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结报告
姓 名: 陈 鹏
学 号: ************
年级专业班级:09植物保护(安检)2班
2011年10月
实验目的……………………………………………………………………….2
实验内容…………………………………………………………………….…2
实验任务完成情况……………………………………………………….……2
(一)农业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与鉴定……………………………………………3
(二)农业昆虫图片采集…………………………………………………………4
(三)主要农作物害虫发生与为害程度调查………………………………………5
调查报告一 水稻稻纵卷叶螟为害调查………………………………………5
调查报告二 十字花科病虫为害调查………………………………………7
调查报告三 蔬菜病虫为害调查……………………………………………9
实验收获与建议……………………………………………………………11
一 实习目的
田间实习是农业昆虫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的农业昆虫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学实习,组织学生对主要农业昆虫发生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并采集制作标本、分类鉴定,加深学生对农业昆虫学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开展农业害虫调查和防治工作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实习内容
(一)农业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与鉴定
对当地主要农业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类进行普查、采集、制作标本和种类鉴定。
(二)农业昆虫图片采集
在调查、采集标本等实习过程中,使用相机等拍摄工具获取农业昆虫生态图片、形态图片、危害图片,以及调查、采集方法、采集活动、专业工具使用、标本制作等各方面的图片。
(三)主要农作物害虫发生与为害程度调查
对主要农作物害虫的田间发生与为害程度进行调查,掌握田间调查取样方法、取样方式、取样数量和取样单位等,并实地进行害虫发生密度及为程度调查,详细记载相关数据,认真进行分析、总结。
(四)实习总结并提交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结束后,要求以组为单位制作PPT,进行实习总结报告。每位同学按实习报告规定格式撰写、提交实习报告一份,主要内容包括此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工作成绩、收获、建议及意见。
三 实习任务完成情况
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钟村教学科研基地:荔枝、龙眼、枇杷、丝瓜、菜心、苦瓜、玉米。
2 增城宁西教学科研基地:玉米、水稻、火龙果、木瓜。
3 校内园艺学院果园:荔枝、柑橘、杨桃、龙眼。
4 学校农场:玉米、水稻、菜心、甘蓝。
(一)农业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与鉴定
我们组在两周的农业昆虫实习期间,在水稻、蔬菜、杂粮及其果树等12种作物上共采集鉴定的昆虫标本有31种,其中,害虫有31种,天敌昆虫没有,害虫及天敌昆虫标本合计223头(表1)。
表1 农作物害虫及其天敌昆虫名录及其采集数量
| 作物种类 | 昆虫种类 | 虫态 | 数量(头或粒) | ||
| 中文名称 | 学名 | ||||
| 水稻 | 稻纵卷叶螟 |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 | 幼虫 | 17 | |
| 蛹 | 1 | ||||
| 成虫 | 5 | ||||
| 稻棘缘蝽 | Cletus punctiger Dallas | 卵 | 12 | ||
