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24分)
1,语言符号主要具有两大特点任意和线。
2,汉语属于---汉藏------。
3,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4,语言的三要素是指------------语音、词汇、语法----------------------------。
5,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共有五个五部分,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6,------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与1888年制定公布的记音符号。
7,国际音标具有以下特点精确、通用、实用、开放。
8,汉语传统音韵学将韵母分为“四呼”,包括开口、齐齿、合口、撮口。
9,普通话语音系统共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升、去声。
10,从文字上看,可将人类的的文字分为音素、音节、语素。
11,六书造字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2,现代汉字有三种基本结构模式相离;相接;相交。
二、简答题(36分)
1,简述现代汉语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答:(1)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2)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3)古汉语和汉文化。(4)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5)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
2,现代汉语共有几大方言区?你属于哪个区?
答:现代汉语大概有如下几个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闽北方言区、闽南方言区、粤方言区、晋语方言区、平话方言区。金坛话属于吴方言区。
3,简述现代汉语的特点。
答:同英语相比,现代汉语有如下几个特点:(一)语言方面。1、 没有复辅音。2、 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多。3、 音节有声调。(二)词汇方面。1、 词的结构有双音化的倾向。2、 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三)语法方面。1、 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2、 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3、 有丰富的量词。
同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的特点:
1、 语音方面。古汉语里有入声,现代汉语里没有。2、 词汇方面。古汉语里单音节词占大多数,而现代汉语里则是双音节词多数。3、 语法方面。(1)古汉语量词不发达,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而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数词和名词之间必须有量词。(2)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现象比较多。(3)省略在古今汉语里都能见到,但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更为多见,更为复杂,成为古汉语比较明显的特点。(4)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不是完全没有变化,特别是动词和宾语的语序,古汉语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例如,否定句中的代词作宾语和疑问句中的代词作宾语,一般都以宾语前置为常。
4,汉语拼音方案在记音方法上有哪些优点?
答:《汉语拼音方案》的优点是:1、符号数目少,只有26个字母;2、采用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书写方便,有助于国际交流。3、字母音素化,标写语音准确灵活。《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是:给汉字注音,帮助人们准确地识读汉字,有助于语文教学,也有助于矫正读音,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有力工具。方案在其他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少数民族制定文字的依据和基础;字典注音、图书编目、译写我国人名地名等都离不开汉语拼音;同时它也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电脑输入信息的主要符号之一;另外,由于它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拉丁字母,所以可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5,请写出每个声母的发音条件。
答:b双唇音、塞音、清、不送气。p双唇音、塞音、清、送气。m双唇音、鼻音、浊。f唇齿音、擦音、清。d舌尖中音、塞音、清、不送气。t舌尖中音、塞音、清、送气。n舌尖中音、鼻音、浊。l舌尖中音、边音、浊。g舌根音、塞音、清、不送气。k舌根音、塞音、清、送气。h舌根音、擦音、清。j舌面音、塞擦音、清、不送气。q舌面音、塞擦音、清、送气。x舌面音、擦音、清。z舌尖前音、塞擦音、清、不送气。c舌尖前音、塞擦音、清、送气。s舌尖前音、擦音、清。z舌尖后音、塞擦音、清、不送气。ch 舌尖后音、塞擦音、清、送气。s舌尖后音、擦音、清。r舌尖后音、擦音、浊。
6,许多方言的语音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跟普通话有什么不同之处,请归纳一下你所使用的方言跟普通话语音的差别。
答:金坛话的语音跟普通话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声母方面:绍兴话平翘舌不分,n,l 不分,h,f 不分,r,l 不分。送气的p,t,k 等常读成不送气的b,d,g.。韵母方面:前后鼻不分。声调方面:有入声。
7,举例说明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
答:1、结构简明
汉语音节最少1个音素,最多4个音素,分别构成声母韵头韵腹韵尾;音节体现在书面上通常为一个汉字,具有词汇意义。
而英语音节有的有词汇意义,如:red[red] ;有的没有词汇意义,必须组合成单词才有意义,如: six[siks]中的后一音节。
相比之下,汉语音节具有结构简明、表意明确的特点。
2、汉语音节可以没有辅音,辅音出现在音节的开头或者末尾,没有复辅音。
3、乐音居多,响亮悦耳
所有音节都有元音。有的完全是元音,如:阿、哦、俄、袄、欧、优;405个基本音节,以元音收尾的开音节231个,占一半以上;有的由元音和辅音n、ng组成闭音节,也具有一定乐音性。如:安、英、副、莫。
4、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不同声调的音节交错搭配,形成了抑扬顿挫的特点,使语音富有节奏感。
8,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主要有哪些?
