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59人,3人为特殊学生。全年级大部分乐于学习语文,有较明确的学习目,上课能做到较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参与课堂活动。部分学生在语言积累方面,知识掌握较扎实,但语言理解使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重点和难点,在考试过程中失分率较大。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学生在做题中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和做题习惯,做题方法不对头,遇到稍要动脑筋的题,就畏难,胡写或不做;在语言的运用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按要求完成习作。部分学生的习作能力较强,能运用一些四字词语,好词好句,较为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优等生占三分之一:如王宁静、刘新彤、高习强、吴可青等。学困生也占有一定比例:如:何李、连升、杜柯宇、孙瑞埼、李航航等。这部分学生主要是语文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惰性强。所以在复习阶段,教师在知识方面要尽可能做到全面,特别在做题技能方面,要注重教授学生做各类题型的方法,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强化练习,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学困生,教师要耐心、想办法辅导,使他们在复习阶段也能提高成绩,不给班级拉分。
二、复习目标
1、能准确认读复习一年级至本册教材所学的2000个字,会写的1300个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能正确理解、运用这些生字。并能熟练地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熟练记忆所学的词语,能快速、准确地进行词语搭配,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对指定词语会造句;能正确填写量词。
3、能判断语句是否完整,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是否正确,能修改问题明确的语句,把意思不完整的语句补充完整。
4、会把所给语句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并明确反问句反问出来的意思是肯定的。
5、能正确、熟练地背诵和默写本册书要求背诵和默写的课文段落。
6、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并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
7、能熟练掌握课内短文阅读的阅读方法,提高正确率;对于课外阅读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阅
读内容,联系短文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根据短文大意,完成习题。
8、习作: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物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尽量没有错别字,能够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三、复习重、难点
(一)、复习重点:
1、能正确书写生字词,对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组词,能正确写出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2、会把所给语句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会扩充语句和缩写语句,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并明确反问句反问出来的意思是肯定的。
3、能正确、熟练地背诵和默写本册书要求背诵和默写的课文段落。
4、掌握阅读短文的方法,回答短文的问题。
(二)、复习难点:
1、语言理解中的排列错乱的句子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要求:认真审题,正确选材,描写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四、复习内容
第一块:语言的积累
1、多音字、形近字组词、近反义词,正确填写量词,固定四字词语、成语搭配,根据句意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
2、根据所给语句,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修改语病。
3、用关联词语造句或选关联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4、改写句子:会把“把”字句改为“被”字句,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5、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第二块:语言的理解
1、正确排列错乱的语句。
2、能准确找出短文中的中心句,表示颜色、动作的词语。
3、能准确地找出短文中的近、反义词。
4、能结合短文上下文的意思解释相关词语。
5、能正确填写短文中的标点符号。
6、能结合短文内容回答相关内问题。
第三块:语言的运用
1、指导学生如何对习作进行审题,能够按照题目要求习作。
2、指导学生如何选材、构思,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物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
3、能够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4、对于写人的习作,能够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5、对于写景的习作,能够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或时间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
五、复习日程安排
| 复习内容 | 时间 | 具体内容 | 复习目标、题型举例及复习方法过程 | |
