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外生孢子、内生孢子
2. 孢子、配子
3. 世代交替、核相交替
4. 无性世代、有性世代
5. 孢子体、配子体
6.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7. 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
8. 孢子囊、配子囊
9. 寄生、腐生
10. 菌丝体、菌丝组织体、子实体
11.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12. 孢子植物
13. 精子器、颈卵器
14. 颈卵器植物
15. 维管束植物、非维管束植物
16. 无胚植物、有胚植物
17.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18. 球果
19. 种鳞
二、判断与改错
1. 蓝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光合自养的原植体植物。( )
2. 蓝藻细胞没有分化成载色体等细胞器。( )
3. 蓝藻细胞都无蛋白核。( )
4. 蓝藻的光合作用产物分散在中心质中。( )
5. 绿藻门植物的营养细胞均无鞭毛。( )
6. 绿藻细胞中的载色体和高等植物的叶绿体结构类似。( )
7. 衣藻的生活史中仅产生一种二倍体的植物体。
8. 团藻的细胞为衣藻型。( )
9. 团藻的有性生殖为同配生殖。( )
10. 水绵的植物体为二倍体。( )
11. 水绵接合生殖时,从一个配子囊放出的配子与另一个配子囊放出的配子体在水中结合形成合子。( )
12. 褐藻门的藻体是多细胞体。( )
13. 我们所食用的海带的配子体,其可分成固着器、柄和带片三部分。( )
14. 菌类是由细菌、粘菌和真菌组成。( )
15. 一般来讲,在植物生活史中,配子体是单倍体,孢子体是二倍体。( )
16. 常见的植物体就是植物的无性世代,即孢子体世代。( )
17. 孢子植物就是低等植物,也称为无胚植物。( )
18. 低等植物都没有细胞核,而高等植物有细胞核。( )
19. 具有核相交替的植物一定有世代交替,有世代交替的植物不一定有核相交替。( )
20. 地衣是细菌和藻类组成的共生复合体植物。( )
21. 菌类植物由于都不具叶绿素而属于典型的异养植物。( )
22. 藻类植物与菌类植物都是低等植物,它们之间的主要不同点在于:藻类是水生的,菌类则是陆生的。( )
23. 藻类植物主要生长在水中。( )
24. 藻类植物都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自养。( )
25. 地钱的的精子器和颈卵器生长在同种植物的不同植株上。( )
26. 地钱的雄生殖托属于孢子体部分。( )
27. 平时见到绿色的具"根"、 "茎"、 "叶"的葫芦藓植物体,其细胞染色体数目是单倍的。( )
28. 葫芦藓的孢子体比地钱复杂,蒴内除了蒴轴之外,还有孢子和弹丝。( )
29. 葫芦藓的孢子体包括孢蒴、蒴柄、基足和蒴帽四部分。( )
30. 苔藓植物的孢子萌发形成原叶体。( )
31. 苔藓植物是有胚植物。( )
32. 苔藓植物绝大多数是陆生植物,受精过程摆脱了水的束缚。( )
33. 苔藓植物的孢子体依附在配子体上,供给配子体养料和水分。( )
34. 苔藓植物一般没有维管组织,输导能力很弱。( )
35. 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的高等植物。( )
36. 苔藓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是颈卵器。( )
37. 地钱的叶状体腹面(下面)的假根的鳞片具有吸收养分、保存水分和固定植物体的功能。( )
38. 蕨类植物的茎都为根状茎。( )
39. 蕨类植物的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即原叶体。( )
40. 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 )
41. 在蕨类植物生活史中一般是孢子体占优势,但也有少数种类是配子体占优势。( )
42. 蕨类植物的根都为真根。( )
43. 从蕨类植物开始才有了真根。( )
44. 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仅为颈卵器。( )
45. 蕨类植物的孢子同型或异型。( )
46. 蕨类植物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植物。( )
47. 蕨类植物门的常见植物有石松、卷柏、木贼、问荆和苏铁等。( )
48. 裸子植物世代交替的特点是孢子体发达,并占绝对优势。其配子体十分简化,不能脱离孢子体而生活。( )
49. 种子植物有花粉管产生,并且胚乳都是3倍体。( )
50. 一般认为高等植物是从绿藻门植物发展演化而来的。( )
51.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前者具大孢子叶,后者具心皮。( )
52. 裸子植物中无草本植物。( )
53. 裸子植物的叶均为针形或条形。( )
54. 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进化,而裸子植物的颈卵器却更为退化。( )
55. 裸子植物无柱头、花柱。花粉不必萌发即可抵达胚珠,所以不形成花粉管。( )
56. 裸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只具一个精子,所以不能进行双受精。( )
57. 配子体进一步退化是被子植物的一个进化特征。( )
58. 种子植物的胚乳都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来源。( )
三、填空
1. 蓝藻细胞的原生质体分化为( )和( )两部分,其中光合色素含在( )部分。
2. 颤藻的丝状体上有时有空的死细胞,呈( )形,丝状体断裂分成数段,每一段叫做一个( )。
3. 衣藻植物体前端有两条等长( )型鞭毛,是衣藻在水中的( )"器官";鞭毛基部有两个( )一般认为是( )"器官";具一个红色( ),具( )作用;一枚( )状叶绿体,内有一个( ),叶绿素成分为( )和( ),贮藏养分为( )。
4. 水绵叶绿体为( )状,有性生殖为( )。
5. 海带孢子体分( )( )和( )三部分,内部为无色的( ),表面常见到暗褐色的是( );细胞中的叶绿素为( )和( ),光合产物为( )。
6. 木耳为( )隔担子,银耳为( )隔担子,蘑菇为( )隔担子。
7. 木耳和银耳主要区别在于( ),前者为( ),后者为( )。
8. 地衣是由( )和( )组合的复合有机体,由于两种植物长期紧密地联合在一起,无论在( )上、( )上、( )上和( )上都形成一个单独的固定有机体。
9. 地衣体的菌类的营养靠( )提供,藻类的水分,无机盐和CO2,只好依靠( )供给,二者是( )关系。
