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字母词在汉语中流行的根据及存在的问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03:19
文档

字母词在汉语中流行的根据及存在的问题

第26卷第2期2008年4月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JOURNALOFJIAYING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s)Vol.26No.2Apr.2008字母词在汉语中流行的根据及存在的问题○张仰奋[收稿日期]2008-01-01[作者简介]张仰奋(19-),男,广东大埔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嘉应学院外语系,广东梅州514015)[摘要]当前字母词大量存在于汉语中,并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中国的社会用语带
推荐度:
导读第26卷第2期2008年4月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JOURNALOFJIAYING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s)Vol.26No.2Apr.2008字母词在汉语中流行的根据及存在的问题○张仰奋[收稿日期]2008-01-01[作者简介]张仰奋(19-),男,广东大埔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嘉应学院外语系,广东梅州514015)[摘要]当前字母词大量存在于汉语中,并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中国的社会用语带
第26卷 第2期

2008年4月

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JOURNAL OF J I A YI N G UN I V ERSI TY (Phil os ophy &Social Sciences )

Vol .26 No .2Ap r .2008

字母词在汉语中流行的根据及存在的问题

○张仰奋

[收稿日期]2008-01-01

[作者简介]张仰奋(19-),男,广东大埔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

(嘉应学院外语系,广东梅州514015)

[摘 要]当前字母词大量存在于汉语中,并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中国的社会用语带来了一定

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字母词存在的根据、价值及其带来的问题,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人们对目前汉语中存在的字母词应具有的态度。

[关键词]汉语;字母词;态度

[中图分类号]H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X (2008)02-0112-03

  字母词是指凡含有字母的词语.具体可分为:(1)外文字母词,指含外文字母的词,如X -光、维生素A 、T 恤衫、AA 制、BP 机等。这种形式以“外文字母+汉语语素”构成,因为汉语语素的存在,对老百姓来说好理解,买一张I C 卡,就是买张卡,“I C ”不“I C ”在一定的语境下交际双方都能理解;(2)外文原装词,指从文字形式到读音完全是外文的本来面目,不曾经过任何意译、音译或音译加意译等翻译形式的加工,其中包括外文缩略词,如W T O (W orld Trade O rgan ization 世界贸易组织),A PEC (The A sia -pacific Econom ic Coop eration 亚太经贸合作组织)等;完整的外文词,即没有进行任何文字形式的改变的外文词,如W indow s,p arty,coffee 等;(3)汉语拼音缩略式+外文缩略词,如

HB T V (hebei +T V ),TJT V (tian jing +T V )等,据我们

观测,这种形式主要是汉语的地名、店名、商标名等的缩写,其名称的英译一般含汉语拼音;(4)汉语字母词,即中文拼音的缩略形式,如W SK (waiyu shui p ing kaoshi 外语水平考试)、G B (guobiao 国标)等。下面我们就字母词存在的根据、引起的问题及对字母词的态度进行讨论。

一、字母词存在的根据

1.从语言的概念看。

无论是国外语言学家洪堡特(W ilhel m Von Hu m 2boldt )、索绪尔(F .De Saussure ),萨丕尔(E .Sap ir ),乔姆斯基(N.Chom sky ),还是国内语言学家赵元任、王力、许国璋,都曾对语言下过定义,虽然各有见地,但语

言学家们都赞同语言形式的符号性和语言功能的交际性,就这两点而言,不管是字母词还是地道的中文词语都能代表同样的意义,完成同样的功能。说“我喜欢

MT V ”和“我喜欢音乐电视”,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MT V ”与“音乐电视”有同样的表意功能,不同符号表达同一意义。并能有效地实现交际目的,完成交际功能。因此,字母词与汉语词语都能获得同样的交际效果。

从语言的经济原则看语言的经济原则使人们在保证完成语言交际功能的前提下,有意无意地对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作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从这一原则出发,语言使用者总欲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效,并以最少的语音信号或印刷符号来突出最大的表现力。字母词和与其对应的中文相比,其结构与读音更经济而简约。试比较下表:

DJ D isk j ockey 唱片骑士G DP Gr oss domestic

p r oduct

国内生产总值I B M I nternati onal business

machines 国际商用机器I T nf or mati on technol ogy 信息技术D I Y Do it yourself 自己动手NAT O North A tlantic Treaty O rganizati on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 AD

Computer -aided

design

计算机辅助设计

211—

2.从社会的进步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化进程和世界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国际交流日趋频繁,有许多新技术、新事物、新概念需要用新词语来表达和描述,在接触外来文明的过程中有些汉语中原来没有相应的词语,这时候就要吸收外来的词语,从新外来词进入汉语到使用统一的译词必然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在滞后于社会快速发展的语言发展中,字母词作为过渡词语“流入”社会并让社会选择是必要的。我们以S ARS为例做个说明。

