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6届高考历史-第一次工业和第二次工业-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13:32
文档

2016届高考历史-第一次工业和第二次工业-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2016届高考历史专题练习第一次工业和第二次工业(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检)“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A.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B.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D.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技术垄断2.(2015·湖北武汉市高三调
推荐度:
导读2016届高考历史专题练习第一次工业和第二次工业(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检)“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A.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B.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D.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技术垄断2.(2015·湖北武汉市高三调
2016届高考历史专题练习

第一次工业和第二次工业

(计时: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5·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检)“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    )

A.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

B.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

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

D.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技术垄断

2.(2015·湖北武汉市高三调研)阿瑟·扬写道:“当英国工业的特殊才能用在铁、棉、玻璃或瓷器上面时,就如此卓越地表现出冒险的热情、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而这正是你在毛纺工业中所不能看到的。在毛纺工业中,一切都是呆钝的、不活泼的、无生气的……”这段话着重强调(    )

A.工业主要在毛纺工业以外开展

B.毛纺工业是英国最古老、保守的工业

C.英国工业的先天条件不足

D.日益扩大的市场促进了工业发展

3.(2015·江西师大附中模拟)“被工业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如果引用这段材料,最适合作为下列哪一论题的论据(    )

A.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论英国最先进行工业的条件

C.论英国何以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论工业对英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4.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是受经济学启发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主要基于(    )

A.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B.确立国际经济交流准则

C.贯彻自由贸易理论

D.保护本国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5.(2015·衡水中学模拟)19世纪英国的学校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极其有限的课程,在于培养其未来做好妻子、好母亲而非职业培训;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电铸术、骨相学等利于未来就业的课程。男女课程的差别表明(    )

A.工业提高了妇女地位

B.工业促进了男女合理分工

C.工业强化了性别分工

D.妇女不适合学习男子所学专业

6.下列表格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的最主要特征是(    )

时间(年)

18701900
企业总数(个)

808669
工人总数(人)

78 000272 000
产量(吨)

3 200 000

29 500 000
投资额(美元)

121 000 000590 000 000
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7.(2015·南昌模拟)“从最早的时代起,就有机器被发明出来,它们极为重要,如轮子、帆船、风车和水车。但是,在近代,人们已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我们知道,我们将制造出越来越完善的机器。”这一表述主要阐明    (    )

A.工业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B.科学理论对工业发明的主要作用

C.机器的发明完全源自经验

D.近代以前人们就发明了机器

8.(2015·石家庄质检二)当代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评论:“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化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这可以说明(    )

A.科技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

B.民主政治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C.德国实现统一的前提和条件

D.英国已经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9.19世纪后期许多欧洲的观察家们担心,20世纪的世界秩序像过去所说的那样,将被人的皮鞭和美国人的钱袋所统治。对这一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生产能力迅速增长

B.反映了取得了社会主义的胜利

C.观察家们担心西欧将走向没落

D.观察家们预见到美苏会出现冷战对峙

10.(2015·安徽六校模拟)据统计,英国工业增长率,1820年后长期维持在3%以上,但在1880年却下降为2%,10年更下降为1%;对工业的投资率也由1850年的将近8%,下降为1914年的不到5%;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增长缓慢,进口却急剧增加。下面对英国经济变化分析最准确的是(    )

A.英国推行垄断资本主义的结果

B.英国向殖民地大量倾销商品的结果

C.英国对第二次工业采取消极态度的结果

D.英国经济受到美、德经济竞争的结果

11.“有人说工业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12.(2015·玉溪模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已经越来越明确。所谓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联系的基础,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下列第一次工业后形成的国际分工的特点不包括(    )

A.广大殖民地向英法等国大量输出原材料

B.资本输出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

C.英法等国向广大的殖民地输出廉价的工业品

D.英法等国在对世界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上居于主导地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

13.(2015·石家庄高三质量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光绪年间京城曾出现一次严重的“霾灾”,数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而民间遇有“霾灾”出现时,人们多到龙王庙前拜求龙王“驱霾祈雨”,并在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

    ——《古代北京“霾灾”的记载》

材料二 近代中国知识界较早就开始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当时的报刊对近代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现象多有报道评论,并警醒国人:“各国人士,渐渐对这个问题加以注意。东京当局已于最近举行煤烟防止宣传,开始‘都市净化运动’了。”

近代以来和民间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治理空气污染)。颁布一些条例、实施工厂检查,开展工厂安全运动、平民新村运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等,取得一定效果。1887年石印社的煤烟被周围居民视为公害,工部局向石印社提出警告,要求其采取增高烟囱等减轻污染措施。1933年12月,公布陆上交通管理规则,其中规定“汽车行驶时,不得泻放发出巨响或含有烟雾恶臭气体”。广州市制定颁行车辆肩舆交通规则,其中规定“车夫须常注意车机洁净。勿许机油飞烬,及放出秽气等弊”。济南市也颁布过取缔市区桐油煎熬的法规。