10. 地衣的形态几乎完全由( )决定的。
11. 地衣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12. 叶状地衣一般为( )地衣,壳状地衣多为( )地衣,枝状地衣为( )地衣。
13. 地衣的营养繁殖主要以( )方式进行,此外,尚有( )( )和( )等繁殖构造。
14. 蓝藻的细胞的原生质体不分化成( )和( ),而分化成( )和( ),故只有原始的核,而没有真正的核,是( )。
15. 一般所说的低等植物,常包括( )( )和( )三大类。
16. 藻类植物的营养方式是( ),菌类植物的营养方式是( )。
17. 真菌由于无( ),是典型的( )植物,其营养方式为( )或( )或( )。
18. 苔藓植物的假根由单细胞或单列细胞所组成,其中苔纲植物的假根为( ),藓纲植物的假根为( )。
19. 葫芦藓的蒴帽前身是( ),属于( )部分,具有( )作用。
20. 葫芦藓的孢子体可分为( )( )和( )三部分,孢蒴可分为( )( )和( )等结构。
21. 苔藓植物门的世代交替特点是( )发达,( )不发达,而( )寄生在( )上。
22. 蕨类植物门的世代交替特点是( )发达,( )不发达,但两者都能生活。
23. 种子植物的世代交替特点是( )发达,并占绝对优势( )则十分简化,不能脱离( )而生活。
24. 裸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介于( )和( )之间,其主要特征为( )( )( )( )和( )。
25. 裸子植物通常可分为( )( )( )( )和( )等五纲。
四、单选
1. 水绵的接合生殖方式有( )。
A 梯形接合和侧面接合 B 梯形结合和直接侧面接合 C 侧面接合和直接侧面接合 D 梯形接合、侧面接合和直接侧面接合
2. 多数植物学工作者承认高等植物的祖先是下列藻类中的( )。
A 蓝藻门 B 裸藻门 C 绿藻门 D 硅藻门
3. 某些细菌生长到某个阶段,细胞形成一个芽孢,芽孢的作用是( )。
A 繁殖 B 抵抗不良环境 C 贮备营养 D 吸收
4. 真菌的异养方式为( )。
A 吞食固形营养物 B 吸收营养物 C 寄生 D 吞食和吸收营养物
5. 下列真菌类中,子实体的质地为肉质的是( )。
A 灵芝 B 猴头 C 木耳 D 酵母
6. 地衣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3种类型,即( )。
A 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同层地衣 B 同层地衣、异层地衣和枝状地衣 C 壳状地衣、枝状地衣和叶状地衣 D 异层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
7. 藻类植物与菌类植物的本质区别为( )。
A 藻类水生,菌类陆生 B 藻类绿色,菌类无色。 C 藻类含光合色素,自养;菌类不含光合色素,异养。 D 藻类具鞭毛,菌类无鞭毛
8. 下列各大类植物的组合中,苔藓植物属于( )。
A 孢子植物、高等植物、有胚植物、隐花植物、维管植物 B 孢子植物、低等植物、羊齿植物、颈卵器植物、维管植物 C 羊齿植物、颈卵器植物、有胚植物、隐花植物、维管植物 D 孢子植物、高等植物、有胚植物、隐花植物、颈卵器植物
9. 苔藓植物的有性生殖为( )。
A 同配生殖 B 异配生殖 C 卵式生殖 D 接合生殖
10. 苔藓植物的孢子体的营养方式为( )。
A 自养 B 腐生 C 寄生或半寄生 D 腐生和寄生
11. 地钱的下列结构中,属于孢子体世代(染色体为2n)的是( )。
A 胞芽 B 孢蒴 C 假根 D 精子器
12. 苔藓植物的孢蒴又称( )。
A 配子囊 B 孢子囊 C 卵囊 D 精子囊
13. 苔藓植物的生活史,减数发生在( )。
A 合子产生胚时 B 产生精、卵时 C 原丝体发育成配子体时 D 产生孢子时
14. 苔藓植物具( )。
A 假根 B 既有真根又有假根 C 真根 D 既有真根又有鳞片
15. 下列结构中,不属于藓类孢子体世代的是( )。
A 蒴盖 B 蒴齿 C 蒴柄 D 蒴帽
16. 裸子植物没有( )。
A 胚珠 B 颈卵器 C 孢子叶 D 蒴帽
17. 裸子植物的小孢子叶又可称( )。
A 心皮 B 蒴齿 C 花药 D 雄蕊
18. 裸子植物的大孢子叶又可称( )。
A 子房 B 胚囊 C 珠心和胚乳 D 胚乳和颈卵器
19. 裸子植物的雌配子体是( )。
A 成熟胚囊 B 珠心 C 珠心和胚乳 D 胚乳和颈卵器
20. 裸子植物胚乳是( )。
A 孢子体世代,核相为3N B 配子体世代,核相为3N C 孢子体世代,核相为2N D 配子体世代,核相为N
五、多选
1. 在下列藻类植物中具原核细胞的植物是( )。
A 发菜 B 海带 C 水绵 D 原绿藻
2. 在绿藻门的下述特征中,( )与高等植物特征相同。
A 叶绿素a和b B 尾鞭型鞭毛 C 接合生殖 D 光合产物为真淀粉
3. 下列藻类植物中,具世代交替的是( )。
A 颤藻 B 衣藻 C 水云 D 多管藻
4. 下列藻类植物中,细胞含叶绿素a和b的为( );叶绿素a和c的为( );叶绿素a和d的为( )。
A 裸藻门 B 甲藻门 C 金藻门 D 硅藻门 E 绿藻门 F 绿藻门 G 褐藻门
5. 下列藻类植物中细胞具眼点的是( )。
A 裸藻 B 衣藻 C 金藻 D 黄藻
6. 蓝藻是地球上最原始、最古老的植物,细胞构造的原始性状表现在( )。
A 原核 B 鞭毛类型为茸鞭型 C 叶绿素中仅含叶绿素a D 没有载色体及其它细胞器 E 细胞为直接,没有有性生殖 F 无细胞壁
7. 粘菌是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真核生物,生活史中一个时期具动物性,另一个时期具植物性。具动物性特征的是( ),具真菌特性的是( )。
A 无细胞壁 B 孢子具纤维素的细胞壁 C 无叶绿素 D 产生孢子囊 E 营养体形态、结构、行动和取食方法与变形虫相同 F 有些粘菌(如睡菌属Plamobiphora)对食物是吸收而不是吞食
8. 下列真菌孢子中,具二倍体的是( )。
A 担孢子 B 卵孢子 C 接合孢子 D 子囊孢子
9. 下列真菌类中,属于担子菌纲的是( )。
A 灵芝 B 竹荪 C 猴头 D 冬虫夏草
10. 下列特征中,低等植物不同于高等植物的是( )。
A 在形态上无根茎叶的分化 B 生殖器官为多细胞 C 在构造上一般无组织分化 D 生殖器官为单细胞 E 合子发育时离开母体不形成胚 F 合子在母体内发育形成胚
11. 下列特征中,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共有的特征是( )。
A 具明显的世代交替 B 生殖器官为多细胞,且外层有不孕细胞保护 C 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 D 精子具鞭毛,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E 无性生殖产生孢子 F 具维管组织 G 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H 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生活 I 具胚 J 具原丝体