答:b、p、m可以和开口呼、齐齿呼以及合口呼中的单韵母u相拼,不能跟撮口呼韵母相拼;f只能和开口呼以及合口呼中的单韵母u相拼。所有声母中,f能配合的韵母最少;d、t和n、l虽然发音部位相同,但与韵母的配合关系稍有差别d、t 只能跟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的韵母相拼,不能跟撮口呼的韵母相拼。但n、l 跟开、齐、合、撮四呼几乎都能相拼;j、q、x 可以跟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相拼,但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g、k、h、zh、ch 、sh、r、z、c、s与j、q、x 正好相反,只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不能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零声母能跟四呼中所有的韵母相拼;所有声母中,能和开口呼韵母相拼的声母最多、能和撮口呼韵母相拼的声母最少、只有n l和零声母能和全部四呼相拼。
9,同因素文字、音节文字相比,汉字具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点?
答: 1、从书写形式上看,汉字是平面型方块文字。2、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原本存在一定的理据。3、从汉字所记录的语音单位来看,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汉语的音节。4、 从汉字记录汉语的方式上看,汉字记录汉语不实行分词连写。5、 从汉字自身来看,汉字数量多,字形结构复杂。6、 从汉字跟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来看,汉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
三、请分析下列汉字的音节结构(表明各个音节的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的调值和调类)(20分)
1,摆
声母:b 韵头: 韵腹:a 韵尾:i 调值:214 调类:上声
2,皇
声母:h 韵头:u 韵腹:a 韵尾:ng 调值:35 调类:阳平
3,卫
声母: 韵头:u 韵腹:e 韵尾:i 调值: 51 调类: 去声
4,安
声母: 韵头: 韵腹:an 韵尾: 调值:55 调类: 阴平
5,情
声母:q 韵头: 韵腹:i 韵尾: ng 调值:35 调类:阳平
四、请写出以下汉字的构字方式(20分)
1,月 象形 ,水 象形 ,木 象形
4,上 象形 ,本 指事 ,刃 会意
7,明 会意 ,众 会意 ,闪 会意
10,姑 形声 ,湖 形声 ,鲈 形声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第二次作业
语汇、语义部分
一、填空
1、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是 语素 。
2、从不同的角度,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语素进行不同的分类,比较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音节数目的不同,将语素分为 单音节 语素和 多音节 语素;(2)按能否单独成词,将语素分为 成词 语素和 不成词 语素;(3)按语素在同其他成分组合时位置是否固定,将语素分为 定位 语素和 不定位 语素。
3、一般来说,词应当具有以下特点:(1)语音的 固定 性;(2)语义的 整体 性;(3)结构的 凝固 性。
4、按其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将合成词分为 复合词 和 派生词 两大类。
5、构词语素在词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区别的,表示实在的词汇意义的语素是 词根 ,表示附加意义的虚语素是 词缀 。
6、按词缀位置的不同,可将派生词分为两种类型:一是 前附 式,二是 后附 式。
7、基本词的特点主要体现为:(1) 全民常用(2) 历史稳固 性;(3) 构词能产 性。
8、一般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词:(1)新词;(2)外来词;(3)方言词;(4)古语词;(5)专门性词语。
9、古语词有两类:一类是 历史此 ,一类是 文言词 。
10、文言词的使用可以依循两条原则:一是 必要 性原则,二是 可读 性原则。
11、专门性词语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专业术语,一类是 行业用语 。
12、常用的固定词语主要包括:(1)成语;(2)惯用语(3)歇后语;(4)谚语;(5)缩略语。
13、成语的特点主要体现为:(1)结构定型;(2)形式整齐;(3)含义丰富。
14、缩略语的构成方式或称缩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截取 式;(2) 抽取 式;(3) 数字 式。
15、对词义的性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1)词义具有 客观性;(2)词义具有
概括 性;(3)词义具有 模糊 性;(4)词义具有 历史 性。
16、 理性 义和 附加 义构成了一个实词的词义系统。
17、词义的历时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1)词义的 扩大 ;(2)词义的 缩小 ;(3)词义的 转移 。
18、相同的语音形式表达不同的意义内容,就成了同音词和多义词,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内容就形成了同义词。
19、同义词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理性意义、附加意义和用法三个方面。
20、从反义词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反义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 绝对 反义词,一类是
相对 反义词。
二、举例说明语素、词、短语的区别。
答: 1、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是最小的能够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是词和词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2、语素是构词材料,是一种备用的造句单位,语素只有单独成词或组合成词时,才有可能使用。所以“能够运用”是语素和词的最大的区别。短语也“能够运用”,但它可以再作切分,切分出几个“能够运用”的语言单位。所以词是介于语素和短语之间的语言单位,是最基本的现成的语言材料。
三、词应当具有哪些特点?或者说,对词可以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判定?
