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专项测试附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05:02
文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专项测试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专项测试一、选一选。1.下列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B.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下列对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凉州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B.《凉州词》通过写边塞的将士们出征前的一处开怀畅饮,反映了将士们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爽气概。C.《夏日绝句》中的后两句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专项测试一、选一选。1.下列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B.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下列对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凉州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B.《凉州词》通过写边塞的将士们出征前的一处开怀畅饮,反映了将士们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爽气概。C.《夏日绝句》中的后两句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专项测试 

一、选一选。

1.下列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B.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下列对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凉州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B.《凉州词》通过写边塞的将士们出征前的一处开怀畅饮,反映了将士们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爽气概。C.《夏日绝句》中的后两句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

D.这三首诗都是边塞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的批判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3.下面哪两句诗表达出对守关将士的同情?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下面哪首诗描写的是“龙城将军”李广英勇善战?(      )

  A.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B.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C.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5.下列现代诗句中,不是拟人句的一项是(      )。

   A.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B.太阳了西山的青峰

C.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D.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二、填一填。

1.“暮江吟”中“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题目告诉我们,写这首诗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

   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____________。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写在______________上面的。

   3.“征”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画。“征”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远行;②用武力制裁;③寻求,渴望得到;④由国家召集或收用。“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征”应取解释________。

    4.一首诗就是一支充满激情的赞歌。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在《夏日绝句》中,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展现出了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

三、句子乐园。

1.先补充诗句,再填空。

  (1)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把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此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诗句告诉了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逊”的意思是___________。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全诗句,并完成练习。

     ①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西林壁》)

②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董大》)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⑤至今思项羽,_____________________。(《夏日绝句》)

  第③句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名将_________________;第④句诗中的“嫦娥”传说是__________的妻子,因为偷吃了灵药,飞到了______________上;第⑤句诗中的“项羽”被____________

     打败后逃到乌江边,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拒绝过江。

3.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       )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③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应对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B.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沙场”指的是____________。

②对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话我,古往今来,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回来?

B.“醉卧沙场君莫笑”写出了战士临行前仍嗜酒如命的可笑形象。

C.第二句诗是反问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战争的残酷,深化了主题。

     (3)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①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动词把夕阳写得非常生动。

②这首诗语言生动,想象丰富。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夕阳下的一种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暮江吟》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       )

2.《雪梅》一诗中“骚人搁笔费评章”中的“骚人”指的是诗人。           (       )

3.《凉州词》一诗描写了戍守边关的战士厌倦战争、借酒消愁的形象。       (       )

4.《出塞》一诗中诗人开篇采用借古讽今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和

  对战争消极的思想。                                                 (       )

五、把下列古诗与相对应的作者及表达的感情用线连起来。

      《暮江吟》               李商隐                 孤独寂寞的心情

      《嫦娥》                 王昌龄                 渴望抗战、恢复故土

      《出塞》                 李清照                 渴望良将,平息战争

     《夏日绝句》              白居易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吟诵古诗,活学活用。

1.看到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我不由得念起白居易的诗:“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最近才知道我所居住的村子一年前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我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啊!

3.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引用诗人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强调习作要多角度观察,多方面描写,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4.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我站在江边,看到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弯弯的月亮像弓一样,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空间。

                       (一)雪  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骚人搁笔费评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雪争春未肯降”一句生动地写出了梅、雪的情态。与这句运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A.二月春风似剪刀          B.落红不是无情          C.飞流直下三千尺

 3.后两句诗把梅和雪进行比较,告诫我们(        )

   A.人各有各的长处,不必争抢,做人要谦虚    

B.人各有各的长处,喜好不同时要互相尊重

C.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道

(二)默写古诗《鹿柴》,然后完成练习。

                       鹿  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诗描绘的是鹿柴(       )时分的景色。

A.清晨      B.中午     C.傍晚     D.夜晚

2.第一、二句写林中看不见人,只能听到说话的声音,突出了山林的(      )。第三、四句写夕阳余晖的映照,更突出了山林的(       )。

   A.空阔      B.幽暗     C.明亮      D.寂静

(三)补全诗句,再完成练习。

                         ①嫦   娥

             __________________,长河渐落晓星沉。

             __________________,碧海青天夜夜心。

   1.《嫦娥》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提到了《_____________》这个神话故事。

