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讲义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13:20
文档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讲义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开学考(2017.2)本试卷分甲和乙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甲(共71分)一、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纤纤擢素手擢:举起,摆动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问候,探望C.列坐其次次:周围。D.第以今日事势观之第:仅,但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夙兴夜寐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
推荐度:
导读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开学考(2017.2)本试卷分甲和乙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甲(共71分)一、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纤纤擢素手擢:举起,摆动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问候,探望C.列坐其次次:周围。D.第以今日事势观之第:仅,但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夙兴夜寐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语文开学考

(2017.2)

本试卷分甲和乙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甲(共71 分)

一、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纤纤擢素手          擢:举起,摆动

B.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问候,探望

C.列坐其次                   次:周围。

D.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第:仅,但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夙兴夜寐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B. 

C.        D. 

4.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状语后置句)

B.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句)

C.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句)

D.戍卒叫,函谷举     (判断句)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

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①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始皇出游。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九月,葬始皇骊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 ①隐宫是古代的一种酷刑。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六王咸伏其辜:全,都       B.乃抚东土:安抚 

C.关中大索二十日:搜查      D.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徒然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B.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C.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D.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即后来的宰相。

B.“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C.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

D.“黔首”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战国时期已经广泛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秦国统一天下后,下令群臣议论帝王的称号问题;秦始皇采纳群臣的建议,把自己称为“皇帝”。

B.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口众多,先王的宫廷狭小,于是调发隐宫徒刑者七十多万人,挖运北山的石头,从蜀地、荆地输送来木料,建成了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阿房宫。

C.秦始皇厌恶别人说死,但在他统一天下之前,就开始派人在骊山开凿洞穴,为自己营造陵墓。

D.秦始皇夜间易服出行咸阳,在兰池遇上盗贼,他和武士围困盗贼,让武士杀死了盗贼。

9.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5分)

(2)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0、11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0.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1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与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2.名句默写。

(1)《诗经·邶风·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

(2) 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________,________”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3)《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句子是:“                        ,                               。” 

(4)曹操《短歌行》借《诗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5)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写回归园田后,环境清幽,心境闲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烛照无人苍茫时

杜怀超

①水烛,其实就是菖蒲,亦名香蒲。我更青睐于水烛这个诗意的名字,水是滋润万物的元素,烛是照彻万物的光亮,水烛拥有照彻水面之下与内心之中的光芒,是世间少有的音符,是充满灵性的想象。

②水烛生活在水中,茫茫水域,无花无柳,却有这么一丛植物,从水底滋滋冒出来,遍身裹满碧绿,密匝匝地林立于水面之上,苍白空洞的时空充溢着生命的涌动。然后从深邃无言的水面上,从碧绿的内部,开始孕育,开花,到了秋天,茎干上端就会生出艳丽的蒲棒来,越到深秋越是膨大,颜色也由刚开始的淡黄逐渐变深,棕黄,直至绛黄。

③水烛本身的绿就够人细细品味了。能使一江春水,化作万顷绿波,摇曳在水波之上,拓展生命的足迹,让我们看到水是活的,甚至水面上的日子都是那么充满灵气。水烛看上去是纤弱的,不禁水面上的风雨,却蕴含着无限的坚韧之劲,从虚无处葳蕤一片绿地。在苍茫辽阔的水面上,一丛丛水烛在彰显着什么?一片水域的孤独伴随着一群水烛的孤独,一个万物相依的境界呼之欲出,水为水烛而生,水烛是点亮水的眼睛。那高飞的鸟群,偶然会把这片清凉的绿地当作停息的月台。

④每一种植物,都是一盏灯。水烛的最后,上演的是灯火星散的一幕:西风下,原本凌波的傲然,只幻成了一绺绺的丝缕、团絮状物,带着细小的种子飘散四方,无数鲜活幼小的生命从四面八方开始新的跋涉。而在水底深处,水烛的根依然还在。根在,水烛就不会消失,那光芒就不会熄灭。

⑤我关注水烛,他们独处水域一角,在不知名的时空里,潜滋暗长,抽出细长碧绿的叶子,长出赫黄色的蒲棒。无数柔弱与秀美的绿叶,在晨曦的微风里,恰似披着长发的女子,站在诗人吟唱的河畔,遥望着,沉思着。

⑥据《礼记》记载,周朝时水烛与人们的生活就纠缠在一起了。农人把水烛的叶子晾晒干后,编成修身养息的蒲席。轻盈的蒲席,托着沉重的肉身,安置着农人栖息的夜晚。随着对水烛的熟稔,农人对水烛有了新的开拓。斗笠、草鞋、草席、草扇、草帘等走进了农人生活中。农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脚穿草鞋,在旷野中行进。

