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语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01:15
文档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语文)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科目](满分为150分)第一部分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填空题(10分)1.语文教学课程目标的特征:A目标的和;B目标的和。2.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强调的统一。第二部分语文专业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50分)1.读拼音,写词语。táozuìnínɡzhònɡwǎnliánēncìhúlúntūnzǎo()()()()()zīrùnkuíwúzhēnzhìmiǎnlìxuányáqiàobì()()()()()2.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镌刻
推荐度:
导读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科目](满分为150分)第一部分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填空题(10分)1.语文教学课程目标的特征:A目标的和;B目标的和。2.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强调的统一。第二部分语文专业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50分)1.读拼音,写词语。táozuìnínɡzhònɡwǎnliánēncìhúlúntūnzǎo()()()()()zīrùnkuíwúzhēnzhìmiǎnlìxuányáqiàobì()()()()()2.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镌刻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科目]

(满分为150分)

第一部分   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

填空题(10分)

1.语文教学课程目标的特征:A目标的        和       ;B目标的       和       。

2.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       ,强调       的统一。

第二部分   语文专业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50分)

1.读拼音,写词语。

táo zuì   nínɡ zhònɡ    wǎn lián    ēn cì     hú lún tūn zǎo

(    )   (       )     (      )   (    )    (         )

zī rùn   kuí   wú    zhēn zhì    miǎn lì    xuán yá qiào bì

(    )   (       )    (       )  (      )   (          )

2.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       ”。

镌刻(juān  juàn)   抚摩(mó  mē)    扁舟(biān  piān)    阻挠(náo  ráo)     

塑料(suò  sù)      挫折(cuō cuò)    归宿(sù  xiǔ )     瘦削(xiāo  xuē) 

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十(    )寒窗   悬梁刺(    )   凿(    )借光   出口成(    )

(    )学多才   见多(    )广 一览成(    )一(    )十行

4.“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能组成词语(    )。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    )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          字意是(    )

5.找出每组适当的答案,在下面画一条横线: 

①剪刀对布匹锯子对A.水泥B.木材C.椅子D.砖头 

②花卉对公园化石对A.商店B.礼堂C.博物院D.图书馆 

③成果对努力收获对A.除草B.播种C.施肥D.耕耘

④良药对苦口忠言对A.顺耳B.刺耳C.逆耳D.悦耳

6.选择关联词语填空,再选择两个各造一个句子。

一旦……就……无论……都……即使……也……与其……不如…… 

不但……而且……既然……就……

①大量阅读(    )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能提高写作能力。

②班车每天准时到达,(    )刮风下雨(    )不误点。

③时间(    )流逝(    )再也不会返回。

7.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使其表达的意思不同。

A红 队 打 败 了 蓝 队 获 得 了 冠 军。(红队获得了冠军)

B红 队 打 败 了 蓝 队 获 得 了 冠 军。(蓝队获得了冠军)

8.以下四个句子,每句都有两个动作,四句中有一句,两个动作之间的关系与另外三句不同,把它找出来。(    )

A老师要求我们发表意见。

B我们请马老师讲一个故事。

C小明告别了妈妈去夏令营了。

D我叫马辉买了一张电影票。

9.按要求写句子。

①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②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③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④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⑤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10.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序号写在后面横线上。

①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像黑地洞似的。

②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

③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④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排成通顺的话,序号应是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戛然而止(    )   硕果(    )  伴和(    )  步履(    )  雕琢(    )

12.把文中画“         ”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1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         ,夏天的特点是         ,冬天的特点是         ,秋天的特点是         ,         ,         。

1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         ,         ,         。

1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 

1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 

17.作者认为秋天是清爽的、热情的、真诚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几句。

三、文言文阅读(8分)

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去。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济南瞷氏宗人三百馀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至则族灭氏首恶,馀皆股栗。居岁馀,郡中不拾遗。旁十馀郡守畏都如大府。

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郅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面而视,号曰“苍鹰”。

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孝景帝及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于是遂斩郅都。(《史记·郅都传》)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贾姬如厕

 至海陵,如高沙

B.  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C.  问遗无所受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

D. 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

       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19.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        称代前文的“上欲自持兵救贾姬”而郅都不让他去救贾姬一事

B.太后闻之,怒                称代前文的“郅禁吏不予”而致临江王自杀一事

C.匈奴患之                    称代前文的“郅都的节义”

D.欲释之                    称代前文的“郅都”

2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郅都有节义的一组是(    )

①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

②至则族灭瞷氏首恶,馀皆股栗

③公廉,不发私书

④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

⑤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⑥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郅都因为说服汉景帝不可自轻而受到太后的常识,后来因为对列侯宗室也毫不留情,激怒了太后。

B.汉景帝时,一些豪强利用宗法关系,结成强宗大姓,勾结权贵,在地方上横行霸道。

C.郅都不去救贾姬,是因为贾姬是汉景帝的宠姬,他作为一个臣子应该避让,不可入厕相救。

D.匈奴人素来仰慕郅都的节义,所以听说他担任雁门太守后便撤军了,一直到他死都没有进犯雁门。

四、古诗及背诵(8分)

