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11北京朝阳区期末)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则等于 (A)
(A) 4 (B)2 (C)1 (D) -2
2.(2011北京朝阳区期末)
已知数列满足:,定义使
为整数的数叫做企盼数,则区间内所有的企盼数的和为 2026
.
3.(2011北京朝阳区期末)
已知函数(,,为常数,).
(Ⅰ)若时,数列满足条件:点在函数的图象上,求的前项和;
(Ⅱ)在(Ⅰ)的条件下,若,,(),
证明:;
(Ⅲ)若时,是奇函数,,数列满足,,
求证:.
解:(Ⅰ)依条件有.
因为点在函数的图象上,所以.
因为,
所以是首项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 1分
所以.
即数列的前项和. ……………………………… 2分
(Ⅱ)证明:依条件有 即解得
所以.
所以 ……………………………………… 3分
因为=
,
又,所以.
即. …………………………………………………… 5分
(Ⅲ)依条件.
因为为奇函数,所以.
即. 解得. 所以.
又,所以.
故. ……………………………………………………………6分
因为,所以. 所以时,有().
又,
若,则. 从而. 这与矛盾.
所以. …………………………………………………………… 8分
所以.
所以. ………………10分
所以
. …………………12分
因为,,所以. 所以.
所以. …14分
4. (2011北京丰台区期末)
已知函数,数列中,.当取不同的值时,得到不同的数列,如当时,得到无穷数列1,3,…;当时,得到常数列2,2,2,…;当时,得到有穷数列,0.
(Ⅰ)若,求的值;
(Ⅱ)设数列满足,.求证:不论取中的任何数,都可以得到一个有穷数列;
(Ⅲ)如果当时,都有,求的取值范围.
解:(Ⅰ)因为 ,且,
所以 . 同理可得,即. ………………………3分
(Ⅱ)证明:假设为数列中的第项,即;则
;
;
………
;
, 即。
故不论取中的任何数,都可以得到一个有穷数列.
(Ⅲ)因为,且,
所以 .
又因为当时, ,
即,
所以 当时,有.
5. (2011北京西城区期末)
| 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下列式子中数值不能确定的是(D) | |||
| (A) | (B) | (C) | (D) |
已知数列,满足,其中.
(Ⅰ)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且.
(ⅰ)记,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
(ⅱ)若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均未在该数列中重复出现无数次. 求首项应满足的条件.
解:(Ⅰ)当时,有
…………2分
. ………………3分
又因为也满足上式,所以数列的通项为.………………4分
(Ⅱ)(ⅰ)因为对任意的有, ………………5分
所以
,
所以数列为等差数列. ………………7分
(ⅱ)设,(其中为常数且),所以
所以数列均为以7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9分
设,
(其中,为中的一个常数),
当时,对任意的有; ………………10分
当时,
………………11分
①若,则对任意的有,所以数列为单调减数列;
②若,则对任意的有,所以数列为单调增数列;
………………12分
综上:设集合,
当时,数列中必有某数重复出现无数次.
当时, 均为单调数列,任意一个数在这6个数列中最多出现一次,所以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均未在该数列中重复出现无数次. ………14分
7. (2011巢湖一检)在等比数列中,,公比为q,前n项和为,若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则q等于(C)
A.2 B. C.3 D.
8. (2011巢湖一检)已知函数.
(Ⅰ)求证 :的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
(Ⅱ)若;
(Ⅲ)已知: ,数列的前项和为时,对一切都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证明:(Ⅰ)在函数图象上任取一点,关于的对称点为,
∴, ∴①.
∵,即②.
将①代入②得,,
∴,∴也在图象上,∴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
(直接证得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也可给分)
……………………5分
(Ⅱ)由(Ⅰ)可知,
又∵时, ③
④
③+④得 ,∴. ……………………9分
(Ⅲ)由(Ⅱ)可知,当时,,
∴当时,;
∵当时,也适合上式,∴.
由得,,∴,即.
令,则,
又∵,∴,
∴当时,即时,最大,它的最大值是,∴.
9. (2011承德期末)下表给出一个“直角三角形数阵”满足每一列成等差数列,从第三行起,每一行的数成等比数列,且每一行的公比相等,记第i行第j列的数为,则等于( C )
A. B.
C. D.1
10. (2011承德期末)数列的前100项的和等于.