⑦一旦一件物什与生命、生活息息相关,这物什就会变得神秘而深邃,水烛亦是。当水烛变成了传说中捉鬼专家钟馗手中的蒲剑,或走到端午的门楣,信奉自然、神灵的农人立马恭敬起来,这水烛不再是一棵植物,物性消失,神性生成。至今,多少农家小院,端午时节依旧高挂水烛、艾草,祛邪避灾。

⑧诗人们,则在水烛身上,找出性情。“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这蒲苇就是水烛。坚韧的水烛恰似《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执着爱情,至死不分离。这场爱情悲剧里,水烛由自然物转化成人的情感的承载物。这绵绵不断的情思,正是水烛与生俱来的气质,是大自然最牢不可破的爱。

⑨一件件水烛的草编织品,似乎是我们生活的昨日镜像,用反光的方式,用可以穿透时空的自然之物,越过沟壑与深渊,抵达我们层层栅栏与樊篱的内心。用粗糙代替精细,用简朴代替豪华,用原始代替包装,还原生活的面目,还原生命的根本,还原人类的最初行走。在当今生活的微弱光亮中,我倍加怀念千百年前古人穿着蒲草鞋行走的背影,怀念那坐着蒲草垫挑灯夜读时的月色。因为在这些水烛编织品面前,我们找到了一种久已消失的光芒,与古人简朴生活的心灵互应、对接。正是水烛编织品,让我们复杂、浮华、虚化和迷乱的生活里有了本真的镜像,有了与日月星辰同在的草木本色。

⑩几千年前,我们就是靠着水烛、水芹之类走出时间的荒原,走出历史的封面。草根、草叶、果实、花朵等曾都是我们的腹中之物,一天,一年,一百年……用坚韧和卑微养活着人类。那时我们都是匍匐着身子在大地上寻找,我们的头颅我们的身子高不过任意一棵水烛。而现在,沿着水烛的微光,我们或许还能找到那些本真、质朴、坚韧……至少,在苍茫的寒冬,我们不至于在水烛四下纷飞之际,瞬间白头。

(1).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第⑤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6分)

(2).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水烛的形象特点。(6分)

(3).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本文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8分)

乙 (共79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水生说:“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②这个仅有鸡蛋大小的鹅卵石上,雕刻着《红楼梦》中的几百个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真可谓鬼斧神工。

③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④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⑤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⑥骆驼考全省第一,残疾,被辞退。我们虽然同情他,却没有办法;而他却从容不迫,看不到一丝沮丧的样子。他站在打饭的队列里,不时有人扭头看他,可他置若罔闻。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在卡尔·刘易斯一代退役之后,博尔特在近二十年里成为复兴田径运动的最大明星。他的每一次参赛,   ① 有可能改写人类的极限;他的三届奥运会,已然改变了牙买加乃至世界对田径的看法。而30万美元的比赛出场费,   ② 是如今所有田径运动员中最高的。不过,脚踏实地的博尔特却对自我、前途及未来都有着清晰的认识:“我觉得每一年都很重要,   ③ 今年是我的最后一届奥运会,   ④ 大家特别关注。我想去实现一些从来没有实现过的东西,为下几代人树立更高的标杆。我现在既兴奋又紧张,这也许是我留给后人遗产的最后机会。   ⑤ 我退役了,我认为自己不会立马被超越。人们   ⑥ 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打破我的记录。也许有一天,人们告诉我,我不再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了,但我还会是那个拿了9块奥运金牌的人。”

A所以即使
B/那么虽然
C/所以由于
D而且/一旦甚至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济阳县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结合该县的发展实际,积极谋划了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同时做好重大项目的储备。

B.芜湖市创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申请日前正式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复,成为全国首批11个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C.8月6日深夜,远征俄罗斯喀山的河南小伙儿宁泽涛力挫强敌,勇夺世锦赛百米自由泳冠军,令中原大地的家乡父老无不欢欣鼓舞。

D.近几年,为了让河南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河南省始终将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5分)

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书店自运营以来,受到各界关注。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前夕,李克强总理给三联书店全体员工回信,肯定了他们“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为读者提供深夜书房”的创意,认为这项活动是对“全民阅读”的生动践行。同时希望他们把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的灯光陪护读者夜读前行。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历史及其叙述在国家、民族、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借鉴意义。__________①__________,正在于其著述者对待过往的历史有严肃认真的态度,有后人应有的敬意,而非凭空想象,随意为之,并使其庸俗化。否则,其著述非但起不到以史为鉴的作用,__________②________,使后来者通过一面夸张变形的“哈哈镜”观察过往的历史。近些年来,__________③__________,已经在读者尤其是那些并不专门研究历史的非专业读者中造成了不良后果,影响到他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四、作文:共1题 每题60分 共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的班里的28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她认为这些学生素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这引起了家长的反对,他们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成绩。学校不堪重压,迫令她屈从。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有人为女教师点赞,有人对学生家长的做法表示理解,也有人对学校先前的做法提出质疑。

