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实习学校 | 宿州市实验中学 | 年级、班 | 高二 |
| 活动项目 | 认识自我 | 活动时间 | |
| 活动方式 | 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通过一节理论课,带领学生做游戏,已达到教学目的 | ||
| 活动内容、过程检录: | |||
| 一、活动主题 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认识自我的内容、途径。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与他人对自我的认识的差异,从而学会更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 。 二、引入:思维实验:当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我还是“我”吗?人,为什么要认识自己(重要性)? 古老的传说——斯芬克斯之迷,告诉我们“人,认识你自己”。对于人类来说,认识自己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和目标。对于个体来说,认识自己有助于心理健康,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自己,调空自己,有助于挖掘潜能,完善自己。 三、人,要认识自己的什么(内容)? 活动:十问“我是谁”。尽可能快地完成十句以“我是”为开头的句子。将同学的答卷收上来,结合答卷分析。 1.“我”的三个成分。 物质的我——对自己体征的认识。精神的我——对自己心理特征的认识。社会的我——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 2.“我”从哪里来。 “我”是区别动物心理与人类意识的标志。“我”是一个社会化的概念。无“我”——有“我”——“唯我” 四、怎样认识自我(途径)? 提问:我们是从何得知自己是这样的人的? 1.自我反省:自我对话、写日记等。2.以他人为镜:与他人作比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 3.以活动结果为镜:心理测验、竞赛、游戏、集体活动等。 六、游戏——猜猜“我是谁” 1.活动:随机抽取两三份学生答卷,全班同学猜这位同学是谁。请同学谈对该学生的印象及该同学感受。 2.思考:当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不一致时。 A哪个才识真的“我”? B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3.学生回答及教师小结。 | |||
| 活动小结:1)每一个“我”都是不断在变化和发展的,因此,对自我的认识也会是艰难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发现自己,定位自己,“我”每天都是新的。 2)对自我的认识需要全方位、多途径相结合,不能单一地定位自我、“唯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