| 若虫 | 11 | ||||
| 成虫 | 4 | ||||
| 稻绿蝽 | Nezara viridula Linnaeus | 成虫 | 4 | ||
| 稻黑蝽 | Scotinophara lurida | 成虫 | 4 | ||
| 白背飞虱 | Sogatella furcifera | 成虫 | 4 | ||
| 褐飞虱 | Nilaparvata lugens | 成虫 | 2 | ||
| 灰飞虱 | Laodelphax striatellus | 成虫 | 1 | ||
| 小绿叶蝉 | Empoasca flavescens | 成虫 | 7 | ||
| 大斑黑尾叶蝉 | 成虫 | 2 | |||
| 黑尾叶蝉 | Nephotettix bipunctatus | 成虫 | 1 | ||
| 中华稻蝗 | Oxya chinensis | 成虫 | 3 | ||
| 螽斯 | Longhorned grasshoppers | 若虫 | 4 | ||
| 成虫 | 1 | ||||
| 稻弄蝶 | Parnara guttata Bremer et Grey | 成虫 | 1 | ||
| 蔬菜 | 菜心 | 黄曲条跳甲 | Phyllotreta striolata | 成虫 | 7 |
小菜蛾 | Plutella xylostella | 卵 | 2 | ||
| 幼虫 | 3 | ||||
| 蛹 | 4 | ||||
| 成虫 | 4 | ||||
| 菜粉蝶 | Pierisrapae Linne | 卵 | 1 | ||
| 幼虫 | 14 | ||||
| 成虫 | 3 | ||||
| 大猿叶虫 | Colaphellus bozoringi Baly | 成虫 | 1 | ||
| 小猿叶虫 | Phaedon brassicae Baly | 若虫 | 14 | ||
| 二十八星瓢虫 | 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 | 成虫 | 2 | ||
| 丝瓜 | 美洲斑潜蝇 | Liriomyza sativae | 幼虫 | 2 | |
| 果树 | 荔枝 | 荔枝蝽 | Tessaratoma papillosa | 若虫 | 1 |
| 成虫 | 3 | ||||
| 龙眼 | 白蛾蜡蝉 | Lawana imitata | 若虫 | 4 | |
| 成虫 | 5 | ||||
| 龙眼鸡 | Fulfora candelaria | 成虫 | 2 | ||
| 番石榴 | 吹绵蚧 | Icerya purchasi | 成虫 | 8 | |
| 芒果 | 考氏白盾蚧 | Pseudaulacaspis caspiscockerelli | 成虫 | 6 | |
| 杨桃 | 杨桃鸟羽蛾 | 成虫 | 5 | ||
| 柑橘 | 柑橘凤蝶 | Papilio xuthus | 幼虫 | 1 | |
| 香蕉 | 刺蛾 | Limacodidae | 幼虫 | 1 | |
| 毒蛾 | Lymantridae | 幼虫 | 1 |
| 玉米 | 亚洲玉米螟 | 幼虫 | 37 | ||
| 蛹 | 1 | ||||
| 成虫 | 4 | ||||
| 花生 | 斜纹夜蛾 | Prodenia litura | 幼虫 | 3 | |
我们组在两周的农业昆虫实习期间拍摄的昆虫图片共70张,其中昆虫形态图57张,为害状13张,包括了21种类的害虫及1种天敌昆虫的图片(表2)。
表2 农作物害虫及其天敌昆虫图片统计表
| 作物种类 | 昆虫种类 | 内容 | 数量(张) | ||
| 水稻 | 稻纵卷叶螟 | 幼虫形态图 | 1 | ||
| 为害状 | 4 | ||||
| 稻绿蝽 | 成虫形态图 | 6 | |||
| 稻缘蝽 | 卵形态图 | 1 | |||
| 黑尾叶蝉 | 成虫形态图 | 1 | |||
| 螽斯 | 若虫形态图 | 2 | |||
| 果树 | 龙眼 | 白蛾蜡蝉 | 成虫形态图 | 4 | |
| 龙眼鸡 | 成虫形态图 | 1 | |||
| 荔枝 | 荔枝蝽 | 成虫形态图 | 4 | ||
| 若虫形态图 | 1 | ||||
| 香蕉 | 香蕉青刺蛾 | 幼虫形态图 | 7 | ||
| 为害状 | 3 | ||||
| 芒果 | 芒果青刺蛾 | 幼虫形态图 | 2 | ||
| 考氏白盾蚧 | 雄成虫形态图 | 1 | |||
