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02:52
文档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2+2+10)1观日出看日出须早起。四点钟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我走得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残(cán)云已经散尽了。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shuò)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huī)。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xiá)光。天边的朝霞变浓变淡,粉红的颜色渐渐变为桔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一轮红日冉(rán)冉升起。开始时,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一
推荐度:
导读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2+2+10)1观日出看日出须早起。四点钟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我走得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残(cán)云已经散尽了。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shuò)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huī)。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xiá)光。天边的朝霞变浓变淡,粉红的颜色渐渐变为桔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一轮红日冉(rán)冉升起。开始时,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一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2+2+10)

1观  日  出

    看日出须早起。四点钟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我走得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

残(cán)云已经散尽了。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shuò)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huī)。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xiá)光。

天边的朝霞变浓变淡,粉红的颜色渐渐变为桔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一轮红日冉(rán)冉升起。开始时,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一个弧(hú)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蹦就出了海面。于是那辽(liáo)阔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yào)眼的金光。

1.全文有     个自然段,“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是在第   个自然段讲到的内容。

2.请在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浓——(     )             慢——(      )

3.阅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下面题目。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选上的在上面打√)

 露(露水   看见   显现)       蹦(出    跳     照)

(2)本自然段共有    话。第二句的意思是讲                   。第七句的意思是讲                            。

 (3)本自然段第三到第六句话合起来是在写                   ,这几句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

2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   你是谁  为什么哭    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   青年时代玩电子游戏  中年时代打麻将  家产都败光啦  如今我一无所有  我真后悔呀  流浪汉说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电子游戏,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了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乞( qǐ )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一件蠢( chǔn )事!”时光老人冷笑着:“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给第1自然段中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分)

2、“笑”有许多种,请你再写出几种不同的“笑”来。(3分)

例如:冷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词语,作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后悔(    )                  央求(     )

4.组词。(4分)

呜(    )    悔(    )   跪(    )      探(    )

鸣(    )    侮(    )   脆(    )      深(    )

5.用“假如……就……”造句。(2分)

                                                                       

6后来,流浪汉乞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时,时光老人为什么说“我做了一件蠢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这篇短文后,你想对时光老人说什么?或者你想对懒汉说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读寓言故事,完成问题。(8分)

                                   3啄木鸟和树

大树叫起来:“别动我!别动我!我疼死了!”

“树先生,你身上有病,我在为你捉虫呢!”啄木鸟说。

“简直是侮辱!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里的虫?我知道了,这不过是打击

我、伤害我的借口罢了。警告你,别在我面前耍花招,滚开!”树发怒了。

啄木鸟不好意思地飞走了。从此以后,再没有一只啄木鸟愿意去帮助这棵树

啄虫了。

几年后,树里的虫多了,这棵“年轻力壮”的树终于变成了肚里空空的废物。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2分)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4分)

a.我们不能没错给人家找错,借以打击、伤害别人。(   )

b.有了错就要虚心接受别人的帮助,不然就变得不可救药。(   )

c.自己有错不改不行,自己没有错误别人不应该没完没了。(    )

3.在这个寓言故事中,你喜欢那个人物呀?为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2分

4“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①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②一下子明白过来。                      (                )

③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                )

2、造句。不仅……还……                                                        。

3、你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                                        。    

4、杜甫是怎样“煮书”的,请用“~~~~~”画出相关部分的句子;我们学语文该怎样“煮书”?请用“            ”画出相关部分语句。

5、“煮书”有什么好处?你今后打算怎样学好语文呢?                                                                                                                                

5乡间绿阴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梧桐树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háng  xíng)的垂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桃树,有梨树,有杏树……春(未    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    坐坐)农家小院就掩映在浓浓的树阴之中。

1、把文中括号里错误的音节或汉字画去。

2、这篇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              _____”这句话来写。文中的省略号(……) 表示_____________多。(2分)

3、根据短文连线。(4分)

山坡上                  果树

公路两旁                垂柳

小河两岸                梧桐树

农家小院                松树和柏树

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6                            

有三个朋友,他们从小就在一块,挺要好的,长大以后,分手到外地去工作。其中有一个朋友,在一个寒冷冬天里,生活碰到了困难,他迫切需要一件棉衣。那两个朋友知道了,一个尽快把自己身上的一件旧棉衣寄去,免得那个朋友挨冻。

还有一个朋友只寄去一封信,说了一大堆好话,信里还说□我只有一件棉袄□自己要穿□等以后再想办法吧□

    后来,这个需要棉衣的朋友生活变好了,什么都不缺。他请来两个朋友,到家里去作客。当时没有送棉袄的朋友,这回带来一件崭新的狐皮袄,那个原来需要棉袄的朋友说:

   “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少。我有一件比狐皮袄更宝贵的棉袄。”说完,他拿出了那件旧棉袄给这个朋友看。

1、给这篇短文加一个题目。2%

2、在第2小“□”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

3、用“√”选择正确的解释。3%

①挺要好   A、硬而直(  )   B、杰出(  )   C、很(   )

②迫切     A、强迫  (  )   B、接近(  )   C、急切(  )