2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前人在评述这首词时曾说,“酒醒人散得愁多”一句是理解全诗思想感情的关键,词中“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23.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李白《将进酒》)

(2)                           ,                           ,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朱熹《观书有感》)

五、作文(40分)

世界上有很多的路,有乡村清静的小路,有城市喧闹的马路;有盘旋直升的山路,有笔直向前的高速公路,当然也有我们所走的不同的人生之路。

请以“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六、案例分析(20分)

试写出《黄继光》的讲读教案设计。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参及解析[语文科目]

第一部分   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

填空题

1.连续性;阶段性;明确性;模糊性

2.实践性和综合性;结论与过程

第二部分  语文专业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

1.陶醉     凝重 挽联 恩赐 囫囵吞枣    滋润 魁梧 真挚 勉励 悬崖峭壁

2.镌刻(juān  juàn)抚摩(mó  mē)扁舟(biān  piān)阻挠(náo  ráo)     

塑料(suò  sù)挫折(cuō cuò)归宿(sù  xiǔ )瘦削(xiāo  xuē)

3.十(年)寒窗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出口成(章)

(博)学多才见多(识)广一览成(诵)一(目)十行

4.×;xiàng;己或巳;6;大街小巷

(1)③(2)①

5.①B木材②C博物院 ③B播种④C逆耳

6. ①不但……而且……    ②即使……也……    ③一旦……就……造句:略。

7.A.红队打败了蓝队,获得了冠军。   (红队获得了冠军)

B.红队打败了,蓝队获得了冠军。   (蓝队获得了冠军)

8.C [解析]略。

9.①虽然闰土回家去了,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他。

②老人叫住了我说,是他打扰了我吗?

③这山中的一切,每一个都是我的朋友。

④皎洁的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

⑤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泳、嬉戏。

10.②③④①

二、现代文阅读

11.戛然而止( jiá )硕果( shuò )伴和( hè )步履( lǚ )雕琢( zhuó )

12.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容不下猜疑和做作。

13.缠绵;狂热;冷漠;清爽;热情;真诚

14.骏马;将军;流星

15.“这”是指秋天的清爽、热情与真诚。

16.略。

17.略。

三、文言文阅读

18.B [解析]分别解作“”、“辞别”,动词。A中两个“如”,俱为“到、往”之意,动词;C项两个“遗”均读wei,解作“馈赠”,动词;D项两个“引”意为“率领”,动词。 

19.C [解析]指代“郅都”。②句是说郅都“为人勇”,有能力;汉景对郅都信任;⑥句表现匈奴对其敬畏。

20.B [解析]⑤句所述为汉景帝对郅都的信任,⑥句反映了匈奴人对郅都节义的敬畏,即排除A、C、D三项。

21.C [解析]C项文中未提。

四、古诗及背诵

22.是富贵者的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同意。末句一反前文纯用景语的格局,以情语作结,总束全词。以“酒醒人散得愁多”一句叫醒全篇,表明前5句所写都是酒醒人散后的景象,“得愁多”就是这一系列闲静景象所引起的缕缕愁绪。

23.(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五、作文

基础等级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中心
突出中心明确中心基本明确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充实内容较充实内容单薄没什么内容
感情真切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感情虚假
结构严谨结构完整结构基本完整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语言通顺语言基本通顺语病多
字体工整字迹清楚字迹潦草字迹难辨
符合文体要求大体符合文体要求大体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
发展等级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4.材料丰富

7.语言生动,句式灵活

10.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

2.揭示问题发现问题

5.形象丰满

8.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1.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6.意境深远

9.文句有意蕴

12.有个性特征

例文:

幸福有捷径么

人生活在世上就是以追求幸福为最终目的,人类社会也是在为着幸福同自然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阻力作斗争。可以这样说,不想幸福的人是不存在的,不希望幸福的社会更是不存在的,那么,通往幸福的路有没有捷径呢?我的回答是:没有。

有人说,我买彩票,买基金,买股票,一夜成为百万富翁,或者千万富翁,这不就是通往幸福的捷径吗?不,没有这样简单的事。你买这些东西所得来的钱财,只能说明你暂时在保管这些钱财,至于是不是通往幸福的捷径,这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因素,也许它是你通往地狱的引路人。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他们没有心理准备,当财富来临以后,精神失常的人有,家庭反目的有,这能说是通往幸福的捷径吗?    

