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电梯安装安全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24:34
文档

电梯安装安全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施工安全防护措施14井道防护安全措施14.1井道的安全防护措施14.2电气防火措施25临时用电安全措施25.1安全用电保证25.1.1建立运行检修管理制度25.1.2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25.1.3建立安全用电教育制度25.2防护措施26应急预案36.1应急目标36.2应急准备36.2.1应急组织机构3应急物资和设施准备36.2.2项目突发事件报告程序流程图46.3应急响应46.3.1发生高处坠落的应急响应4电梯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推荐度:
导读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施工安全防护措施14井道防护安全措施14.1井道的安全防护措施14.2电气防火措施25临时用电安全措施25.1安全用电保证25.1.1建立运行检修管理制度25.1.2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25.1.3建立安全用电教育制度25.2防护措施26应急预案36.1应急目标36.2应急准备36.2.1应急组织机构3应急物资和设施准备36.2.2项目突发事件报告程序流程图46.3应急响应46.3.1发生高处坠落的应急响应4电梯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目   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3    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1

4    井道防护安全措施    1

4.1    井道的安全防护措施    1

4.2    电气防火措施    2

5    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2

5.1    安全用电保证    2

5.1.1 建立运行检修管理制度    2

5.1.2 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    2

5.1.3 建立安全用电教育制度    2

5.2    防护措施    2

6    应急预案    3

6.1    应急目标    3

6.2    应急准备    3

6.2.1 应急组织机构    3

应急物资和设施准备    3

6.2.2 项目突发事件报告程序流程图    4

6.3    应急响应    4

6.3.1 发生高处坠落的应急响应    4

 

电梯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

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现场临时供电部分

5. 电梯井道平面布置图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工程概况

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能力建设2-2项目主体安装工程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军工路2500号园区及上柴厂区指定区域。

本工程为改造项目,改造面积25000平方米,主要包含3#,4#,7#,8#单位工程,以及相关配套工程。具体内容详见施工图、设计说明、业主的交底、答疑、工程量清单、标底及业主提供的其他有效文件。

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1、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进行进场安全教育。

2、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3、井道门口必须张贴醒目警示标语。

4、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配戴安全防护用具,进入井道必须戴好安全带。

5、现场安全员必须进行每日班前安全教育。

6、现场安全员必须进行每日安全巡检。

7、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8、井道施工时要有足够的安全照明。

9、高空作业时严禁上下交叉作业。

10、高空作业时要背工具袋,用过的工具要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严禁在高空作业时抛接料具。

11、严禁酒后作业,严禁上班时打闹开玩笑。

12、井道内进行电焊作业时要戴好面罩及手套,要带着地线走,严禁将地线接在脚手架上。

13、机房内所有孔洞要盖好。

14、井道内施工时要带脚手板,脚手板要与脚手架扎牢。

井道防护安全措施

井道的安全防护措施

(1)井道门口必须设置围栏。

(2)井道内每三层设置一层木板,不超过十米设置一张安全网。

(3)井道门口必须张贴醒目警示标语。

(4)井道照明用36V电源供电及行灯。

(5)现场安全员定期检查井道内脚手架。

(6)高压临时电源严禁从井道内经过。

电气防火措施

1、经常对广大职工和机电操作人员进行电气安全防火的宣传教育,以提高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2、电气操作人员认真执行电气施工规范,正确选择各种连接导线,接线桩压接牢固,恢复接续导线的绝缘不低于其同等导线的绝缘强度。

3、配备相应的电气防火设施,对焊机和电气焊割等场所与周围的易燃物保持足够安全间距,并设置相应的灭火器具,灭火器具由专人负责,经常检查,维护。

4、配电箱、开关箱的耐火等级要符合要求。配电箱、开关箱内严禁堆放杂物,并有专人清扫。

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安全用电保证

建立运行检修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的每一只开关箱必须责任到人,对开关箱到用电设备的使用、开、关顺序、维护等作出规定。检修时必须两人到场,1人检修,1 人实行监护,检修时必须挂牌或装设遮拦。断线时先断相线,后断零线,接线时先接零线,后接相线。

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

检查分定期测试和电工的巡回检查。每一项检查要规定责任人、检查时间、检查项目,并作好记录。定期检查每周一次,从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定期测试由电工完成,包括对接地电阻的测试、绝缘电阻的测试、漏电保护器的测试。电工巡回检查监督设备运行情况和及时发现缺陷及用电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每班巡视。

建立安全用电教育制度

新进场工人和转换工种工人进行三级教育,对使用电气设备的一般生产工人要进行安全用电教育,电工是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用电安全技术培训、考核,且每两年必须复审。

防护措施

(1)现场施工供电线路架设符合JGJ46-2005规范,并进行绝缘测试。

(2)移动用电设备在现场第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绝缘测试。

(3)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检修维护时,必须将前一级的电源切断,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4)送电、停电按规定顺序操作:

送电顺序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顺序操作;

停电顺序为: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5)对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平时不带电部分)与线路接零保护线PE做可靠联结。

(6)施工现场所有的配电箱、开关箱等全部与接零保护线做可靠联结。

应急预案

应急目标

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开展抢救,明确是否有人受伤,以最快的速度将受伤者在第一时间内抢救出来,并实施初步治序。杜绝护救护方法不当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杜绝二次事故发生。

