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件T梁预制施工总结专题会会议纪要
2018年11月25日
在驻地办、指挥部及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项目部各部门与施工班组积极配合,2018年11月20日顺利完成了墨临公路土建3标首片T梁预制,为提高后续T梁预制质量,项目部总工程师朱飞在二工区会议室主持召开T梁预制施工专题会。会议主要包括首片T梁预制施工情况汇报与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T梁预制施工的下一步工作要求、驻地办各工监理工程师做下一步工作要求3个方面。纪要如下:
一、首先由项目总工朱飞对首片T梁施工情况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提出改进措施。
墨临公路土建3标首片T梁预制施工,在前期已做相关准备工作的基础之上于2018年11月15日由项目总工朱飞主材召开了首片T 梁施工筹备会,各部门严格按照筹备会议要求积极行动、团结协作,于2018年11月20日顺利实施浇筑施工。首片T梁虽然已经浇筑完成,但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开工手续方面
(1) 施工方案、开工报告、混凝土配合比报告等上报后跟踪完善不及时。
改进措施:及时跟踪审核情况,根据审核意见及时修改完善后上报。
(2) 模板进场验收资料上报不及时。
改进措施:根据现场检验情况,完善相关检查数据内容,及时上报。
2. 现场准备方面
(1) 施工班组没有按照项目部要求及时组织人员进场,导致施工进度滞后,同时对作业人员的交底和培训不充分。
改进措施:要求施工班组加快组织人员进场,项目部对作业人员进行二次交底和培训,让作业人员对各工序环节的控制要点充分掌握。
(2) T梁预制施工所需的地材、主材等物资材料准备不充足;
改进措施:要求物资部再次全面排查预制T梁所需的各种物资材料,及时储备,确保后续施工的物资保障。
(3) 设备准备不到位,龙门吊的安装、钢筋加工设备、张拉压浆设备、养生设备、混凝土振捣设备及钢筋场规划等,均未达到大干施工所需的配置标准。
改进措施:设备部安排专职吊车配合班组进行龙门吊组装;督促养生系统厂家人员加班加点完善管路及控制器安装;督促班组及时配足其余施工设备,完善钢筋场规划及场内相关标示标牌。
3. 施工控制方面
(1) 模板打磨、整修不彻底,局部拼缝和错台较大。
改进措施:将之前预拼检验已发现的模板问题及时进行二次处理,缝宽大于2mm的进行满焊后打磨平整,缝宽小于2mm的采用原子灰刮平后打磨平整,错台部位重新打磨平整。
(2) 由于钢筋绑扎没有启用定位胎架,人工绑扎过程中没有挂线施工导致线性较差,翼板和隔板钢筋外露长度参差不齐,腹板钢筋间距不均匀;与波纹管位置冲突的钢筋调整不合理,渐变段钢筋没有编号,个别安装顺序错误。
改进措施:及时启用钢筋定位胎架,挂线施工,确保各部位钢筋线形顺直,外露长度一致;与波纹管位置冲突的5号筋、7号筋、8号筋及横隔板主筋,采取“优先保证波纹管定位,调整其它钢筋间距、交叉点位置”的原则进行处理;渐变段钢筋采取提前编号摆放,保证安装顺序,确保位置正确。
(3) 波纹管定位要精确,适当加密定位点,确保波纹管的圆顺度;
改进措施:严格控制图纸要求的坐标点位置准确,出现折点的弯起弧形段采取加密定位筋的方式,确保波纹管线形圆顺。
(4) 增加附着式振捣器安装数量,保证混凝土振捣质量;改进措施:在T梁下部加宽的马蹄部位两侧及上下层波纹管区间安装附着式振捣器,避免因为插入式振捣棒无法插入振捣造成混凝土不密实、气泡多、砼强度不够等问题。
(5) 锚垫板的安装位置准确,锚垫板的面垂直于钢绞线的线路方向,锚垫板后面的螺旋加强筋未定位,呈松散状;
改进措施:准确定位锚垫板尾部波纹管位置,检查锚垫板与波纹管线形的垂直度,同时固定锚垫板背后螺旋筋使其居中,保证锚垫板背后钢筋混凝土强度。
(6)提高T梁预制混凝土拌合质量,保持混凝土性能稳定,同时拌合站应保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施工班组注意布料的顺序,合理控制混凝土分层厚度,保证上下层混凝土连接,避免出现施工冷缝;
改进措施:试验室提前检测各种原材料性能,拌合过程中全程跟踪,及时调整,保证混凝土拌合质量稳定,拌合站提前筹划施工任务,确保T梁施工不少于2台罐车;浇筑过程中,施工班组合理布料,特别是腹板波纹管接缝处分层厚度,要超过波纹管以上20cm,保证后续混凝土施工时上层的振捣棒可以深入下层,提高上下层混凝土衔接质量;浇筑顶板时负弯矩槽口处宜优先布料至最低处,避免该处聚集砂浆而影响张拉槽口周围混凝土强度。
