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了学生上学期末试卷计算题解题的情况,我认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对知识的不理解,学生在计算时没有意识到是这是错误的。另一种是基本口算不熟练,造成计算失误。有好些学生都会将乘法口诀背错,出现情况比较多。还有一种错误是由于学习习惯不好,例如看错、抄错题目,计算过程不符合要求,没有验算的习惯等等。而我班出现的最严重的应该是第三种了。48人中有20多人的错误属于第三种。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呢?我想这应该从平时做起。
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这在日常教学中就要反复强调。其次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分析的习惯。三年级学生遇到的计算题的题目一般都很简短,计算数据和运算符号都是明摆着的,容易忽视对题目的周密观察和认真分析,盲目计算,就容易使计算繁难,影响正确率。解计算题也要和解应用题一样,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加强审题训练。我想,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也可用用徐长青老师的办法,例如,想让学生做一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对比练习,出示(不仔细审题的话很容易抄错题目),师不说话等3秒,肯定有学生已经开始做题了,但可能第一个算式也还没抄下来,这时老师提问,谁来给大家读一读题目?对这种不动脑筋就能回答的问题肯定有不少学生举手,但是老师随即将写有题目的小黑板拿走,接着说,谁来给大家说一说题目?可能这时就只有少数几只小手还举着,师请他们说一说,如果说的正确,师可大力表扬,并及时教育。如果没人说对先,再拿出小黑板,说,请大家仔细读题,5秒后拿走黑板,再让学生说一说题目是什么。如此反复几次下来,学生肯定能够发现整个算式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哪几个算式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最后是要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纠正错误的习惯。验算习惯的养成能够有效地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即使学生具备了比较强的口算和笔算能力也依然要靠验算来确保计算正确。验算有很多种方法,其中,由逆运算来进行检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逆运算也就是与计算方法相反的运算,由于采用了逆向思维,所以能够有效地凸现计算过程中的疏漏,简言之就是采用逆运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检测出计算中的错误。
要使学生真正提高计算正确率,在平常教学中也必须要重视基本口算、笔算的练习。
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教学中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教学中只有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计算能力才会提高,学生的思维才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