语 言 的 积 累 语 言 的 积 累 语 言 的 积 累 | 12.19 | 词语(组词) | 1、目标:学生能准确地区分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并能正确组词。 2、题型举例: (1)形近字组词。 耍( )朵( ) 歉( )坊( )墙( )播( )澡( )瓣( ) 要( )杂( )谦( )纺( )蔷( )插( )燥( )辫( ) (2)、同音字组词。 峰( )娇( )城( )蜜( )竟( )棵( )留( )盯( ) 蜂( )骄( )诚( )密( )竞( )颗( )流( )叮( ) (3)多音字组词(本册出现的) 尽 闷 几 落 应 看 磨 调 待 乘 溜 行 作 爪 划 参 盛 处 倒 称 撒 量 假 系 转 发 相 都 似 好 朝 晃 散 劲 藏 奔 丧 坊 强 降 俩 给 将 数 舍 涨 贴 3、复习方法过程 (1)整理总结书中、练习册中相关的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 将整理好的内容出成试卷,课上练习,课下适量读卷子内容。 (2)将最容易出错的内容,以小卷子的形式再次练习,集体巩固辨析 (3)教师及时对所测内容批改、订正。 | |
12.20 12.20 | 词语 (照样子写词语) 词语 (照样子写词语) | 1. 目标:使学生掌握常用的量词,AABB、ABAC、ABCC、AABC、ABB等形式的词语,带反义词的四字词语,带数字的词语,并能够正确地照样子写词语。 2、题型举例: (1)在( )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花 一( )书 一( )木匣 一( )冰鞋 一( )小山 一( )小山 一( )电车 一( )报纸 一( )大门 一( )钥匙 一( )歌曲 一( )秋雨 (2)照样子写词语 AABB:严严实实、 、 、 ABAC:转来转去、 、 、 ABCC:白发苍苍、 、 、 AABC:栩栩如生、 、 、 ABB:孤零零、 、 、 (3)带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头重脚轻、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 (4)带数字的词语 ①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七嘴八舌、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②千奇百怪、千姿百态、 、 3 .复习方法过程(同上) | ||
12.21 | 词语 (近义词反义词) | 1、目标: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以书中、练习册中 为主) 2、题型举例: (1)近义词: 著名—— 震惊—— 经常—— 停当—— 汲取—— 辽阔—— (2)反义词: 安全—— 进攻—— 长处—— 成功—— 合拢—— 喜爱—— 3、复习方法过程: (1)整理总结书中、练习册中相关的近义词、反义词,将整理好的内容出成试卷,课上练习,课下适量读卷子内容,巩固记忆。 (2)以小卷子的形式每天再次适量练习,加强记忆。 (3)教师及时对所测内容批改、订正。 | ||
| 12.22 | 词语 (词语搭配、补充词语、选词填空) | 1、目标: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词语搭配(熟练掌握“的”“地”“得”字前后应加什么样的词语);四字词语和选词填空。 2、题型举例: (1)词语搭配: ( )的小鸟 ( )的服装 ( )的红旗 匆匆地( ) 辛勤地( ) 轻轻地( ) ( )地书写 ( )地追问 ( )地奔跑 树木长得( ) 枝叶把森林封得( ) (2)把词语补充完整: 垂头(丧)(气) 翩翩(起)(舞)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琳琅(满)(目) 举世(闻)(名) (3)选词填空: 连续 继续 陆续 ①放学了,同学们( )离开学校。 ②我( )三年被评为“好儿童”。 ③我们( )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3、复习方法过程: (1)整理总结书中、练习册中的四字词语,将整理好的内容出成试卷,课下适量读卷子内容,每天小组内听写适量四字词语,加强记忆。 (2)针对词语搭配和选词填空的题目,以试卷的形式加以练习,掌握做题方法,做到熟能升巧。 | ||
语 言 的 积 累 | 12.23 | 背诵默写 | 1.目标:使学生掌握本册书中背诵默写的古诗和课文段落;掌握每个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要求会默写) 2、要求背诵的课文: (1)第9课《古诗两首》 (2)第21课《古诗两首》 (3)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2至4自然段) 3、题型举例: (1)按原文填空: 鱼( )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 );有的头上( );有的周身( ),游动的时候( );有的眼睛( ),身上( ),鼓起气来( )。各 种 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2)我会背,我会填: ① ,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② ,只要肯登攀。( ) 4、复习方法过程: (1)归纳总结出要求背诵和默写的课文 (2)小组长检查背诵的情况,教师以试卷的形式抽查背诵默写情况。 (3)重点关注后进生的背诵默写情况,做到人人过关。 | |
| 12.26 | 查字典、改错字 | 1、目标:使学生掌握查字典方面的知识,能快速找出语句中常见的错别字,并正确地修改错别字。 2、题型举例: (1)查字典方面 ①“爽”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除部首还剩(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 ②“胜”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胜利 b)打败c)优美的 旅游胜地 以少胜多 打胜仗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小学生像老师问好。( ) ②我钟于爬上了天都峰顶。( ) ③我和弟弟长长在草地上完耍。( ) 3、复习方法过程: (1)要求学生每天回家读1—2篇课文,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熟悉课文中的词语,每天熟记一个单元的词语,为正确改正错别字做准备。 (2)教师搜集一些题型,出成试卷巩固练习。 | ||
语 言 的 理 解 语 言 的 理 解 | 12.27 | 句子 (修改病句、扩缩语句、关联词语造句) | 1、目标:使学生掌握常见的修改病句的方法和一些句式转换的方法。 2、题型举例: (1)修改病句: ①是远近闻名的医生。 ②老师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 ③天和地把盘古分开了。 (2)扩句、缩句、把字句、被字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①小鸟在唱歌。(扩写句子)
