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
公司各中心、各分公司和项目部:
为贯彻落实省住建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若干意见》(鲁建发〔2020〕3号)的要求,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XXXXXXXX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双重预防体系实施方案
根据山东省住建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若干意见》(鲁建发〔2020〕3号)的要求,为了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经公司安全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公司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特制订本方案。
一、任务目标
2021年6月1日前,完成全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通过风险点确定和危险源辨识,全面分析公司设施设备及生产活动存在的风险;通过安全风险评估、分级管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杜绝和减少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4月份开始初步建立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运行机制,并且在运行中不断更新、沟通、提高。
二、成立组织机构 (公司领导小组及项目工作小组)
(一)为保证该项工作有效开展,并落到实处,公司成立“双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XX、XX
成 员:XXX、XXX、XXX、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安全管理部任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二)领导机构职责与分工
建筑施工企业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等法律、法规,在原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责任制,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到作业人员(含劳务派遣人员、实习学生等)等各层级、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1. 企业级职责建筑施工企业应明确主要负责人、生产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人员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职责;明确施工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金管理等部门负责人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职责;明确企业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职责。
建筑施工企业层级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职责应突出“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围绕组织机构建设、岗位职责制定、管理资源配置、监督制度落实、反馈机制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和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编制,以及对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教育培训、管理评审等内容制定,并应按照职责分工,覆盖企业层级所应承担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全部内容。
1.建筑施工企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管理机构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职责:
1.1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职责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对本单位双重预防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全面负责,至少应履行下列职责:
——组织制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工作制度,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建立健全并组织实施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全员责任制,确保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资金、人员、物资投入到位;
——组织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督促相关部门或岗位人员做好对重大风险(一级风险)的监控,落实重大风险(一级风险)控制措施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措施;
——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把对双重预防体系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并督促落实;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1.2 建筑施工企业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职责建筑施工企业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至少应履行下列职责:
——组织实施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相关制度;
——组织实施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年度教育培训计划;
——组织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动态管控;
——组织或者督促有关部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组织实施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全员责任制考核;
——其他应当履行的职责。
1.3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双 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职责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至少应履行下列职责:
——参与制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相关制度;
——参与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相关决策,提出改进建议,督促本单位其他机构、人员履行相关职责;
——具体实施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全员责任制考核;
——参与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教育培训工作;
——督促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排查治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管理;
——其他应当履行的职责。
三、实施步骤和工作任务
(一)动员部署与培训学习阶段 (2月18日至2月28日)
1.公司成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布置任务与分工。同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深入的宣传发动,使公司人人知道“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有关内容。
2.教育培训。
第一阶段:组织公司中层以上进行全面系统培训,通过培训使中层以上知道“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体系建设的方法和要求、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和收获。