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语文开学考试题答案

(2017.2)

一、

1. 【解析】 C项,“次”应解释为“水边”。

【答案】 C

2. 【解析】 ABD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A项,在夜里; B项,向南飞; D项,亲手。C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

【答案】 C

3.【解析】 A项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B项,转折连词,然而/连词,表修饰关系;C项,介词,把/介词,因为; D项,介词,从/介词,被。

【答案】 A

4.【解析】 D项,“举”即“被攻占”,应为被动句。

【答案】 D

二、

5.【解析】 D项,“徒”即“囚徒”。

【答案】 D

6.【解析】 仔细观察该画线句子,句式有其特点,根据句式,可排除A、C两项。再根据句意,“阁道”是一个词,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B项。

【答案】 B

7.【解析】 A项,丞相不一定是宰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呼。

【答案】 A

8. 【解析】 A项,“采纳群臣的建议”有误;B 项,“建成了”有误;D项,“他和武士围困盗贼,让武士杀死了盗贼”有误。

【答案】 C

9. (1)秦始皇易服出行咸阳,和四个武士一起去。在夜间出来时,在兰池遇上盗贼,被盗贼困逼。(要点:“微行”, “俱”,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兰池”前省略“于”,“见”表被动,每个要点各1分)

(2)让工匠制造带机关的弩箭,有人掘墓接近墓室时就会自动射向目标。(要点:“令”,“矢”,“所穿近者”为“者”字结构,“辄”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秦国刚刚兼并天下,下令丞相、御史说:“六国国王都已各服其罪,天下完全平定了。现在不改换名号,就不能颂扬建立的功业,流传后世。希望议论一下帝王的称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都说:“我们谨慎地和博士讨论,都说:‘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高贵。’我们冒着死罪献上尊号,王称为‘泰皇’。”秦王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表示地位称号的‘帝’字,叫作‘皇帝’。”

秦王兼并了全国,确定了皇帝这一称号,于是抚巡东部地区,到达琅邪。齐人徐市等上书,说海中有三座仙山,叫作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住在那里。希望斋戒沐浴,和童男童女寻求三座仙山。于是派遣徐市挑选童男童女数千人,到海上寻找仙人。秦始皇易服出行咸阳,有四个武士随从。夜间出来时,在兰池遇上盗贼,被盗贼困逼。武士杀死了盗贼,在关中大肆搜查了二十天。

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口众多,先王的宫廷狭小,于是就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中兴建朝宫。首先建造前殿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堂上可以坐一万人,殿堂顶上可以树立五丈高的旗帜。周围环绕着架起阁道,从殿下直达南山。在南山的山顶上修建标志,作为门阙。在空中架设道路,从阿房宫渡过渭水,与咸阳相连接,以此象征天下阁道越过天河直至营室。阿房宫尚未建成;建成后,想另外选择一个好的名字称呼它。在阿房宫建造宫殿,所以天下人称它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多万人,分成几批营造阿房宫,或修建骊山工程。挖运北山的石头,输送蜀地、荆地的木材,都集中到这里。关计宫殿三百座,关外四百多座。

有一颗星坠落在东郡,到了地面变成石头,百姓有人在这块石头上刻写说“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听到了,派御史挨个审问,没有人认罪,把在石头附近居住的人全部抓起来处死,并用火烧毁这块石头。

秦始皇出外巡游,到了平原津就病了。秦始皇厌恶说死,群臣没有人敢提到死的事情。七月丙寅,秦始皇死于沙丘平台。九月,把秦始皇埋葬在骊山。始皇刚即位时,就在骊山开山凿洞,等到统一了全国,把天下各方的七十多万刑徒送到骊山,把隧洞一直挖到见水的地方,用铜封锢,然后把棺材安放在里面,仿制的宫殿、百官和各种珍奇异宝都徙置其中,藏得满满的。让工匠制造带机关的弩箭,有人掘墓接近墓室时就会自动射向目标。拿水银做成千川百溪和江河大海,使用机械互相灌注流通,墓中上面各种天象齐备,下面有地上景象万千。利用人鱼的脂肪作蜡烛,估计很长时期不会熄灭。有人说工匠制造机关,奴隶们都知道,奴隶人数众多,就会泄漏出去。葬礼结束,已经封藏了墓室的随葬品,又关闭了当中的墓道,放下了最外面一段墓道的大门,把工匠和奴隶全部关死在里面,没有一个逃出去的。

10. 【答案】 ①长、畏。(1分)②“长”意为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2分)。“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11.【答案】 ①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描绘出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意思对即可) (3分)②表达了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3分)。(意思对即可)

12. 【答案】 (1)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2)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3) 宁溘死以兮,余不忍为此态也(4)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5)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三、

13. (1).【解析】:先从内容上,后从结构上,第段处于中间,一般是承上启下.

