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砼质量缺陷、通病
修
补
处
理
方
案
编制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重庆康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津辉·半山府邸项目部
编制日期:2015年12月12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3
1、建筑概况: 3
2、结构概况: 4
第二章、编制依据 5
第三章、砼质量通病原因分析、预防、处理方法 6
1、砼麻面 6
3、孔洞 7
4、露筋 9
5、缺棱掉角 10
6、施工缝夹层 11
7、砼结构疏松处理办法 11
8、裂缝产生原因: 12
9、掉皮处理: 14
10、涨模、暴模处理措施: 14
11、混凝土钢筋保护层保障措施: 16
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记录表 17
第一章、工程概况
总述
工程名称:津辉·半山府邸一期工程
参建及监督单位:
建设单位:重庆津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凯弘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对外建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地勘单位:重庆中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重庆康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督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重庆市江津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站
工程地址: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江津区滨江新城南北大道西侧
1、建筑概况:
重庆津辉半山府邸二标段工程,包含8#、9#、25#及1#车库B区,建筑面积:45931.35平方米,层数为11+1层,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规划为高级住宅小区及相应配套建筑。8#楼为地上11+1层,剪力墙结构平顶层地下吊三层,9#楼为地上11+1层,剪力墙结构,8#、9#楼均为二类高层商住楼;25#地上三层,吊层三层,地上三层为酒店,地下三层为商业,框架剪力墙结构;1#车库工程地下四层,分别为超市、停车库和设备用房,框架结构。各栋建筑安全等级为均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
。
各主要建筑简况见下表:
| 建筑名称 | 建筑面积(m2) | 建筑高度 | 建筑层数 | 结构类型 | 建筑用途 |
| 1#车库B区 | 22916.72 | -18M | 吊四层 | 框剪 | 车库、超市 |
| 8#楼 | 7417.48 | 36M | -3+11+1F | 框剪 | 商住楼 |
| 9#楼 | 7707.27 | 36M | -3+11+1F | 框剪 | 住宅 |
| 25#楼 | 7407.86 | 10.8M | -4+3F | 框剪 | 商业、酒店 |
各楼上部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详各楼层高表。柱、梁(除幕墙预埋件及砖砌电梯井的圈梁C25外)、墙、楼板、楼梯、构造柱、圈梁等,除特别注明者外均采用采用商品砼。基础垫层采用100厚C15素混凝土。C35和C35以上混凝土,应采用碎石级配,不许采用碎卵石代替。
梁柱(含剪力墙暗柱与连梁、转换层大梁)等节点钢筋过密的部位,须采用同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振捣密实。
第二章、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安全保证体系》 DBJ08-903-9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工程测量规程》 GB50026-93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9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预拌混凝土》 GB/T14902-2003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技术规程》 DBJ13-42-200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硅酸盐及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199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2
第三章、砼质量通病原因分析、预防、处理方法
1、砼麻面
现象: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
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
2)、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
3)、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砼时缝隙漏浆。
4)、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预防措施: 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或1∶2水泥砂浆抹刷。
2、蜂窝
现象: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原因分析:
1)、砼配合比不合理,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灌注砼,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
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预防措施: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砼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定。砼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砼的振捣分层捣固。灌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捣实砼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细骨料砼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砼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cm。砼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合适的振捣现象为: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灌注砼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灌注,并在砼初凝前修整完好。
治理方法:砼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形成喇叭口,外口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润,再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加强养护。
3、孔洞
现象:砼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砼。
原因分析:
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灌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
2)、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
3)、砼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
4)、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
5)、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
6)、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砼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预防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细石砼灌注,使砼充满模板间隙,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2)、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
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a. 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砼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b. 振捣器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R)的1.5倍。振捣器操作时快插慢拔。
4)、控制好下料。要保证砼灌注时不产生离析,砼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5)、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基础承台等采用土模施工时,要注意防止土块掉入砼中;发现砼中有杂物,及时清除干净。
6)、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对砼孔洞的处理,要根据孔洞的大小、深浅、产生孔洞的部位重要性、孔洞位于构件中的位置等因素,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4、露筋
现象:钢筋砼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露在砼表面。
原因分析:
1)、砼灌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
2)、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3)、因配合比不当砼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
4)、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
5)、砼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砼缺棱掉角。
预防措施:
1)、灌注砼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
2)、为保证砼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
3)、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砼灌注。