    ——《中国近代城市大气污染及治理》

材料三 1952年,处于急速发展期的英国伦敦,终于尝到了工业污染带来的苦果:12月5日至10日,伦敦市内空气污染严重,导致4 000人因呼吸道疾病等原因死亡,这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事件的后果之一,就是促使英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措施整治环境。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启示录:1952,被雾霾扭转的英国》

(1)材料一中,清代官民面对“霾灾”采取了什么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时期“空气污染”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英两国在处理类似问题上的异同点。(12分)

14.(2015·扬州高三期中)第二次工业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材料三 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与国际分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怎样的进步。(8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有什么新进展。(4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请据此为我国当前合理参与全球化竞争提两条有益的建议。(10分)

 (3)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工业制成品市场,广大的亚非拉美落后国家成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地。

(4)积极: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科技进步;消极: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秩序。

建议:占据科学技术的制高点;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努力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

2016届高考历史

第一次工业和第二次工业

 答  案

1~5.AADDC    6~10.BBAAC      11~12.AB

13.答案 (1)做法:祭天敬神;调整种植方式。

原因:科技水平落后;“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小农经济为主体。

(2)原因: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煤、石油等高污染资源的大规模运用。(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同: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干预治理污染;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防治污染。

异:中国时期的治污监督起了重要作用,并且更加注重人伦道德。英国治污的法律力度更大,更加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

14.答案 (1)工业生产的方法有重大改进;农业机械的发明有相当进展;发明了新交通工具;形成了世界市场。

(2)资本输出成为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由此形成世界资本金融体系。

2016届高考历史

第一次工业和第二次工业

解  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历程。博尔顿是瓦特的合伙人、工厂主和工程师,他投资生产并推广瓦特的蒸汽机。他用财力支持瓦特改良蒸汽机,后来又延长该项专利的保护时间,意在增加自己的经济利益。故答案为A.

答案 A

2.【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工业。材料说明英国“铁、棉、玻璃或瓷器”等行业不多,适宜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在毛纺工业中,一切都是呆钝的、不活泼的、无生气的”说明毛纺织行业受到传统行会制度等的严格,在毛纺工业中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阻力较大。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3.【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在工业的推动下,英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工业对英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答案 D

4.【解析】 根据所学,19世纪50至70年代,英国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工业后,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奉行自由贸易,开始了工业资本掠夺殖民地的时期。据此可知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主要基于保护本国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 D

5.【解析】 材料表明工业导致女性学习的课程是培养家庭主妇,男子的课程是就业生产,经济决定政治权力与政治地位,可得出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强强化了性别分工,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 C

6.【解析】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在工人总数、产量和投资额方面,1900年比1870年都有大幅增加,但企业总数却明显减少,这说明生产资本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

答案 B

7.【解析】 “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所谓方法,即指科学理论的进步。有了科学的指导,机械的进步才是必然的、“系统的”。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 B

8.【解析】 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了德国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重视使其工业化进展的速度快于英国和美国,这表明了科技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排查分析四个备选项,B、C、D项与材料无关,应选A.

答案 A

9.【解析】 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中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尤其以美国的经济发展最为明显,在第二次工业推动下,美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一。综合分析,A符合题意。

答案 A

10.【解析】 材料中的时间处于第一次工业结束到第二次工业开始的时期,工业增长率、出口、进口的变化,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状况;由这些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此时英国国内工业发展缓慢的现实,综合分析选C.

答案 C

11.【解析】 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第二次工业产生了新兴行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等,工业布局进一步趋向集中,重工业突飞猛进。本题选A.

答案 A

12.【解析】 资本输出是第二次工业后国际分工的特点,故选B.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

13.【解析】 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采取的“做法”结合材料一不难回答,原因应注意结合科技水平、思想观念、经济因素等综合回答;第(2)问时期“空气污染”的原因应注意结合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高污染资源的大规模运用来综合回答;第(3)问比较异同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

14.【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迅速的运输工具”“导致一个……世界市场”,从四方面概括进步。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资本输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得出答案。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提炼概括。第(4)题第一问首先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科技进步、经济联系的积极影响,然后结合材料三分析其消极影响。回答第二问注意“据此”的提示,从科技、经济联系、国际经济秩序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文档

2016届高考历史-第一次工业和第二次工业-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2016届高考历史专题练习第一次工业和第二次工业(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检)“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A.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B.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D.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技术垄断2.(2015·湖北武汉市高三调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