12. 下列特征中,苔莸植物生活史所具有的特点是( )。
A 配子体发达,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的异形世代交替 B 孢子体发达,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的异形世代交替 C 具原丝体阶段 D 有胚的出现 E 居间减数
13. 下列结构中,属于藓类孢子体世代是( )。
A 假根 B 孢子 C 基足 D 蒴盖 E 弹丝 F 蒴帽 G 孢蒴 H 蒴柄
14. 下列特征中,了苔藓植物向陆生生活发展,仅生长于潮湿地的是( )。
A 植物体组织分化程度还不高,体内无维管组织,输导能力不强 B 没有真根,水分和无机盐常靠叶片来直接吸收 C 精子具鞭毛,借水的作用才能与卵结合 D 性器官外围有不育性的细胞为之保护
15. 下列结构中,属于苔类配子体世代(染色体为n)的是( )。
A 二分叉的叶状体 B 孢子 C 蒴苞 D 受精卵 E 弹丝 F 颈卵器 G 雌器托 H 胞芽 I 原丝体
六、问答题
1. 低等植物包括哪几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 为什么说蓝藻是藻类的原始类群?
3. 简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4. 为什么说苔藓植物是由水生植物到陆生植物之间的过渡类群?
5.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6. 简述高等植物各类群世代交替类型中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关系。
7. 高等植物包括哪几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8. 试述植物界进化的总趋势。
9. 被子植物门分为哪两个纲?其主要区别是什么?
10. 为什么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生物?
第十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外生孢子:某些蓝藻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体发生横,形成大小的两块原生质,上端较不上的一块就形成孢子,基部较大的一块仍保持能力,继续,不断地形成孢子。
内生孢子:某些蓝藻由于母细胞增大,原生质体进行多次,形成许多具薄壁的子细胞,母细胞壁破裂后全部放出。
2. 孢子:无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配子: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3. 核相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具单倍体核相和二倍体核相的交替现象。
世代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互相交替的现象。
4. 无性世代(或孢子体世代):在植物生活史中,从受精卵或合子开始,由合子或受精卵发育成长为孢子体,到孢子体产生孢子母细胞为止的时期,从核相方面来看,是具有二倍体染色体的时期。
有性世代(或配子体世代):在植物生活史中,从减数而来的孢子开始,由孢子发育成长为配子体,到配子体产生两性配子为止的时期。从核相方面看,是具单倍体染色体的植物体。
5. 孢子体:在植物无性世代中产生孢子的和具二倍体染色体的植物体。
配子体:在植物有性世代中产生配子体和具单倍体染色体的植物体。
6. 无性生殖:通过一类称为孢子的无性繁殖细胞,从母体分离后,直接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7. 同配生殖:在形状、结构、大小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配子结合。
异配生殖:在形状和结构上相同,但大小和运动能力不同,大而运动能力迟缓的为雌配子,小而运动能力强的为雄配子,雌雄配子的结合。
卵式生殖:在形状、大小和结构上都不相同的配子,大而无鞭毛不能运动的为诳,小而有鞭毛能运动的为精子,精卵结合。
8. 孢子囊:产生孢子的母细胞或器官。
9. 寄生:凡是从活的动、植物吸取养分的方式。
10. 菌丝体:由许多菌丝形成的菌丝团。
菌丝组织体:某些真菌当环境条件不良或繁殖的时候,菌丝体上的菌丝相互紧密地缠结在一起,于是,菌丝体变态成菌丝组织体,它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构成,有三种类型:根状菌素、子座、菌核。
子实体:高等真菌产生有性孢子的组织体结构,由能育菌丝的营养菌丝组成,其质地、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因种而异。
11. 原核生物:细菌和蓝藻为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没有具膜的核,即原生质体不分化成细胞质和完整的细胞核,故是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除了细菌和蓝藻外,其它植物的细胞原生质体均分化成细胞质和完整的细胞核,并有大量的细胞器等结构,属于真核细胞,而具真核细胞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
12. 孢子植物:在植物整个生活周期中,只产生孢子,而不产生种子的植物类群,称为孢子植物,它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和蕨类植物。
13. 精子器:苔藓、蕨类等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外壁由一层不孕细胞构成,其内具有多数精子。
颈卵器:苔藓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外形如瓶状,上部细狭,称颈部,下部膨大,称腹部,颈部的外壁由一层不孕细胞构成,中间的颈沟内有一串颈沟细胞,腹部的外壁由多层不孕细胞构成,其内有一个腹沟细胞和一个大形的卵细胞。蕨类植物和绝大部分裸子植物也具有颈卵器的构造。
14. 颈卵器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而裸子植物也具有退化的颈卵器,因此把三者合称颈卵器植物。
15. 维管(束)植物:把具有维管系统的蕨类和种子植物称为维管植物。而把苔藓植物以下的植物称非维管束植物。
16. 无胚植物:指低等植物(藻类、菌类和地衣)有性生殖不产生胚的称无胚植物。
有胚植物: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受精卵在母体中发育成胚,把这些植物称有胚植物。
