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秘书工作遍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离不开秘书工作者的身影,秘书工作者以他们的方式为社会贡献者自己,但是由于各国之间历史与文化的不同,秘书工作也存在着差异,美国是世界头号大国,把美国的秘书工作与我国的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完善我国的秘书工作。
关键词:中美 秘书工作 比较
一、中国和美国秘书的基本定义
我国对秘书的定义是:秘书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中从事文字和行政事务为主,直接为领导服务的综合性办公人员。
美国出版的《韦氏秘书手册》指出,“今天的秘书绝不再是单纯的接待员兼打字员,因为越来越多的经理希望自己的秘书成为行政管理的助手,以便自己有可能从繁琐的日常事务和专门工作中解脱出来......秘书已经成为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的一座桥梁......一个精干而可靠地秘书不仅是经理和工作人员之间的桥梁,而且还应当是协助寂寞那个里的左右手。”
二、秘书基本内涵的异同
(一)相同点:都对领导者起到了行政助理的作用。
(二)不同点:
1.从秘书在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和权责来看,我国偏重于综合性公务。美国强调起行政助理作用、赋予秘书更多的执行权力。
2.从服务对象来看,我国实行集体领导制,即秘书为多位领导服务。而美国管理组织中主要领导人的权力较为集中,秘书人员大多只对主要领导人个人负责。
国内秘书似乎并不是领导者一个人的秘书,他是众位领导人的秘书,不但要听命于直系领导(总经理),还被要求听命于副总经理,部门经理,部门副总经理,等等。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秘书安迪主要听命于米兰达一个人,完成米兰达交代的任务,她不但要当米兰达的行政助理,更是连米兰达的生活助理也一并负责。这样看来,似乎美国的秘书被委派更多的责任。
从《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情节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对秘书定义的不同。我国实行集体领导者,秘书需要为多位领导服务。
美国管理组织中领导力比较集中,秘书人员大多只对主要领导人个人负责。 三、秘书工作的各项职能的异同
“办文、办会、办事”。为相同的基本工作,但在具体实务和综合职能却有显著的差异:
(一)参谋职能
1.相同点:
(1)领导者主事者对秘书参谋的需要,领导者主事者对秘书参谋的需要,①是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环境的需要。秘书处于职能综合与信息综合的地位,因此,其参谋辅助活动,对领导者主事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②是承担责权压力的需要。③是科学决策的需要。
(2)秘书具有参谋辅助的便利条件
中美秘书都具有对领导者主事者发挥参谋辅助的便利条件。具体体现,①是秘书处于组织管理的中介位置。②是秘书处于信息枢纽位置,便于在信息输入、转换、输出的运作中,发挥参谋辅助作用。③是秘书工作具有综合职能的优势,便于站在领导工作需要及全局的高度,发挥参谋辅助作用。④是秘书具有近身沟通的便利,更有利于发挥参谋辅助作用。中美秘书工作者在其领导者主事者身边工作,中国和美国秘书参谋辅助职能基础的相同和相近之处,是秘书工作近身综合辅助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由于秘书具有这种基本特征,其参谋辅助作用才具有其他人员所不可替代的特点。秘书参谋辅助职能的强化,是由于领导工作近身综合性参谋辅助需要的增强和秘书参谋辅助能力的提高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
2.不同点:
(1)参谋辅助环境的差异
(2)参谋辅助功利目标的差异
功利目标决定着参谋辅助活动的总体方向,这就使美国社会秘书参谋辅助在领导的导向和秘书的价值取向上都是以个人私利为依归。
(3)参谋辅助能量的差异
