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11:17
文档

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填在下面表格中)1.科学证明,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A.使用火 B.直立行走 C.劳动 D.使用文字 2、《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A.尧舜禹时期     B.黄帝、炎帝时期   C.山顶洞人时期   D.半坡氏族时期3、世界上的农作物最早在我国开始种植的是()A.水稻、棉花     
推荐度:
导读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填在下面表格中)1.科学证明,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A.使用火 B.直立行走 C.劳动 D.使用文字 2、《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A.尧舜禹时期     B.黄帝、炎帝时期   C.山顶洞人时期   D.半坡氏族时期3、世界上的农作物最早在我国开始种植的是()A.水稻、棉花     
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

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填在下面表格中)

1.科学证明,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

A.使用火  B.直立行走  C.劳动  D.使用文字 

2、《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

A.尧舜禹时期      B.黄帝、炎帝时期    

C.山顶洞人时期    D.半坡氏族时期

3、世界上的农作物最早在我国开始种植的是(       )

A.水稻、棉花            B.水稻、粟

C.水稻、玉米            D.粟、烟草

4.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尽义务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夏、商、西周是以(    )为主的社会 

A.青铜制造业   B.商业   C.农业   D.畜牧业

6.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召集诸侯会盟

7.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楚国    B.齐国    C.秦国    D.燕国

8.李冰修建都江堰主要是为了(      )

①造旅游景点 ②防洪 ③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 ④灌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9.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B.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他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C.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他总结出望闻问切4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并一直被后来的中医沿用

D.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青铜编钟是曾侯乙墓编钟

10.假如战国时期一个楚国的农民给远在齐国的朋友写信,最可能写在什么材料上(      )

A.竹简    B.青铜器    C.纸    D.丝帛

11.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12.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

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13.下面对秦朝统一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秦朝统一时间是公元前221年②秦朝的都城设在咸阳。秦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③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分立和相互混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局面 ④秦朝统一,严重危害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4.下面对长城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战国末年,秦、赵、燕为防止匈奴南下相继修筑长城 ②秦朝统一后,利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部原有长城进行增补 ③秦朝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一万多里 ④长城凝结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是世界人类古代文明的一大奇迹。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是(      )

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李自成       D.太平天国运动

16.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他让士兵都唱起楚歌,楚军思念家乡,纷纷溃散。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

A.破釜沉舟    B.四面楚歌    C.揭竿而起    D.打草惊蛇

1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焚书坑儒”最相似之处是(     )

A.实施结果     B.实施过程     C.实施目的     D.实施背景

18.下面发生在两汉时期的几个历史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A.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B.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得河套地区   

D.东汉时期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

19.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我国民族关系主流的是(      )

A.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B.汉武帝时,对匈奴用兵,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C.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

D.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

20.2007年,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的“王立群读《史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线。《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     B 纪传体通史     C 编年体通史      D 编年体断代史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的划“×”,每小题2分,共10分)

21、秦国修建的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      )

22、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    )

23、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地主阶级的改革(     )

24、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小篆(     )

25、战国时期,提出建立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是老子(      )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5分,27题15分,第28题20分,共30分。)

 

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怎样评价昭君出塞的作用的?(3分)

 

(2)材料二的前两句反映的是什么事情?后两句指的是什么事情?(4分)

 

(3)从材料二来看,翦伯赞对昭君出塞持什么态度?为什么?(5分)

 

(4)这两段材料共同表达了一种什么愿望?(3分)

 

 

 

27、(20分)观看两幅图片后,回答下列问题:

 

 

 

(1)伴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了。那时的西域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1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及其意义是什么?(4分)

 

(2)按由东向西的顺序写出该路线所经主要地点。(4分)该路线的开通,反映了西汉实行怎样的对外?(2分)

 

(3)西汉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设置什么机构或官职?有何意义?(4分)

 

文档

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填在下面表格中)1.科学证明,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A.使用火 B.直立行走 C.劳动 D.使用文字 2、《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A.尧舜禹时期     B.黄帝、炎帝时期   C.山顶洞人时期   D.半坡氏族时期3、世界上的农作物最早在我国开始种植的是()A.水稻、棉花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