17. 种子植物:植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了由胚、胚乳和珠被等形成的种子,此类植物称为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指胚珠和种子是裸露的,如松、柏等。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胚珠和种包被在果实或心皮中。如农作物果树、蔬菜等都是被子植物。
18. 球果:球果是由大孢子叶球发育而来的球状结构,球果由多数种鳞和苞鳞及种子组成,是裸子植物松柏类特有的结构。
19. 种鳞:在松柏植物中,经传粉受精后,球鳞发育成种鳞。球果成熟后,种鳞木质化或成肉质,展开或不展开。
二、判断与改错
1. √
2. √
3. √
4. × 将"中心质"改为"周质"。
5. × 将全句改为"绿藻门中少数单细胞或群体类型的营养细胞具鞭毛"。
6. √
7. × 将"二倍体"改为"单倍体"。
8. √
9. × 将"同配生殖"改为"卵式生殖"。
10. × 将"二倍体"改为"单倍体"。
11. × 将全句改为"水绵接合生殖时,配子不放到配子囊外,而是通过接合管或溶孔结合"。
12. √
13. × 将"配子体"改为"孢子体"。
14. √
15. √
16. × 将"就是"改为"不一定都属于"。
17. × 将全句改为"低等植物属于孢子植物,也称为无胚植物"。
18. × 将全句改为"低等植物绝大多数有细胞核,而高等植物一般都具细胞核"。
19. × 将"一定"改为"不一定";将"不一定"改为"一定"。
20. × 将"细菌"改为"真菌"。
21. × 将"菌类"改为"真菌"。
22. × 将"水生的"改为"自养的";将"陆生的"改为"异养的"。
23. √
24. × ?quot;都含叶绿素"改为"除极少数种类外?quot;。
25. √
26. × 将"孢子体"改为"原丝体"。
27. √
28. × 将"弹丝"改为"蒴齿等结构"。
29. × 将"和蒴帽四部分"改为"三部分"。
30. × 将"原叶体"改为"原丝体"。
31. √
32. × 将"摆脱了"改为"仍摆脱不了"。
33. × 将"供给配子体养料和水分"改为"由配子体供给养料和水分"。
34. √
35. √
36. × 将"颈卵器"改为"颈卵器和精子器"。
37. √
38. × 将"都为"改为"大多数为"。
39. √
40. √
41. √
42. × 将"都为"改为"除松叶蕨纲外都为"。
43. √
44. × 将"仅为颈卵器"改为"为颈卵器和精子器"。
45. √
46. √
47. × "苏铁"不是蕨类植物,应去掉。
48. √
49. × "都是3倍体"改为"不都是3倍体"。
50. √
51. × 将"前者具大孢子叶,后者具心皮"改为"前者大孢子叶(心皮)不包被胚珠,胚珠裸露,后者心皮组成雌蕊,包被胚珠"。
52. √
53. × 改为"裸子植物的叶多针形、条形或鳞形,极少数为阔叶"。
54. √
55. × 将"所以不形成花粉管"改为"但大多数裸子植物的花粉抵达珠心后的一定时期形成花分管,将精子运抵雌配子体"。
56. × 改为"裸子植物的雄配子体产生两个精子,但仅一个参与受精,另一个消失,不出现被子植物特有的双受精现象"。
57. √
58. × 将"和来源"改为"但裸子植物的胚乳是配子体(N),来源于大孢子,被子植物的胚乳是由受精极核(3N)发育来的"。
三、填空
1. 质、周质、周质
2. 双凹、藻殖段
3. 尾鞭、运动、伸缩泡、排泄、眼点、感光、厚底杯、蛋白核、a、b、淀粉
4. 带、接合生殖
5. 固着器、柄、带片、髓、游动孢子囊、a、c、褐藻、淀粉和甘露醇
6. 横、纵、纵
7. 担子的分隔情况、横隔担子、纵隔担子
8. 真菌、藻类、形态、构造、生理、遗传
9. 藻类、菌类、共生
10. 真菌
11. 壳状、叶状、枝状
12. 异层、同层、异层
13. 地衣体的断裂、粉芽、珊瑚芽、碎裂片
14. 细胞质、细胞核、周质、质、原核细胞
15. 藻类、菌类、地衣
16. 自养、异养
17. 光合色素、异养、寄生、腐生、共生
18. 单细胞、单列细胞
19. 颈卵器上部、配子体、保护幼孢蒴
20. 孢蒴、蒴柄、基足、蒴盖、蒴壶、蒴台
21. 配子体、孢子体、孢子体、配子体
22. 孢子体、配子体
23. 孢子体、配子体、孢子体
24. 蕨类植物、被子植物、孢子体发达胚珠裸露、具颈卵器、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具多胚现象
25. 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买麻藤纲。
四、单选
1. D 2. C 3. B 4. B 5. B 6. C 7. C 8. D 9. C 10. C 11. B 12. B 13. D 14. A 15. D 16. D 17. D 18. D 19. D 20. D
五、多选
1. AD 2. ABD 3. CD 4. AB;BCDG;F 5. ABCD 6. ACDE 7. ACE;BDF 8. BC 9. ABC 10. ACDE 11. ABCDEI 12. ACDE 13. CDGH 14. ABC 15. ABCFGHIJ
六、问答题
1. 低等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和地衣三大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有以下四点:(1)生活环境为水生;(2)植物体无根、茎、叶分化;(3)植物体内部结构简单无组织分化和维管束;(4)繁殖器官由单细胞组成,合子不经过胚的发育,而直接形成植株。
2. 蓝藻的原始性表现在如下方面:(1)原核、无真核、为原核生物;(2)无载色体和其它细胞器;(3)叶绿素仅含有叶绿素a;(4)细胞为直接,没有有性生殖。
3.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1)藻体基本上都没有根、茎、叶分化,仅有少数高等藻类具有初步的组织分化和类似根、茎、叶构造;(2)含有叶绿素等各种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几乎全为自养植物;(3)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结构;(4)合子或受精卵不在性器官中发育为多细胞的胚;(5)生态习性多种多样,绝大多数为水生,少数为气生。
4. 初步适应陆生生活条件的特征:(1)植物体表面具一层角质层,可以减少蒸腾。(2)产生了假根,具有固着作用和一定的吸收能力。(3)大多有了一定的拟茎叶分化和一定的组织分化,即使植物直立在陆地上,枝叶能在空中伸展,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4)性器官外围有不育性的细胞为之保护。(5)合子不离开母体,吸收母体营养发育为胚,并受到母体的保护。(6)孢子无鞭毛而有细胞壁,能耐干燥,孢子细小,散布不借水而借助于空气,而且孢子囊高举,产生弹丝或萌齿有助于孢子的散布。
水生生活特征:(1)植物体组织分化程度不高,体内无维管组织,输导能力不强。(2)没有真根,水分和无机盐常靠叶片来直接吸收。(3)精子具鞭毛,借水的作用才能与卵结合。这些特征了苔藓植物向陆生生活发展,仅生长于潮湿地。