有领导者的信任程度、秘书的参谋智能及信息拥有量和秘书参谋辅助的主动程度。①是就领导者的信任程度而言,中国与美国领导者一般是选择忠诚可靠的人充当自己的秘书。②是就秘书的参谋智能而言,中国与美国的现代秘书人员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的职业训练。美国是在秘书参谋辅助的主动性上,美国秘书人员提出参谋建议,大多要考虑上司的态度。
(二)文书撰写职能
1.相同点:
(1)任务性质相似
(2)文书撰拟基本要求相似
在秘书文书撰拟中,要求秘书要忠实地表达领导和组织意图。要通过法定的程序,运用规范的体式和程序,准确地进行表达。
(3)文书撰似的基本程序相似
美国秘书在撰拟文本的过程中,也十分强调动笔前的准备工作,要由领导者交待文书的内容和行文的目的;最后要有领导者的认可和签署。可见,中国与美国秘书撰拟文书信函的过程中,都有领导者授意,领导者是决定者、立意人和最后审定人;秘书是服从者、表达领导意图者和写作过程的具体操作者。
2.不同之处
(1)文书撰拟的传统影响的差异
特定用途和专门体式要求的文种,在行文规则上既有隶属关系间的沟通,又更多的是非隶属关系的横向沟通,具有一定的变通性。
(2)文书撰拟的文体模式的差异
(三)会务工作
1.相同点:
(1)会前的计划和安排程序相同,主要包括:①拟定会议议程、日程和程序。议程是指对会议要通过的文件、解决的问题作总体安排。日程是根据会议的议题,对开会期间会议进程的具体安排。②确定与会人员。③会议通知。④会议组织机构。⑤经费预算。⑥会议须知。⑦会议证件。⑧会议报名与报到。⑨会议接待。⑩会场布置。
(2)中美秘书布置会场相似
首先,会场布置要为会议目的、确保会议效果、为与会者提供良好的开会环境服务。其次,会场布置要根据需要,进行周密的设计,认真仔细地实施,每个环节都要亲自检查,不得有任何疏漏。
最后,会场的座次排列、照明、音响、装饰、空气、会议活动是会场布置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要根据不同的会议内容、规范进行合理而有序的排列,要与会议主题和会议气氛协调,还要注重文化氛围、美学效果、音响效果和与会者的舒适和方便。
(3)会议记录的原则相同
我国强调作会议记录,必须符合其原始记录性的最突出特征,必须如实际记录,不允许记录者加工;美国要求秘书作会议记录必须符合实际,不能写入记录者的见解和评论。
2.不同之处
(1)大型会议的会场布置,中国强调系统、规范、严谨。各个细节都强调精心设计,仔细安排;而美国则比较灵活。
(2)中国会场装饰布置,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强调典雅、庄重而有意韵;而美国的会场布置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相对比较自由、浪漫。
(3)在会场桌椅的排列上,中国强调整齐,变化比较少;而美国则比较富于变化。
(四)接待工作
1.相同点:
(1)要求对来客礼貌和尊重。无论来客身份和来访目的如何,都要平等友好地接待。秘书应认识到,每一位来客对本单位都是重要而不可忽视的。从客人到来到离开,秘书都要以主人的身份予以热情接待。任何礼节不周或态度不当都会对本单位带来消极影响。
(2)初次见面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当客人到来时,秘书应立即停止手头的工作,面带笑容愉快地迎接;态度要亲切、诚恳,不能以衣貌取人;要尽快地记住客人的姓名和身份,最好将重要来客的资料整理并编入客人联系信息网络,客人有关的背景材料对领导及秘书与客人交往都是极为重要的。
(3)要根据领导意图和组织需要,区分和掌握优先接待来客类型。这些客人可优先到秘书的上司,他们有的是本单位领导的上级或上级的代表,有的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有的是经常商议工作的同事,有的是直接下级,有的是直系亲属等,秘书应对这些客人十分熟悉,及时引见。
(4)要做好来客与领导约见工作,不少来客都希望与领导人会见,而领导者公务繁忙又只能在一定时间与来客见面。这就需要秘书做好协调和约定会见时间地点的工作。如外单位的推销员,领导大多只能在处理相关业务时会见,内部员工,领导大多在确定的接待日会见;其他来访者,最好事先约定时间后再会见。这样,有利于领导工作的有序和连续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5)恰当处理事先预约的来访者,对未预约的来访者,秘书必须首先问明来意与身份,然后根据情况恰当处理。若来访者要求会见领导人,秘书必须征求领导的意见。若领导人正在处理要事不能与其会见或根本不愿意会见,秘书应礼貌而委婉地说明,以适当的理由请对方谅解。若遇到态度粗暴、傲气十足、不讲道理的来客,秘书要自我克制,不要与其发生争执或对抗。对有意破坏公共秩序者,应交保安部门处理。
