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有理数的加法 | |||||||
| 科目 | 数学 | 教学对象 | 七年级学生 | 课时 | 2课时 | ||
| 提供者 | 高午娟 | 单位 | 中学 | ||||
| 一、教学目标 | |||||||
| 知识与技能: 通过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有理数加法的全过程,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分类思想、数形结合 思想与及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探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与乐趣。 | |||||||
| 二、教学内容分析 | |||||||
| 在初中阶段,要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理数的运算是初等数学的基本运算,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重要前提。有理数的加法作为有理数的运算的一种,它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另一方面,在前期段,学生已经储藏了两个正数的加法,较大数减较小数的减法,引入了负数,有必要再学习有理数的加法,然后过渡到有理数的其它运算,再到式的运算、方程、函数的运算;同时,负数、数轴、绝对值的学习又为这节课的学习方法奠定了基础。 | |||||||
| 三、学情分析 | |||||||
| 在教学过程中,课本知识的传授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两个正数的加法,大数与小数的减法。进入初中后,我们为学生引入了负数,将数的学习扩展到了有理数,因此很有必要学习有理数的加法,然后再过渡到有理数的其他运算,再到式的运算、方程、函数的运算;同时,以前所学的负数、数轴、绝对值的学习又为这节课的学习方法奠定了基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在认知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兴趣在非智力因素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因此,从初一开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其学好数学的重要保障.围绕这一点,在教学中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教学中教师为导、学生为主,充分认识初一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好奇心强;好胜心强;抽象思维能力弱,过分依赖直观;意志薄弱,缺乏毅力。 | |||||||
|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 |||||||
|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人物出发,激发学生探索欲;通过层层铺垫,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到的数学工具探索新知;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多样化的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在法则的提炼过程中,培养学生类比、归纳和概括的学习能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利用习题引出课题,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整堂课中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 | |||||||
|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 |||||||
| 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绝不是简单地记忆背诵)。 教学难点:异号两数加法的实际意义以及法则的归纳。 | |||||||
| 六、教学过程 |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提出问题情境 世界男子青年锦标赛110米栏冠军刘翔,是中国人的骄傲。我们应该从他的体育精神中学习他坚韧不拔的刻苦精神,学习他爱过立志的决心。在这个过程中,将跑道抽象为数轴,起跑点为原点,将生活问题数学化。 | 仔细阅读多媒体显示的问题情境,思维上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完成建模过程。 | 从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出发,通过建模对学生进行情境的探索,让每个学生都有信心并且能够积极尝试与探索。 | |||||
| 针对情境提出问题 刘翔在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上往返跑步进行训练,他连续跑了两段路,共跑了80米。问刘翔两次以后的位置可能在哪里? | 学生积极开展小组讨论,组间对讨论结果进行比较。 | 这道题条件不唯一,是一道开放性题,结果也并不唯一在这道题里,包含了学生对有理数加法意义的理解以及探索有理数加法的几种类别,在求和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实物模拟到表象操作的转化。 | |||||
| 预设学生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探索规律: 1、从加数的不同符号情况:正数+正数、负数+负数、正数+负数、任意数+0; 2、从加数的不同数值情况:加数为正数、加数为小数; 3、从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分类: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同0相加; 4、从向量的迭加性方面:加数的绝对值相加、加数的绝对值相减; 5、从和的符号确定方面:同号两数相加符号的确定、异号两数相加符号的确定; | 对学生进行分组,先由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体同学进行整理归纳,得到规律。 | 在答案的汇总过程中,要充分爱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主动陈述自己的结果。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适当延迟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保证学生创造力,这个过程是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的有效途径。 | |||||
|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与反思 这节课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加法,你印象最深的知识是什么?对于整个学习过程你最满意的是什么?你认为我们应该改进的有哪些? | 学生自主进行反思。 | 充分利用评价是老师和学生反思和改进的有效手段,更好地帮助学生正确归因将有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 | |||||
| 七、教学评价设计 | |||||||
| 由学生自主完成下列练习,对这堂课所学知识进行评价自测 1、文具店、书店和玩具店依次座落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上,文具店在书店南边20米处,玩具店位于书店北边100米处,小明从书店沿街向南走40米又向北走了60米,此时小明的位置在()。 2、为了体现社会对教师的尊重,教师节这一天上午,出租车司机小王在东西走向的马路上免费接送老师,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出租车的行程如下(单位:千米)+15,-4,+13,-10,-12,+3,-13,-17. (1)如果最后一名老师送到目的地时,小王离出车地点的距离是多少? (2)若汽车耗油量为每千米0.4升,这天上午汽车工耗油多少升? | |||||||
| 八、板书设计 | |||||||
| 有理数的加法 第一课时 2 + 3 = 5 同号两数相加: 法则归纳: (-2)+(-3)=-5 2 + (-3)=-1 异号两数相加: 先定符号, (-2) + 3 =1 绝对值不相等的两数相加: (-2) + 2 = 0 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加: 再算绝对值。 0 + 3 = 3 一个数与0相加: 0 + (-3)=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