5. 相同点:(1)无性生殖产生孢子。(2)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结构,外层为不育性细胞,起保护作用。有性生殖器官均为精子器和颈卵器。(3)有性生殖方式为卵式生殖。(4)精子具鞭毛,受精过程摆脱不了水的束缚,因此,一般生长在阴湿地方。(5)减数均为居间减数。(6)具明显的异型世代交替。(7)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胚。
不同点:(1)孢子体:苔藓植物孢子体一般为孢蒴、蒴柄和基足三部分。蕨类植物孢子体一般有根、茎、叶的分化,除少数原始的种类只有假根外,蕨类植物产生了真正的根和由较原始的维管组织构成的输导系统。叶常有孢子叶和营养叶之分。(2)配子体:苔藓植物配子体为叶状体或拟茎叶体。蕨类植物配子体,原始种类呈圆柱状或块状,无叶绿体,通过菌根吸取养料。大多数蕨类配子体具背腹性的绿色叶状体。(3)配子体与孢子体的关系:苔藓植物孢子体不能生活,寄生或半寄生在配子体上,配子体能生活,且比孢子体发达。蕨类植物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生活,且孢子体比配子体发达。(4)原丝体:苔藓植物生活史中具原丝体阶段;蕨类植物无原丝体阶段。(5)孢子:苔藓植物一般为同型孢子;蕨类植物既有同型孢子又有异型孢子。
6. 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三大类。
苔藓植物:为异形世代交替,配子体比孢子体发达,孢子体寄生或半寄生在配子体上。
蕨类植物:为异形世代交替,一般是孢子体比配子体发达,但也有极少数种类为配子体占优势,配子体和孢子体均能生活。
种子植物:其世代交替一般是孢子体极为发达,配子体简化,并且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
7. 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共同特征是:(1)绝大多数为陆生;(2)有根、茎、叶和维管束分化;(3)生活周期中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4)生殖器官由多细胞构成,受精卵发育成胚,再形成植物体。
8. 进化的总趋势应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即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上述三方面要结合各类群的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9. 被子植物门可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其主要区别: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两片子叶。茎内维管束在横切面上常排成圆环状,有形成层和次生组织。叶脉常为网状,花多为5或4基数。一般主根发达,常为直根系。而单子叶植物与上述相对应的是:种子胚常具有一顶生子叶,茎内维管束星散排列,无形成层、无次生组织,只有初生组织,叶脉常为平行脉或弧形脉;花部基数常为3,一般主根不发达常为须根系。
10.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自新生代以来,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其原因是被子植物主要有如下五大特点:(1)具有真正的花;(2)具雌蕊;(3)具双受精现象;(4)孢子体高度发达;(5)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第十一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双子叶植物;2.单子叶植物;3.双名法;4.真花说、假茶说;5.柔荑花序;6.总状花序;7.禾本科小穗;8.蝶形花冠;9.二体雄蕊;10.二强雄蕊;11.分果(双悬果);12.角果;13.瓠果;14. 连萼廋果;15.浆果;17.颖果;18.侧膜胎座;19.聚合果;20.肉穗花序
二、 判断
1. 菊科筒状花亚科的主要特征是其头状花序中,小花全为筒状花。 ( )
2. 唇形科一朵花发育成四个小坚果,它们组成聚合小坚果。 ( )
3. 野芝麻属唇形科,而芝麻却不属唇形科。 ( )
4. 向日葵头状花序的边缘花不育。 ( )
5. 菊科植物的头状花序,在虫媒传粉适应的意义上,相当于一朵花。 ( )
6. 玉米肉穗花序中,花柱丝状细长,伸出苞片外。 ( )
7. 小麦花序的组成单位是小穗,小穗实际上也是一个花序。 ( )
8. 稻的谷粒是由小穗而不是一朵小花发育而来的,谷壳是苞片,而不是果皮。 ( )
9. 颖果的皮主要由颖片发育而来。 ( )
10. 蒜薹是蒜的花葶。 ( )
11. 恩格勒学派坚持真花学说。 ( )
12. 大豆花冠为蝶形花冠。 ( )
13. 两体雄蕊就是10枚雄蕊中9枚合生,1枚单独着生。 ( )
14. 荚果由单心皮子房发育而来,而角果是由二心皮子房发育而来。 ( )
15. 蓖麻的雄蕊很奇特,其花丝多分枝。 ( )
16. 葫芦科植物与葡萄科植物均以卷须攀援,但二者的花、果显著不同。 ( )
17. 伞形科植物较易辨认,因为均具伞形花序。 ( )
18. 伞形科植物花小,花被色彩并不鲜艳,所以伞形科植物属风媒传粉植物。 ( )
19. 菊科植物花中花药合生成筒状,称单体雄蕊。 ( )
20. 小麦的小穗是一个穗状花序。 ( )
21. 玉米雌花序为佛焰苞所包藏。 ( )
22. 玉米肉穗花序中,花柱丝状细长,伸出苞片处。 ( )
23. 乌拉草属禾本科,为"东北三宝"之一。 ( )
24.水稻的学名是Oryza sativa L. ( )
三、 填空
1. 毛莨科植物花中雄蕊和雌蕊( )数,( )生,( )状排列于( )上。
2. 蓼科植物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叶具( )。
3. 根据植物的特征,判断各属哪个科。
A. 木本,单叶互生;雄蕊、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聚合蓇葖果;( )科。
B. 头状花序 ,聚花药雄蕊,果具冠毛:( )科。
C. 具唇瓣,合蕊柱:( )科。
D. 雄花成柔荑花序,雌花生于总苞中:( )科。
E. 有副萼,单体雄蕊,蒴果:( )科。
F 有托叶,叶基有腺体,周位花,核果:( )科。
J 蝶型花冠,荚果:( )科。
H 具乳汁,花单性,子房3室,中轴胎座:( )科。
I. 花三基数,花萼花瓣状,子房上位,中轴胎座:( )科。
K. 蔓生草本,有卷须,瓠果:( )科。
L. 复伞形花垿 ,双悬果:( )科。
M. 轮化序,茎方形,叶对生:( )科。
N. 草本,花5基数,花药孔裂,浆果:( )科。
O. 叶具常叶舌;颖果( )科。
4. 下列常见蔬菜各属哪个科?
