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设计过程主要参考文献[1],首先给出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表如下:
电机的反电势会使电流输出与给定存在偏差,但低速时反电势较小,可通过调节器的控制消除,因此设计时可忽略不计。电流环传函结构图如图1所示,其中,是逆变器电压放大倍数,表示逆变器直流侧电压与三角载波电压幅值之比,是逆变器时间常数,与开关频率有关,是电枢绕组电阻,是交轴电感,是反馈系数,是反馈滤波时间常
数,是电流调节器传递函数。
图1
未加校正时的电流环开环传函如下:
(1)
式中: 、是小时间常数,因此可将控制对象等效:
(2)
电流调节器可选用 PI 调节器进行设计:
(3)
用 PI 调节器的零点来抵消控制对象的大时间常数极点,如下:
(4)
得到电流环的开环传递函数:
(5)
系统要求电流环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同时超调又不可过大,因此令:
(6)
设定逆变器开关频率为f=18kHz,于是逆变器时间常数,将、、和表1的电机参数代入到式(4)、式(6)中,得,。
加入 PI 调节器之前的系统开环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如图2 所示,系统明显不稳定; 加入 PI 调节器后得到的系统开环的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如图 3 所示,可见所设计的电流环是稳定的,且有 45°左右的相角裕度。
图2 原系统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图3 补偿后电流环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参考文献:
[1]刘军,敖然,韩海云,秦海鹏,朱德明.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电流环优化设计[J].微特电机,2012,40(6):17-20.
[2]熊小娟,韩亚荣,邱鑫.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电流环设计及性能分析[J].科技传播,2010,5(上):62-63.
[3]陈荣,邓智泉,严仰光.永磁同步服系统电流环的设计[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36(2):22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