(7) 梁体顶面拉毛,要求拉毛深度6mm。中隔板端头与梁体端头凿毛,要求配备凿毛机,保证凿毛质量;
改进措施:顶面拉毛及侧面凿毛均采用专用设备,保证拉毛深度和侧面凿毛质量(侧面采取边缘弹线,中间区域凿毛)。
(8) 拆模过程中存在缺棱掉角的现象;
改进措施:合理安排拆模时间,同时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成品保护意识教育和督促(实行奖罚措施),确保拆模后棱角分明。
(9) 尽快启用自动喷淋养护系统,保证梁体混凝土质量;
改进措施:督促养生系统厂家人员加班加点完善管路及控制器安装与调试,确保在第二片T梁施工时具备喷淋养生条件;
(10) 横隔板底部属于悬臂结构,拆模后需用方木支垫。
改进措施:安排施工班组提前准备好横隔板支垫的方木,T梁拆模后及时支垫到位。
二、项目总工朱飞对各部门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1. 要求责任部门3天之内完善T梁预制开工手续相关资料报批工作;
2. 项目部梁场技术人员加强对各个作业班组人员进行现场技术培训,保证后续T梁预制施工质量;
3. 物资部提前做好物资采购计划,保证后续T梁预制材料及时供应;
4. 设备部合理安排机械设备,近5天内必须全力配合梁场龙门吊组装;
5. 加快预制T梁钢筋加工场分区规划、钢筋胎架制作、T梁自动养护系统安装速度,要求第二片T梁必须启用钢筋定位胎架;
6. 制梁台座、存梁区土方填筑、架梁通道等梁场建设进度滞后,加快梁场标准化建设,主要由喻国峰负责;
7. 要求项目部梁场管理人员加强T梁混凝土施工过程旁站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8. 下步必须安排专人负责养护工作,加强混凝土养护质量。
三、驻地办各监理工程师对土建3标T梁预制施工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1. 预制T梁张拉设备要及时标定,压浆材料配合比及时复验;
2. 预制T梁用砂需要取样,检验砂的各项指标,加强原材料质量把控,从源头解决质量问题;
3. 加强拌合站上料人员管理,避免出现装载机司机铲错砂石料现象。混凝土混合过程中按规定时间拌合,确保混凝土和易性;
4. 部分钢筋焊接质量不稳定,要求下步加强钢筋焊接质量;
5. 现场存在部分锈蚀钢筋,要求进行除锈处理后方可投入使用;
6. 局部模板缝隙处理不到位,打磨不平整,要求下步处理完成后再投入使用;
7. T梁底部与边模接缝处存在漏浆,要求下步改进封堵方案,避免漏浆严重(项目部拟采取减薄底部橡胶带5mm,外贴双面胶,确保底部封堵严密);
8. 必须严格按照要求留置T梁同养试块,并同步养护(现场已留置);
9. 进场的龙门吊等特种设备必须按要求检测,并取得检测合格证,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0. 加快梁场标准化建设进度,及时完善各个区域标示标牌;
四、驻地办闫振江总监对土建3标T梁预制施工作了简要点评,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相关要求。
1. 相关的施工准备工作不足,相关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够,上报的资料未及时完善上报、所用的材料储备不够,混凝土版和质量相对不稳定,要求尽快完善T梁预制开工资料报验工作;
2. 对现场模板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完善后再投入使用,后续加工的模板要注意避免出现类似情况;
3. 强调了与波纹管位置冲突的几根钢筋调整方案,下步必须严格执行;
4. 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工艺,确保混凝土振捣质量;
5. 要求技术人员仔细研究图纸,弄清负弯矩槽口处尺寸及张拉千斤顶的尺寸,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调整槽口尺寸,避免此处拆模时缺棱掉角。
6. 下步施工过程中,施工班组必须固定混凝土养护人员,保证梁体养护质量。
参会人员:见《签到表》。
附件:现场检查照片、会议照片。
附件1:现场检查照片
附件2:会议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