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九年级
生活生命与安全
文 浩
2012.09.01
龙门山镇九年制学校 生活生命与安全 九年级 上册
| 教学设计 | 备注 (教学反思 学困生辅导) |
| 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教学内容:毒品种类,危害,毒品防范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什么是毒品,并列举毒品的常见种类。 2.能举例说明毒品的危害。 3.能结合自身阐述防范毒品的具体措施。 教学重、难点 ㈠、教学重点 1、毒品的种类 2、毒品的危害 3、毒品防范 ㈡、教学难点 1、毒品的危害 2、毒品防范 教学方法 1、问卷法 2、访谈法 3、情景体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播放视频:成都戒毒所里吸毒者的戒毒过程,(同学们观看后的感受是怎样的?) 二.毒品的定义 问:首先,请同学们告诉我,什么是毒品? 板书:一、定义 师:同学们归纳得不错,抓住了毒品的最主要特征。下面,我们来看看我国的刑法是如何对毒品进行界定的。 PPT展示毒品的定义。 三.毒品的种类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毒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播放视频图片 依次展示13幅相关图片 图片1:罂粟花 图片2:罂粟果 图片3:鸦片 图片4:吗啡 图片5:海洛因 图片6:古柯树 图片7:可卡因 图片8:大麻 图片9:大麻粉 图片10: 图片11: 图片12: 图片13:K粉() 四.毒品的危害 展示PPT:毒品对人体的伤害 展示PPT:吸毒男子将2岁女儿倒立窗前 通过图片、案例,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巨大危害,并引导学生对对毒品的3大危害进行归纳总结。 吸毒男子倒立女儿的案例、宝马撞奔驰的案例都是发生在成都市的典型的吸毒者危害家庭、社会的案例,宝马撞奔驰事件还发生在学校附近。通过这些身边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对毒品的危害有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 五.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问:毒品的危害十分巨大,可研究表明,近几年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而吸毒者的年龄却呈下降趋势。青少年吸毒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那么,为什么青少年易吸毒呢? 师根据学生所答进行副板书。 生答1:好奇。 生答2:缺乏对毒品的相应认识。 生答3:心想吸一次不会上瘾。 生答4:好面子,怕在同伴面前丢脸。 生答5:寻求刺激。 生答6:压力比较大,想通过吸毒来缓解压力。 师:的确,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了青少年的这些特点来引诱青少年吸毒。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况,该如何处理呢?这里有一些情景,请同学们想想,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处理? PPT展示情景一: B是班上的文体委员,校足球队队员。在与同学C的交往中,经常看到C和其兄弟吸毒。C经常劝说B试试,B也非常好奇。 问:如果你是B,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 师归纳学生的做法,板书。 板书:拒绝(有艺术) 举报 声东击西 寻求帮助 PPT展示情景二: D结交了一名18岁的无业青年E,E邀请他到酒吧里玩耍。在酒吧里,E和其他人拿出一包漂亮的糖果,让E品尝。 问: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处理? 师归纳学生的做法。 生1:推说自己牙不好,不能吃糖;如果他还纠缠,就想办法把他引出酒吧的混乱环境,再想办法脱身。 生2:假装接受,再找机会扔掉。 生3:找一个隐蔽的场所,例如厕所,悄悄报警,寻求帮助。 PPT展示情景三: A是一名中学生。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他和同学去迪吧玩耍。迪吧里乌烟瘴气,许多青年不断发出怪叫,A意识到他们在吸毒,就在A打算离开的时候,一个小伙子流里流气地问:“土老冒,见过吗?”。 问:如果你遇到了这种场景,你会怎么处理? 师归纳学生的做法 问:同学们注意到这三个情景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1:都和同伴有关。 生2:在一些网吧、酒吧之类的地方 问: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板书:远离高危场所和高危人群 问:如果你身边的环境很好,你和毒品的诱惑离得很远,你还能为禁毒防毒做些什么? 生1:交友要谨慎 生2:不去酒吧、网吧。 生:做一些公益活动,例如宣传。 六.总结 师:希望同学们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无论你是一帆风顺还是历经坎坷,无论你是高兴还是难过,无论你身边有什么样的理由什么样的借口,千万不要越过这道绿色的屏障,坚决不吸第1口,坚决不打第一针。 利用学生们在PPT里看到的戒毒所的照片,再次强化主题: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