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程名称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课程类别 | 公共基础课 | ||||
| 面向专业 | 五年制所有专业 | 课程学分(学时) | 36学时 | ||||
| 课程思政总体设计 1.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基础理论知识,增强自我心理保健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烦恼;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意识、心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促进其身心和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2.课程思政教育内容 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法律意识教育、道德意识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 3.课程思政融入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故事熏陶法、情景模拟法 | |||||||
| 分单元(章节、项目)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 |||||||
| 教学单元(章节、项目) | 学时 | 课程教学内容 | 思政目标 | 思政元素 | 融入方法 | ||
| 第一章:漫步阳光心灵——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 2 | 1.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心理问题的鉴别。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3.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 | 1.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 2.树立身心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态度。 | 1.在讲授心理健康标准时,强调健康的心理会使我们自信心高,适应力强。 2.在讲授如何拥有健康心理的建议时,围绕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正能量展开。 | 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 | ||
| 第二章:大学成长从心开始——高职高专学生适应心理健康 | 2 | 1.大学生常见适应问题及特点。 2.大学生适应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 1.培养学生勤奋好学文化素养、自力更生的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 1.在讲授学习方面的适应与发展时,强调通过调适心理状态来加强文化素养。 2.在讲授生活适应时,着重强调学生要养成作息规律,自力更生的生活习惯。 3.在讲授职业方面的适应时,树立爱岗敬业,有责任担当的价值观念。 |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故事熏陶法 | ||
| 第三章:把握大学生活——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心理健康 | 2 | 1.学习的三大因素。 2.常见的学习困扰及表现。 3.培养学习能力的方法。 | 1.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 | 1.在讲授为什么要学习时,引入学习的目的,灌输学习的目标,以及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学习是为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为了社会,为了国家。 2.在讲授常见学习困扰时,让学生找到克服学习的困扰的方法,因人而异,灵活运用。 3.在讲授学习方法时,将学生本身的特点融入,结合实际,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 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故事熏陶法、情景模拟法 | ||
| 第四章:解读人格密码——高职高专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 2 | 1.大学生人格特征。 2.大学生人格完善途径。 3.大学生人格调适方法。 | 1.培养学生以人为本、人格平等的理念。 2.塑造学生认知合理、结构健全、社会适应力强、富有事业心、情感饱满的人格特征。 3.培养学生和谐、互助、稳定、发展的人格品质。 | 1.在讲授人格结构时,强调人格多样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尊重规律。 2.在讲授人格特证时,注重传授健全人格特质需要拥有正确认知、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富有事业心等。 3.在讲授人格塑造时,注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 |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 | ||
| 第五章:欣赏自我 快乐自我——高职高专学生的自我意识调适 | 2 | 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整与健全策略。 | 1.培养学生四个意识意识,保持真善美的和谐心态,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 2.合理定位理想自我,培养学生远大理想和构筑有价值的。 | 1.在讲授自我意识时,充分说明正确认清自己,合理的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认识自己才能成就自我,提供价值。 2.在讲授自我意识调适时,着重强调建立正确的三观,培养意志品质,构建为之奋斗的远大理想。 | 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故事熏陶法 | ||
| 第六章:逆境突围——高职大学生压力管理 | 2 | 1.压力来源和常见挫折的原因。 2.压力和挫折应对策略。 | 1.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看待问题。 2.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用适当的抱负水平调整心态,发扬民族和时代精神,为伟大的而奋斗。 | 1.在讲授压力来源时,突出说明要辩证唯物主义的方式去看待压力,压力并不是越大越好或越小越好。 2.在讲授压力和挫折应对时,强调中等程度的压力,会变成动力,增强士气,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 | ||
| 第七章:心情的色彩——高职高专学生情绪概述 | 2 | 1.情绪产生和分类。 2.情绪的发展特点。 3.正确识别和表达情绪。 | 1.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的情绪状态,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理念。 2.培养学生学会用辩证统一的角度去对待情绪的好坏。 | 1.在讲授情绪概念时引入科学家法拉第的故事,提倡身心健康的生活态度。 2.在讲授情绪的发展特点时,提出要顺应规律,顺应发展特点,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 3.在讲授不同情绪的表现。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时,看待事物应该辩证统一,灵活对待。 | 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故事熏陶法、情景模拟法 | ||
| 第八章:我的情绪我做主——高职高专学生情绪管理 | 2 | 1.常见的不良情绪困扰。 2.不良情绪的应对和管理。 | 辩证唯物主义去看待情绪。提升学生自身个人品质和能力,挫折教育。 | 1.在讲授不良情绪困扰时,从侧面讲不良情绪也存在部分好处,辩证看待。 2.在讲授焦虑和自卑心理案例时,注意结合挫折教育。 3.在讲授不良情绪管理方法时,自我激励法,增强自信心。 |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故事熏陶法、情景模拟法 | ||