A. 白菜、土豆、青菜:( )B. 胡萝卜、芹菜、茴香:( )C. 番茄、茄子、
土豆、辣椒:( );D. 冬瓜、南瓜、黄瓜、丝瓜:( )E. 菜豆、豌豆、扁豆:( );F. 蕹菜:( );G. 菠菜:( ); H. 莴苣、菊芋、茼蒿:( );I. 蒜、葱、洋葱,韭菜、石柏、蓼花菜:( )。
5. 茄科植物常( )本,( )叶( )生。花( )性,( )对称,( )基数;( )宿存;花药常( )裂;心皮( ),( )室,位置( );( )果或( )。
6. 旋花科植物花冠多( )状或( )状,芽中常( )状,( )宿存。
7.葫芦科植物的果实特称( )果;伞形科植物( )果;十字花科植物具( )果;豆科植物具( )果;山茶花植物具( )果;壳斗科植物具( )果;木兰科植物多具( )果;藜科植物具( )果。
8. 百合科花( )基数,( )轮排列,子房( )位,( )胎座。
9. 禾本科与莎草科有不少相似之外,但禾本科茎( )形,中空,有节,叶鞘( ),叶( ),叶( )列,常有叶舌和( ),果为( ),以此和莎草科区别。
10.茎圆柱形,中空,有节,叶鞘开裂,叶2列,具叶舌和叶耳:( )科。
(四) 单项选择
1. 蓼科植物营养器官最突出的特征是( )。
A. 草本 B. 单叶互生 C. 具膜质托叶鞘 D. 节膨大
2. 苋科植物和藜科植物均具( )。
A. 胞果 B. 泡状粉 C. 鲜艳的花被 D. 基底胎座
3. ( )植物具聚药雄蕊,卷须。
A. 葡萄科 B. 葫芦科 C. 菊科 D. 蝶形花科
4. 茄科的花程式是( )。
A. ↑K5C5A5G(2:2) B. ↑K(5)C(5)A(5)G(2:2)
C. *K5C5A5G(2:2) D. *K(5)C(5)A(5)G(2:2)
5. 旋花科植物茎多为( )茎。
A. 直立 B. 缠绕 C. 攀援 D. 匍匐
6. 锦葵科植物具有( )。
A. 单体雄蕊 B. 二体雄蕊 C. 多体雄蕊 D. 聚药雄蕊
7. 聚药雄蕊见于( )
A. 十字花科 B. 芸香科 C. 禾本科 D. 菊科
8. 十字花科植物具有( )。
A. 荚果 B. 角果 C. 颖果 D. 蓇葖果
9. 豆目植物具( )。
A. 连萼瘦果 B. 坚果 C. 荚果 D. 蓇葖果
10. 瓠果为( )所特有。
A. 茄科 B. 蔷薇科 C. 葫芦科 D. 芸香科
11. 唇形科植物具有( )。
A. 伞形花序 B. 伞形花序 C. 复伞形花序 D. 杯状聚伞花序
12. 菊科植物具有( )。
A. 隐头花序 B. 轮伞花序 C.柔荑花序 D. 佛焰花序
13. ( )具膜质托叶鞘。
A. 伞形科 B. 蔷薇科 C. 禾本科 D. 蓼科
14. 葱属植物花序初为膜质的( )所包。
A. 苞片 B. 总苞 C. 托叶 D. 芽鳞
15. 蒜的蒜薹是( )。
A. 变态的叶 B. 变态的茎 C. 花葶 D. 进行正常营养生长的茎
16. 一粒稻谷由( )发育而来。
A. 一朵小花 B. 一个小穗 C. 一个雌蕊 D. 一个复穗状花序
17. 禾本科植物的花序 (如稻的圆锥花序)是以( )为基本单位的。
A. 小穗 B. 小花 C. 单性花 D. 两性花
18. 小麦的花序属( )。
A. 总状花序 B. 圆锥花序 C. 穗状花序 D. 复穗状花序
19. 禾本科植物小穗中小花的花被( )。
A. 缺如 B. 为浆片 C. 为稃片 D. 为颖片
20. 禾本科植物小穗中,芒常着生于( )上。
A. 外颖 B. 内颖 C. 外稃 D. 内稃
(五) 多项选择
1. 具对生叶的科是( )。
A. 唇形科 B. 十字花科 C. 石竹科 D. 茄科 E. 豆科
2. 毛莨科与木兰科具明显的亲缘关系,主要原因是二者均具有 ( )。
A. 两性花 B. 整齐花 C. 雄蕊多数 D. 多数离生心皮
3. 下列植物属于唇形科的植物有( 0。
A. 玫瑰 B. 夏至草 C. 独行菜 D. 草莓 E. 连钱草
4. 具有胞果特征的科是 ( )。
A. 藜科 B. 蓼科 C. 伞形科 D. 苋科 E. 毛茛科
5. 属于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的科有( )。
A. 茄科 B. 石竹科 C.百合科 D.禾本科 E. 旋花科
6. 茄科植物的特征是( )。
A. 蝶形花冠 B. 轮状花冠 C. 冠生雄蕊 D. 二强雄蕊 E. 两性花
7. 唇表科植物花的特征是( )。
A. 唇形花冠 B. 二强雄蕊 C. 二体雄蕊 D. 漏斗状花冠 E. 子房下位
(六) 问答题
1. 编一蔷薇科分亚科检索表。
2. 简述葫芦科的主要特征。
3. 简述下列科的主要特征,分别举例说明各科主要经济价值。(1)十字花科;(2)蔷薇科;(3)豆科;(4)茄科;(5)百合科;(6)禾本科
4. 概述禾本科的主要特征和经济价值。
5. 禾本科植物在风媒传粉方面有哪些适应性特征?