| 番石榴 | 吹绵蚧 | 雌成虫形态图 | 4 | ||
| 杨桃 | 杨桃椿象 | 卵形态图 | 1 | ||
| 若虫形态图 | 1 | ||||
| 草蛉 | 卵形态图 | 1 | |||
| 螳螂 | 成虫形态图 | 1 | |||
| 蔬菜 | 菜心 | 小菜蛾 | 成虫形态图 | 3 | |
| 菜粉蝶 | 卵形态图 | 1 | |||
| 幼虫形态图 | 1 | ||||
| 成虫形态图 | 1 | ||||
| 丝瓜 | 瓜实蝇 | 幼虫形态图 | 2 | ||
| 为害状 | 3 | ||||
| 二十八星瓢虫 | 成虫形态图 | 5 | |||
| 豇豆 | 豆缘蝽 | 成虫形态图 | 2 | ||
| 大豆 | 大豆蚜虫 | 成虫形态图 | 1 | ||
| 玉米 | 亚洲玉米螟 | 蛹形态图 | 1 | ||
| 为害状 | 3 | ||||
调查报告一
水稻稻纵卷叶螟发生与为害程度调查
10月13日,我们来到了增城宁西基地,当天是阴雨天气。水稻处于穗期,但是由于当地农民已经发现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并且已经打药防治,所以害虫的发生率不高,而且发现的害虫存活率低。
1、调查目的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主要害虫包括螟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和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等,历年来发生都较为严重,对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有重要的影响,各地对它们的监测和控制非常重视。田间虫情调查是摸清虫量和制定防治对策的极其重要的实践基础,也是植保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动手能力。掌握水稻害虫的调查方法对水稻害虫的防治会带来很大的方便。
2、调查方法
选取一片水稻田,随机5点取样(最好是较为分开的5点),每点数选取8株水稻进行调查,记录每株水稻的叶片数和卷叶数,对每一片卷叶的叶片都展开调查,记录每片卷叶中的虫口数。
虫口密度=(查得活虫数*667平方米)/调查面积
3、调查结果与分析
1、由于当天选取的水稻田当地农民刚刚喷洒过农药,这对于虫害调查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结果与实际有所偏差。
2、我们小组由于都是在田边进行调查,田地里面有积水无法下到里面去,所以调查的结果具有片面性和不完整性。
附表3
表3 水稻稻纵卷叶螟发生与为害程度调查表
| 选取点 记录 | 每点植株统计 | 卷叶率 虫口数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第一点 | 叶片数 | 6 | 4 | 5 | 3 | 6 | 5 | 5 | 5 | 12.8% | 1 |
| 卷叶数 | 0 | 0 | 0 | 1 | 1 | 1 | 1 | 1 | |||
| 第二点 | 叶片数 | 3 | 4 | 3 | 4 | 5 | 5 | 6 | 5 | 14.2% | 4 |
| 卷叶数 | 1 | 0 | 1 | 0 | 1 | 1 | 0 | 1 | |||
| 第三点 | 叶片数 | 6 | 5 | 4 | 4 | 5 | 5 | 5 | 6 | 10.0% | 1 |
| 卷叶数 | 1 | 0 | 1 | 1 | 0 | 0 | 0 | 1 | |||
| 第四点 | 叶片数 | 5 | 4 | 6 | 4 | 6 | 5 | 6 | 6 | 9.5% | 1 |
| 卷叶数 | 1 | 1 | 1 | 0 | 0 | 0 | 0 | 1 | |||
| 第五点 | 叶片数 | 5 | 5 | 5 | 6 | 5 | 6 | 6 | 5 | 8.3% | 2 |
| 卷叶数 | 1 | 1 | 0 | 0 | 0 | 1 | 0 | 1 | |||
| 平均值 | 10.96% | 1.8 | |||||||||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发生及为害程度调查
