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鸣利(广西区天峨县六排镇中心校)
格律诗词:旧诗歌体裁,律诗形成唐初词盛于宋。格:就是格式或定格,律就是规则。格律诗词:从平仄声韵到字数、句数、押韵位置、用韵的规范、对仗的规定、严禁孤平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和固定的格式。古人作诗填词就象遵守法律一样严格地按照格式和规则进行。律诗律词把平仄按一定的规律交替组合排列,形成一种交响节拍,读起来朗朗上口,使人有一种快乐美感。长期作诗填词或朗读古诗是一种艺术享受,能淘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旷神怡,促进人体健康长寿。古人创造出来的格律诗词平仄声韵句式,是中国古文化灿烂的瑰宝,是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承传的。
律诗词的平仄:平仄就是一个汉字的读音声调。古代汉语把汉字语音归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在古律诗律绝律词中,平声字就是“平声”,上、去、入三声为“仄”声。现代汉语国家统一以普通话为语音标准,把汉字语音归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在格律诗词中“平” 声就是阴平和阳平,“仄”声就是上声和去声。古汉语四声和现代汉语四声不完全相同。由于语言的变化,古入声字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存在了,一部份变为阳平,一部份变为上声和去声。变为去声字最多,变为上声字较少。就是有些上声字如“暇”等字已变为平声字。现代人要作格律诗词,除了参照韵书外,对于变化了声调的入声字和其它声调有变化的字,平仄声韵应以现代汉语四声来确定,最好查字典确定。现代汉语多音字视其字在句中意义而定平仄声韵。
什么叫押韵:古人作诗填词是根据《诗韵》书中所载平仄声韵的字进行选用在固定句式的句尾。现代汉语是以普通话为语音标准,把韵母主元音(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选放在诗词句尾规定的格式里,叫押韵。参照的新韵书有《诗韵新编》、《韵辙常识》书中“韵辙分类比较表”、“同韵常用词表”。
什么叫对仗:对仗又叫对偶,是一组平仄相对的句子。古人学对仗是以《声律启蒙》这本书为准则,而现代汉语的对仗以词性相对为准则,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意义相同、相反、相连都可以。一组对仗句,出句尾上字一定是仄声,对句尾上字一定是平声字。
七律、五律、长律:在律句中,每句七个字共八句的叫七律;每句五个字,共八句叫五律;长律是七律和五律的延长。
什么叫绝句:绝句又叫“截句”、“断句”、“短诗”,都有短截的意思,定格仅四句,故叫绝句。又古人认为绝句是“截取律之半”,绝句是律诗平仄句式截取的四句。
律诗的对仗:律诗的中二联全对仗,首联自由,尾联不用对仗。
律绝的对仗:律绝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论对仗,绝句确是截取律诗平仄句式四句。若截取前后联不用对仗,若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若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若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诗词押韵要求:律句首句没有严格押韵要求,可以押邻韵。古诗五言律句首句多数是不押韵的,七言律句首句多数是押韵的。唐宋律诗都严格按诗韵书押韵,除首句外,其它句韵脚一律按一字同韵。近代诗押韵没有那么严格,不但首句可以用邻韵,而且其它句也可以用邻韵,近代许多名人诗句都有用邻韵的。律诗二、四、六、八句句尾都要押韵,首句不限。绝句也一样。律诗、律绝押平声韵(古绝、古体诗除外)。词的押韵根据词牌来定,每种词牌各有押韵的定格。词的韵脚有押平声韵的,也有押仄声韵,有的在一首词中押两种韵。
什么叫粘对:律句中平与仄是对立的,粘对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就是第三句和第二句相粘,第五句和第四句相粘,第七句和第六句相粘。相粘的两句在第二个字的平仄要相合,这就是平粘平、仄粘仄。没有粘对的律句是不符合格律要求的。
避忌“孤平”和“下三平”:在律诗仄平脚句式中,哪句是平脚收尾的,全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就叫犯“孤平”。在律诗中每句尾上同时出现三个平声字或三个仄声字的叫做“下三平”或“下三仄”。孤平和下三平都是律诗中大忌。
五言律句、七言律句、绝句句式变换:
一、首句不入韵式
仄起仄脚 平起仄脚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二、首句入韵式
仄起平脚 平起平脚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根据这四种格式,是七言律句的在前面增两字,仄起变平起,平起变仄起。句式只有四句,再重复四句就成了律句,变换句式时第五句要和第四句粘,把平脚换为仄脚,其余不变。
诗词分段称谓:词的一段叫阕,如上阕、下阕等。律诗没有段,两句为一联,一二两句叫首联,三四两句叫颔联,五六两句叫颈联,七八两句叫尾联。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7年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