6. 百合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有哪些重要经济植物?
7. 菊科植物在虫媒传粉方面有哪些特殊的适应构造?
第十一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双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纲。该类植物胚内具二子叶,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茎内维管束作环状排列,具形成层,叶具网状脉,花部常五或四基数,花粉具三个萌发孔,葫芦科、菊科植物即为双子叶植物。
2. 单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纲。该类植物胚内具一片子叶,一般主根不发达。常为须根系,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叶脉常为平行脉或弧形脉,花部常三基数,花粉具单个萌发孔,禾本科、百合科植物即属单子叶植物。
3. 双名法由林奈首创,由两个拉丁单词组成,第一个是属名, 第二是种加词后面再附上定名人的缩写。
4. 真花学说 被子植物的花是1个简单的孢子叶球 ,它是由裸子植物中早已绝灭的本内苏铁目,特别是拟苏铁具两性孢子叶的球穗花进化而来的。也就是说,本内苏铁的两性球花,可以演化成被子植物的两性整齐花。这种理论称为真花学说。
假花学说 被子植物的花和裸子植物的球穗花完全一致。每1个雄蕊和心皮分别相当于1 个极端退化的雄花和雌花,因而设想被子植物来自于裸子的麻黄类中的弯柄麻黄。由于裸子植物,尤其是麻黄类和买麻藤等都以单性花为主,所以原始的被子植物,也必须是单性花。这种理论称为假花学说。
5. 柔荑花序 柔荑花序为无限花序的一种,由多数无柄或短柄 的单性花着生于花轴上,花被有或无,花序下垂或直立,开花后一般整个花序一起脱落。如杨柳科、壳斗科、胡桃科、荨麻科植物的雄花序。这类具柔荑花序的植物称柔荑花序类植物。
6. 总状花序 小花有梗,排列在一不分枝且较长的花轴上,花轴能继续增长,如白菜、油菜等。
7. 小穗 小穗是穗状花序,含1至多数小花,花生于颖状苞片内。小花花被退化为鳞片状,刚毛状、鳞被状或缺如。小穗再排成穗状、指状、总状或圆锥状花序。具有小穗是禾本目(莎草科和禾本科)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分属的主要依据之一。
8. 蝶形花冠 花瓣五片,排列成蝶形,最上一瓣叫旗瓣,两侧的两瓣叫翼瓣,为旗瓣所覆盖 ,且常较旗瓣小。最下二瓣位于翼瓣之间,其下缘常稍合生,叫龙骨瓣,如花生、大豆。
9.二体雄蕊 一朵花中的雄蕊9个花丝连合,1个单生,成二束,如蚕豆。
10. 二强雄蕊 一花具四枚离生雄蕊,其花丝两长两短,这样的雄蕊,称为二强雄蕊。如唇形科、玄参科植物的雄蕊多为二强雄蕊,这是对虫媒传粉的一种适应。
11.分果 分果即果实成熟 时按心皮数目裂成若干个分离的果实,与果轴或花托分离。锦葵科的锦葵属、苘麻属的果实即为分果。
12. 角果 角果是由2心皮组成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子房内因具假隔膜而成假2室。果实成熟后沿腹缝线裂开,成2片脱落,只留假隔膜,种子附于假隔膜上。角果分长角果和短角果两种,角果是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之一。
13. 瓠果 瓠果是浆果的一种,为葫芦科植物特有。瓠果由具侧膜胎座合生心皮的下位子房发育而来。花托与外果皮愈合一起,形成较为坚硬的假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化;胎座肉化,并且特别发达,有时把子房的空间填满。如南瓜、黄瓜和冬瓜等的果实。
14.连萼瘦果 由二合生心皮组成的下位子房发育而来的瘦果 。其果实为合生的萼筒所包围,所以也称连萼瘦果,连萼瘦果是菊科的一大特征,故又特称菊果。
15. 浆果 由一至数心皮组成 ,外果皮膜质,中果皮、内果皮均肉质化,充满液汁,内含一粒或多粒种子,如葡萄、番茄。
16. 荚果 是由一心皮发育而成的果实,成熟时,沿腹缝线与背腹线裂开,果皮裂成2片,如豆类,但落花生的荚果并不裂开。
17. 颖果 由2~3心皮组成 ,一室含1粒种子,但果皮与种皮愈合不易分开,如玉米、小麦。
18. 侧膜胎座 一室的复子房,胚珠沿着相邻二心皮的腹缝线排列成果实,许多小果生在花托上,如草莓、芍药、莲等。
19. 聚合果 是由一朵具有离心皮雌蕊的花发育而成的果实,许多小果聚生在花托上,如草莓、白菜、黄瓜。
20. 肉穗花序 多数单性或两性无柄小花着生于肥厚而肉质化的花轴上,称肉穗花序。如天南星、马蹄莲花序。
二、 判断与改错
判断:1. ×; 2.× ; 3. √ ; 4. √; 5. √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13. ×; 14. √ ; 15. √; 16. √ ; 17. × ; 18. ×;19. × ;20. √ ; 21. ×; 22. √ ; 23. ×; 24. √
