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溶解热测定的实验反思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04:46
文档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溶解热测定的实验反思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用简单量热计测定钾的溶解热2·学习量热计热容的标定方法3·非绝热因素对实验影响的校正4·学会使用《计算机全程管理系统》二·实验原理无机盐类的溶解,同时进行晶格的破坏(吸热)和离子的溶剂化(放热)过程。将杜瓦瓶看作绝热体系,当盐溶于水中时,有如下热平衡: ΔH(W/M)=K ΔT1式中,K为量热计热容上述过程完成后,进行电标定,用点加热器加热,又有平衡:IVt=K ΔT2左边是加热电功的计算由此可得: ΔH=(M/W)IVt(ΔT1/ΔT2)由于在此两过程
推荐度:
导读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用简单量热计测定钾的溶解热2·学习量热计热容的标定方法3·非绝热因素对实验影响的校正4·学会使用《计算机全程管理系统》二·实验原理无机盐类的溶解,同时进行晶格的破坏(吸热)和离子的溶剂化(放热)过程。将杜瓦瓶看作绝热体系,当盐溶于水中时,有如下热平衡: ΔH(W/M)=K ΔT1式中,K为量热计热容上述过程完成后,进行电标定,用点加热器加热,又有平衡:IVt=K ΔT2左边是加热电功的计算由此可得: ΔH=(M/W)IVt(ΔT1/ΔT2)由于在此两过程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用简单量热计测定钾的溶解热

2·学习量热计热容的标定方法

3·非绝热因素对实验影响的校正

4·学会使用《计算机全程管理系统》

二·实验原理

无机盐类的溶解,同时进行晶格的破坏(吸热)和离子的溶剂化(放热)过程。将杜瓦瓶看作绝热体系,当盐溶于水中时,有如下热平衡:

        ΔH(W/M)=K  ΔT1    

式中,K为量热计热容

上述过程完成后,进行电标定,用点加热器加热,又有平衡:IVt=K  ΔT2         

左边是加热电功的计算

由此可得:

 ΔH=(M/W)IVt(ΔT1/ΔT2)

由于在此两过程中,体系温度变化小,一般在1度左右,必须使用贝克曼温度计或精密电子温差仪,才能读到千分位,达到实验的要求。

也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作为测温元件,它作为直流电桥的一个臂。热敏电阻因温度变化而电阻发生变化,电桥即有电阻输出。用自动平衡记录仪记录,或经放大后由计算机采集,用无纸记录仪记录。

由于温度变化小,可认为电桥输出与温度变化成正比。如果以上两过程为l1和l2,可用下式计算溶解热:

 ΔH=(W/M)IVt(l1/ l2)

由于杜瓦瓶并非真正的绝热体系,实验过程中实际有微小的热交换。必须对温度进行校正。采用外推法,从时间-温度曲线上反映前后平均温度的点引时间坐标的垂线,与反应前后温度变化的延长线香蕉,交点的距离为l1和l2

三·仪器与试剂

500mL杜瓦瓶,装配有加热电炉丝和固体试样加料漏斗     克曼温度计或精密温差仪或测温热电阻(配有电桥)

 电磁(或电动)搅拌仪      直流稳压电源(0~30V,0~2A)

直流电流表(0.5级,0~1.5A)    500mL量筒    停表

记录仪      分析纯钾

四·试验步骤

1·杜瓦瓶中用量筒加450mL水,装置好量热计,开始搅拌。调节输出为0,开启记录仪,记录体系温度稳定过程。

2·分析天平称取钾(前先碾成细粉,约3.3g),在量热计温度稳定3~5分钟后,从加料漏斗加入,记录仪记录过程温度变化。注意:加料漏斗加料前后应加盖,以减少体系与环境的热交换)

3·待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后约3分钟停止记录。

4·电标定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操作,即分为标定前期、标定期和标定后期。电标定时加热电压约6~8V,电流约0.6~0.8A(此项调节应在实验前进行,控制加热功率,使体系在2~3分钟内升高约1度)。记录好通电到断电的加热时间,当体系升温幅度将近溶解降温幅度时,断开电源,但记录仪继续进行,直到温度上升趋势与标定前期相似为止。

5·杜瓦瓶重新装水,在做一次实验。

五·数据处理

1·用外推法得到溶解过程和标定过程的温差(记录图上表示温差的延长线长度)

溶解过程温差变化图:

电标定过程温差变化:

2·由两次的结果的平均值计算溶解热。

第一次测定;

W=3.3252

I = 1.2

V=6.98

t开始 = 3.1

t结束= 6.1

ΔT1 = 0.620

ΔT2 = 0.779

由公式: ΔH=(M/W)IVt(ΔT1/ΔT2) 得

      ΔH溶解 = 391.39 J/mol

第二次测定:

W= 3.3108

I = 1.2

V=7.002

t开始 = 3.1

t结束= 6.11

ΔT1 = 0.592 

ΔT2 = 0.753

由公式: ΔH=(M/W)IVt(ΔT1/ΔT2) 得

      ΔH溶解 = 39132.51 J/mol

两次求平均值得:ΔH溶解=39160.95J/mol

3·据有关资料,钾的溶解热在浓度0.073m附近,温度在12.5~25摄氏度,可用下式表示:

 ΔH=34.99-0.157(t-25)KJ/mol

从0.146m冲稀到0.073m的冲稀热用下式计算:

 ΔH=243-8.4(t-25)KJ/mol

按以上资料讨论实验误差: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要求I、V值恒定,故应随时注意观察。

2、固体KNO3易吸水,故称量和加样动作应迅速。固体KNO3在实验前务必研磨成粉状,并在110℃烘干。从漏斗加入时要尽量注意均匀加入,不要造成阻塞,也不要时间太长。

3、本实验应保证样品完全溶解,否则需要重做实验。

4、量热器绝热性能与盖上各孔隙密封程度有关,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盖好,减少热损失。

5、电标定过程断电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让加热器的余热完全传给溶液,否则误差会较大。

文档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溶解热测定的实验反思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用简单量热计测定钾的溶解热2·学习量热计热容的标定方法3·非绝热因素对实验影响的校正4·学会使用《计算机全程管理系统》二·实验原理无机盐类的溶解,同时进行晶格的破坏(吸热)和离子的溶剂化(放热)过程。将杜瓦瓶看作绝热体系,当盐溶于水中时,有如下热平衡: ΔH(W/M)=K ΔT1式中,K为量热计热容上述过程完成后,进行电标定,用点加热器加热,又有平衡:IVt=K ΔT2左边是加热电功的计算由此可得: ΔH=(M/W)IVt(ΔT1/ΔT2)由于在此两过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