【答案】:①内容上:既写出了水烛在不知名的空间里潜滋暗长的特点,又写出水烛的柔弱与秀美的形象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水烛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为后文揭示文章的主旨张本。(3分)

②结构上:承上启下,由上文对水烛形象的描写转入下文对由水烛引起的沉思与遐想的抒写。(3分)

(2).【解析】:概括水烛的形象特点,要首先筛选有关描写水烛的文字,然后加以概括。比如第①段最后说水烛“是充满灵性的想象”,可以概括出“充满灵性”;第②段“从水底滋滋冒出来,遍身裹满碧绿,密匝匝地林立于水面之上,苍白空洞的时空充溢着生命的涌动”,可以概括出“充满生命力”。还要注意作者抒情议论的句子,比如,文章最后写“我们或许还能找到那些本真、质朴、坚韧”,可以概括出“本真质朴”的特点。总之,尽量用原文的形容词来概括。

【答案】:充满灵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外表柔弱而内心坚韧;孤独中彰显着力量;柔弱而秀美;本真而质朴。(6分,每点1分。)

(3).【解析】:首先依据文本对于“水烛”的形象的塑造,概括其突出特点;然后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理解。水烛形象特点概括可以参照第一题。

【答案】本文中作者通过对充满灵性、生命力旺盛、柔弱而坚韧、孤独中彰显着力量、本真而质朴的水烛形象与精神的抒写和赞美,(3分)反思了当下人们复杂、浮华、虚化和迷乱的生活状态,呼吁人们重构人类自身的精神家园,回归本真、质朴、坚韧的生活状态。(5分)(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四、

14. 【解析】 ①相濡以沫:濡,沾湿;沫,唾沫。原指水干涸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提示:课内知识迁移:成语出自《我很重要》)②“鬼斧神工”多形容建筑、雕塑的技巧的精巧,这里与上下文吻合。(提示:课内知识迁移:成语出自《我很重要》)③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提示:课内知识迁移:“爽”字《诗经·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④瓜田李下:意指正人君子要主动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嫌疑。也指易引起嫌疑的地方。这里“望文生义”了。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这里“使用对象“错误。(提示:课内知识迁移:成语出自《留取丹心照汗青》)⑥置若罔闻:放在一旁,好像没听到一样。指不去过问或不予关心。这里不合语境。(提示:课内知识迁移:成语出自《华罗庚》)

【答案】 A

15.  【解析】(①处选“都”,呼应的是前面的“每一次”,强调的是博尔特体育技能的高超;③处选“但”,与“最后”相呼应,为转折关系;④处为因果关系;⑤处为假设关系,因为博尔特在现实中仍未退役。)

【答案】A

16.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同时做好重大项目的储备”应改为“同时做好重大项目的储备工作”。B项,不合事理,应在末句加“之一”。D项,语序不当,“改善和保障”应改为“保障和改善”。

【答案】 C

17.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筛选重点句子(或词语),归纳主要意思。最后根据字数组织语言答题。本段文字写了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书店受到关注,赞扬了这种书店,并希望它能得到重视和发展。

【答案】 (示例)李克强总理赞扬了三联书店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希望它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三个要点: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书店,赞扬了这种书店,希望它能得到重视和发展,答出2个给三分,3个给5分。)

18. 【解析】 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对以史为鉴的态度。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可知第一个空是对下文的总结,从正面来谈以史为鉴的意义。第二个空从反面谈庸俗化历史的危害,第三个空则是谈一种社会现象,从下文的内容比较容易推断出来。

【答案】 ①历史之所以能为后世所借鉴 ②反而可能扭曲历史 ③一些历史读物的庸俗化倾向(三个要点,答出2个给三分,3个给5分。)

四、19. 略。

文档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讲义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开学考(2017.2)本试卷分甲和乙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甲(共71分)一、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纤纤擢素手擢:举起,摆动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问候,探望C.列坐其次次:周围。D.第以今日事势观之第:仅,但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夙兴夜寐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