应急准备

应急组织机构

1、应急领导小组:总包项目经理周佳龙为该小组组长,总包项目副经理、专业分包单位现场负责人为副组长,现场全体管理人员为组员。

2、现场抢救组:总包项目安全部安全员为组长。

3、医疗救治组:总包项目技术部负责人为组长,技术人员为医疗救治组成员。

4、后勤服务组:总包项目部后勤部负责人李海亮为组长,后勤部全体人员为后勤服务组成员。

5、保安组:总包项目部保安队长为组长,全体保安员为组员。

6、应急通讯组:周佳龙、刘玉先。

7、应急组织的分工及人数应根据事故现场需要灵活调配。

应急物资和设施准备

(1)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内有常用的包扎绷带、无菌敷料、消毒药品等),并时常定期检查维护,确保随时可供急救;

(2)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3)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4)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

(5)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应急车辆苏JMU823

(6)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

(7)准备足够的卫生、劳保防护用品和救援设施;

(8)准备足够的防暑降温物资;

(9)用于危险区域隔离的警戒绳、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牌

(10)必要的资金保证。

(11)总包应急通讯组联系电话如下:

    (12)报告要求

拨打电话时须尽量说清以下几件事情:

1)说明伤情(病情、案情)和已经采取了什么措施,好让救护人员先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

2)讲清楚伤者(事故)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几号、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3)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事故地点)的电话以及报救人员的手机号码,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找不到所报地方时,随时用电话联系。打完报救电话后,应问接报人员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如无问题才能挂断电话。通完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入现场路面上的障碍及时清除,以利救护车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项目突发事件报告程序流程图

应急响应

发生高处坠落的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应急措施

1)当施工现场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时,目击者应高声呼出,并拨打应急电话通知应急小组,同时也要通知离出事地点最近的管理人员,离出事地点最近的管理人员应迅在赶到出事地点,对事故情况迅速做出初步判断,承担临时指挥应急抢救工作,电话通知医生马上赶到现场;并向应急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报告,电话通知时,应准确地说明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

2)项目应急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接到报告后,根据事故大小,立即组织应急小组成员赶到现场开展救援工作。应急救援应根据高处坠落高度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急救援措施:

从楼面的临边洞口中掉到泥土面、混凝土地面,坠落高度超过3米以上的,伤势一般是较严重的,第一时间应拨打120求救电话,并马上派人到工地的大门口等候120的到来.由引路者直接带到出事地点,避免延误时间。并指派项目保安队长迅速对现场进行警戒、并维持秩序,掉到地面的,出事地点的20米范围要停止作业,疏散人员,并不得有无关人员围观或远观,特别是要防止脚手架上或临边的其他作业人员的围观,派专人对坠落口进行看护,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从楼面的临边洞口中掉到架体内的防护层上或其他水平安全防护层上时,应急小组负责人应迅速对掉落人员的受伤情况做出判断,如有必要时第一时间应是拨打120求救电话,并马上派人到工地的大门口等候120的到来,由引路者直接带到出事地点,避免延误时间。并指派项目保安队长迅速对现场进行警戒,并维持秩序。掉落地点的同一层的所有作业要马上停止,并由相关的施工员带相应的作业人员离开作业面,并安排专人对作业人员做一个简要说明,以班组为单位有序地从楼梯式脚手架的安全通道上撤到地面,直接由各自的班组长带回生活区,不得在现场围观或逗留;并由保安队长指派保安员对掉落者进行专人看护,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掉在上述地方的受伤人员,在掉落地点抢救难度大,首先应转移至平台上才方便进行救治。因此应急救援领导人必须召集在现场医生和项目技术支持组一起确定转移方案。

现场临时救治措施

1)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在120赶到前,现场医生要对当事者进行及时的必要治疗.现场抢救的重点应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等几种情形上。120赶到后,要在120医生指导下尽快把伤者抬到救护车上,再由120医生在车上继续对受伤者进行必要的救治,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避免延误抢救的时间。

2)首先由现场医生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还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

如高处坠落者出现颅脑外伤,如伤者神志清醒,则先想办法止血;如处在昏迷状态,则在止血的同时必须维持昏迷者的呼吸道通畅,要让昏迷者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如高处坠落者出现骨折,比如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竿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无骨折的下肢缚在一起,然后再用硬板担架搬运。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硬板担架上,严禁对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避免受伤者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或导致死亡,从而造成二次伤害的发生。

现场保护及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首先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延扩大,稳定施工人员情绪。要做到有组织有指挥。同时,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疏导交通、排队险情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件,并进行拍照或录像。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如安排人员看守事故现场等,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对事故现场的破坏。清理现场必须在事故调查组取证完毕,并完整记录在案后方可进行。在此之前,不得借口恢复施工,擅自清理现场。

2、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项目经理负责落实处理。

3、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给予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项目经理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应当于一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紧急情况时,事故现场项目经理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发生后出现新的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5、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自发生之日起七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文档

电梯安装安全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施工安全防护措施14井道防护安全措施14.1井道的安全防护措施14.2电气防火措施25临时用电安全措施25.1安全用电保证25.1.1建立运行检修管理制度25.1.2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25.1.3建立安全用电教育制度25.2防护措施26应急预案36.1应急目标36.2应急准备36.2.1应急组织机构3应急物资和设施准备36.2.2项目突发事件报告程序流程图46.3应急响应46.3.1发生高处坠落的应急响应4电梯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