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 题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总分 |
| 得分 |
jūn liè lǐng lüè lián xù máng lù jīng zhì
(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疗(_______)玲 (_______)氏(________)编(________)滑(________)
辽(_______)铃 (_______)纸(________)遍(________)猾(_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千(____)万确 (____)气冲冲 无拘无(____)
相(____)为命 恋恋不(____) 飞禽走(____)
(1)今天他要去美国了,离开祖国真有点儿_______。
(2)你说的话_______,我在那里真的看到了鳄鱼!
(3)用“相( )为命”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不但……还…… 无论……都……
不是……而是…… 之所以……是因为……
(1)(______)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______)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2)圆明园(______)建筑宏伟,(______)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3)妈妈(______)不关心我,(______)要培养我生活的能力。
(4)(______)在多艰难的环境中,我们(______)要铭记自己是中国人。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那长长的柳枝,随风飘动着。(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调换词序,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松鼠通常一般一胎生三四个。(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麻 雀
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影。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甚至被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麻雀素有“家雀”之誉。它适应能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麻雀的巢如同半个皮球那么大,通常筑在房顶瓦头檐槽之间的缝里,也有的筑在灌木或草丛旁。栖息在乡村和公园里的麻雀,很少飞离老家三里之外。
人们常用“自投罗网”来形容麻雀的愚蠢。一位研究麻雀的科学家认为,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在一次试验中,只有3%的麻雀一次被捉。有的麻雀甚至在一旁等待那些敏捷的小山雀在罗网里把饵叼出来,然后“半路打劫”。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波尔特通过对麻雀的迷津测验,发现它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
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18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所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由于麻雀被捕灭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泛滥成灾。19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们为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得以摆脱虫患。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我国现在的问题是某些地方甚至听不到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了,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投罗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路打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麻雀素有“______”之誉。
A.害鸟 B.家雀 C.老家贼
3.麻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 )
A.列数字 B.举例子 C.作比较 D.打比方
5.为什么说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第一句中的“几乎”,第二句中的“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本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麻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20分)
同学们都有许多美好的愿望或远大的理想。请你以“我好想……”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把自己的愿望或理想表达清楚,语言通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一
龟裂 领略 连续 忙碌 精致
二
治疗 玲珑 姓氏 编写 光滑 辽阔 铃铛 白纸 普遍 狡猾
三
真 怒 束 依 舍 兽 恋恋不舍 千真万确 他与奶奶相依为命,过着穷苦的日子。
四
之所以 是因为 不但 还 不是 而是 无论 都
五
那长长的柳枝,像小姑娘的辫子,随风飘动着。 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些美好的印象。 木桥横跨在小溪上。 面孔衬上尾巴。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
六
1. 自己投到罗网里去,比喻自己送死。 半路上利用机会掠夺东西。
2.B
3.适应能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
4.ABCD
5.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
6.不能删去。“几乎”说明并非每一处,到处;“常”表示程度,说明麻雀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被人们认为是害鸟。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我们应该保护麻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