答: 1、语音的固定性。2、语义的整体性。3、结构的凝固性。
四、按要求将下列词语进行分类。
尚书 模特儿 瘪三 领班 宰相 精卫 蒙太奇 曰 白兰地 之 苏打 名堂 上网 因特网 网民 大款 搞 语素 原子 低保
答:新词:领班 上网 网民 大款
历史词:尚书 宰相 文言词:曰 之
方言词:瘪三 名堂 搞
外来词:模特儿 蒙太奇 白兰地 苏打 因特网
专门词:语素 原子 低保
五、分析下列词语的构造方式。
飞快(偏正) 痛快(偏正) 快活(偏正) 快速(偏正) 赶快(后补) 赶紧(后补)
快报(偏正) 棋子(偏正) 帘子(后附) 离子(偏正) 例子(后附) 莲子(偏正)
父子(并列) 儿子(后附) 变化(并列) 绿化(后附) 老化(后附) 消化(并列)
头脑(并列) 白头(偏正) 石头(后附) 头发(偏正) 头目(并列) 头等(偏正)
头疼(陈述) 感动(连动) 动员(支配) 自动(附加) 动人(支配) 记号(偏正)
记者(后附) 记忆(并列) 记住(后补) 人性(偏正) 耐性(后附) 性格(并列)
性别(偏正) 包围(并列) 包产(支配)
六、简述词义的性质
答:(一)词义具有客观性。(二)词义具有概括性。(三)词义具有模糊性。(四)词义具有历史性。
七、词义的历时变化主要有哪几种类型?下列词义双意义变化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答:词义的历时变化主要有三种类型,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
皮:词义的扩大。 脚:词义的转移。 走:词义的转移。 去:词义的转移。
臭:词义的缩小。 爱人:词义的转移。 丈夫;词义的缩小。 交通:词义的转移。
经理:词义的转移 。 行李:词义的转移。
八、辨析下列同义词。
1、边疆——边境——边界
答:三者都指远离国境的地方。但词义所指的范围,边疆大于边境,边境大于边界。
2、成果——结果——后果
答:三个词的感情色彩不同。“结果”是中性词,“成果”是褒义词,“后果”是贬义词。
3、果断——武断
答:“果断”是指正确处理问题的果决态度,是褒义词。“武断”是指主观注意地坚持己见的错误地处理问题的态度。
4、母亲——妈妈
答:二者的语体义不同,“母亲”是书面语,“妈妈”是口语。
5、失望——绝望
答:二者词义的轻重不同。“失望”是指失去希望,没有信心。“绝望”是指毫无希望,程度重于失望。
九、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歧义结构。
1、安徽/和河南的部分地区
安徽和河南的/部分地区
2、对/老师的意见
对老师的/意见
3、不是/纯净水不好喝
不是纯净水/不好喝
4、 五加六/乘以六减三
五加六乘以六/减三
5、 咬死猎人/的狗
咬死/猎人的狗
6、 喜欢/孩子的老师
喜欢孩子的/老师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第三次作业
语法、修辞部分
一、填空
1、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为词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 是虚词。
2、数词主要有系数词和位数词两种。
3、形容词可以分为表示 性质 的形容词和表示 状态 的形容词两类。
4、根据代词的替代功能的不同,可以把代词分为三类:(1) 人称 代词;(2) 指示 代词;(3) 疑问 代词。
5、 连词 和 介词 都是用于表达结构关系义的,可以统称为 关系词 。
6、句子的特殊成份主要指 提示 成份和 成份。
7、按分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的不同,可将联合复句分为 并列 复句、 连贯 复句、
递进 复句、 选择 复句等四类。
8、按偏正复句中偏句和正句的逻辑语义关系的不同,可将偏正复句分为 因果 复句、
转折 复句、 条件 复句和 让步 复句等四类。
9、按其语气类型的不同,可将句子分为四类 :(1) 陈述 句;(2) 疑问 句;(3)
祈使 句;(4) 感叹 句。
10、语体有两大类:(1) 口头 语体;(2) 书面 语体。
11、书面语体包括:(1) 文艺 语体;(2) 公文 语体;(3) 科技 语体;(4) 政论 语体。
12、比喻有三种:(1) 明喻 ;(2) 暗喻 ;(3) 借喻 。