10月18日,我们在华农大农场进行了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的发生和为害程度。当天天气晴朗,我们一共调查了两种蔬菜,分别是菜心和甘蓝,由于菜地是用于实验用途,并没有进行太多的防治,所以发病率普遍很高。
1、调查目的
认识蔬菜作物的虫害调查方法,统计数据的能力。
2、调查方法
首先在甘蓝菜地里连续选取两棵甘蓝并记下占地面积,分别随机选取5个点,记录每棵甘蓝的所有叶片的被害等级,分别分为0~4级,以下会有介绍。在菜心地上用以上甘蓝一个点的占地面积划出一个地方,记录这个面积地方的每棵菜心所有叶片的被害等级,分别分为0—4级。
分级标准:0级 无虫洞
级 虫洞所占叶片面积小于或等于25%
级 虫洞所占叶片面积小于或等于50%
级 虫洞所占叶片面积小于或等于75%
级 虫洞所占叶片面积大于75%
病情指数=100×∑(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
被害率=调查病叶数/调查总叶数× 100%
3、调查结果与分析
1、此次蔬菜害虫的危害调查是在学校的跃进北农场进行的,由于农场大小有限,导致在调查时每块田地都会有很多同学在进行调查,这间接的影响了调查的准确性,因为人为的影响因素,可能导致调查不完整。在表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甘蓝和菜心中的成虫数都较少,有些点几乎是没有,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调查人员太多,导致成虫离开调查点。
2、对于调查时间的安排,应该让大家相互错开进行调查,这样调查出来的结果更具有代表性,也会更加完整。
3、关于虫害分级,由于都是目测的和人工数数的,而且每个组员的标准都有所不同,所以结果可能就会有一定的影响。
附表4和5
表4 甘蓝虫害情况调查表
| 样点号 | 严重度 | 发病率(%) | 病情指数 | 卵数 | 幼虫数 | 蛹数 | 成虫数 | ||||
| 0级 | 1级 | 2级 | 3级 | 4级 | |||||||
第一点 | 3 | 15 | 3 | 0 | 0 | 85.72% | 25.00 | 1 | 1 | 2 | 0 |
| 1 | 13 | 3 | 2 | 0 | 94.74% | 32. | 0 | 1 | 0 | 0 | |
第二点 | 0 | 12 | 9 | 6 | 2 | 100.00% | 48.27 | 0 | 3 | 1 | 0 |
| 0 | 10 | 18 | 0 | 0 | 100.00% | 47.92 | 2 | 4 | 0 | 0 | |
第三点 | 1 | 16 | 4 | 1 | 0 | 95.45% | 30.68 | 1 | 3 | 0 | 1 |
| 4 | 8 | 7 | 0 | 4 | 82.61% | 30.43 | 0 | 0 | 3 | 2 | |
第四点 | 2 | 17 | 3 | 4 | 1 | 92.59% | 36.11 | 0 | 3 | 2 | 0 |
| 0 | 5 | 20 | 0 | 1 | 100.00% | 47.11 | 0 | 2 | 3 | 0 | |
第五点 | 3 | 12 | 6 | 5 | 4 | 90.00% | 45.83 | 1 | 0 | 0 | 0 |
| 0 | 16 | 4 | 0 | 0 | 100.00% | 30.00 | 0 | 2 | 0 | 0 | |
| 样点号 | 严重度 | 发病率(%) | 病情指数 | 卵数 | 幼虫数 | 蛹数 | 成虫数 | ||||
| 0级 | 1级 | 2级 | 3级 | 4级 | |||||||
| 第一点 | 18 | 83 | 7 | 2 | 0 | 83.63% | 23.41 | 0 | 4 | 0 | 0 |
| 第二点 | 11 | 98 | 26 | 3 | 0 | 92.03% | 28.80 | 0 | 5 | 0 | 0 |
| 第三点 | 16 | 105 | 13 | 4 | 2 | 88.57% | 26.96 | 0 | 2 | 0 | 0 |
| 第四点 | 22 | 25 | 0 | 0 | 83.82% | 25.55 | 0 | 1 | 0 | 2 | |
| 第五点 | 12 | 110 | 14 | 2 | 0 | 91.30% | 26.08 | 0 | 2 | 0 | 1 |
荔枝主要害虫为害程度调查