11.(2011东莞期末)
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该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若,则的取值范围是(A)
A. B. C. D.
12.(2011东莞期末)
等比数列中, ,且依次成等差数列,则的前项和等于 63 .
13.(2011东莞期末)
已知数列()的各项满足:,(,).
(1) 判断数列是否成等比数列;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 若数列为递增数列,求的取值范围.
解:(1)
,
.
当时,,则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当时,,则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2)由(1)可知当时,,
.
当时,,也符合上式,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3)
.
∵ 为递增数列,
∴恒成立.
①当为奇数时,有,即恒成立,
由得.
②当为偶数时,有,即恒成立,
由,得.
故的取值范围是.
14.(2011佛山一检)在等差数列中,首项公差,若,则(A)
A. B.
C. D.
15.(2011佛山一检)
设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其前项和为,且成等差数列.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记的前项和为,求.
解:(Ⅰ)∵,,
由成等差数列得,,即,
解得,故;
(Ⅱ),
法1:, ①
①得,, ②
①②得,
,
∴.
法2:,
设,记,
则,
∴, -
故.
16.(2011福州期末)已知实数成等比数列,且函数时取到极大值,则等于 ( A )
A.-1 B.0 C.1 D.2
17.(2011福州期末)数列是首项为2,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其前项的和为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
(Ⅱ)设,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
解:(Ⅰ)依题意: 2分
= 4分
(Ⅱ)由(Ⅰ)知 5分
7分
9分
12分
18.( 2011广东广雅中学期末)
已知等差数列首项为,公差为,等比数列首项为,公比为,其中都是大于1的正整数,且,对于任意的,总存在,使得成立,则 ( C )
A. B. C. D.
19. (2011广州调研)
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则 126 .
20.(2011哈尔滨期末)
若两个等差数列和的前项和分别是和,已知,则
( D )
A. B. C. D.
21.(2011哈尔滨期末)
设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其前项积为,并满足条件,给出下列结论:
(1);(2);(3);(4)使成立的最小自然数
等于,其中正确的编号为(1)(3)(4).
22.(2011杭州质检)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已知,,
(第4题)
则 ( A )
A.14 B. 19 C. 28 D.60
23.(2011杭州质检)已知函数
若数列满足,
且是递减数列,则实数a的取值
范围是 ( C )
A. B. C. D.
24.(2011杭州质检)等比数列,,,…的第是 .
25.(2011杭州质检)设n为正整数,,计算得,,,,观察上述结果,可推测一般的结论为 (nN*).
26.(2011杭州质检)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其中p是不为零的常数.
(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2)当p=3时,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证:因为Sn=4an– p(nN*),则Sn – 1 = 4an – 1 – p(nN*, n2),
所以当n2时,,整理得. 5分
由Sn=4an– p,令,得,解得.
所以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7分
(2)解:因为a1=1,则,
由,得 , 9分
当n2时,由累加得
=,
当n = 1时,上式也成立.
27.(2011湖北八校一联)
有下列数组排成一排:
如果把上述数组中的括号都去掉会形成一个数列:
则此数列中的第2011项是 ( B )
A. B. C. D.
28.(2011湖北八校一联)
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都为正数,且当则数列
等于 。
29.(2011湖北八校一联)
已知数列
(I)李四同学欲求的通项公式,他想,如能找到一个函数 (A、B、C是常数),把递推关系变成后,就容易求出 的通项了,请问:他设想的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II)记都成立,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
解:(Ⅰ)
,
所以只需,
,
,
.故李四设想的存在,.
,
5分
(Ⅱ)
, 7分
由,得 .
设,则
,
当时,
,(用数学归纳法证也行)
时, . 容易验证 ,时,,
,
的取值范围为 . 13分
30.(2011·湖北重点中学二联)已知数列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则= 。
31.(2011·湖北重点中学二联)(本小题满分13分)
在数列
(I)若是公比为β的等比数列,求α和β的值。
(II)若,基于事实:如果d是a和b的公约数,那么d一定是a-b的约数。研讨是否存在正整数k和n,使得有大于1的公约数,如果存在求出k和n,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I)是公比的的等比数列
…………2分
即
又
………………4分
、是方程的两根
或…………6分
(II)假设存在正整数,使得与有大于1的公约数,
则也是即的约数
依题设,
是的约数…………8分
从而是与的公约数
同理可得是的约数依次类推,是与的约数……10分
,故
于是 ………………12分
又∵
是的约数和的约数
是即的约数
从而是即1的约数,这与矛盾
故不存在使与有大于1的公约数.