②我在小河里抓到了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缩写句子)
③晚霞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改为“把”字句、“被”字句)
④你先动手打人,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吗?(改为陈术句)
(3)能正确选择关联词语填空;能仿照句子造句,语意清楚明了。 题型举例: ①选词填空: 无论……总是…… 不是……而是…… 尽管……仍然…… a)蜜蜂靠的( )超常的记忆力,( )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b)( )天气很冷,我( )一早就起床跑步。 c)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飞到哪里,它( )可以回到原处。 ②仿写句子,用上带点的词语。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丰产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3、复习方法过程: (1)归纳总结与病的情况: ①重复啰嗦 ②词语搭配不当 ③用词不当 ④成分残缺 ⑤前后矛盾 (2)教师搜集一些题型,出成试卷巩固练习。 (3)教师及时对所测内容批改、订正。 | |
| 12.28 | 句子 | 1、目标:使学生掌握组句和排列错乱的句子的做题方法,提高正确率。 2、题型举例: (1)将下列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①冬天 列宁 郊外 有一年 养病
②喜欢 小伙伴 玩捉迷藏 他 游戏 的 和
(2)把下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前面标上序号。 ( )一检查,就发现一道题没填空。 ( )不到三十分钟,我就把试卷做完了。 ( )我赶快把那道题补填好了。 ( )考试时,我可用心了。 ( )好险啊,要是不检查,又要丢掉好几分呢! ( )我刚想把试卷交给老师,忽然想起妈妈的叮嘱,我开始认真检查起来。 3、复习方法过程: (1)教师指导学生做题的方法: ①多读,清楚主要内容。 ②排列,清楚排列的依据。 ③再读,看是否合理。 (2)教师搜集一些题型,出成试卷巩固练习。 (3)教师及时对所测内容批改、订正。 | ||
| 12.29 | 阅读理解 | 1、目标: (1)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阅读内容,想象短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阅读短文的大意。 (2)联系短文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3)带着问题按要求边思考,读懂内容,完成习题。 2、题型举例:(略) 3、复习方法过程: (1)教师指导学生做题的方法: ①读清共有几个问题,是什么问题。 ②多读短文,最少读三遍,最好读五遍。 ③每读一遍都带着一个问题,接着写下来。 ④写完后,读一读答案,如果有错误改正过来。 (2)从复习开始每天做一篇课内阅读短文练习和一篇课外阅读短文练习,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
语 言 的 应 用 | 12.30 | 习作 | 1、目标: (1)学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物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尽量没有错别字。(字数不少于150字) (2)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所写习作能段落清晰,层次分明。(一般三段式,总分总) 2、题型举例:(略)习作题目举例: ①写人:我的同桌、我的朋友、我的 ②写事:难忘的一件事、难忘的一天、快乐的一天 ③写景:美丽的校园 ④写动物:可爱的小白兔或小猫、小狗 ⑤写童话: ⑥写观察日记: ⑦介绍我的课余生活 3、复习方法过程: (1)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对习作进行审题,能够按照题目要求习作。 (2)让习作优秀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做到以长不短,共同进步。 (3)同桌之间读一读彼此本学期的习作,相互勉励。 | |
| 12.31至考试之前 | 1、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圈画关键字)和认真检查的学习习惯。 2、做学校的语文期末综合练习卷。 3、做学校的语文期末测试卷。 4、做完相关综合练习后及时订正改错,查缺补漏。 | |||
进入了复习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针对本年级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我采用以下措施:
1、备好每节复习课,每天上好每一节复习课,带领学生总结归纳各部分知识内容,适时指导学生做好相关记录,教师要注重讲练结合,做好相关练习。
2、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圈画关键字)和认真检查、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注意多鼓励表扬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针对语言积累的知识,采用“一帮一”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做到人人过关。引进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
4、针对语言理解的知识,教师注重指导学生的做题方法,对错乱句子的排列要强化练习,巩固提高;对于阅读理解方面,从复习开始每天做一篇课内阅读和一篇课外阅读,从中锻炼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
5、针对语言运用,每天安排学生积累优秀作文的素材,并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每天完成一篇小练笔。
6、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的学习,适时多给与鼓励,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适时和家长联系,做到家校合一,共同帮助后进生的进步。
张江秀 2011年12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