   2.这首诗的后两句体现了(        )。

     A.人们责备嫦娥偷盗的行为        B.嫦娥不喜欢天宫欢乐的生活

C.作者借嫦娥表达了自己凄凉孤独的心境     D.嫦娥在月宫中回忆往事

② 别  董  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1.《别董大》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主要内容写的是_______________

   送别________________。

2.“天下谁人不识君?”是一个_________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送别诗与常见的不同,因为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       )

A.离愁别绪之情         B.旷达豪迈之情        C.伤感惋惜之情

4.关于送别的诗句,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材料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材料二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这两首诗和你所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都是送别诗。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运用古诗发两条朋友圈。

(1)好友小明下学期要转学,分别在即,你发了一条朋友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久没回故乡,为安慰亲友,你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享一两句你最喜欢的送别诗,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人问之(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      ),信然。|

1.把加点的“之”字指代的人或物填入括号内。A.小儿   B.王戎   C.李子

2.翻译画“_____”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①用“/”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

②说说王戎为什么这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用“|”分为三部分,其中第_______部分是详写,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王戎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参】

一、1.B     2.D    3.D   4.A    5.A

二、1.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傍晚    江边

    2.书写,题写       西林寺的墙壁  

3.彳   5     ②

4.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三、1.(1)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爱     露水    珍珠

         月牙     弓      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不识庐山真面目        因为     庐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雪却输梅一段香    不及,比不上     梅花虽逊于雪花还差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

一段清香

2.①远近高低各不同     ②天下谁人不识君

③但使龙城飞将在    ④嫦娥应悔偷灵药        ⑤不肯过江东

     李广     后羿     月亮     刘邦

3.(1)①认识    因为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身处这层峦叠嶂的深山之中

      ②A       ③ C   

    解析:关于启示,B项中“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很片面,因此是错误的。

A项与C项比,A项强调抓住主要方面思考,C项强调还要亲自去体验,分析,因此C项更符合诗意。

   (2)①战场          ②B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答题前应在脑海里快速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体会其中要表达

    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所以B项中“嗜酒如命的可笑形象”是错误的。

  (3)示例:①掉    妆      ②示例:夕阳的余晖,把红色洒在江面上,江水在夕阳的照耀下波光闪闪。

四、1.×    2.√   3.×    4.×

五、 《暮江吟》——白居易——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嫦娥》——李商隐——孤独寂寞的心情

     《出塞》——王昌龄——渴望良将,平息战争

      《夏日绝句》—— 李清照——渴望抗战、恢复故土

六、1.半江瑟瑟半江红

2.只缘身在此山中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七、(一)1.梅花比起雪花还差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2.B          3.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中哲理的把握。读完全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A项和B项在诗中没有体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道”更符合诗意。

(二)        鹿 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C      2.D    B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积累和理解。诗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用空山人语衬托空山之寂静;“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也写出了这是傍晚的景色。理解了诗句就能做出本题的答案。

(三)  ①嫦   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      嫦娥应悔偷灵药

1.唐   李商隐     嫦娥奔月

2.C

 ②别董大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1.唐    高适     高适    董大 

2.反问     天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3.B

4.示例: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四)1.示例:别董大

2.示例:(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即使分别,我们也一直都是好朋友,

期待我们重逢的那天。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虽然很久没回故乡,但故乡永远在我心中

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3.示例:我最喜欢的两句送别诗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因为这两句送别诗饱含着

        对挚友的劝慰和鼓励,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五)1.C   B    C

      解析:本题考查代词的用法。我们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字义。“取之”之前说“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之”字在“取之”中指代的都是物——李子。而“人问之”之前说“唯戎不动”,所以这里指代的是人,指王戎。

2.看到路边李树上有很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小孩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立不动。

3.①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②如果李子好吃,早就被路过的人摘光了。

4.二    王戎如果判断道旁李是苦李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提升试卷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qiān guà      zhú jiàn      yóu rú      pú tɑo      dì zhèn