4、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

炎热(    )   陈旧(    )   便宜(    )   顺利(    )

5、为什么说那件就棉袄比这件崭新的狐皮袄更宝贵呢?2 %

                                                                     

 

7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  瞧  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  真勇敢  

1. 全文共有(    )个自然段,其中第(    )段是小花苗和蜜蜂的对话。(2)

2. 把最后一段缺少的标点在文中补齐。(2)

3. 在大墙的阴影里,小花苗(    ),它靠自己的(    )爬到墙顶上以后,小花苗(    ),孩子们夸小花苗(    )。(12)

4. 写出下面词的反义词(4)

温暖——(    )        难过——(    )

5. 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2)

                                                                       。

答案

1观日出

1.3个、2个      2.淡、快  3.(1)   显现   跳  

(2)7句、大海和天空的颜色、太阳出来后大海和天空的颜色

(3)太阳出来的过程,整个过程

(二)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1:“??”:“,!,!”。

2、嘲笑 欢笑 大笑 讥笑 微笑

3. 懊悔   哀求(共2分,每个1分)

4. 呜呼     后悔    跪下    侦探

 鸣叫    侮辱     清脆   深度   (共4分,每个0.5分)

5 使用关联词造句即可给分(共2分)

6、人的思想转变后,就某些缺点或错误感到后悔。指人由衰老又恢复青春

7、因为流浪汉没有痛改前非,还是在那里浪费时光。

(一)啄木鸟和树部分 

1.五(共2分)

2.选 B (共4分)

3.说出你喜欢的人物1分,说出道理1分(共2分)

第三部分        阅读长廊    (12分)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2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得心应手)

②一下子明白过来。                      (豁然开朗)

③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 疑惑不解)

2、造句。不仅……还……她不仅举止优雅大方,还平易近人。

3、你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只有做到博览群书的人,写作时才能妙笔生花。    

4、杜甫是怎样“煮书”的,请用“~~~~~”画出相关部分的句子;我们学语文该怎样“煮书”?请用“            ”画出相关部分语句。

5、“煮书”有什么好处?你今后打算怎样学好语文呢?                                                                                                                            

乡间绿阴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梧桐树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háng  xíng)的垂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桃树,有梨树,有杏树……春(未    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    坐坐)农家小院就掩映在浓浓的树阴之中。

1、把文中括号里错误的音节或汉字画去。

2、这篇短文是围绕“_乡间,是树的天地__”这句话来写。文中的省略号(……) 表示果树多。(2分)

3、根据短文连线。(4分)

山坡上                  果树

公路两旁                垂柳

小河两岸                梧桐树

农家小院                松树和柏树

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对朋友就要雪中送炭

雪中送炭见真情(答案多元)

有三个朋友,他们从小就在一块,挺要好的,长大以后,分手到外地去工作。其中有一个朋友,在一个寒冷冬天里,生活碰到了困难,他迫切需要一件棉衣。那两个朋友知道了,一个尽快把自己身上的一件旧棉衣寄去,免得那个朋友挨冻。

还有一个朋友只寄去一封信,说了一大堆好话,信里还说□我只有一件棉袄□,自己要穿□等以后再想办法吧□

    后来,这个需要棉衣的朋友生活变好了,什么都不缺。他请来两个朋友,到家里去作客。当时没有送棉袄的朋友,这回带来一件崭新的狐皮袄,那个原来需要棉袄的朋友说:“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少。我有一件比狐皮袄更宝贵的棉袄。”说完,他拿出了那件旧棉袄给这个朋友看。

1、给这篇短文加一个题目。2%

2、在第2小“□”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

3、用“√”选择正确的解释。3%

①挺要好   A、硬而直(  )   B、杰出(  )   C、很( √  )

②迫切     A、强迫  (  )   B、接近(  )   C、急切(√ )

4、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

炎热(寒冷)   陈旧( 崭新 )   便宜( 宝贵 )   顺利( 困难 )

5、为什么说那件旧棉袄比这件崭新的狐皮袄更宝贵呢?2 %

   送旧棉袄是雪中送炭,而送狐皮袄仅是锦上添花而已。前者比后者更加弥足珍贵 。(答案多元)

大墙下的小花苗

1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

2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3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4“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5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6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瞧,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真勇敢!”

1. 全文共有( 6 )个自然段,其中第( 3 )段是小花苗和蜜蜂的对话。(2)

2. 把最后一段缺少的标点在文中补齐。(2)

3. 在大墙的阴影里,小花苗(又瘦又小很难过),它靠自己的(力量)爬到墙顶上以后,小花苗(见到了阳光/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花朵),孩子们夸小花苗(真勇敢)。(12)

4. 写出下面词的反义词(4)

温暖——(寒冷)        难过——(高兴)

5. 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2)

我能靠着自己的力量爬上墙顶,我真高兴。我明白了,不能什么事都靠别人,要学会靠自己的力量。

三、四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方法

  阅读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有一些学生在做题时却往往急于求成,做题过程流于急促浮躁,问题答案流于偏浅疏漏,不能优质高效地做好阅读理解题。那么,怎样才能革除这种毛病,做好阅读理解题呢?我觉得要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阅读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熟读全文,整体把握。

