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有哪些?[简述教育的现代特征](5条)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也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是阐述说明(判断题可能性大些,P19)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4条)
1)承认先天差异,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
2)重视后天教育,主张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3)主张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
4)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下面3个只需了解,以选择题为主)
·简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体现的教育思想。(了解,3条)
·简述《学记》中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了解,5条)
·简述赫尔巴特、杜威的主要著作与教育观点。
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方面: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那几点?(3条)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必然要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主要有哪些?(4条)
·简述教育与各因素(如生产力水平)之间的关系。(正反两方面阐述,以选择题为主,但不排除简答的可能性)
教育与人的发展方面: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条)
·试述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试述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规律](5条)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教育目的方面:
·简述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
·有关教育目的的确立的理论有哪些?(个人本为论、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哪些?
·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4条)
·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什么?(德智体美劳,记住这里的‘劳’指的是‘劳动技术教育’)
·简述我国美育的主要任务,美育最高层次任务是什么?
教育制度方面:
·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什么时候开始兴起?)义务教育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
·如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1)规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与支出制度;
2)因地制宜,满足农村发展需要;
3)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问题;
4)引导家庭教育的介入。
·我国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条)
·我国学制改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4条)
·教育从形式上,经历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什么叫做非形式化教育和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是什么?
·试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5条)
教师与学生:
教师方面:
·简述教师的6个职业角色
·试述教师劳动的特点(4大条)
·教师威信的种类?如何建立教师威信?(5条)
·一个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分别从职业道德、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心理健康四个方面阐述)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什么?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什么是教师的职业发展?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4条]
·简述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其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性格特点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等。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教师的热心与同情心
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加强理论学习:道德理论的学习,师德规范的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
2)在实践中磨练
3)向优秀教师学习
4)内省和慎独
学生方面:
·学生的特点(3条)
·学生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条)
·简述现代学生观(3大条)
师生关系方面:
·关于师生关系的观点及其代表人物(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简述师生关系的内容(教学上,人格上,社会道德上)
·简述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4条)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条)
课程:
·主要的课程理论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制约课程制定的因素(4条)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有哪些部分构成?(3条)
·编写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6条)
·什么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模式有哪些?代表人物是谁?
·简述泰勒(课程评价之父)的课程设计模式(目标模式)
教学:
·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5条)
·简述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5条)
·教师备课要做好那三方面工作?(3条)备课阶段要写好哪三种计划?(3条)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上好课的基本要求](7条)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缺点各4条)
·我国目前主要的教学原则(7条)
·讲授法的4种方式(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遵循的基本依据:
1)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方向性意义
2)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所用教法的不同
3)学生年龄特征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基础情况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结构):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4点)
·简述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试述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
·怎样进行概念性知识的教学?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简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
2)运用直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德育:
·德育的意义(3条)
·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4条)
·德育的任务(4条)
·德育内容()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4条)
·德育的主要原则(常用于案例分析,7条)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什么?(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4条)
·如何对品德不良的学生进行纠正和教育?
1)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消除情绪障碍;
2)提高道德认识,清除意义障碍;
3)锻炼学生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清除习惯惰性障碍;
4)发现积极因素,多方面协同进行,促进转化;
5)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教育机智;
班级管理:
·班级、班级管理的概念与功能
·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解决策略有哪些?
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解决策略:
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班主任肩负着全面管理班级的职责,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决定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班集体全体成员的整体水平,从而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班主任的素质极为关键。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法:
了解与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
有效地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假如你是班主任,应从哪些方面开展班级管理工作?(5点)
·后进生一般具有哪些心理特征?作为班主任应如何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后进生一般具有的心理特征: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正确对待后进生,关心热爱他们
弄清情况,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培养和激发其学习动机
抓反复,反复抓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和品行等方面的表现所做出的小结和评价,主要由班主任负责。操行评定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奋发向上,肯定优点,找出缺点,指出努力地方向,鼓励学生上进。
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是:第一,学生自评;第二,小组评议;第三,班主任评价;第四,信息反馈。
课外、校外教育:
·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4条)
·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
群众性活动
小组活动(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个别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教师在课外、校外教育中的作用(启发引导)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3条)
·简述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方式
互访
建立通讯联系
举行家长会
组织家长委员会
举办家长学校
·简述如何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3条)
·简述学校、家庭与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
2)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
3)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效果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从事教育研究必须遵守研究的伦理原则(自愿原则、匿名原则、保密原则、无害原则)
·教育研究特点(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可验证性)
·教育研究的意义(3条)
·选择研究课题必须符合的三条基本准则
课题必须有价值
课题必须新颖
课题必须具有可行性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6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