13、比拟可以分为 拟人 和 拟物 两种。
14、夸张可一份为 扩大 夸张、 缩小 夸张和 超前 夸张三种。
15、双关可以分为 谐音 双关和 语义 双关两种。
16、按上联和下联在意义殇联系,可将对偶分为 正对 、 反对 和 串对 三种。
17、排比可分为 句子 排比和 句子成分 排比两种。
18、拈连可分为 全式 拈连和 略式 拈连两种。
二、简述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
答:1、语法上给词分类,可以采取不完全相同的标准。有从词表现出来的类别意义这一点出发给词分类的,也有从词的外部形态变化这一点出发给词分类的,而我们认为应该以词的语法功能作为分类标准。2、从意义出发给词分类,并不是没有一点理由。语法性质相同的词,意义上往往有共同之处。但是,以意义作为标准区别出来的类别,不是词的语法上的分类,而是一种逻辑上的分类。如“红”从意义上分类是名词,但从语法上看它是形容词。所以从意义出发给词分类,是不能达到语法类别的要求的,也是行不通的。从词的外部形态出发给词进行分类,也有缺陷。因为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而已就是说词的形态变化很少或者很不完全。因此,以形态为标准的分类方法,在汉语的词类划分上就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3、所以,对汉语来说,划分词类的标准只能是词的语法功能了。词的语法功能就是词的组合能力。
三、以“突然”和“忽然”为例说明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
答:“突然”除了可以作状语外,还可以作定语和谓语。如:这是一起突然事件。这件事很突然。而“忽然”只能作状语。所以“突然”是形容词,“忽然”是副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就在于,形容词除了在句子中作状语外,还可以其他成分,而副词只能在句中充当状语成分。
四、举例说明词的兼类和活用、同音同形词的区别。
答:兼类词是指那些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主要特征而词汇意义密切相关的词。如:“端正”就兼动词和形容词,可以说“端正态度”也可以说“态度端正”。同音同形词不是兼类,因为它们意义上没有联系。如:“打门”“打今天起”中的两个“打”就不是兼类词。词的活用现象和词的兼类也不同。因为词的活用现象,是甲类词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了表达上需要,偶尔用作乙类词。如:“作家的脑子里又意识流了一下。”“意识流”是名词,在这个句子中,临时活用为动词,是词的活用。
五、注明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词性。
1、(1)我和你一起看吧。( 介词连词 )
(2)小李和小张都是北方人。(连词 )
2、(1)老师已经和张明谈过一次话了。(介词 )
(2)小张和小李都是安徽人吗?( 连词 )
3、(1)等我跟女朋友商量一下再告诉你吧。(介词 )
(2)小李跟小张都来过我家。( 连词 )
4、(1)南端与苏州河相连。( 介词)
(2)中国与埃及都是文明古国。(连词 )
5、(1)比任何一种说法都有说服力。(介词 )
(2)他没法跟你比。( 动词 )
6、(1)那是另外的问题。( 形容词 )
(2)另外再补充两点。( 副词 )
7、(1)请大家比较一下两个画面。( 动词 )
(2)最近比较忙。( 副词 )
8、(1)他在教室。( 动词 )
(2)他在看书呢。( 副词 )
9、(1)火车通过站台。( 动词 )
(2)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认识。( 介词 )
10、(1)他看起来精神很好。( 名词 )
(2)他挺精神的。( 形容词 )
六、用框式图解法分析下列复杂短语
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2、我认真地看了两遍
3、学校同意张老师参加去北京的参观团
4、不知道他会不会答应让我去
5、我们必须把课上好
6、他被老师批评了
7、这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好文章