第二阶段:系统学习体系文件,即:体系建设的通则、细则和指南,学习省标杆企业体系建设的成果。
第三阶段:公司全员进行培训,采用集中上课的形式,对公司全体员工讲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系统学习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全体员工熟悉风险点、危险源以及风险点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措施等。
3.编制“双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准备各种材料、文件及表格。
(二)风险分级管控实施阶段(3月1日至3月30日)
1.编制体系作业指导书。
编制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南(或指导书),依据通则和细则要求,构建两个指南,解决开展双体系工作的“技术标准”。
2.完成作业活动及设施、设备的辨识统计。
具体任务:由安全管理部完成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的识别与统计工作。
3.确定风险点、辨别危险源
根据统计和识别的作业活动对风险点时行确定,然后辨识危险源。
具体任务:全员参与,自下而上,由各岗位、班组、项目部逐级识别确定本岗位、班组、项目部的风险点。确定风险点和危险源的方法可用头脑风暴法。
4.形成风险点、危险源清单
岗位、班组、项目部辨识形成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后,逐级上报至公司,由公司领导小组指定专门人员进行整理,形成公司的风险点、危险源清单。
5.公司成立评价小组,公司使用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LEC法)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建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信息表。
6.制定管控措施。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五个方面制定具体管控措施。
(三)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阶段(4月1日至4月30日)
1.确定风险分级控制层级。针对风险评价结果和在指南中企业自行确立的分级控制原则,进行分级控制层级划分。按照公司、项目部、岗位及班组层次进行分级。建立明确的风险分级控制信息一览表。
2.编制隐患排查标准。根据风险控制措施,编制企业的隐患排查标准。形成隐患排查各种查检表格,(班组(岗位)级检查表、项目部检级查表、公司检查表),实现隐患排查标准明晰,解决以往隐患排查粗放的缺陷。
3.实施隐患排查。各职能部门、各单位按照指隐患排查治理指南和标准检查表开展隐患排查;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全面排查;按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一次系统的隐患排查,建立起隐患排查记录信息表。
4.按照隐患治理流程实施隐患治理。按照指南确定的整改通知、整改反馈、整改验收等程序对隐患进行治理,填写各种表格,建立台账。
(四)整理巩固体系成果(5月1日至5月30日)
完善建设方案、修订两个指南、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记录、隐患排查治理过程档案,对成果进行阶段性整理、归档、上报。完成“双重预防体系文件“汇编及“一企一册”阶段性成果。
四、保障措施和相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要提高到全公司的高度上来,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抓好落实。
(二)配合联动、积极推进。各级各部门单位要按照“谁负责谁监管,一岗双责”的原则,抓好所管部门内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公司安全管理部个各部门要动员全面职工参与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职工岗位安全责任,推进群防群治。
(三)细化标准,建立考核机制。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强、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部门要组织工艺、安全、设备、电气仪表等相关专业的职工全面参与,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确保相关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同时安全管理部要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发现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责任追究。
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进度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进度计划
| 序号 | 步骤 | 工作内容 | 实施方式 | 工作要求 | 实施时间 | 责任单位 |
| 1. | 双体系学习 | 双体系理念、概念、程序及工作要求学习。 | 公司全部人员(至少)学习双体系。培训、文件发放等。 | 知道什么是双体系,是干什么的,怎么做。 | 二月份 | 工程中心 |
| 2. | 编制双体系实施方案 | 编制双体系创建实施方案。 | 编制实施方案。 | 明确建设周期: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责任部门、责任人及考核要求等。 | 二月份 | 安全管理部 |
| 3. | 编制两个指南 | 编制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南。 | 依据通则和细则要求,构建两个指南。 | 解决开展双体系工作的“技术标准” | 三月份 五月份 | 工程中心 |
| 4. | 排查风险点 | 按照标准要求,对风险点进行排查。 | 按要求实施。分工,落实到人。 | 建立企业风险点排查档案。 | 三月份 | 项目部 班组 |
| 5. | 辨识危险源 | 按照标准要求及事先设计的记录表格,运用工作危害分析及安全检查表实施危险源辨识。 | 运用具体方法全面实施。先各站班组他们自己辨识,全程指导。 | 建立企业危险源辨识清单 | 三月份 | 项目部 班组 |
| 6. | 开展风险评价 | 按照LEC或风险矩阵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 按要求实施。 | 建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信息表。 | 三月份 | 工程中心 |
| 7. |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 对危险源风险评价基础上逐一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 按要求实施。 | 按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及应急措施逻辑层次制定的危险源控制措施。用于指导隐患排查标准的编制。 | 四月份 | 安全管理部工程科 项目部 |
| 8. | 确定风险分级控制层级 | 针对风险评价结果和在指南中企业自行确立的分级控制原则,进行分级控制层级划分。 | 按照公司、项目部、岗位及班组层次进行分级。 | 建立明确的风险分级控制信息一览表。 | 四月份 | 安全管理部工程科 项目部 |
| 9. | 编制隐患排查标准 | 根据风险控制措施,编制企业的隐患排查标准 | 根据通则和试行指南编制隐患排查标准。表格分五种类型检查表。(综合、专业、日常、季度、年度计划) | 实现隐患排查标准明晰,解决以往隐患排查粗放的缺陷。 | 五月份 | 工程中心 |
| 10. | 实施隐患排查 | 各职能部门、各单位按照指隐患排查治理指南和标准开展隐患排查 | 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全面排查。 | 按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一次系统的隐患排查,建立起隐患排查记录信息表 | 五/六月份 | 安全管理部工程科 项目部 |
| 11. | 按照隐患治理流程实施治理 | 按照指南确定的整改通知、整改反馈、整改验收等程序对隐患进行治理。 | 根据通则和指南实施隐患治理;各种表格。 | 自身安全生产管理缺陷及现场安全生产条件进行一次系统排查治理,建立台账。 | 五/六月份 | 安全管理部工程科 项目部 |
| 12. | 成果整理 | 完善建设方案、修订两个指南、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档案 | 对成果进行阶段性整理、归档、上报。 | 完成“一企一册”阶段性成果。 | 六月份 | 工程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