2002年11月,首先在中国广东发现的一种传染病,当时医学界弄不清楚究竟是什么“怪病”,在无法得出“明确”诊断结论的情况下,认为不明肺炎就是“非典型肺炎”。于是,“非典”用法便广为使用。然而,在2003年3月中旬,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对该传染病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它是“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英文为“Severe Acute Res p irat ory Syndr ome”简称S ARS,国际上便一直使用S ARS这一名称。目前国内使用“非典”、“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沙斯”和“S ARS”均有。媒体和高层领导也常用“S ARS”,但最后中国将采用哪一称呼,语言社会会作“大浪淘沙”。

有些字母词专业性很强,对一般人来说没有彻底明白的必要,如CD-ROM、B超、CT、I PR、HDT V等,作为非专业人员我们只要知道其所指或所用就行了,无需了解其英文全称或中文的确切意义,像DNA,其中文是“脱氧核糖核酸”,对一般人来说,无论是其中文还是英文都不明白究竟是仕么东西,但DNA听起来、写起来省力得多。

3.从国民外语水平的程度看。

中国教育的发展、国际交往的频繁使我国的外语学习“人气旺盛”,国人的外语尤其是英语水平大大提高。这为汉语中外来词的引进带来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人们已不再只喜欢“意译词”或“仿译词”,如:“民主”、“科学”、“电话”等;同时也乐于接受像“巧克力”、“麦克风”之类的“音译词”;甚至有人还偏爱像“I C Q”(I seek you)、“OTT”(over the t op)一样的字母词。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他们追求时尚、猎新求异,不满足于僵化的语言模式,喜欢创新,以此表现个性与潜能,体现自己站在时代潮流的前端。以字母为载体的字母词,往往成了青年文化圈的明显象征。这在他们的“网上语言”和“手机信息”中更表现得淋漓尽致,如英文字母BB(再见)、WB (欢迎回来)、I C(我懂了)、I O W(换句话说)等,汉语拼音GG(哥哥)、JJ(姐姐)、BT(变态)、NQS(你去死)、T MD ()等。

二、字母词带来的问题

1.字母词的使用尚不规范。

目前字母词使用几乎是铺天盖地,使用者也不分层次,懂不懂外语的人都在用,这就造成了字母词使用规范的混乱。具体表现在:(1)英文字母大小写不确定,如“NAT O”还是“Nat o”?(2)有无单复数的变化不确定,如“UF O”还是“UF O s”?(3)用不用汉语语素不确定,如“DVD”还是“DVD机”?(4)字母拼写不确定,如“BP机”还是“BB机”?等等。

字母词的读音无法统一对于大多数中国人字母词难读难记,对于有点英语基础的人也难以把握像“I S O”这样的字母词该读[ai es ou]还是[’ais ou]。而对于完全不懂英语的人就更困难了,我曾听过这样的一个笑话:前几年“W T O”在中国还没有那么普及时,某市的一位领导在大会上作报告是竟把“W T O”念成wu ti ling。也许这是一则笑话,然而它也表明了一个新的字母词对一般人来说难读。

2.字母词的歧义现象。

同一个字母词可能有不同的英文意义和中文翻译,如:BBC可能是指“英国广播公司(B ritish B r oadcasting Cor porati on)”,也可能是指“英国出生的华人(B ritish Born Chinese)”;ABC可以是“基础知识”,也可以是“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 B r oadcasting Company)”,还可以是“美国出生的华人(American Born Chinese)”或“澳大利亚出生的华人(Australian Born Chinese)”。这种现象在字母词中比比皆是。

3.字母词的“一词多译”现象。

一个字母词即使只有一种中文意思,然而它却可能有不止一个中文翻译,造成“一物多名”,如“internet”可以是“因特网”、“互联网”、“国际互联网”、“I nter网”;“BP机”可以是“寻呼机”、“呼机”、“传呼机”、“call 机”;“A I D S”可以是“艾滋病”、“爱滋病”、“爱之病”。这样可能带来语言使用上的麻烦,甚至造成混乱。

4.字母词的滥用。

笔者特意买来2007年10月15日的《广州日报》进行统计,除广告、证券、I T(信息)版外的其余版面共有字母词103处,我们之所以不统计广告、证券、I T(信息)版正是因为其出现的数量更多,尤其是I T版。同一天我们还打开搜狐网的首页,发现整个页面共有25个字母词。由此可见字母词在媒体中的使用频率之高已到了不能等闲视之的程度,而且其使用已经造成了普通老百姓的理解困难。以下是我们从当天的《广州日报》或“搜狐首页”两家媒体中摘下来的句子:“活泼可爱的MM不可错过这类Q版手机”、“每月收入超过千万元的SP更是不超过10家”、“CBD生活新天地”、“秋季D I Y SP A的秘密”、“NAS A贺神舟成功升空称为太空探索一大成就”。类似句子很多,我想即使是知识阶层的人又有几个能真正理解这些字母词呢?难怪有人说:字母词的滥用已使他们看不懂中文了。