8、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七、用划线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1、我们提倡的事情,即使完全正确,大量成功,如果不经过群众认真的讨论并做出决定,群众也会有不满,而事实上总会有一部分失败或效果不好,所以没有经过群众讨论,就更难免遭到群众的埋怨。
1、 我们提倡的事情,即使完全正确,////大量成功,//如果不经过群众认真的讨论并做出决 并列 让步
定,/// 群众也会有不满,/而事实上总会有一部分失败或效果不好,//所以没有经过群众讨
假设 转折 因果
论,///就更难免遭到群众的埋怨。
假设
2、车摇慢了,线抽快了,线就会断头;车摇快了,线抽慢了,毛卷、棉条就会拧成绳,线就会打结。
2、车摇慢了,///线抽快了,//线就会断头;/车摇快了,///线抽慢了,//毛卷、棉条就会拧成 并列 条件 并列 并列 条件
绳,///线就会打结。
并列
3、你永远那么清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从不低头,所以,这正式英雄的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气节和精神。
3、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 ,///刀砍火烧,////从不低
并列 因果 让步 并列 让步
头,/所以,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气节和精神。
因果 并列
4、只有充分地利用我国的人力物力资源,尽快缩短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和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才能最迅速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加速四个现代化的进程。
4、只有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物力资源,//尽快缩短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和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并列
的差距,/才能最迅速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加速四个现代化的进程。
条件 并列
八、指明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格
1、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老薛就是工会,工会就是老薛。
答:暗喻,回环。
2、记忆是抹不去的,抹不去的是记忆。
答:回环。
3、春天来了 ,百花拉着手,清风唱着歌,歌唱着生命和活力。
答:拟人。
4、谁家办喜事,他登门祝贺;谁家遭不幸,他安慰周济;谁家屋漏,逢雨季他必去检查。
答:排比。
5、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口开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答:对偶,顶真。
6、在一些特产丰美,名胜古迹多的地区,更是宾客盈门,高朋满座。一把手有时变成“内交家”,自愿地被迫地生活在彬彬有礼、客客气气的应酬活动中。
答:仿词。
7、你就和我们一起过吧,好歹,稀的干的有什么吃什么。
答:仿词。
8、好哇,大风,你就使劲地刮吧。你现在刮得越大,秋后的雨水就越充足。刮吧,使劲地刮吧,刮来个丰收的好年景,刮来个富裕的好日子。
答:拈连,比拟。
9、一伙人,一天拥到他家里,赖着不走,胡说了一下午,逼迫他,他们抽了不知多少包香烟,熏得那客厅的上半层云雾缭绕,乌云密布,好像随时都可以发出闪电和雷霆一样。
答:夸张,比喻。
10、那黄河和汶河又恰似两条飘舞的彩绸,正有两只看不见的大手在耍着;那连绵不断的大小山岭都又像许多条灯笼,一齐滚舞,整个山河都在欢腾啊!