  一般来说,做题时,我们要先把文章读一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开始做题。如果没看

懂,还要再读,直到弄懂为止。当然,读第二遍前,可以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因为

后面的问题中有时会隐匿着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对我们理解

文章很有帮助。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信息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了

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从而整体把握全文,做到对解题心中有数。

  要向学生强调,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倘若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就会导致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二、确定区域,深入思考。

  在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我们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深入思考,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1、对于选择题

  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一目了然的题目。答案是自己一下子能确定的。

  排除法,通过排除不合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

  类推法,通过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2、对于一些问答题、概括段落大意等题目

  准确解答这类题目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这就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处理,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这就能准确解答。

 3、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意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

  (1)字不离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就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二年级语文阅读复习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春天来了

    不知不觉中,春天已来到人间。

    春风过后,小草慢慢地钻出了地面,小树长出嫩绿的小芽,麦苗儿也开始返青了。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各种动物也都开始活动了,小朋友们脱下厚厚的棉衣,快活地在操场上活动着。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写了春天(      )、(      )、(      )的变化。

3、第三自然段写了春天(      )、(      )、(      )的变化。

二、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春天,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花。夏天,树上结满了青枣。到了秋天,小青枣慢慢地变成大红枣,树上就好像挂了很多小红灯笼。我和小朋友站在枣树下,抬头望着这些大红枣,心里想:要是吃在嘴里,一定又甜又脆。

1、这段话主要讲的是什么? 

(                                                                    )。

2、“树上就好像挂了很多小红灯笼”一句中的“小红灯笼”指的是(             )。

3、这段话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了(      ),然后写了(      ) ,最后写了(            ) 。

 三、 

 学校院子中间,有一座美丽的花坛。里面的花都是我们亲手种的。

    花坛的四周,摆放着一盆盆冬青草。嫩绿的枝条向四周伸展,针叶上挂着水珠,长得非常密。挨着冬青的是五颜六色的各种小花,在花坛里开得十分好看。

    同学们爱惜它,用汗水浇灌它。小花给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欢乐。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里有(     )句话。

3、花坛的四周有什么?(                                            )。

4、冬青草长得怎样?

(                                                     )。

四、

     青蛙有两只大眼睛,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鼓得高高的,一眨一眨的,可机灵了。碧绿的身子,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发了脾气,一鼓一鼓的。两条有弹力的后腿,折叠着分排在身体两边。好神气的“田间勇士”啊!

1、这段话共有(      )句话。

2、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      )的身子 (      )的斑点    (     )的肚子

3、这段话描写青蛙的外形,是先写(      ),然后写(        ),再写(        ),最后写(             )。

4、(        )是“田间勇士”。

五、

    村子的前面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河水缓缓地向东流去,河两岸有田野和青山。山坡上开着各种颜色的野花。河上有一座白色的石桥。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1、这段话共有(      )句。

2、写颜色的词有:(                           )。

3、写鱼动作的词有:(                                     )。

六、

    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猫.它圆圆的眼睛,胖胖的身体,拖着一条长长的花尾巴.白白的小胡须在灰色的小嘴上.身上的毛有白色的\黑色的,还有灰色的.有时见到我还撒娇似地歪着脖子,”喵喵”地唱起歌来,真是讨人喜欢.

1、用“~~~~~~”画出文中表示小花猫动作的句子。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        )的眼睛、(       )的尾巴、(       )嘴

(        )的身体 (        )的胡须

七、

小鸡们跟着老母鸡跑,就像许多小绒球在地上滚一样。它们跟着妈妈学着找食物,小小的嘴到处乱啄,有时,就在伙伴们的头上、腿上啄。冷了,老母鸡张开翅膀,那小些小鸡就连忙躲到妈妈肚子底下暖和暖和。这些小鸡真可爱。

1、这篇短文共有(   )句话。

2、短文里写了(      ) 和(      ) 。

3、用“——”线画出小鸡找食物的句子。

4、小鸡冷了怎么办?(                            )

                                                           

                               八、受伤的小鸟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看着它可怜的样子,便把它捡回了家。这只小鸟长着一张又长又尖的嘴巴,头上有一小撮(cuō)红色的毛,背上、尾巴上的羽毛是黑色的,腹(fù)部的羽毛是灰色的,可好看了!

妈妈下班回来看见了小鸟,高兴地告诉我说:“这是一只啄木鸟。它能够捕食树洞里的害虫,人们称它‘树医生’。”我听了,心想:“原来是一只益鸟啊!等我把它的伤养好后,一定送它回大自然,让它继续给树治病。”

1、这篇短文有(   )个自然段。

2、受伤的小鸟是一只(        ),人们称它(           )。

3、按短文填空。

(           )的嘴巴    受伤的(        )   (        )的样子     黑色的(     )

4、如果你发现了这样一只受伤的小鸟,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文档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2+2+10)1观日出看日出须早起。四点钟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我走得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残(cán)云已经散尽了。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shuò)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huī)。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xiá)光。天边的朝霞变浓变淡,粉红的颜色渐渐变为桔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一轮红日冉(rán)冉升起。开始时,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