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微观经济学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15:30
文档

微观经济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一般课程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总学时40(36/4)开课学期大三第一学期适用专业电子商务考核方式考试编写人员张平制定日期2011.10.9审核人员刘玉洁审核日期2011.10.20修订人员修订日期审核人员审核日期二、教学目的《微观经济学》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定价理论、市场失灵与公共等内容,培养学
推荐度:
导读《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一般课程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总学时40(36/4)开课学期大三第一学期适用专业电子商务考核方式考试编写人员张平制定日期2011.10.9审核人员刘玉洁审核日期2011.10.20修订人员修订日期审核人员审核日期二、教学目的《微观经济学》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定价理论、市场失灵与公共等内容,培养学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一般课程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 学 时

40(36/4)

开课学期大三第一学期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
考核方式考试

编写人员张平制定日期2011.10.9

审核人员刘玉洁审核日期 2011.10.20

修订人员修订日期
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二、教学目的

《微观经济学》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定价理论、市场失灵与公共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思想和经济直觉,分析和理解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一般现象和运动规律,为学好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程提供经济理论及基础保证。

三、教学内容

(一)导论

教学内容: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经济学的含义;

(2)资源稀缺性、人类欲望无限性;

(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4)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

(5)经济制度与资源配置。

2.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微观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

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2)边际分析和最优分析;

(3)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

(4)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5)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

(6)经济模型分析。

4.经济学发展简史。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2.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掌握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5.掌握经济模型分析。

教学重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经济制度与资源配置,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教学内容:

1.需求理论:

(1)需求、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2)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3)需求定理;

(4)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2.供给理论:

(1)供给、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2)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3)供给定理;

(4)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3.均衡价格:

(1)均衡价格的形成;

(2)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3)支持价格和价格;

(4)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4.弹性理论:

(1)需求弹性;

(2)供给弹性;

(3)弹性的应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要求、需求表与需求曲线的基本含义;

2.了解供给、供给表与供给曲线的基本含义;

3.理解影响需求、供给的因素;

4.理解均衡价格的形成;

5.掌握需求定理、供给定理;

6.掌握需求与供给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7.掌握弹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8.掌握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9.掌握弹性理论的应用。

教学重点:需求定理与供给定理的基本内涵,需求与供给对均衡价格的影响,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分类。

教学难点:需求定理与供给定理的应用,均衡价格的应用,弹性理论的应用。

(三)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内容:

1.欲望与效用;

2.基数效用论: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消费者均衡;

(3)消费者剩余;

(4)基数效用与需求定理。

3.序数效用论:

(1)消费者偏好;

(2)无差异曲线;

(3)边际替代率;

(4)预算线;

(5)消费者均衡。

3.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1)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2)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4.收入效应与价格效应。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欲望、效用的含义及二者关系;

2.了解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的含义;

3.理解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的含义;

4.理解消费者偏好、预算线的含义;

5.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涵;

6.掌握无差异曲线的内涵;

7.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8.掌握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教学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教学难点:消费者均衡的变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四)生产者理论

教学内容:

1.生产理论概述:

(1)生产与厂商的概念;

(2)厂商的目标和本质

(3)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

(4)常见的几种生产函数;

(5)短期和长期。

2.具有一种变动要素的生产:

(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4)生产的三个阶段。

3.具有两种变动要素的生产:

(1)固定比例投入下的生产;

(2)变比例投入下的生产;

(3)最优投入组合。

2.比较静态分析与生产扩张线:

(1)比较静态分析;

(2)生产扩张线;

(3)规模报酬。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厂商理论、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的含义;

2.了解常见的几种生产函数、短期和长期的含义;

3.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含义;

4.掌握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涵;

5.理解生产阶段的划分;

6.理解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7.理解收益与利润的内涵;

8.理解固定比例投入下的生产和变比例投入下得生产;

9.掌握最优投入组合;

10.理解生产扩张线和规模报酬的内涵。

教学重点: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最优投入组合。

教学难点:具有两种变动要素的生产。

(五)成本理论

1.成本的基本概念:

(1)经济成本和会计成本;

(2)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

(3)沉淀成本;

(4)成本函数。

2.短期成本:

(1)短期成本的基本概念;

(2)短期成本曲线。

3.长期成本:

(1)长期总成本;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3)短期平均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的关系。

4.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1)收益与利润;

(2)利润最大化均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成本的基本概念;

2.了解短期成本的概念和短期成本曲线图;

3.理解长期成本的概念;

4.理解长期成本曲线;

5.掌握长期成本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6.理解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区别;

7.理解收益与利润的内涵;

8.掌握利润最大化均衡的条件。

教学重点: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涵义、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曲线。

教学难点:利润最大化均衡的条件。

(六)市场理论

教学内容:

1.完全竞争市场;

2.完全垄断市场;

3.垄断竞争市场;

4.寡头垄断市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四种市场类型的基本含义;

2.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3.了解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

4.了解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5.熟悉并理解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6.掌握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教学重点: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教学难点: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七)生产要素定价理论

教学内容:

1.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2.工资、地租、利息、利润;

3.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2.了解生产要素供给的分类;

3.理解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的基本含义;

4.理解利息、利润的作用;

5.掌握洛伦斯曲线的基本涵义;

6.掌握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利息、利润的作用,洛伦斯曲线的涵义,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

(八)市场失灵与公共

教学内容:

1.市场失灵及其原因;

2.垄断与管制;

3.外部性及其对策;

4.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

5.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市场失灵的含义;

2.了解外部性的含义;

3.了解公共物品的含义;

4.理解市场失灵的原因;

5.掌握对付垄断的公共;

6.掌握外部性的对策;

7.掌握进行公平与效率权衡采取的策略。

教学重点:市场失灵的原因,对付垄断的公共,外部性的对策。

教学难点:公平与效率权衡采取的策略。

四、学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学时分配
讲课实践环节小计
导论44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628
消费者行为理论44
生产者理论66
成本理论44
市场理论44
生产要素的定价理论44
市场失灵与公共426
合计36440
附:实践环节简要说明:

1.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实践环节2学时;

主要内容: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分析;

训练方式:调查与访问;

考核方式:项目作业。

2. 市场失灵与公共:实践环节2学时;

主要内容:市场失灵现象调查及分析;

训练方式:调查分析;

考核方式:调研报告。

五、参考附录

(一)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沈昊驹,肖志雄.微观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佟明亮,高景海.微观经济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二)参考文献  

文档

微观经济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一般课程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总学时40(36/4)开课学期大三第一学期适用专业电子商务考核方式考试编写人员张平制定日期2011.10.9审核人员刘玉洁审核日期2011.10.20修订人员修订日期审核人员审核日期二、教学目的《微观经济学》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定价理论、市场失灵与公共等内容,培养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