答:比喻,拟人。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第四次作业
汉语的规范化、汉语的调查、辞书的查检、古代诗文阅读部分
一、填空
1、语言的规范化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规范不 明确 的问题,二是规范不 普及 的问题。
2、现代通用汉字的“四定”是指: 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3、调查方言词汇的方法主要有四种:(1) 翻译 法;(2) 解释 法;(3) 提示 法;(4) 举例 法。
4、东汉许慎所编的《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完备的字典,在编排方式上,它采用了
部首 法,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5、梅膺祚的《 字汇 》大力精简部首,并按笔画进一步排列部首和单字,为后代字典创立了新体例。
6、“字典”之名始于《 康熙字典 》,有“字书典范”之意。
7、《 新华字典 》是建国后编撰的一部质量较高的小型字典。
8、《 汉语大字典 》是当今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单字注音释义最为全面的一部巨型汉语语文工具书。
9、《 辞源 》是我国现代印行最早,规模最大的一部新的综合性词典。
10、《 辞源 》和《 辞海 》(旧版)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现代大型词典编撰的开始。
11、《中文大辞典》是近年来编撰的最重要的一部大辞典。
12、一般的中文工具书,特别是字典和词典,最常用的排检方法有两种:一种是 音序 法,另一种是 形序 法。
13、音序法包括汉语拼音字母音序法、 注音字母 音序法、 声部 编排法和 韵部 编排法四种;形序法包括 部首 法、 四角号码 法、 笔画 法和 笔顺 法。
14、从汉字历史来看,形体不同的字主要有三大类:(1) 古今 字;(2) 异体 字;(3)
繁简 字。
15、古代诗歌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两大类:(1) 古体诗 ;(2) 近体诗 。
16、近体诗从形式上主要分为 律诗 、 绝句 、 排律 三种,另有超过八句的排律和长律。
二、简述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和意义。
答: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1、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2、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3、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规范。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虽然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完善的阶段、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全的统一。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代汉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方言分歧;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汉语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对于国家的建设事业也是不利的。2、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语言的规范化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3、所以,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无疑是国家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汉语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请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复辟(bì),2、湖泊(pō),3、称职(chèn), 4、呆板(dāi),5、发酵(jiào)
6、辍学(chuò), 7、角色(jué),8、暧昧(ài)(mèi),9、参差不齐(cēn)(cī),10、凹凸不平(āo)(tū),11、教学相长(zhǎng),12、叶公好龙(yè),13、刚愎自用(bì),14、反躬自省(xǐng)
四、修改下列病句
1、他十分技巧地把接头暗号送了出去。
答:他十分巧妙地把接头暗号送了出去。
2、欢迎广大消费者前来光临惠顾。
答:欢迎广大消费者光临惠顾。
3、手机从发现到现在,已有很大的改进,功能越来越多。
答:手机从发明到现在,已有很大的改进,功能越来越多。
4、他按工作中犯了这么大的错误,绝不是偶尔的。
答:他在工作中犯了这么大的错误,绝不是偶然的。
5、跑了一下午,他终于把一本书买回来了。
答:跑了一下午,他终于把那本书买回来了。
6、1948年跃马南下的动人情景,对于我们确实还是记忆犹新的。
答:对于1948年跃马南下的动人情景,我们确实还是记忆犹新的。
7、通过这次观摩学习,使我更加深切地感到教育事业是崇高的。
答:通过这次观摩学习,我更加深切地感到教育事业是崇高的。
8、谁也不能否认京杭大运河不是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
答:谁也不能否认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
9、如果遇上不好的天气,你们也要照常工作。
答:即使遇上不好的天气,你们也要照常工作。