4)、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保护层砼要振捣密实。灌注砼前用清水将木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5)、砼自由顺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
6)、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
7)、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治理方法: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 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砼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5、缺棱掉角
现象: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原因分析:
1)、木模板在灌注砼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灌注后砼养护不好,棱角处砼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砼水化不好,强度降低。
2)、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
3)、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冬季施工时,砼局部受冻。
预防措施:木模板在灌注砼前充分湿润,砼灌注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钢筋砼结构承重模板时,砼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砼阳角,拆模后要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冬季砼灌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
治理方法: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可将不实的砼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砼高一级的细石砼补好,认真养护。
6、施工缝夹层
现象: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
原因分析:
1)、在灌注砼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灌注前,捣实不够。
2)、灌注大体积砼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砼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灌注砼时混入砼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预防措施:
1)、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砼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砼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灌注。
2)、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灌注砼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砼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砼表面的水予清除。
3)、在灌注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或与砼相同的减石子砂浆一层。
4)、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冬季施工时可采用高压风吹。全部清理干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闭,并抹水泥浆或减石子砼砂浆,再灌注砼。
治理方法: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慎重。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砼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或砼减石子砂浆,捣实并认真养护。
7、砼结构疏松处理办法
1), 用回弹仪探明两柱实际混凝土强度与设计强度的差值,以及柱混凝土疏松范围,取得砼强度数据以便指导加固处理施工。
2), 用小锤及钢凿小心凿除靠近混凝土结构疏松部分的混凝土。在凿除过程中必须轻敲轻凿。同时观察混凝土强度变化和凿除部分的混凝土颜色和成分以及强度。以判别是否需要继续凿除。
3), 彻底清除疏松混凝土后,用钢刷刷除钢筋表面剩余混凝土及水泥砂浆。(严禁锤击钢筋去除钢筋表面剩余混凝土及水泥砂浆砂)。然后用高压水冲刷混凝土表面,以去除混凝土表面松碎骨料颗粒。
4), 在原有配筋基础上用同型号的钢筋将外箍筋加密一倍。
5), 钢筋绑扎完成后再次用高压水冲刷混凝土壁表面去除绑扎过程留下的杂物和扰动的混凝土。
6), 安装模板:模板应用对拉螺栓紧固,不许用钢管扣件,用敲击的方式紧固,在模板上部设置混凝土入料口,入料口带托盒。托盒上表面应高出新浇混凝土表面,托盒入料口对面设置混凝土检查孔,用以确认混凝土是否浇柱筑到位。
7), 用比原设计混凝土高一级强度的细石混凝土<掺加膨胀剂、早强剂>浇注,浇注时要捣实,到位,注意不能振动到钢筋。
8), 养护:在浇混凝土前将模板充分润湿。混凝土终凝后立即在模板外侧洒水保持模板湿润,达到养护的砼的目的。
9),混凝土强度达到80%后方可拆除模板,凿除托盒部分多余突出的混凝土。用高强砂浆抹平毛面。
8、裂缝产生原因:
产生原因:
1)、水泥干缩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板的表面,比较细小。水泥是水硬性材料,具有干缩性,在硬化初期如果水份不足则可能产生裂缝。避免的办法是加强养护,进行复盖和定时浇水。
2)、温差变化引起的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及面积或长度较大的构件上。解决的办法是在适当的部位留设伸缩缝。
3)、应力集中引起的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板的阴阳转角处或支座处。是由于板面配筋不足或钢筋间距过大造成的。避免的办法是在板面增设钢筋网或缩小钢筋间距。
4)、加荷过早产生的裂缝。是因为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而提前加荷,使构件过载而在板底出现裂缝。避免的办法是严格掌握拆模时间,不能提前加载
处理措施: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表面修补法,灌浆、嵌逢封堵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以及仿生自愈合法。(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
1).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2).灌浆、嵌逢封堵法: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
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3)、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4)、混凝土置换法 :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9、掉皮处理:
用1:3水泥砂浆或者水泥胶腻子修补,使之平滑。
10、涨模、暴模原因:
原因分析:
1)、梁、柱模板加固体系不合理,直接加固在不稳定的窗间墙上,没有和室内满堂架和室内墙体可靠拉接,致使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受力带动墙体移位。
2)、柱、梁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间过长,振捣方法不正确,致使混凝土模板涨模严重。
3)、梁柱漏设加固体系(拉、撑、锁)或加固不牢固,加固体系不符合实际受力形态,检查不到位。
处理措施:
(1)、层间垂直度偏差在10mm以内的不予处理,内外墙粉刷时对墙体适当修凿,保温层厚度适当加大。
(2)梁: a、对此部位圈梁截面偏差在30mm以内的适当修凿,以满足设计要求。
b、偏差在30mm以外的梁,如凿除掉涨模的混凝土后严重裸露钢筋的,此圈梁打掉,重新施工。
c、不拆除部位梁采用钢管架进行加固。
(3)、柱:
a、截面尺寸偏差在30mm以内的,对涨模部位混凝土全部凿除掉,外露钢筋,采用高一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密实。
b、截面尺寸偏差在30mm以外的,将柱打掉重新施工。
c、柱层间垂直度偏差在30mm以内的,对涨模部位混凝土全部凿除掉,直 至外露钢筋,采用高一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密实。
d、柱层间垂直度偏差在30mm以外的,将构造柱打掉重新施工。
(4)、梁、柱、墙体整体垂直度偏差超规范要求,墙柱移位,考虑结构整体性和保证整个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采用将梁、柱、墙体全部打掉,与梁相邻的板面打掉1/3跨度,然后按原设计要求重新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施工方法如下:
a、施工程序:从上到下将应拆除的部位全部拆除掉,先拆梁、后拆柱,拆除部位采用钢管满堂架进行全高加固。
b、为确保梁、板、柱整体现浇结构,将与梁相邻部位的楼板凿掉,凿至板净跨的1/3。)
c、内梁凿至同板相同的位置。
d、将偏位的梁、柱混凝土凿除掉。
e、凿出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将钢筋笼进行矫正,重新浇筑混凝土。与原结构混凝土之间的处理按施工缝处理方法施工。
11、混凝土钢筋保护层保障措施:
除了在钢筋绑扎定位和模板截面尺等工序上加强控制,项目部加大投入,将100、120厚的楼板的钢筋马蹬改为塑料马蹬,确保混凝土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小处理方法:
可以采用封闭混凝土毛细孔隙、阻止混凝土碳化的办法,达到阻止或延缓混凝土的碳化进程,满足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要求以及建筑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可采用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隔绝空气和混凝土的接触,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抗参透性能,使保护层满足要求使用年限要求。
编制单位:重庆康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半山府邸二项目部
2015年11月20日
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记录表
编号:
| 工程名称 | 缺陷部位 | ||||||
| 质量缺陷情况 | |||||||
| 处理措施 | |||||||
| 处理人 | 处理日期 | ||||||
| 处理结果 | 项目责任工程师: 日 期: 年 月 日 | ||||||
| 监理意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