| 第九章:享受友情不孤独——高职高专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 | 2 | 1.人际交往的功能。 2.人际交往的特点。 3.人际交往的心理学效应及应用。 | 1.培养学生家庭团结和谐的理念,促进国与国之间友好发展。 2.建立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人与人和平共处、和谐共生的理念。 | 1.在讲授人际交往的功能和特点时,注意交往的对象,小方面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大方面国与国之间外交和平友好。 2.在讲授人际交往的心理学效应时,着重强调积极期望,鼓励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 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情景模拟法 | ||
| 第十章:退一步海阔天空——高职大学生如何解决人际交往与沟通 | 2 | 1.常见人际交往困扰及原因。 2.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1.培养学生家庭、社会、学校团结和谐的理念。 2.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人与人和平共处,和谐共生。 | 1.在讲授人际交往困扰时,强调和平共处的重要性,分析原因,及时解决问题,达到人与人和平相处的理念。 2.在讲授人际关系基本原则时,注重平等、和平、和谐、相互的原则。 |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情景模拟法 | ||
| 第十一章:为爱导航——高职大学生恋爱与心理健康 | 2 | 1.爱情三角理论。 2.常见恋爱心理困惑及应对。 3.大学生爱情观培养。 | 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自由平等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1.在导入“头肩拍手”活动时,引出每个人都要肩负责任,有使命和担当。 2.在讲授爱情的含义时,注意每个人对待爱情的理解和态度不一样,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3.在讲授爱情的多种方式时,强调双方共同付出努力,形成合适符合自身的生活态度。 |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 | ||
| 第十二章:绿色网络 阳光心理——高职高专学生的网络心理辅导 | 2 | 1.大学生网络心理特点。 2.常见的网络心理问题。 3.健康网络心理的培养。 | 1.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社会化能力。 2.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 1.在讲授网络心理特点,网络对大学生影响时,注重强调双刃剑,各有利弊,辩证看待。 2.在讲授培养健康网络心理时,注重强调不熬夜,时间管理,拥有好的生活习惯。 |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情景模拟法 | ||
| 第十三章:穿越人生河流的激流险滩——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 2 | 1.心理危机干预概述及原因。 2.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步骤及技术。 | 1.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2.树立安全意识形成友善互助的良好氛围。 | 1.在讲授危机时,危机可分为危险和机遇,注意乐观积极生活态度的培养。 2.在讲授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时,当别人处于危机中时,首先保证他人安全,让他人树立安全意识,其次帮助他人度过难关,做到友善互助。 |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 | ||
| 第十四章:设计人生定方略——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 2 | 1.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常见心理问题及调试。 |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热爱工作、热爱岗位、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 1.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时,注重结合认识社会,积极就业,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合理规划,避免浪费时间。 2.在讲授职业方面的适应时,建立爱岗敬业,有责任担当的价值观念。 |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 | ||
| 第十五章:生命的顽强与脆弱——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 2 | 1.生命的内涵。 2.生命的意义。 3.生命的过程。 | 1.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每一个生命,热爱自然,为社会做贡献,创造价值。 | 1.在讲授生命的内涵时,生命的意义在于好好珍惜,注重生命教育。 2.在讲授生命意义时,我们需要爱护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在讲授生命的完整过程中,珍爱生命,首先爱自己,珍爱自身的生命;其次尊老爱幼,对亲人送去温暖和关怀。为社会做贡献,创造价值。 | 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故事熏陶法、情景模拟法 | ||
| 第十六章:团队合作 共享成功人生——高职大学生团队合作心理辅导 | 2 | 1.团队合作的意义。 2.团队合作的方法。 | 1.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构建包容、团结、尊重、和气的良好氛围。 | 1.在讲授团队合作时,强调我们需要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共享成功。 2.在讲授团队合作方法时,强调互相尊重、诚信待人、真诚合作、优势互补,形成包容和气的团队环境。 |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 | ||
| 课程思政考核要求 课程思政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也是保障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课程思政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要采用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要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兼顾对学生的学习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 需要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在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要考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科学、公平和规范。 课程总成绩为百分制,形成性考核占60%,终结性考核占40%。 形成性考核:包括平时学习情况,主要分为课堂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三部分。如出勤率、课堂提问和讨论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思政的要求,自主发言态度、作业质量与次数、对思政内容总体的掌握情况。 终结性考核:采用课程论文考核方式,以所学基础知识为主,论文内容、论文文体、论文形式多样;考核范围根据学生本期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所掌握的课程思政内容、自身所思所想自主命题撰写课程论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