也有人说缘分是通往幸福的捷径。不管是男人或是女人,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少。这只能说是一条路径,未必是捷径,因为通过这条路的时候,除了自身的先天因素,更多的是后天需要做的事情。《汉武大帝》里的阿娇,通过缘分成为一国之母,就是因为其自己不具备坚实的生活基础,结果却是非常的悲惨。

也有人羡慕给人当情人的人,说他们找到了通往幸福的捷径,理由是他们一掷千金,吃香的喝辣的,招摇过市,有不尽的风光,果真是这样吗?一个没有人格尊严,没有自己的人能有幸福可言吗?有谁能说,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掩饰其内心深处的痛苦呢?就如一夜暴富的人,如果他能用这些钱为更多的人带去幸福,那钱就很有可能成为他通往幸福的捷径。成为一国之母的阿娇要是能明白除了爱自己,爱自己的丈夫以外,再去爱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的结局可能就不是那样一种情形了。至于当情人的人,这些人是没有如果的。因为不管在任何时候,这些人都会受到鄙视,他们也很难在阳光下生活,要是说他们的路是通往幸福的捷径只能是自欺欺人。

不管是钱财,或是缘分,甚至是权势,都不是通往幸福的捷径。正如恩格斯所说,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离的。幸福是一种心的安宁,幸福是一种享受,幸福是情感长期积淀的一种感受,这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因此,我以为,幸福是没有捷径的,不管以何种目的作为幸福的标准,都需要有一种付出,没有路程的幸福是不存在的。如果硬要给幸福找一条捷径的话,只有找到一条个人幸福和大家幸福能够的统一的路,这也可能是通往幸福唯一的捷径。

六、案例分析

《黄继光》

[答案要点]依据四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黄继光》这篇课文的特点及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对这篇课文知识内容和思想内容现有的认识水平,其教学结构和方法可做如下设计:

1、通过具体地区别“战争”、“战役”、“战斗”三个词的意思,了解这篇课文所讲的事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及什么情况下。

2、按课后第一思考题中4个小题的提示自读课文,训练分段。

第一步:在教师辅导下完成第1个小题,知道这个小题的内容应包括第1自然段。第2、  3、4个小题由学生完成。

第二步:再读课文,逐个问题理解是讲什么内容的,同时理解相关的词语。

第三步:用“任务——困难——克服——完成”来概括各部分内容,理清叙述顺序,明确课文是按照这次战斗经过的顺序记叙的。

第四步:由学生分段,并讲出分段的思路,懂得是受课后思考题的启发,进而小结。给这篇课文分段的方法是按照课后思考题的提示来分段的。

第五步:教师指出,四年级的许多课文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帮助自己顺利地分段。(这五步使学生通过有目的的两次读课文,对课文讲的什么内容初步理解,并理清顺序,自己悟出分段的方法,掌握规律。这是一个分段能力的训练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分段的一种方法。)

3、回答课后思考题,学习给课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懂得给写人物为主的文章概括段意,要围绕中心人物的活动,要扣住题目。在回答问题的同时,理解相关的词语。

如第一段,要把“第五个夜晚,上级下达了黎明之前夺下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的命令”改为“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受了……的任务。”第三段包括4、5、6自然段,概括段意时,要把3个自然段的内容都包括进去,少一点都不完整。

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练习说话的时间,要教给学生说;二是在归纳完各段段意后,让学生自己悟出这课段意的特点——扣住题目,围绕黄继光的活动。学生在练习归纳段意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写人这一类课文归纳段意的方法,同时练习了说话。

4、根据课前的调查,顺着学生的思路和现有的认识水平,提出“黄继光怎样不怕牺牲”这个主要问题,理解重点段——第3段。

先引读第4自然段,使学生懂得由于战斗环境的变化,黄继光由匍匐——爬去——挪动,说明黄继光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完成任务的困难越来越大。

再联系第1、2段的内容,理解黄继光为什么要更加顽强地向火力点靠近,而不停止前进?

接着启发学生身临战斗的前沿阵地,如果看到身负重伤的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心里会有什么想法,会产生怎样的感情,反复体会和朗读第5自然段。

重点理解黄继光最后的壮举。结合插图,教师演示“张开双臂”,体会“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口”一句的意思。想想他为什么要“张开双臂”——身负重伤,必须用尽全力扑得远一些;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口——没有一件武器,规定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必须扫清战友冲上高地的障碍;这个时候,他为什么明知要牺牲自己,还偏要这样做——“他感到……望着他”,就是说他心里想着向指导员做的保证,他想着被压在半山坡的战友,他想着祖国人民的重任,他想着朝鲜人民的期望。

最后教师指出“不怕牺牲”是表现出来的行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才是英雄的本质,是说他“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壮举。

(让学生由一个一个描写黄继光行为的词语中看到黄继光的伟大形象,由黄继光的心理活动中去体会黄继光伟大的精神,懂得“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含义。)

5、教师小结,联系生活实际,扩展和引伸对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理解。

6、一个学生朗读第3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像,使黄继光堵口的英雄形象更清晰地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这个设计的意图就是想解决以下3个问题:

1.怎样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2.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理解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体现由浅入深,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过程。

3.怎样突出中年级段的训练,课堂上要展现学生学习、思维的过程,看到由不会到会的效果。

文档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语文)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小学语文科目](满分为150分)第一部分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填空题(10分)1.语文教学课程目标的特征:A目标的和;B目标的和。2.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强调的统一。第二部分语文专业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50分)1.读拼音,写词语。táozuìnínɡzhònɡwǎnliánēncìhúlúntūnzǎo()()()()()zīrùnkuíwúzhēnzhìmiǎnlìxuányáqiàobì()()()()()2.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镌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