10月17日,我们在华农大园艺学院科研实习基地调查了荔枝树的害虫为害程度。主要受瘿螨和蒂蛀虫为害,其中瘿螨的为害较严重。
1、调查目的
在学校果园实习时,发现荔枝树上叶片的虫害较为严重,故对其进行虫害调查。通过调查来了解虫害对荔枝树生长及果实的影响,同时增强我们的实践行动能力。
2、调查方法
随机选取10棵荔枝树,分别对每棵荔枝树采取五点取样法调查,即在五个不同方向对其叶片进行瘿螨与间隙蛾的危害情况调查,每个点所选取的枝条长度要基本相当。
被害率%=(间隙蛾或瘿螨为害叶片数/调查总叶片数)*100%
3、调查结果与分析
1、通过调查表,我们可以清楚了解到,瘿螨对荔枝树的危害情况严重于间隙蛾对荔枝树的危害,所以,瘿螨是荔枝树上主要的害虫,并会对其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
2、在调查中,有偏差的存在。因为第一,我们是围绕着荔枝树的四周进行调查,对其顶部及底部都没有进行调查;第二,每个组员所选取的枝条长度有所偏差,导致所得叶片数差数大,影响结果分析。
附表6
表6 荔枝主要害虫为害程度调查表
| 株 | 原始数据 | 平均被害率 | ||||||
| 取样点 | 叶片总数 | 瘿螨危害叶片数 | 被害率(%) | 间隙蛾危害叶片数 | 被害率(%) | 瘿螨危害(%) | 间隙蛾危害(%) | |
| 1 | ① | 56 | 9 | 16.07% | 0 | 0.00% | 13.01% | 6.36% |
| ② | 24 | 2 | 8.33% | 3 | 12.50% | |||
| ③ | 106 | 16 | 15.09% | 2 | 1.% | |||
| ④ | 50 | 2 | 4.00% | 2 | 4.00% | |||
| ⑤ | 51 | 0 | 0.00% | 4 | 7.84% | |||
| 2 | ① | 50 | 5 | 10.00% | 2 | 4.00% | ||
| ② | 30 | 5 | 16.67% | 1 | 3.33% | |||
| ③ | 45 | 8 | 17.78% | 1 | 2.22% | |||
| ④ | 63 | 5 | 7.94% | 5 | 7.94% | |||
| ⑤ | 36 | 0 | 0.00% | 2 | 5.56% | |||
| 3 | ① | 55 | 0 | 0.00% | 8 | 14.55% | ||
| ② | 66 | 4 | 6.06% | 4 | 6.06% | |||
| ③ | 28 | 12 | 42.86% | 2 | 7.14% | |||
| ④ | 29 | 0 | 0.00% | 1 | 3.45% | |||
| ⑤ | 45 | 0 | 0.00% | 0 | 0.00% | |||
| 4 | ① | 46 | 0 | 0.00% | 1 | 2.17% | ||
| ② | 38 | 0 | 0.00% | 4 | 10.53% | |||
| ③ | 42 | 0 | 0.00% | 0 | 0.00% | |||
| ④ | 31 | 0 | 0.00% | 1 | 3.23% | |||
| ⑤ | 24 | 0 | 0.00% | 1 | 4.17% | |||
| 5 | ① | 33 | 15 | 45.45% | 1 | 3.03% | ||
| ② | 47 | 22 | 46.81% | 0 | 0.00% | |||
| ③ | 32 | 4 | 12.50% | 1 | 3.13% | |||
| ④ | 42 | 6 | 14.29% | 3 | 7.14% | |||
| ⑤ | 42 | 6 | 14.29% | 1 | 2.38% | |||
| 6 | ① | 42 | 0 | 0.00% | 10 | 23.81% | ||
| ② | 38 | 0 | 0.00% | 14 | 36.84% | |||
| ③ | 54 | 10 | 18.52% | 10 | 18.52% | |||
| ④ | 54 | 0 | 0.00% | 0 | 0.00% | |||
| ⑤ | 42 | 2 | 4.76% | 4 | 9.52% | |||
| 7 | ① | 44 | 22 | 50.00% | 0 | 0.00% | ||
| ② | 36 | 26 | 72.22% | 2 | 5.56% | |||
| ③ | 60 | 58 | 96.67% | 0 | 0.00% | |||