32、(2011·淮南一模)若数列的通项公式分别是,,且对任意 恒成立,则常数的取值范围是 ;
33、(2011·淮南一模)(本小题13分)
在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为坐标的点均在直线上,数列满足条件:, ()。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求 成立的正整数的最小值。
解:(Ⅰ)依题意:
∴,(*)
∴,
∵, ∴. ∴ 数列{}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即为数列的通项公式。 ┉┉┉┉┉6分
(Ⅱ)
∴
∴
(3)-(4)得
10分
,即,
又当时,
当时,
故使成立的正整数的最小值为5 . ┉┉┉┉┉┉┉┉13分
34、. (2011·黄冈期末)已知数列中,是其前n项和,若=1,=2,且则_____6_____,
=____4021___ .
35.(2011·黄冈期末)(13分)已知数列满足,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令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证:
1)解:由
得
得 整理得
从而有 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6分
(2)证明:
即
……………………………13分
36. (2011·惠州三调)已知整数以按如下规律排成一列:、、、、,,,,,,……,则第个数对是( )
A. B. C. D.
【解析】C; 根据题中规律,有为第项,为第2项,为第4项,…,为第项,因此第项为.
37. (2011·惠州三调)(本题满分14分)
,是方程的两根, 数列是公差为正的等差数列,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1)由.且得 …………… 2分
, …………… 4分
在中,令得当时,T=,
两式相减得, …………… 6分
. …………… 8分
(2), ……………… 9分
,,
…………… 10分
=2
=, ………………13分
…………… 14分
38、(2011·锦州期末)设数列满足
,它的前项和为,则的最小为下列何值时S>1025 ( C )
(A)9 (B)10 (C)11 (D)12
39.(2011·金华十二校一联)设和是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且在和处的抛物线切线相互垂直, 已知由及抛物线的顶点所成的三角形重心的轨迹也是一抛物线, 记为.对重复以上过程,又得一抛物线,余类推.设如此得到抛物线的序列为,若抛物线的方程为,经专家计算得,
,
,
,
,
.
则= -1 .
40.(2011·九江七校二月联考)(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中,,,其前项和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为非零整数,),试确定的值,使得对任意,都有成立.
解: (1)由已知,(,), ………………2分
∴数列是以为首项,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 ……………4分
(2)∵,∴,要使恒成立,
∴恒成立,
∴恒成立,
∴恒成立. ……………………6分
(ⅰ)当为奇数时,即恒成立,
当且仅当时,有最小值为1,
∴ ……………8分
(ⅱ)当为偶数时,即恒成立,当且仅当时,有最大值,
∴ …………10分
即,又为非零整数,则.
综上所述,存在,使得对任意,都有.…
41.(2011·南昌期末)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则数列的公差是( C )
A. B. C. D.
42.(2011·南昌期末)已知下面数列和递推关系:
①数列{an}(an = n)有递推关系a n+2= 2an+1–an;
②数列有递推关系:
③数列有递推关系:
请猜测出数列的一个类似的递推关系:______.
43. (2011·南昌期末)(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满足, 且,其中.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满足,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的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令,记数列的前项积为,其中,试比较与9的大小,并加以证明.
21.解:(1)因为,即………1分
又,所以有,所以
所以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2分
由得,解得
故数列的通项公式为…………………………………………4分
(2) =,所以,
若成等比数列,则,
即.…………………………………………………………5分
由,可得,所以,…7分
从而,又,且,所以,
此时.故当且仅当,.使得成等比数列………………8分
(3) 构造函数
则,…………………………………………………………9分
当时,,即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10分
所以,所以,…11分
记,
则,…………………………………………12分
所以:…………………13分
即,所以,所以………………………………………14分
44、(2011·日照一调)(本小题满分12分)
等比数列中,已知.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分别为等差数列的第4项和第16项,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
解:(Ⅰ)设的公比为,
由已知得,解得.所以. ……………5分
(Ⅱ)由(Ⅰ)得,则,,
设的公差为,则有 解得 ……………………8分
…………10分
且数列的前项和 ………12分
45、(2011·日照一调)(本小题共12分)
数列{}的首项=1,前项和为,点(, )、(4, 10)都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 数列满足.
