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芜湖县实验学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答案 |
11、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17、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
三、 解答题(共46分)
19、(8分)先化简,然后给选取一个合适的值,再求值.
解:
20、(8分)A城气象台测得台风中心在A城正西方向320km的B处以每小时40km
的速度向北偏东的BP方向移动,距离台风中心200km的范围内是受台风影
响的区域。A城是否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若不受影响说明理由,若受影响请计
算A市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是多少。
解:
21、(8分)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AB的中点,已知AC=8cm,BD=6cm,求OE的长。
解:
22、(10分)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四边形DCOE是平行四边形。(1)求证:四边形AODE是平行四边形.
(2)如果□ABCD是矩形,那么四边形AODE是什么特殊的平行四边,说明理由。
证明:
23、(12分)如图,已知直线= —+m与双曲线y2 =分别交于点A、B,且B点的坐标为(2,-0.5)。
(1)分别求出y1、y2的解析式; (2)求出点A的坐标;
(3)利用图象直接写出:当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
(4)连接AO,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O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
在请直接写出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
一、选择题(请将你的答案填写在第一页相应表格中,否则无效)
1、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3 B、X<3 C、X≠3 D、X≠-3
2、一个纳米粒子的直径是0.000 000 035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米 B、米 C、米 D、米
3、在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A、对边相等 B、对角互补 C、对边平行 D、内角和为360°
4、下列四个函数中,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是
A、y= B、y=-x C、y=- D、y=-2x-1
5、在三边分别为下列长度的三角形中,哪个不是直角三角形
A、5,13,12 B、2,3, C、1, D、4,7,5
6、若M(,)、N(,)、P(,)三点都在函数(k>0)的图象上,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7、用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 ②矩形 ③菱形 ④正方形 ⑤等腰三角形 ⑥等边三角形,其中一定能拼成的图形是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②⑤⑥
8、如图,□ABCD,∠A的平分线AE交CD于E,AB=5,BC=3,则EC的长
A、2 B、1.5 C、1 D、3
9、甲、乙二人百米赛跑,当甲跑到终点时,乙才跑到95米处;如果乙在原起跑点起跑,甲后退5米,二人同时起跑,甲、乙速度与原来保持不变,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B、甲先到终点
C、乙先到终点 D、以上结论都有可能
10、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R、P分别是BC、CD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点P在CD上从C向D移动而点R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 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小
C、线段EF的长不变 D、线段EF的长与点P的位置有关
二、填空题(请将你的答案填写在第一页相应的空格中,否则无效)
11、计算: ◆ 。
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 1), 则的值是 ◆
13、如图,菱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BD上一点O,到菱形一边AB的距离为2,那么点O到另外一边BC的距离为____◆_____。
14、当= ◆ 时,关于的方程会产生增根。
15、如图,△OPQ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P,则它的解析式是__◆_____。
第16题图
16、如图,□ABCD的周长为16,AC、BD相交于点O,OE⊥AC交AD于E,则
△DCE的周长为___◆_____cm。
17、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3,则BC的长为___◆_____。
18、如图,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已知倾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端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