。遇到委屈之事,应实行临时回避看法,并通过正常渠道向上反映。
五、防盗意识
员工下班时,必需关闭其所用法的电器和门窗,锁好抽屉,以防有关文件及其他物品遗失或被盗。公司不期望员工将贵重的私人物品、钱财带入公司,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第七章 人事管理制度
第一节 人才引进管理规定
一、用人原则
1.公开聘请、择优录用的原则。公司员工在被聘用及晋升方面享有均等的机会,不会因员工的民族、种族年龄、性别等状况以及宗教不同而赐予不同的待遇;
2. “德才兼备”的招用原则。公司每一个工作岗位均应聘请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员工,能胜任该岗位的员工才是公司选择人才的标准;
3.方案把握原则。各部门依据公司下发的各部门设置及人员编制,于每年年底帮忙行政部,制订下一年度本部门的人员配备需求增补方案并上报总经理批准。经总经理批准后,作为该年度人员配备增补的依据;
4.各部门因特殊状况需要超年度方案增减人员编制时,必需向行政部提交《人力需求申请表》,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人力需求申请
1. 用人部门依据本部门的状况提出人力需求申请。
●因业务的扩大;
●因员工辞职或其他缘由离职;
●因必要协调工作所需的人员;
●其他缘由。
2. 用人部门在《人力需求申请表》中具体阐明所需求人员的职位要求,并写明需求时限。
3. 行政部接受《人力需求申请表》后,分析目前人力资源状况,是否有贮备适合人员;经现场分析可调配时,进行内部调整,并做好人员的调配工作,调配时应考虑不影响其它部门的工作。
4. 行政部推断分析应赐予补充时,呈领导核准(一般员工由部门经理核准,主管以上人员由总经理核准)。
4.1 核准:行政部负责到人才市场或通过相关网络、媒体聘请;
4.2 未核准:重新考虑人员满足的调配方法,行政部应与用人部门协商。
三、招 聘
1.通过人才市场聘请;
2.各相关媒体的聘请;
3.通过推举、介绍;
4.网络聘请;
5.应聘人员首先填写《应聘登记表》,并提交个人身份证(必交)、学历证书、职称证书、荣誉证书等复印件各一份;行政部审核所提交证件的真实性,依据应聘登记表信息初步筛选并通知对应人员面试。
四、面 试
1.初试由行政部执行,并将初试结果形成书面记录,筛选出较优秀人员送用人部门复试(非一线员工的面试,行政部面试人员必需填写《面试评定表》);行政部负责将应聘人员带往用人部门,并将《应聘登记表》及《面试评定表》反馈给用人部门主管作为面试的初步依据。
2.用人部门依据《职位说明书》对应职位进行面试和专业考核。
3.用人部门面试后将《应聘登记表》及《面试评定表》准时反馈给行政部。
4.一般职员、一般员工等由部门经理面试;主管级以上管理人员及其他关键岗位人员应送总经理或指定代理人面试。
五、审批、入职
行政部依据最终面试结果,(《应聘登记表》附《面试评定表》)经逐级审批后,通知合格人员上岗;行政部负责新进人员入职手续的办理。
六、岗前培训
上岗前行政部和用人部门对新进员工进行公司文化培训、制度培训、专业学问和专业技能培训,将培训内容记录于《培训记录表》;行政部按公司规定给新进员工发放《员工手册》,并记录于《员工手册收发登记表》。
七、试用、考核、转正
1.新员工被录用后,一律实行试用期。试用期时间具体规定如下: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为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为2-3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为6个月。
2.新员工试用期满前15天,行政部应当询问有关部门,是拒绝定将其转正,行政部和用人部门负责进行试用期考核,评定其是否符合录用条件,并交由总经理审定。评定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并不予支付经济补偿金。
3.员工试用期间发觉不符合公司用法,应准时通知对方,并解除劳动关系。
4.新员工试用期满,用人部门和行政部应准时按《员工转正申请表》规定程序为其办理转正手续。
其次节 离职管理规定
一、 离职分类
1.申请离职:员工依据自己的选择,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离职申请。
This document was truncated here because it was created in the Evaluation M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