(   )   (   )  (   ) (   )  (   )

zhuāng jia     cháo shuǐ     qī pàn     kuān kuò     gǔn dòng 

(   )    (   )    (   )      (   )    (   )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鹅卵(é)  跳跃(yào)  顿时(dùn)

B.霎时(chà)      俗语(sú)     坠落(zhuì)

C.巢穴(cháo) 芦苇(wěi)     睡眠(mán)

D.霸占(bà)      冒昧(mèi)     昂首(áng)

3. 用横线画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振耳欲聋    曼天卷地    锣鼓暄天    响彻云宵   

4. 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    )的白线      (    )的月光   (    )的江面

(    )的点苍山  (    )的鱼儿  (    )的花瓣

5.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1)我和阿妈走月亮,我们(    )看到了成熟的稻谷,(    )看到了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2)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的(    )一簇蒲公英,(    )一穗剪秋罗。

(3)(    )在星星的怀抱中我感到宁静而舒服,(    )我很快就睡着了。

(4)(    )大潮还没有来,(    )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6.“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运用这个例句的修辞手法,以“月亮”为内容写一个句子。

                                                                  

7.看到成语“鸦雀无声”,你会想到怎样的画面?把它写下来吧。

                                                                    

8.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         。 

二、课本回顾。

1.王维的《鹿柴》一诗中,以声音反衬出寂静的句子是“         ,

           ”;以光亮反衬幽暗的句子是“              ,

            ”。 

2.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在正确的理解后面画“√”,错误的画“×”。

(1)《观潮》这篇课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绘了大潮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气势。(  )

(2)《走月亮》这篇课文描写了月光下的水塘、溪水、鹅卵石的美丽景色。(  )

(3)《繁星》这篇课文按照地点的变化回忆了在家乡夜晚望星空的感受。(  )

(4)《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歌描写了秋江傍晚的绚丽美景。    (  )

三、交流平台。

学校组织少先队员举行“爱护市容环境卫生,从我做起”签名活动,表达对环卫工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签名活动结束后,少先队员们带着工具走上街头,与环卫工人一起清扫路面。

你想对街头的环卫工人说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守护身边的环境呢?

                                                                  

                                                                       

四、阅读天地。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材料二

景点名称位 置 特 点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地势险要,是明代首都的重要屏障。
山海关长城  山海关长城是万里长城的入海处。主要包括老龙头长城、角山长城、三道关长城及九门口长城等地段,有“天下第一关”的盛誉。
古北口长城  古北口长城是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位于北京密云与河北滦平交界的燕山山脉中。这里的长城构筑复杂、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被誉为“万里长城,金山独秀”。
1.长城始建于    时期,修长城的目的是               。

2.比较材料二表格中的内容,你能看出关于长城的哪些信息?(至少三点)

                                                                 

                                                                     

3.写两句和长城有关的古诗词。

                                                                  

第一单元提升练习

一、1.牵挂 逐渐 犹如 葡萄 地震 庄稼

潮水 期盼 宽阔 滚动

2.D

3. 振 震 曼 漫 暄 喧 宵 霄

4. 移动 高高 柔和 活泼 宽阔 新鲜

5. (1)不仅……而且…… (2)不是……而是……

(3)因为……所以…… (4)虽然……但是……

6. 示例:月亮躺在星空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那么恬静、安详。

7. 示例:上课铃声响了,喧闹的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端正坐好,没有一个人说话,静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8.比喻 气势宏大

二、1.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2.(1)√ (2)√ (3)× (4)√

三、示例:我想对他们说:“是你们让城市变得更美丽,你们是最美的人。”

我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不随地乱扔垃圾。

四、1.西周 防御敌人

2.关口多建于险要之处;周围景色比较优美;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3.示例: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文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专项测试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专项测试一、选一选。1.下列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B.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下列对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凉州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B.《凉州词》通过写边塞的将士们出征前的一处开怀畅饮,反映了将士们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爽气概。C.《夏日绝句》中的后两句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