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页码:1/3 | |
| 标准操作规程 | 起草部门:物资部 |
| 题 目:冷藏库维护保养标准操作程序 | 编 号: |
| 起 草: | 日 期: |
| 审 核: | 日 期: |
| 批 准: | 日 期: 执行日期: |
| 分发范围: | |
建立冷藏库维护保养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冷藏库设备运行正常。
2. 适用范围 Scope:
豪森公司仓储部门所管辖ZK型组合式冷藏库区。
3. 程序 Procedure:
3.1建筑物维护和保养
——库内冷风机要及时除霜,以提高制冷效能。除霜时必须按规程操作,冷风机水盘内和库内不得有积水。
——穿堂和库房的墙,地,门,顶等都不得有冰,霜,水,有了要及时清除。在使用中,不应有损坏围护结构的防水隔汽层现象的发生,严防屋面漏水侵入隔热层。不要用水清洗地面、顶板和墙面,要及时清除库内冰、霜和积水。
——冷库库板保养,使用中应注意硬物对库体的碰撞和刮划。因为可以造成库板的凹陷和锈蚀,严重的会使库体局部保温性能降低。
——冷库密封部位保养,由于装配式冷库是由若干块保温板拼而成,因此板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施工中这些缝隙会用密封胶密封,防止空气和水分进入。所以在使用中对一些密封失效的部位及时修补。
——冷库地面保养,使用冷库时应防止地面存有大量的冰和水,如果有冰,清理时切不可使用硬物敲打,损坏地面。
——不得把物料直接铺在地坪上冻结,以保护地坪,防止冻臌冻坏。没有地坪防冻措施的冷却物冷藏间,在使用时应防止地坪冻臌。
——定期全面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经常维护电器线路,防止发生漏电事故,出库房随手关灯。
3.3 冷库投产、维修前管理
——投产降温要求:冷库各楼层及各房间应同时降温,使主体结构和各部分结构层的温度应力及干缩率保持均衡,避免建筑物出现裂缝。冷库投产前的降温速度是每天不得超过3℃。当库房温度降至4℃时,应保持3~4天,以便冷库建筑结构内的游离水分析出,减少冷库的隐患,然后才允许再以每天不得超过3℃的降温速度继续降温,逐步降到设计要求的使用温度。
——维修温升要求:冷库在大修或局部停产维修前,必须停产升温。升温前,必须清扫库内的冰霜,以免解冻后积水。在升温过程中,遇有融化的冰霜水,应及时清除。升温应缓慢地进行,每日温升不应超过2℃为宜,各库房的温度要保持大致均衡。库温宜升至10℃以上。升温方法必须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局部停产维修升温,更应周密考虑,措施要得当,防止产生凝结水或者形成冻融循环,以及建筑结构因产生不同的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
3.4冷风机维修和保养
——启动前应先检查风机的情况,叶片转动应灵活。风机启动后。运行中翅片管组应均匀结霜,若霜层太厚,需及时融霜。
——冷风机的淋水管的喷水孔和下水管道都应保养良好,定期检查和清理水道,保持畅通。
——除霜时,严禁用重物敲打排管
——冷凝压力一般不超过1.5MPa
——蒸发器前的热气的压力不得超过0.6MPa
3.6 冷库较常见的损坏情况及其原因参见表:
| 损坏现象 | 原因分析 |
| 墙面局部泛潮,内衬墙面(或护面层)结霜或结冰串花,甚至冻酥脱落 | 1. 隔热层受潮严重。可能由于隔热层厚度偏小、隔汽层被损坏、漏水或渗水、防热桥处理已损坏等造成隔热层受潮。 2. 隔热材料下沉或脱落,形成此处隔热层空洞 |
| 低温库上面的高温库地面和柱脚处,以及低温库下面的高温库顶板底面和柱顶端,产生结冰霜或结露滴水 | 隔热层爱潮,隔热性能降低,或者隔热层厚度不足。柱子的防热桥处理施工质量差,或者损坏,也可能是柱子防热桥的隔热层高(长)度偏小 |
| 库房顶板潮湿或结冰 | 屋面漏水,隔汽层损坏或隔热层厚度不足,造成隔热层严重受潮 |
| 库内墙面或护面层冻酥脱落 | 冻融循环严重,砖砌体、水泥砂浆或钢筋混凝土柱板强度标号偏低 |
| 外墙下部出现斜裂缝 | 基础受水浸泡,人工地基处理质量差,未设置地圈梁,墙基础不均匀下沉 |
| 外墙在整体式屋面处产生水平裂缝,或转角处产生斜裂缝 | 屋面未做架空通风层,或未做保温层面处理;建筑物总宽度尺寸超长;各房降温不均衡 |
| 损坏现象 | 原因分析 |
| 阁楼屋面的外墙产生水平裂缝及转处出现垂直裂缝,尤其在西南角处的裂纹比较严重 | 屋面未做架空通风层或未做保温屋面处理;阁楼内温度过高;外墙转角处未配置水平钢筋;墙角处在圈梁与库内板间设备了锚系构件。西南角因受太阳辐射热影响较大,故此角裂缝比其余角处大 |
| 库房在停止降温以后,库温回升过快 | 围护结构隔热性能差、热桥现象严重,冷藏门关闭不严 |
| 冷藏门变形越来越大,关闭不严,跑冷严重 | 冷藏门制作质量差或使用管理不善,密封条不完整,以及其它损坏部分未及时修理,造成恶性发展 |
| 加热防冻地面冻胀,地面开裂,造成库内梁柱、板等出现裂缝,内墙损坏等 | 1. 设计考虑不周,加热防冻措施不当,地下水位偏高 2. 工程质量低劣,水分侵入隔热层,加热防冻系统无法正常运转 3. 使用操作管理不善,未按时对地面进行加热循环,或造成加热循环短路,地面下加热管道系统阻塞等 |
4. 变更记录 Changes Record:
| 文件名称 | 文件编号 | 版次/版本 | 执行日期 |
| 第一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