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 题 | 三角函数基础,两角和与差、倍角公式 | |
教学目标 | 能运用两角和与差公式、倍角公式解答问题。 | |
| 重点、难点 | 公式的熟记和运用。 | |
| 教学内容 | ||
| 任意角 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轴的正半轴重合,此时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或者说这个角属于第几象限.例如教材图5-3(1)中的角、角都是第一象限的角,(2)中角、角都是第二象限角. 特别规定: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例2:回答下列问题 (1)锐角是第几象限角? (2)第一象限的角一定是锐角吗? (3)小于的角一定是锐角吗? (4)的角一定是锐角吗? 二、终边重合的角 例子:我们可以用集合表示所有与角终边重合的角 . 当时,,集合中也包括了本身. 一般地,我们有:所有与角终边重合的角,连同角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即任一与角终边重合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四、弧度制的定义 五、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 七.三角函数定义 在直角坐标系中,设α是一个任意角,α终边上任意一点(除了原点)的坐标为,它与原点的距离为,那么 (1)比值叫做α的正弦,记作,即; (2)比值叫做α的余弦,记作,即; (3)比值叫做α的正切,记作,即; 说明:①α的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α的终边没有表明α一定是正角或负角,以及α的大小,只表明与α的终边相同的角所在的位置; ②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对于确定的角α,六个比值不以点在α的终边上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大小; ③当时,α的终边在轴上,终边上任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所以无意义; 八.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函 数 | 定 义 域 | 值 域 |
例2.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求α的六个三角函数值。
解:因为过点,所以,
当;
;;
当;
.
九.三角函数的符号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我们可以得知:
①正弦值对于第一、二象限为正(),对于第三、四象限为负();
②余弦值对于第一、四象限为正(),对于第二、三象限为负();
③正切值对于第一、三象限为正(同号),对于第二、四象限为负(异号).
说明:若终边落在轴线上,则可用定义求出三角函数值。
十.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本质是:奇变偶不变(对而言,指取奇数或偶数),符号看象限(看原函数,同时可把看成是锐角).诱导公式的应用是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其一般步骤:可概括为:“负化正,大化小,化到锐角为终了”(有时也直接化到锐角求值)。
(公式一)
若角的终边与角的终边关于轴对称,那么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特别地,角与角的终边关于轴对称,由单位圆性质可以推得:
(公式二)
特别地,角与角的终边关于轴对称,故有
(公式三)
特别地,角与角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故有
(公式四)
诱导公式五:
诱导公式六:
诱导公式七: ,
1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1); (2); (3); (4).
2 化简
练习:
一、填空题
1.是第二象限角,则是第 象限角.
2.已知扇形的半径为R,所对圆心角为,该扇形的周长为定值c,则该扇形最大面积为
.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公式:
1“同角”的概念与角的表达形式无关,如:
2上述关系(公式)都必须在定义域允许的范围内成立。
3由一个角的任一三角函数值可求出这个角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且因为利用“平方关系”公式,最终需求平方根,会出现两解,因此应尽可能少用,若使用时,要注意讨论符号.
这些关系式还可以如图样加强形象记忆:
①对角线上两个函数的乘积为1(倒数关系).
②任一角的函数等于与其相邻的两个函数的积(商数关系).
③阴影部分,顶角两个函数的平方和等于底角函数的平方(平方关系).
二、讲解范例:
例1化简:
解:原式
例2 已知
解:
(注意象限、符号)
例3求证:
分析:思路1.把左边分子分母同乘以,再利用公式变形;思路2:把左边分子、分母同乘以(1+sinx)先满足右式分子的要求;思路3:用作差法,不管分母,只需将分子转化为零;思路4:用作商法,但先要确定一边不为零;思路5:利用公分母将原式的左边和右边转化为同一种形式的结果;思路6:由乘积式转化为比例式;思路7:用综合法.
证法1:左边=右边,
∴原等式成立.
证法2:左边==
=右边.
例4.已知tan =3,求下列各式的值
课后作业
1.已知sinα+cosα=,且0<α<π,则tanα的值为( )
2.若sin4θ+cos4θ=1,则sinθ+cosθ的值为( )
A.0 B.1 C.-1 D.±1
3.若tanθ+cotθ=2,则sinθ+cosθ的值为( )
A.0 B. C.- D.±
4.若=10,则tanα的值为 .
5.若tanα+cotα=2,则sin4α+cos4α= .
6.若tan2α+cot2α=2,则sinαcosα= .
7.求证.
8.已知tanθ+sinθ=m,tanθ-sinθ=n.
求证:(1)cosθ=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注:①充分注意用已知角表示要求的角,如等;
②注意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的;
③已知中的一个求另外两个,可以通过直角三角形来求简单;
④正切公式可以变形为:
,如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熟记降幂公式:,
注:①
②
以及,如:已知,则
4.引入辅助角公式:
(其中且,)
5.几种题型
①有关齐次多项式的函数化为的形式,如可以化为
②可以通过换元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如可以化为,若设,则,此时;再如可以设,则从而转化为二次函数,但需注意此时。
基础过关
1、已知,则= 。
2、= 。
3、函数的最小值是 。
4、设,若,则= 。
例题讲解
例1.(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①cos80cos20+sin80sin20= . ②= .
③tan17+tan28+ tan17 tan28= . ④= .
(2)中,已知则一定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3)若,则= .
变式:若则= .
例2.已知,求的值.
变式拓展 已知,求的值。
例3.已知,且,求的值.
| 例4、求函数的值域和最小正周期。 |
