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初中数学平面几何教学策略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04:13
文档

浅谈初中数学平面几何教学策略

要教好初中数学的几何部分,数学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根据初中数学的教学大纲,可知初中几何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得学生初步掌握初中几何知识,并能灵活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几何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一、初中几何知识的学习特点初中几何多是平面几何内容,主要涉及几何概念及其性质,几何知识简洁、逻辑性强,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关于几何知识的论述,基本都是直接给出定义和性质,而不重视推导出几何定理的过程。教师在教课时,也常常是直接给学生灌输知识,而不重视引导学生思考概念是如何形成
推荐度:
导读要教好初中数学的几何部分,数学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根据初中数学的教学大纲,可知初中几何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得学生初步掌握初中几何知识,并能灵活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几何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一、初中几何知识的学习特点初中几何多是平面几何内容,主要涉及几何概念及其性质,几何知识简洁、逻辑性强,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关于几何知识的论述,基本都是直接给出定义和性质,而不重视推导出几何定理的过程。教师在教课时,也常常是直接给学生灌输知识,而不重视引导学生思考概念是如何形成


要教好初中数学的几何部分,数学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根据初中数学的教学大纲,可知初中几何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得学生初步掌握初中几何知识,并能灵活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几何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一、初中几何知识的学习特点

初中几何多是平面几何内容,主要涉及几何概念及其性质,几何知识简洁、逻辑性强,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关于几何知识的论述,基本都是直接给出定义和性质,而不重视推导出几何定理的过程。教师在教课时,也常常是直接给学生灌输知识,而不重视引导学生思考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导致学生形成一个共识,学习初中几何只要死记硬背概念和性质就好,解决几何题目时直接套用公式就好。学生在学习时对于定理的思维过程不求甚解,对知识的掌握并不牢靠,在后期复习的过程中,错漏百出。实际上,要真正理解几何知识,逻辑思维推导的过程非常重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亲手进行推导,这甚至可以说是学好几何的必经之路。由于思维能力,初中生还不能深究几何公理的思维过程,但是初中生完全可以经由教师指导,推导出几何性质和推论。

以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为例,学生从教材上看到这一定理,不理解为什么是这样,只能死记硬背下来,在遇到需要运用这一定理解题的时候,学生却往往无法记忆起来,更遑论灵活运用。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推论,证明此定理的正确性,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理解记忆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证明两线段相等来反向证明此性质的正确性,学生一般无法正向推论出几何性质,这时,逆向推导的思维过程就非常有用。这也证明,有时,数学性质是通过大胆假设,加之小心求证而确定下来的,严谨的证明就是思维过程的体现,也是初中几何部分学习的主要特点。

二、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指引,学生的学习过程会轻松很多,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吸收知识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如果学生学习有兴趣,在遇见难题或者挫折时,也会去尝试解答问题。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几何模型,学生如果能多观察生活中的几何现象,则能增加对于几何知识的熟悉感,从而产生深入思考、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然而,一些数学老师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对此产生负效应。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老师要特别注意教学的方式,要深入挖掘教材,不能一味给学生做题,而不考虑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找到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具体可以参考展示多媒体课件的方法。例如研究平面上两个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其性质时,利用多媒体动画进行演示,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其几何规律,学生不仅能更直观地理解几何知识,也对平面几何的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亲手画图、折纸,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上来看,这是目前比较实用的一种方法。教师每讲解一个几何知识点,都配上详细的图形解释,学生跟着老师动手画图,会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也很活跃。以上的方法都可以吸引学生学习初中几何,带领学生尽快入门,避免学生错过入门的关键期,而成为几何学习上的学困生。

三、数形转化,化难为易

平面几何中的证明题是初中几何题型的重点问题,它一方面考验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们空间想象能力。初中几何题型大体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平面图形图形数量之间的关系,二是平面图形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但其实万变不离其宗,这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也即位置可以转化为数量,数量也可以转换成位置。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要证明两线段平行,只需证明两线段之间的两个角度相加为180°即可,这就是常说的最简单的数形转化。下面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简化题目,轻松解题的方法。

例题:直线CD和AB以及FE交于GH两点,并且∠DHE=∠BGE

1:说明:CD∥AB

2.GM为∠BGE角平分线,NF为∠DHE角平分线,证明:GM和HN平行

四、分析、深入、化解三部法解题

三部法包括了一下三种基本数学思维方式:(1)综合法(由因至果),根据已知的几何条件,综合分析题目意图和指向,利用所学的公理、定理来推敲出解题的方向方法,步步为营,顺藤摸瓜,直到“揪出”解题步骤方法。(2)分析法(知果探因),这类技巧适合几何证明题也就是知道了所需要证明的结论,求证明方法,这时候就可以将所需要证明的结论当做已知条件,慢慢靠近题目给出的条件,

“要证明……只需证明……”逐步的找寻问题的本源。证明便不攻自破。(3)两头凑法:在掌握了前两种方法之后,可以尝试第三种方法,也就是一二种方法的结合。在正方向解题时遇到阻碍,可以尝试从反方向来探究,一步一步,最终会发现两边不谋而合的对上了,这时候只需要理顺关系,题目便变得简单。举个例子:

例题:直线AC∥DB,连AB,直线CA,BD及线段BA把图形隔成如图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 落在某个未知部分时,连接PA,PB,构成∠PAC,∠APB,∠PBD 三角。(1)当动点P落在第1部分时,求证:∠APB=∠PAC+∠PBD;(2)当动点P落在第2部分时,∠BPA=∠CAP+∠DBP是否成立?(3)当动点P在第3部分时,试探究∠CAP,∠BPA,∠DBP之间关系,写出动点P的可能存在的位置和相应结论。选择一种结论加以证明。

初中数学几何题型是最为灵活的一类题型,多变的线段图形、复杂的位置关系往往让学生们困惑不已。因此,在初中数学几何试题解答过程中,面对题型的千变万化,同学们往往“胡思乱想”而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其实只要学生沉着冷静掌握几何变化的一些基本原则,学会如何利用技巧进行解析,几何题便不再是梦魇。

参考文献:

[1]牟全胜.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解题方法探讨[J].南北桥,2015(5).

[2]朱毅航.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的解题思维培养路径探析[J].立刻考试研究(初中版),2016,2(3):26.

浅谈初中数学平面几何教学策略

邹勋

安顺市第五中学贵州安顺561000

195

文档

浅谈初中数学平面几何教学策略

要教好初中数学的几何部分,数学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根据初中数学的教学大纲,可知初中几何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得学生初步掌握初中几何知识,并能灵活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几何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一、初中几何知识的学习特点初中几何多是平面几何内容,主要涉及几何概念及其性质,几何知识简洁、逻辑性强,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关于几何知识的论述,基本都是直接给出定义和性质,而不重视推导出几何定理的过程。教师在教课时,也常常是直接给学生灌输知识,而不重视引导学生思考概念是如何形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