三、对字母词的态度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它随社会的发

3

1

1

—展而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事物的产生和引入,人们观念的改变,必然影响到语言的发展变化。对于字母词我们无法阻挡,也没必要阻挡,更何况在语言接触史上,直接借用外来词也非汉语仅有,英语就大量地引入外来词,尤其是从法语引进。字母词大举涌入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是客观事实,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赞成者(罗庆铭1997、曹学林2000、刘涌泉2002等),认为字母词简洁、表意准确,有利于和国际沟通,丰富了汉语文化,可以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反对者(慧生1995、方梦之1995、李国文2000、徐道一2003等),认为汉语中使用字母词不伦不类,破坏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污染了民族文化,应该翻译成汉字词。著名语言学家胡明扬(2002)认为:“语言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会长期进行下去,但是不会有什么结论,对广大群众大概也不会有多大影响,这个问题最终还得由使用汉语的广大群众来作抉择,他们的裁定是最终的裁定,语言学家没权说三道四。”,这就是社会语言学者的态度。

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看,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地域的人群,由于各不相同的原因,可能选用不同的语言符号,这是语言使用者的自由,人们无可厚非、无法,他们可以说“再见”、“See you”或“C U”;他们有权说“E-mail”、“E邮件”、“电子邮件”或“伊妹儿”。对于人们对待字母词的态度,邹玉华(2005)利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调查分析了对待字母词的态度在职业、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上的差异,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被调查人群中大多数人支持使用字母词,只有少数人持反对意见。这说明近年来人们的心态是开放的,乐于接受外来的新事物、新概念,包括外来词语。但是,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字母词并不意味着所有字母词都会进入汉语,也并不意味着人们会使用所有的字母词。至于最后哪一表达能生存下来,则由语言社会去选择。“X光”就是其中一例,本世纪二十年代“X光医用透视机”引进中国,“爱克斯光”和“X光”这两个同义外来语就开始同时使用。经过近七十多年的较量,“X光”这个字母词在各种媒体报导中,在医院的标志牌中,在大众用语中,可以说完全击败了它的音译同义词———“爱克斯光”。后者现在只能在字典中找到它。“X光”在满篇全是方块汉字的天地中打开了一个缺口。因此,有人提出对字母词的使用要加以,有人主张成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管理,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是徒劳的。语言工作者和语言文字主管部门最多只能做些引导和规范工作,但改变不了语言随社会发展而演变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R. A.Huds on.Soci olinguistics[M].Cam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231-265.

[2]曹学林.字母词语也是汉语词语[J].语文建设,2000(7):

5-10.

[3]陈 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6-30.

[4]傅义荣.略论汉语中的字母词[J].南京社会科学,2003

(2):70-78.

[5]方梦之.洋文并非越多越好[J].语文建设,1995(3):30-

35.

[6]胡明扬.关于外文字母词和原装外文缩略语问题[J].语言

文字应用,2002(2):3-8.

[7]慧 生.也谈字母词[J].语文建设,1995(7):42-46.

[8]李国文.汉语的无奈[J].语文建设,2000(4):35-38.

[9]刘涌泉.关于汉语字母词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2

(1):60-66.[10]罗庆铭.外语词语在汉语中的地位[J].语文建设,1997

(12):21-24.

[11]鲁金华.汉语“含字母词”及其译成方式刍议[J].山东外

语教学,2000(1):53-55.

[12]徐道一.汉字和英文字词混用的弊大于利[J].汉字文化,

2003(3):14-18.

[13]薛笑丛.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07

(2):25-29.

[14]钟志平.关于来自汉语词语的字母词的规范问题[J].修辞

学习,2006(1):30-33.

[15]邹玉华.关于汉语中使用字母词的语言态度的调查[J].语

言教学与研究,2005(4):68-75.

[16]邹玉华.字母词知晓度的调查报告[J].语言文字应用,

2006(2):25-30.

责任编辑:李荀华

On the Ex istence of A lphabeti c W ords i n Ch i n ese

ZHANG Yang-fen

(D epart m ent of Foreign L anguages,J iaying U niversity,M eizhou514015,China)

Abstract:There are p lenty of al phabetic words in Chinese recently which exist in every field of our s ocial life.This is affecting the s ocial language in China.The p resent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 ons why al phabetic words exist in Chinese and the p r oble m s they cause,and it raises the attitude t owards the al phabetic words in Chinese fr om the vie wpoints of s oci olinguistics.

Key words:Chinese;al phabetic words;attitude

4

1

1

文档

字母词在汉语中流行的根据及存在的问题

第26卷第2期2008年4月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JOURNALOFJIAYING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s)Vol.26No.2Apr.2008字母词在汉语中流行的根据及存在的问题○张仰奋[收稿日期]2008-01-01[作者简介]张仰奋(19-),男,广东大埔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嘉应学院外语系,广东梅州514015)[摘要]当前字母词大量存在于汉语中,并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中国的社会用语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