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转角楼工程;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施工单位:。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一、水文地质资料
二、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
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三、计算过程
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
基坑降水示意图
Q为基坑涌水量;
k为渗透系数(m/d);
H为含水层厚度(m);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r0为基坑等效半径(m);
S为基坑水位降深(m);
D为基坑开挖深度(m);
d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
sw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568.979m3。
2、降水井数量确定:
单井出水量计算:
降水井数量计算:
q为单井允许最大进水量(m3/d);
rs为过滤器半径(m);
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
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6个。
3、过滤器长度计算
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
l为过滤器进水长度;
r0为基坑等效半径;
rw为管井半径;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
R0为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
通过以上计算,取过滤器长度为2.5m。
4、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计算:
S1为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
ri为各井距离基坑中心的距离。
根据计算得S1=8.8m >= S=8.3m,故该井点布置方案满足施工降水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