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洞中学 王运祥
本次初三年级英语考试属于中考模拟考试。考试内容和形式贴近中考。力图达到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发挥试卷的教育测量和教学评价作用,进而引领初三英语教学的正确方向。
试题结构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一 、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首先是听力部分,总分为三十分,试题结构为听句子、对话回答问题、短文填写等题型。听力材料涉及到购物、职业、就医、兴趣爱好等。这些试题的设置的语境,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体现语言教学。听短文部分失分多,全校仅有22.5%拿到20分以上,学生对其中的对话及短文没有整体理解。
二, 第二部分包括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 ,短文填空,书面表达。
第一题:单项选择,共20个小题,所测试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语法以及同义近义替换。考查学生在句子层次中对语法、词汇和习惯用语的掌握情况。覆盖面比较广,涉及到交际英语、引导词、疑问词、动词搭配 、词语辨析 、动词时态、从句、介词、副词、语序等多种语法现象。试题的突出特点是话题和语境因素较强,侧重基础知识,强调灵活运用。除个别小题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选出正确答案外,大多数小题均要求学生正确理解试题的语境意义,灵活运用语言知识才能选出与语境所适应的答案。这对英语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引导教师将话题、结构与交际功能相结合,正确指导并训练学生将语言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运用能力。
第二题:完形填空。“完形填空”题着重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本题分量大,失分多,我校75%学生不能对文章整体理解,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本题主要考查的词汇知识包括:动词、形容词 、 副词 、连词、搭配、文章理解。完形填空选项的设计仍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完形填空的设题立足全篇短文而不是某个句子,但考生在判断选项时,往往忽略文义的整体性与连惯性,因此所选择的答案往往只符合局部意义,而与全文的意义相悖。有些选项需全面理解文章大意,依靠上下文或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第三题:补全对话,这道题是来自九年级的书本上的现题,内容关于telephone和car的发明的了解。只要稍有些基础的学生都能会做。但我校学生仅有48.5%能得到6分以上。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该部分旨在检测考生的阅读速度和对语篇的领悟能力,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本次阅读理解部分仍然是重点考查考生输入信息的速度和对书面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从多个层面(整体、细节、具体、抽象、字面、深层、推理等)考查了学生对不同短文的理解情况。共有4篇短文(含第二卷任务型阅读)。侧重考查分析、推断和综合理解的能力。有以下特点: 1)保持较大的阅读词汇量和信息量,保持较高的阅读速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能以每分钟70-80个词的速度读懂不同题材的材料。 2)四篇短文都负载较高含量的信息。从语言运作的表层看,文字并不构成很大的理解困难,但是隐藏在表层结构"下面"的则是比较复杂的信息。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较高层次的阅读技能:在复杂的语境条件下,把握作者的整体思路;在较高级的措辞中,探察作者的隐藏意思;在较为复杂的上下文中,推断陌生词汇的意思;探查语篇的背景条件;在读懂语言的基础上了解原来不知道的东西,而不是借助熟悉的东西去理解语言。
第四部分、初级写作
第一题短文填空,是学生的失分重点,许多同学易搞错了,不注意人称、时态的变化,只是随便写写。有许多同学不知道单词的意思,从而写出的汉语意思不明。第二题是单词填空,学生在做这类题时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没有注意到词的变化,时态、语态,不能运用学过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处理好每个单句及单句与全文的内在联系。种类重要句型结构及搭配、重点词与短评的用法及习惯表达、主要语法规则及其运用等。
第二题:书面表达。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根据实际生活的体验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书面表达的能力。本题失分多,学生不能正确拼写词汇,语序,语法,时态的综合运用,运用所学过的语法知识固定搭配等。这次仅有16.5%的学生能写出像样的作文。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听力测试的第三大题第14,15小题比较难,干扰性比较强,学生出错比较多,其他的题比较容易捕捉信息,错误较少。
2、单项选择比较容易,知识覆盖面较广,重点、难点和疑点比较突出,注重能力考查大部分学生学生能准确地捕捉到此题中比较明显的信息,答题情况较好。
3、此次完形填空是相对来说比较难得分的题目。
4、阅读理解的三篇内容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学生普遍得分都较高。
5、短文填空。此道题是较难的,学生普遍得分都比较低。平常练得较多的是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此类词练得较少。熟悉程度还不够,写的单词正确,但没有进行相应的词形变化。
7、书面表达。学生审题不清,好多不写,介绍一个人,信息几乎提供,学生缺乏思考,难于组句。
总之,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基础。如单词、短语默写以及语言点的掌握和运用,并且适时地总结和巩固。力争让学生能及时消化,每周最少有1次听力训练并适时讲解,重复学生容易出错的语言点。每天几乎保证学生有1到2篇短文阅读,特别是对完型填空要加强训练和讲解。另外,要注意选择好阅读材料。作文平均每周1篇,部分采取面批的方式。
教学是坚持不懈的过程,只要定好目标并持之以恒,我想中考的成功成功必定会到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