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 | 身边的设计艺术 | 学习领域 | 欣赏 评述 | 课时 | 一课时 | |
| 学情 分析 | 学生们通过欣赏身边的这些设计艺术,感受到设计艺术包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 |||||
| 教材 分析 | 教材中的文字提示学生要从外形、色彩、材料和用途等多方面进行欣赏评述,将这些艺术元素关联起来,形成整体设计才是最成功的设计。无论是感性的观察、比较,还是较为理性的思考讨论和实践评价,教材在图片、文字等内容上都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 |||||
| 教学 目标 |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身边物品的外形、色彩、材料和用途,学会运用美术语言多方位对其进行简单的描述,表达自己的感受,分析物品设计的成功之处。 (2)过程与方法:以比较、讨论等学习方法为主,对身边的生活用品从外形、色彩、材料和用途等方面分析介绍其设计的成功之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设计艺术的喜爱之情,提高设计意识和对设计的审美能力。 | |||||
| 教学重点 | 欣赏身边的设计艺术,从外形、色彩、材料和用途等方面,运用美术语言多方位对其进行简单的描述与分析,培养设计意识。 | |||||
| 教学难 点 教学方 法 | 发现设计,尝试设计并进行分析。 讲授法、资料采集法、情境体验法、讨论法 | |||||
| 教学准备 | 师:课件 | |||||
| 生:生活用品、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 ||||||
教 学 流 程 |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课 前 准 备 | 提前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衣、食、住、行、用的任一方面搜集物品,准备与大家分享设计创意。 | 搜集物品(实物或图片) |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准备而不是被动接受,是实现高效学习的先决条件。 | |||
| 导 入 新 课 | 设计情境:逛超市 请学生对课前搜集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进行选购。 教师提供给学生词汇库: 如简洁、美观、实用、功能齐全、有文化感、有趣味性… | 1、讲出为什么选择这件商品。 2、陈述清楚,调理清晰的学生可以将这件商品买走。 |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 |||
讲 授 新 课 小 组 探 究 | 一、引领欣赏 想一想: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些设计?(衣、食、住、行、用) 二、设计揭秘 比较背篓和书包:在外形 色彩 材料质、用途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各有什么好处? 板书:1、用途2、外形3、色彩4、材质 三、想一想:请学生用设计师的眼光说说这些水壶哪里设计的好? 四、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设计得既美观又实用? | 欣赏生活用品分类的相关图片。 围绕物品的外形、色彩、材质和功能进行分析评述。 学生通过这四个方面用最基本的美术语言对各种水壶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分析。 | 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理解设计以及设计的大致分类。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设计的眼光重新审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发现生活中的设计。 | |||
设 计 提 示 | 五、设计实践: 同学们可以选择设计笔筒,还可以将身边不合理的设计进行改造,要做到既美观又实用。 欣赏创意灵感来源 | 谈谈自己的设想,自主创造,精心制作。 | 主动探索,动手动脑,学习知识和技能。 | |||
巡 视 指 导 | 六、教师巡视指导: 对有创意的学生及时表扬展示。 提醒学生注意:一、制作时注意安全,二、保持周围环境卫生。 | 要求设计新颖,装饰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 对于感到吃力的学生重点指导,帮助树立自信心。 | |||
| 展 示 评 价 知 识 拓 展 | 七、引导学生反思: 八、知识拓展: 欣赏未来生活的视频 | 1、我们要从哪几方面进行身边用品的设计? 2、什么是好的设计?
| 培养学生分析及表述能力。 | |||
| 板 书 设 计 | 身边的设计艺术 用途 外形 色彩 材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