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学科 课题 班级:
| 评价项目 | 权重 | 评 价 要 点 | 分值 | 得分 | ||
| 教学目标 | 15 | 1.符合课标理念,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 | 5 | |||
| 2.切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 | 5 | |||||
| 3.表述准确、具体。 | 5 | |||||
| 教 学 内 容 (一组) | 20 | 1.能驾驭教材,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 5 | |||
| 2.教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 5 | |||||
| 3.适当补充相关情境材料,支持学生学习,注意本学科与其它领域的适当联系。 | 5 | |||||
| 4.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 5 | |||||
| 教 学 过 程 (二组) | 15 | 1.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 | 3 | |||
| 2.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积极参与,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形式。 | 3 | |||||
| 3.教学节奏适当,时空分配合理,教学进程自然流畅。 | 3 | |||||
| 4.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师生关系和谐,情、知交融。 | 3 | |||||
| 5.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 | 3 | |||||
| 教 学 方 法 (三组) | 15 | 1.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3 | |||
| 2.情境创设恰当、有效、问题设计严谨、合理。 | 3 | |||||
| 3.体现学生的能力培养,情感的激发。 | 3 | |||||
| 4.教学手段运用得当。 | 3 | |||||
| 5.及时反馈,合理调整;注重正面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 3 | |||||
| 教 学 效 果 (四组) | 15 | 1.大多数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 5 | |||
| 2.全面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 5 | |||||
| 3.学生思维活跃,表现出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 5 | |||||
| 教 师 素 质 (五组) | 15 | 1.教态自然,语言准确简练,示范规范,指导得法,板书科学合理。 | 5 | |||
| 2.能正确熟练地使用直观教具和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并合理优化。 | 5 | |||||
| 3.善于组织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随机能力强。 | 5 | |||||
| 总分 | 5 | |||||
| 评课人 | 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