三、 填空
1. 多、离、螺旋、膨大的花托
2. 膜质托叶鞘
3. B. 菊 C. 兰 D. 壳斗 E. 锦葵 F. 十字花 G. 蔷薇 H. 蝶形花 I. 大戟 J.百合 K. 葫芦 L. 伞形 M. 唇形 N. 茄 O. 禾本
4. A. 十字花科 B. 伞形科 C. 茄科 D. 葫芦科 E. 蝶形花科 F. 旋花科
G. 藜科 H. 菊科 I. 百合科 J. 禾本科
5. 草、单、互、两、辐射、5、花萼、孔、2、2、偏斜、浆、蒴;
6. 漏斗、钟、旋转折扇、花萼;
7. 瓠、双悬、角、荚、蒴、坚、聚合蓇葖、胞、核、柑;
8. 3(基数) 2(轮)、下位、中轴;
9. 圆、开裂、二、叶耳、颖果;
10. 禾本科
四、 选择填空
1. C 2. D 3. B 4. D 5. B 6. A 7. D 8. B 9. C
10. C 11. B 12. B 13. D 14. B 15. C 16. B 17. A
18. D 19. B 20. C
五、 多项选择
1. A、C 2. C、D 3. B、E 4. A、B 5. C、D 6. B、C、E 7. A、B
六、问答题
3. 答:蔷薇科含四亚科,各亚科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果实和花的构造上。以下分亚科检索表即据此编制而成。蔷薇科分亚科检索表。
1. 心皮离生或仅基部合生
6. 心皮常5,花托(花筒)浅杯状,聚合蓇葖果。无托叶
…………………………………………………………………………………… 绣线菊亚科
9. 心皮多数,花托凸起或凹,聚合瘦果或聚合核果。托叶发达
………………………………………………………………………………………蔷薇亚科
1. 心皮合生或仅具1心皮
3.2-5,子房下位或半下位。梨果…………………………………………………苹果亚科
3.心皮1,子房上位,核果…………………………………………………………梅亚科
2.3.参考材料
4. 答:禾本科植物的主要特征为:(1)草本或木本;须根系,通常具根状茎 ,地上茎(杆)具实心节和空心 (稀实心)的节间;(2)叶具叶片和叶鞘。叶鞘开裂,常具叶耳和叶舌;(3)1至数朵小花组成小穗,每一小花单性或中性。每朵小花基部具特化苞片2枚,即外稃和内稃。花被特化成2 个肉质浆片,雄蕊常为3或6枚。雌蕊1,含2-3心皮,子房上位,1室,1胚球 ,花柱2,柱头常显羽状或刷帚状;(5)颖果,稀为胞果,浆果。
禾本科约有750多属,1万余种,是被子植物的大科之一,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首先,禾本科植物是人类粮食的主要来源。稻、小麦、大麦、青稞、燕麦、小米(粟、谷子)_、高粱、玉米、黍等人造纸(如苇)、制药(如薏苡)、酿造(如高粱)、制糖(如甘蔗)、家俱和编织(竹类等)等的主要原料。在畜牧业等方面,它又是动物饲料(如羊茅)的主要来源。禾本科的许多植物在美化环境、保护堤岸、水土方面,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5. 答:禾本科植物是一类适应风媒传粉而极度特化的分类群,其花被高度退化,成为肉质透明的浆片,其作用在于将外稃和内稃撑开,使柱头和雄蕊容易伸出花外,进行传粉。雄蕊的花丝特别细长,花药丁字形着生,随风搬动而散布花粉。雌蕊柱头常为羽毛状或刷帚状,高出花外,增加接受药粉的机会。可见花被退化成浆片、雄蕊花丝细长、花药丁字形成着生以及羽毛状或刷状柱头均为禾本科植物适应风媒粉的特殊结构。此外禾本科植物小穗排成各种花序,能产生大量花粉,同时散发,花粉质轻、干燥、表面光滑,容易被风吹送,这些也是对风媒传粉的适应。
6. 答:百合科植物的基本特征为:(1)草本,具根茎、鳞茎、球茎:(2)为叶互生:(3)花两生、整齐、三数二轮,花萼花瓣状,两轮,6片,雄蕊6枚;子房上位,3心皮3室;(4)蒴果或浆果。
百合科重要经济植物中,药用植物包括川贝母、黄精、知母,七叶一枝花;蔬菜包括葱、洋葱、蒜、韭、石柏、黄花菜等;花卉如:百合、天门科、文竹、萓草、郁金香、万年青、玉簪、风信子、百子莲。
7.答:菊科绝大多数植物的花为虫媒花,具有虫媒花的一般特征,如具蜜腺,花色鲜艳,花粉粒外壁粗糙等。同时,菊科植物花还具有一些适应虫媒传粉的特殊构造。首先,菊科的头状花序在功能上如同一朵花,少数至多数小花聚成显著的头状花序,配以色彩鲜艳的花瓣似的舌状花、假舌状,以招引昆虫传粉。而数朵小花聚生于一平面上,可减少昆虫飞行次数 ,提高了昆虫传粉效率。菊科植物的花中雌雄蕊异熟,聚药雄蕊即花药结合成药筒,且药室向内开裂,因而成熟的花粉粒就散落在花药筒内,当昆虫来访采蜜时,引起花丝收缩,或花柱伸长,柱头下面的毛环把花粉从花药筒内推出,花粉被来访者带走,一次,二次,直至花粉全部散落而花药枯萎。此时,雌蕊开始成熟,柱头伸出花药筒外,柱头裂片展平,受粉面裸露,准备接受全部散落而花药枯萎。此时,雌蕊开始成熟,柱头伸成虫媒传粉,总之,绝大多数菊科植物的头状花序,聚药雄蕊、药室内向开裂、柱头具毛环是一系列适应昆虫传粉特殊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