(Ⅰ)求证: 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令cn=() , =++.
试比较与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当时,<,所以<,
当时,< ,所以<,
当时,>,所以>.………12分
46、(2011·三明三校二月联考)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则= 21 .
47. (2011·三明三校二月联考)(本题满分13分)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且分别是等比数列的. (1)求数列与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对任意自然数均有:成立.求的值。
解:(1)∵a2=1+d ,a5=1+4d ,a14=1+13d,且a2、a5、a14成等比数列
∴ ∴
又∵. ∴
(2)∵ ① ∴ 即
又 ②
①-②:
∴ ∴
∴
48.(2011·汕头期末)在等比数列中,首项,,则公比为 .
解:由题设可得,从而;
49.(2011·汕头期末)在中,是以为第三项,4为第七项的等差数列的公差,是以为
第三项,9为第六项的等比数列的公比,则 .
解:.依设有,
所以.
50. (2011·汕头期末)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满足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
(Ⅰ)写出数列的一个递推关系式;
(Ⅱ)证明:是等比数列,
并求的通项公式;
(Ⅲ)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Ⅰ)由程序框图可知,, 2分
(Ⅱ)由,
且可知,数列是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可得,即,,又,
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9分
(Ⅲ),
①,
②,
两式相减得
14分
51. (2011·上海普陀区高三期末)若数列对任意的都有,且,则= 40 .
52. (2011·上海普陀区高三期末)(本题满分20分,其中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10分.)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是直线上的个点(,、均为非零常数).
(1)若数列成等差数列,求证:数列也成等差数列;
(2)若点是直线上一点,且,求的值;
(3)若点满足,我们称是向量,,…,的线性组合,是该线性组合的系数数列.
当是向量,,…,的线性组合时,请参考以下线索:
① 系数数列需满足怎样的条件,点会落在直线上?
② 若点落在直线上,系数数列会满足怎样的结论?
③ 能否根据你给出的系数数列满足的条件,确定在直线上的点的个数或坐标?
试提出一个相关命题(或猜想)并开展研究,写出你的研究过程.【本小题将根据你提出的命题(或猜想)的完备程度和研究过程中体现的思维层次,给予不同的评分】
解:(1)证: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因为,
所以为定值,即数列也成等差数列.
(2)证:因为点、和都是直线上一点,故有()
于是,
| 令,则有. | |
| (3)(理科) 提出命题:(在本题大前提下)若点满足,则系数数列的和是点在直线上的充要条件. 证明:设,由条件, 先证充分性:“当时,点在直线上”. 因为, 故 而(),所以
当时,即有,即点在直线上. 再证必要性:“若点在直线上,则.” 因为, 故 而因为(),所以
又因为点在直线上,所以满足,故. 补充:由以上证明进一步可知,对于直线上任一点,若满足,则都有. |
54、(2011·上海长宁区高三期末)如图,连结的各边中点得到一个新的,又的各边中点得到一个新的,如此无限继续下去,得到一系列三角形,,,, 这一系列三角形趋向于一个点。已知,则点的坐标是(A )
A、 B、 C、D、
55、(2011·上海长宁区高三期末)(本题满分18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8分)
已知点,,…,(为正整数)都在函数的图像上,其中是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2)设数列的前项的和,求;
(3)设,当时,问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 ,
…………………………………………………. 2分
,,是等比数列。
…………………………………………………. 4分
(2)因为是等比数列,且公比,,。
…………………………………………………. 6分
当时, ;
…………………………………………………. 7分
当时,。
…………………………………………………. 9分
因此,。
…………………………………………………. 10分
(3),,
………………………………………………….12分
设,当最大时,则,
…………………………………………………. 14分
解得,,。
…………………………………………………. 16分
所以时取得最大值,因此的面积存在最大值。
…………………………………………………. 18分
56、 (2011·泰安高三期末)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n,若a3+ a7- a10=8, a11- a4=4,则S13等于( A )
A.152 B.154 C.156 D.158
57. (2011·泰安高三期末)(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an}和{bn}满足: a1=,an+1=an+n-4,bn=(-1)n(an-3n+21),其中为实数,n为正整数.