2.不同之处
(1)接待礼仪的差异。各国的接待礼仪,均要其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因此,中美的接待礼仪,均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美国要求接待室布置要文雅得体,特别强调接待秘书的仪表风度、接待态度,要口齿伶俐,巧于消除各种困窘场面。我国是古老的礼仪之邦,要求接待秘书诚恳、热情、平等、平易、信守诺言、文明礼貌地接待来客。
(2)接待内容的差异。美国公司秘书,往往要代表组织和领导人接待求职者或新员工。要遵从的有关法律法规,让所有求职者享有公平竞争求职的同等权利,主持对求职者的考核,并礼貌、热情地对待他们;要根据有关规定,避免询问求职者的某些隐私,避免与工作无关的好奇性提问和歧视性提问;要作好记录,并事先印制规范的面试表格或用录音录像记录面试情况;要注意倾听,对求职者做出公正的评价,并表示对求职者的尊重;在筛选求职者时要坚持标准,唯才是举,公平对待,要态度自然、平易近人,消除求职者的拘束感,使谈话在轻松愉快和从容不迫的气氛中进行,不要一味地提出难题影响求职者的自信心和能气。面试会见结束后应告诉求职者何时得出结果,并礼貌热情地向求职者表示“感谢光临,与您交谈感到非常荣幸”,送客人(求职者)走出门外。秘书不要对某人轻易许诺,决定选用是领导人的职权。面试谈话后要把记录整理好,全部呈交领导人过目。根据领导导初定的名单,约见求职者,并将其引见给领导人。当求职者坐定,领导人准备与其交谈时,秘书便礼貌地退出办公室。秘书应准确详细地记下所有求职者的电话号码和地址。当领导人选中了新的员工后,秘书必须及时通知新员工前来报到。对淘汰了的求职者也应写短信或打电话通知他们。若决定除了通知录用外,其他人另行通知,必须事先说明在确定的期限内未接到通知即为未被录用,并请谅解。
在我国考核求职者和接纳新员工,一般是人事部门的工作任务;秘书一般不承担这方面的接待或考核工作。我国秘书接待工作除了一般的来客客接待外,特别重视社会公众的上访接待。我国秘书在社会公众的上访接待中,特别强调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要求秘书在接待过程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热情、诚恳而耐心地听取群众反映的各种情况和问题、意见和要求,并作详细记录;对有依据的应尽量给予明确的答复;对难以作答的问题也应诚恳地说明原因,待调查清楚并请求上级后,在一定的期限内做出答复。当来访者告辞时应热情相送,并欢迎以后有问题再来;有必要时还要对来访者进行回访;要使上访客人带着希望而来,带着愉快和满意的心情而归。
四、职能差异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1.历史渊源
(1).我国古代秘书:政权机构中的官僚和吏员办文办事,辅助统治者为主
如太史、尚书、军机处等。
(2)国早期秘书:接待员兼打字员,职能比较单一和简单,如速录员、接待员等。
2.现实基础
(1)我国现代秘书:以党政机关秘书工作为主,如文员、行政人员、机关人员等。
(2)美国现代秘书:为弥补领导者精力、智能和时间等方面的综合辅助性人员,如文员、行政助理等。
从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看出中美两国秘书工作职能的区别。我国注重的是日常行政工作,要求秘书人员掌握基本的办公自动化和文书写作的技能已经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而美国的秘书则要在此基础上的掌握更多的知识,如会计、旅行和国际事务。对办公自化化设备的使用更是需要精通。难怪有人形容其秘书是 ‘八爪鱼’。
参考文献
[1]陆瑜芳,《秘书学概论》[M],2001(211)
[2]娄山关,《秘书学教程》[M],2002(54)
[3]安娜·埃克丝蕾,《韦氏秘书手册》[M],198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