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分析
《难忘的入队仪式》是安徽省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第3单元第8课。共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一是欣赏演示文稿;二是修改演示文稿。该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让学生初步认识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操作,养成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同时,为后面制作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word的学习,对文字的编辑和表格的处理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知识迁移的储备。四年级的学生开始喜欢新颖的,动脑思考的学习内容,而PowerPoint中丰富的效果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PowerPoint软件的界面
(2)学会打开、播放、修改、保存演示文稿。
(3)了解演示文稿、幻灯片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迁移旧知、自主探究,学会打开、修改、播放演示文稿。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兴趣,提高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会播放演示文稿。
(2)学会修改幻灯片中的文字。
2、教学难点
学会修改幻灯片中的文字、保存演示文稿。
教学准备
机房 素材 课件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境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 教师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小咪尼(出示)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游玩呢!去之前啊,老师有个请求,如果你知道或去过这个地方就大声说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好吗?好,出发(出示课件,配乐) 2、刚才,我一起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你知道小咪尼是如何带我们去旅游的吗?它是借助PowerPoint软件来实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难忘的入队仪式》,来认识这位新朋友。请大家自学页“知识库”,先来了解它吧。 3、师板书。 | 1、学生感受PPT的魅力,激起要探究新知的欲望。 2、生学习“知识库”。 了解幻灯片和演示文稿关系。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时学生的求知欲望完全被调动起来。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迁移旧知 自主学习 | 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它吧!(出示活动一) 迁移旧知 自主学习 任务一:欣赏演示文稿 学习目标: (1)、运行PowerPoint软件,并观察与“Word”软件界面的异同? (2)、怎样打开演示文稿“红领巾伴我成长.ppt” ? (3)、怎样播放演示文稿文件“红领巾伴我成长.pp”? (4)怎样把幻灯片切换到你感兴趣的那一张呢? 2、师巡视指导,适时点拨。 3、学生汇报交流,上台展示。 4、师搜集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课件出示操作方法。 5、观看放映后要结束放映,怎样结束课件放映呢?教师演示结束放映。 (1)Esc键结束放映; (2)右击,弹出快捷菜单,选择“结束放映”命令,结束放映。 6、教师巡视,学生操作。 | 1、看书60页到62页。边看书边思考“任务一”的问题。 2、自己可以尝试打开、播放演示文稿。 3、学生演示时,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也可以补充,提问。 4、结束放映。 | 让学生带着旧知探究新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尝试修改 自主探究 | 1、同学们真能干,你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认识了这位新朋友。你能把“希望小学”直接改为自己的班级“四(1)班”,并保存下来,你能试一试吗? (出示活动二) 尝试修改 自主探究 任务二:修改演示文稿 学习目标: (1怎样修改幻灯片中的文字? (2)怎样另存修改的结果? (3)怎样退出PowerPoint软件? 2、师巡视指导。 3、指生演示。 4、指生评价。 | 1、看书62页到63页的“修饰演示文稿”。边看书边思考“任务二”的问题。 5、自己可以尝试修改演示文稿并另存。 3、学生演示时、评价时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也可以补充,提问。 |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巩固练习
自主创新 | 1、同学们学习了这么多的本领,都迫不及待的想大显身手了,机会来了! (出示:活动三) 巩固练习 自主创新 任务三: 请同学们看课本63页,按照自己的创意完成“做一做。 2、师巡视指导。 3、展示作品,师生评价作品。 | 1、学生完成63页“做一做。” 2、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信息素养。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小结反馈
形成能力 |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朋友,你有哪些收获呢? 1、指生谈收获。 2、让生完成65页“评一评”。 | 1、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2、完成65页“评一评”。 | 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能力。 |
难忘的入队仪式
打开方法……
播放方法……
切换方法……
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