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04:58
文档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涉及篇目:《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16课1、成就: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上海APEC会议。2、与近代丧权辱国的外交联系,比较:近代史上,由于清的和综合国力的贫弱,旧中国实行的是屈辱外交;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自主的和平外交,由于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积极灵活的外交,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等,外交事业不断发展中华人民
推荐度:
导读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涉及篇目:《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16课1、成就: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上海APEC会议。2、与近代丧权辱国的外交联系,比较:近代史上,由于清的和综合国力的贫弱,旧中国实行的是屈辱外交;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自主的和平外交,由于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积极灵活的外交,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等,外交事业不断发展中华人民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涉及篇目:《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5、16课

1、成就: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上海APEC会议。

2、与近代丧权辱国的外交联系,比较:

近代史上,由于清的和综合国力的贫弱,旧中国实行的是屈辱外交;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自主的和平外交,由于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积极灵活的外交,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等,外交事业不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回顾: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1 、史实

   ①清:四次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北洋军阀: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再一次损害中国的主权

   ③国民:二战中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在没有中国参加的情况下要求中国承认外蒙自治,苏联租旅顺港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对日宣战

   2 、近代中国屈辱外交原因

①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

②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交

  在近代史上由于中国人民饱受侵略压迫之苦,人民渴望和平,所以当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宣布我们决不去侵略别的国家来发展自己,我们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新中国的外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一、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

 

实践:1、建国的第一年,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作用:为恢复    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实践:1、中美关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影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背景: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实践:1、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2、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3、2001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通过了《上海共识》。影响: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4、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影响: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影响: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 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①新中国成为主权的国家

 ②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③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

四.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及作用得到的启示

         推行自主的和平外交,创设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反过来,只有更快更好的发展自己,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更好的维护祖国的和平与安全。所以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五. 今后我们如何继续走好和平发展之路

1、继续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

   2、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六. 针对某些国家散布的“中费增加”“中国威胁论”等言论,如何驳斥

1、当今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我国还未完成统一大业,势力猖獗,加强国防力量是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全,保障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而不是为了称霸世界

   2、中费开支虽有所增加,但还远远不及一些国家,如只占美国的七十份之一,

也远远不及日本

   3、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好和平的传统

3、(2005年 十堰)

材料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材料二:1971年外交部副乔冠华的开怀大笑。

请回答:(1)在巴黎和会上和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的与中国有关的文件分别是什么?

《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2)乔冠华为何事开怀大笑?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谈谈你的感想?

弱国无外交,外交是以实力为基础的等。

4、问(1)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说明了什么?

美国敌视新中国。

(2)新中国成立初期,美阻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实有哪些?

不与中国建交;发动侵朝战争;把新中国拒在联合国大门之外。

(3)1972年,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说明了什么?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等。

(4)P77图片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什么成就?

会见尼克松(或中美关系正常化)。

(5)中美是当今世界的大国,谈谈中美应该如何发展两国间的关系。

依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两国关系;美必须奉行一个中国的原则;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等

文档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涉及篇目:《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16课1、成就: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上海APEC会议。2、与近代丧权辱国的外交联系,比较:近代史上,由于清的和综合国力的贫弱,旧中国实行的是屈辱外交;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自主的和平外交,由于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积极灵活的外交,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等,外交事业不断发展中华人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