| ④ | 48 | 46 | 95.83% | 0 | 0.00% | |||
| ⑤ | 48 | 0 | 0.00% | 10 | 20.83% | |||
8 | ① | 54 | 1 | 1.85% | 3 | 5.56% | ||
| ② | 47 | 0 | 0.00% | 7 | 14.% | |||
| ③ | 32 | 0 | 0.00% | 2 | 6.25% | |||
| ④ | 32 | 4 | 12.50% | 1 | 3.13% | |||
| ⑤ | 54 | 1 | 1.85% | 6 | 11.11% | |||
| 9 | ① | 40 | 1 | 2.50% | 0 | 0.00% | ||
| ② | 42 | 2 | 4.76% | 8 | 19.05% | |||
| ③ | 46 | 1 | 2.17% | 3 | 6.52% | |||
| ④ | 56 | 0 | 0.00% | 1 | 1.79% | |||
| ⑤ | 48 | 1 | 2.08% | 0 | 0.00% | |||
| 10 | ① | 36 | 0 | 0.00% | 3 | 8.33% | ||
| ② | 37 | 0 | 0.00% | 2 | 5.41% | |||
| ③ | 22 | 0 | 0.00% | 0 | 0.00% | |||
| ④ | 54 | 2 | 3.70% | 1 | 1.85% | |||
| ⑤ | 36 | 1 | 2.78% | 1 | 2.78% | |||
(一)实习体会
此次昆虫学实习历时2周,实习中,我们不畏艰辛,起早贪黑,跋山涉水,团结互助,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同时,在实习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加强了我们的理论知识理解,学会能够有效的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但我们在实习中仍有不足:
1、组员分工不明确。
2、没有合理安排时间,鉴定效率较低。
3、对理论知识不够熟悉,影响了采集与鉴定。
(二)建议与意见
1.对于实习安排。可以看见,我们的实习表是安排得满满的,而此次我们的实习基本都能按计划表进行,但并不是满满的行程表就可以表明实习的充实性,实习的充实性更应该体现在我们真正学到了学什么、真正地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农作物生产联系起来。我认为实习过程中更应该注重的是大家的效率和实习的紧凑性,这两者是相互的,越是紧凑有效的实习安排,越是会有高效的作用。
2.对于鉴定效率低的问题。在昆虫实习周的4天时间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实验室里面进行昆虫鉴定。但其实,这次的实习收采集到的昆虫标本并不是很多,所以用这么多时间去鉴定,说明我们的效率较低。而我觉得,效率低的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我们自身理论知识的欠缺,二是所学的课本上知识在鉴定时会觉得盲目不知怎样使用,三是我认为老师们应该对某些鉴定方法加以更深的指导。
3.对于实习地点的问题。本次的农昆实习出综合实习周外,基本上都是在校园内进行的,这对我们的采集多少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由于学校里面大部分的作物或者蔬菜、果树都已经喷洒过农药,所以导致采集不到完整的标本,比如一些生活史的制作就可能会缺某个阶段。建议以后可以着重考虑一下实习地点的选取。
4.这个学期的实习安排,我觉得还是比较合理的,安排在期中的时候来进行,这样可以让我们有较为充沛的精力来参与到实习中。而且,实习的时间穿插在课程教学中间,这样不但可以使我们能很好的对前半个学期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复习,还能够使我们对下半个学期的理论教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知识积累,更加能有效的学习到农业昆虫学所囊括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