10、不论我们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他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答:尽管我们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他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五、请进行一次学生作业中错别字的调查,简述调查结果并提供相关对策。
关于小学生作业中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9、4、13——2019、4、20
调查对象:涟水县朱码镇中心小学
调查方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字,小学生在校学习更是无时不刻与汉字打交道。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发生错误,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更是屡见不鲜,司空见惯。为了了解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帮助学生规范用字,我展开了调查研究。
错别字可以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病”、“疑难病”,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
1.汉字本身的特点。
(1)结构复杂。汉字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个汉字,不同的结构成分约有1000个笔画之多。在1952年原教育部公布的2000个常用字中,每个字平均有11画之多,其中在17画以上的字就有221个;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例如:“未——末”,“酒——洒”。
(2)同音字多。在普通话中,有1000多个单音节同音字。如果不计声调,汉字仅有418音节,每个音节平均有同音异形常用字733个,存在一字多音(调)、一音多字的现象。例如,“纪念——纪年”,“业绩——业迹”等,都是因为音义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2.小学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确,辨析不准确。小学生的知觉还比较笼统,未形成精确的分化能力。如“荆棘”写成“荆刺”,由于孩子空间知觉特别是左右方位知觉不完善,常常将字写的左右颠倒。
(2)注意不稳定,粗心大意。学生的注意力还不稳定,往往容易被那些与学习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吸引从而导致出现错别字,但这些错别字大多数在注意检查的条件下自已能发现并纠正的。
(3)记忆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由于汉字的音和形分离,有时学生能够读出字音,却记不清字形,于是有的学生进行似是而非的类推,从而造成错误,如“苹”字上面的“艹”;结果把“苹果”错写成“苹菓”,这类错别字在连用的双音节词中经常出现。
(4)思维的定势影响。定势又称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在识字过程中表现之一是,前一个字的字型影响后一个字。例如:批评——批抨,眼镜——眼目竟。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双音节词中。表现之二是先学的字影响后学的字。“一般”受“船”的影响写成“一船 ”。
我收集了学生的日记、作文、作业,找出以下的错字与别字出现频率非常高。经过统计,得出重复出现50次以上的错字有“步、真、念、睡、赖”等20个;别字重现40次以上的有“多——都,正——真,正——直,在——再,以——已,又——有,密——蜜,今——令”等15个。
对小学生错别字形成的原因作了简单的分析之后,接下来,将有针对性地指出解决小学生错别字的几条具体办法。那么,如何解决小学生错别字问题呢?
对错别字进行分析,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着眼点应放在预防上,防重于纠。那么,怎样防止学生少写或不写错别字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个方法。
1.根据字音特点记字形。
有些字字形相似容易混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区别开来。如“今——令”,这两类字容易混淆,但是只要记住声母是“L”往往都可写成“令”。例如:铃、岭、怜,那么其余的都写成“今”。例如:“吟、念、贪”等。还有的字可用韵母来鉴别,如“舀——臽”很相似,韵母是“ɑo”应写成“舀”,如 “稻、蹈、滔”,其余的只能写成“臽”,例如,“焰、陷”等。
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字形。
汉字中的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构成,而形旁、声旁大都是原来就有的单字。如果孩子懂得汉字的构字规律,老师把形声字的有关规律知识教给他们,别字就会大大减少。例如 “急躁”的“躁”和“干燥”的“燥”字的区别:“躁”是足字旁,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顿足跳脚的,而“燥”则是火字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又如,对一些字的偏旁,如果能说出其标义,理解其释义,错误就会减少,例如:“冫”与“氵”常常混淆,我们要讲清楚,凡用“两点水”(冫)作偏旁的字,大都同冰有关系,如“冻、冷、凛、冽、凝”等,而用“三点水”(氵)作偏旁的字,大多同水有关系,如“江、河、湖、海、洪”等。
3.发挥想象记字形。