(Ⅰ)证明:对任意实数,数列{an}不是等比数列;
(Ⅱ)证明:当≠-18时,数列{bn}是等比数列.
解:(Ⅰ)证明 假设存在一个实数,使{an}是等比数列,则有a22= a1a3,……(2分)
即矛盾.
所以 对于任意,{an}不是等比数列. ………………………………………………(6分)
(Ⅱ)证明 因为bn+1=(-1)n+1[an+1-3(n+1)+21]=(-1) n+1
=-……………………………………………………(10分)
又≠-18,所以b1=-(+18)≠0. ………………………………………………………(11分)
由上式知bn≠0,所以
故当≠-18时,数列{ bn}是以-(+18)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2分)
58.(2011中山期末)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23 .
59.(2011中山期末)(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是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且 ,
是和的一个等比中项.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的公比,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1)是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
,
即:
由 或
当 时,舍去),
② 当 时,舍去),
(2)若 ,则:
+
+
两式相减得:
60. (2011苏北四市二调)(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其中常数.
(1)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
(2)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对于(2)中数列,若数列满足(),在与 之间插入()个2,得到一个新的数列,试问:是否存在正整数m,使得数列 的前m项的和?如果存在,求出m的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
∴,∴, …………………………………4分
∵,∴,∴
∴,∴数列为等比数列.
(2)由(1)知,∴ ……………………………8分
又∵,∴,∴,∴ ……………………………10分
(3)由(2)得,即,
数列中,(含项)前的所有项的和是:
…………………12分
当k=10 时,其和是
当k=11 时,其和是
又因为2011-1077=934=4672,是2的倍数 ………………………………14分
所以当时,,
所以存在m=988使得 ……………………………………16分
61.( 2011·温州八校联考)数列满足,记数列前n项的和为Sn,若对任意的 恒成立,则正整数的最小值为 ( A )
A.10 B.9 C.8 D.7
62.( 2011·温州八校联考)等比数列中,,函数,则函数f(x) 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_____y=_____ 。
63.( 2011·温州八校联考)将一个三位数的三个数字顺序颠倒,将所得到的数与原数相加,若和中没有一个数字是偶数,则称这个数为“奇和数”。那么,所有的三位数中,奇和数有__100________个。
、 (2011·温州十校高三期末)
数列是等差数列,若,且,它的前项和有最大值,那么当取得最小正值时, ( C )
(A) (B) (C) (D)
65、(2011·温州十校高三期末)我国的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图(1)、(2)、(3)、(4)为刺绣最简单的四个图案,这些图案都是由小正方形构成,小正方形数越多刺绣越漂亮;现按同样的规律刺绣(小正方形的摆放规律相同),设第个图形包含个小正方形.则的表达式为
66、(2011·温州十校高三期末)设是等差数列,从中取3个不同的数,使这3个数仍成等差数列,则这样不同的等差数列有 180 个
67. (2011烟台一调)等比数列{an}中,a3=6,前三项和,则公比q的值为( C )
A.1 B. C.1或 D.或
68. (2011烟台一调)设是从-1,0,1这三个整数中取值的数列,若,则中数字0的个数为( A )
A.11 B.12 C.13 D.14
69. (2011烟台一调)(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bn=2-2Sn;数列{an}为等差数列,且a5=14,a7=20.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1,2,3…),为数列的前项和.求.
解:(1)由,令,则,又
所以
当时,由,可得
即 所以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于是
(2)数列为等差数列,公差,可得 从而
,
.
70.(2011镇江高三期末)在等比数列中,若,则的值是 4 .
71. (2011镇江高三期末)已知等差数列首项为,公差为,等比数列首项为,公比为,其中都是大于1的正整数,且,对于任意的,总存在,使得成立,则 .
72. (2011镇江高三期末)已知公差大于零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是某等比数列的连续三项,求值;
(3)是否存在常数,使得数列为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常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解:为等差数列,∵,
又,∴,是方程的两个根
又公差,∴,∴,.
∴ ∴
∴.…………5分
(2)由,是某等比数列的连续三项,,
即 ,
解得.
(3)由(1)知,,
假设存在常数,使数列为等差数列,
【法一】由,
得,
解得.
,易知数列为等差数列.
【法二】假设存在常数,使数列为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可知,
得恒成立,可得.
,易知数列为等差数列.
【说明】本题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的判定,方程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待定系数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