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一个圆圈,他们可以认为它是一张嘴,一只饼,一个球,甚至是男孩用手推的一个铁环。因此,根据孩子对汉字的感知特点,对于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如在比较隐蔽的部位中的点、横、钩等,除用彩笔加以标明外,还可让孩子合理地想象,使这个隐蔽的弱成分变成强刺激。如“鸟”字中的“点”像什么?有的孩子说像一条吃到肚里的虫子,有的说像啄木鸟尖尖的嘴巴,还有的说像啄木鸟的心。又如“奶”字,有的孩子说“横折折钩”像奶奶的“驼背”,“撇”像她拄着的拐杖。有时,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组成关系编顺口溜,如“辛”,有位学生说:“妈妈是个营业员,每天立上十小时真辛苦。”这样,他不会把“辛苦”写成“幸苦”;又如“省”字,有位学生说:“到商店买东西,少用眼睛看,可以省下许多钱。”既生动有趣,又减少了孩子识记生字的心理活动过程,孩子记得牢,甚至终身难忘。
4.采用螺旋式复习法。
小学低年段的孩子还缺乏精细的分析能力,短时记忆占优势。为了减少错别字,必须经常性地复习巩固,以便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研究发现,螺旋式的识字复习法是较有成效的识字巩固方法,其做法是在相对的时间内,复习前面教过的生字,如今天复习昨天的,下周复习上周的。如此波浪式地前进,到下一个阶段(如期中)再复习一次。反复练习可使儿童更好地识记,保持记忆,但不能盲目多练。实验证明,一般一个生字平均练习3次,在默写中就足以使错误率降低到7%以下,与生字练习抄8遍的效果基本相同。除此之外,最值得提倡的是多阅读课外读物,开拓识字领域,在阅读中增加生字复现的频率。
六、《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共有几种查检方法?请以“山盟海誓”四个字为例具体说明如何使用这些查检方法。
1汉语拼音字母音序法;
| 字 | 字母 | 音节 | 页数 |
| 山 | S | shān | 1098 |
| 盟 | M | méng | 869 |
| 海 | H | hǎi | 4 |
| 誓 | SH | shì | 1158 |
| 字 | 部首 | 部首外的笔画 | 正文页数 |
| 山 | 山 | 0 | 10 |
| 盟 | 皿 | 8 | 869 |
| 海 | 氵 | 7 | 4 |
| 誓 | 言 | 7 | 1158 |
1、秦取楚汉中再战于蓝田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至邓楚王引归后三国(韩、魏、赵)谋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说薛公可发使告楚曰今三国之兵且去楚楚能应而共攻秦虽蓝田岂难得哉况于楚之故地楚疑于秦之未必救已也而今三国之辞去则楚之应之也必劝是楚语三国谋出全能冠军兵矣秦为知之必不救也三国疾攻楚楚必走秦以急秦愈不敢出则我离秦而攻楚也兵必有功薛公曰善遂发重使之楚楚之应果劝于是三国并力攻楚楚果告急于秦秦遂不敢出兵。(《战国策》)
标点:秦取楚汉中,再战于蓝田,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至郑,楚王引归。后三国(指韩、魏、赵)谋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说薛公曰:“可发使告楚曰:‘今三国之兵且去楚,楚能应而公攻秦,虽蓝田岂难得哉!况于楚之故地?’楚疑于秦之未必救己也,而今三国辞去,则楚之应之也必劝,是楚与三国谋出秦兵矣。秦为知之,必不救也。三国疾攻楚,楚必走秦以急;秦愈不敢出,则是我离秦而攻楚也,兵必有功。”
翻译:秦国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又与楚在蓝田交战,打得楚军大败。韩、魏两国乘楚国正处于困难之时,加紧向南进攻,直打到楚国的邓邑,楚王领兵返回。后来,齐、韩、魏三国共谋攻楚,又害怕秦国援救楚国。有人对齐相薛公田文说:“您可以派大使告诉楚王,说:‘现在三国的将撤离楚境,如果楚国响应三国,共同进攻秦国,即使是攻取秦国的蓝田,又有什么困难,更何况收回楚国的失地呢?’楚国本怀疑秦国未必肯出兵援救自己,现在三国又提出这一番建议,楚国就一定会积极响应。这样,楚国将会与三国合谋出兵进攻秦国。秦国如果知道这些情况,一定不会援救楚国。三国迅即出兵攻楚,楚国就必然投奔秦国求救,而秦国更加不敢出兵。这样,离间了秦、楚,而能进攻楚国,必获全胜。”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标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古时候呀就学问的人必定要有老师。老师,是靠他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们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向老师请教,那些称做疑难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做老师;生在我后面的人,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做老师。我是学习道理的,何必了解他出生年月是在我之前还是之后呢?因此无论贵无论贱,无论年长无论年幼,道理存在在哪里,老师就存在在哪里。
3、上(汉光武帝)大会群臣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曰太子舅执金吾(官名)原鹿侯阴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傅以博士桓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资治通鉴·汉记》)
标点:上大会群臣,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博,以博士桓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
翻译:光武帝召集百官,询问:“谁人可任太子的师傅?”百官迎合光武帝的意思,一致说:“太子的舅父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以担当此任。”博士张佚严肃地说:“如今陛下立太子,是为阴家呢,还是为天下呢?若是为阴家,那么阴识可用;若是为天下,那么就定当用天下贤才!”光武帝表示赞许,说道:“我所以要设太子太傅,是为了辅佐太子,今天博士不难匡正朕的偏误,何况对于太子呢!”随即任命张佚为太子太傅,任命博士桓荣为太子少傅,赐予帷车、马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